- 年份
- 2024(1610)
- 2023(2351)
- 2022(1920)
- 2021(1890)
- 2020(1570)
- 2019(3433)
- 2018(3404)
- 2017(5953)
- 2016(3517)
- 2015(3913)
- 2014(3891)
- 2013(3710)
- 2012(3713)
- 2011(3455)
- 2010(3611)
- 2009(3264)
- 2008(3421)
- 2007(3148)
- 2006(2870)
- 2005(2514)
- 学科
- 济(11931)
- 经济(11907)
- 管理(9440)
- 业(8539)
- 企(7058)
- 企业(7058)
- 学(5430)
- 方法(4982)
- 数学(3917)
- 数学方法(3823)
- 农(3610)
- 中国(2980)
- 业经(2960)
- 财(2864)
- 理论(2793)
- 技术(2493)
- 农业(2484)
- 制(2269)
- 和(2132)
- 贸(2103)
- 贸易(2102)
- 融(2098)
- 金融(2097)
- 地方(2040)
- 环境(2040)
- 易(2017)
- 银(1928)
- 划(1911)
- 银行(1905)
- 行(1844)
- 机构
- 大学(58696)
- 学院(57148)
- 研究(22840)
- 管理(18160)
- 济(18020)
- 科学(17988)
- 经济(17601)
- 农(16610)
- 理学(16141)
- 理学院(15819)
- 中国(15513)
- 管理学(15228)
- 管理学院(15147)
- 农业(13433)
- 所(13406)
- 京(13172)
- 研究所(12638)
- 业大(12512)
- 中心(9276)
- 江(9101)
- 农业大学(8889)
- 范(8744)
- 师范(8580)
- 财(8457)
- 室(8146)
- 北京(7967)
- 院(7870)
- 省(7796)
- 科学院(7629)
- 实验(7467)
共检索到82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柳宛艺 邓湘铸 尚煜昆 黄超 吴思蓥 黄维
【目的】研究栀子花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脂代谢调节作用,开发栀子花多糖资源。【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进行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并采用油酸钠诱导建立HepG2细胞脂肪积累模型,评价各栀子花多糖提取物对HepG2脂肪积累细胞中脂代谢指标的影响。【结果】在液料比25mL·g~(-1)、超声功率550 W、超声时间140 min、提取温度63℃的条件下,栀子花多糖的提取率高达17.48%,且栀子花多糖可下调高脂HepG2细胞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上调细胞内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不影响HepG2细胞的存活率。【结论】栀子花多糖具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
关键词:
栀子花 多糖 提取工艺 脂代谢调节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尚煜昆 邓湘铸 柳宛艺 吴思蓥 黄超 黄维
为开发栀子花的营养与药用价值,采用单因素法和均匀设计法分析由超声波法获得的栀子花提取物,通过测定各提取物中环烯醚萜苷、黄酮、三萜的含量及各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来优化栀子花的提取工艺,并采用胰岛素抵抗的人肝癌HepG2细胞模型评价采用优化工艺获得的提取物对糖代谢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栀子花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0%、液料比25∶1(mL∶g)、时间120 min、温度60℃。此优化工艺对环烯醚萜苷、黄酮和三萜的提取率分别为2.61%、5.37%、2.84%,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可达78.2%,能有效提高胰岛素抵抗细胞HepG2的糖代谢能力,降低细胞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从而改善细胞胰岛素抵抗状态。
关键词:
栀子花 提取工艺 胰岛素抵抗 糖代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大勇 杨靖 李硕 郑毅男 卫功庆
【目的】研究木瓜蛋白酶解法提取林蛙卵多糖的最佳工艺,测定提取的林蛙卵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林蛙卵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料(g)液(mL)比、木瓜蛋白酶加酶量、pH值和酶解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林蛙卵多糖的木瓜蛋白酶法最佳提取工艺;应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测定林蛙卵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木瓜蛋白酶提取林蛙卵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料(g)液(mL)比1∶20,酶添加量为每g样品70mg,pH 6.0,酶解时间2.5h,在此条件下,林蛙卵多糖提取率为2.67%。林蛙卵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为1.81mg/mL。【结论】木瓜蛋白酶法对林蛙卵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琪 邓媛元 张名位 张瑞芬 张雁 唐小俊 魏振承 池建伟
【目的】建立超声-微波法连续提取苦瓜皂苷和多糖的优化工艺,并评价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超声-微波法连续提取苦瓜中皂苷和多糖的工艺条件,采用4-硝基酚-2-D吡喃葡萄糖苷(PNPG)法测定皂苷和多糖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结果】以含水质量分数13%的苦瓜干为原料,先提取皂苷后提取多糖的条件为,将其粉碎至200目后,以体积分数75%乙醇为溶剂,料液比1﹕18,超声-微波协同萃取(50 W,20 kHz)16 min,在该条件下,皂苷提取率达2.51%。提取皂苷后的残渣,继续以水为溶剂,料液比1﹕14,pH 8.0,时间23 min,温度84℃...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佳佳 罗思源 丁春邦 陈涛 周莉君
以油茶蒲为材料,采用响应面法结合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热水法提取油茶蒲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考察提取时间、温度、液料比3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初步探究油茶蒲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提取时间150 min,提取温度85℃,液料比32 mL?g~(-1)时,多糖提取率最佳,为10.49±0.21%(n=4).在浓度0.6 mL?g~(-1)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到90%,总还原能力在1.4 mL?g~(-1)时与同浓度Vc效果相近,表明油茶蒲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
油茶蒲 多糖 提取优化 抗氧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仲秋 刘建党 王保玲
【目的】在传统水提取枸杞多糖(LBP)工艺的基础上,寻求更优的提取枸杞多糖的方法。【方法】以宁夏枸杞为原料,分析了浸提温度、浸提液pH、液料比和提取时间对LBP得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以LBP得率为衡量指标,优选出碱液提取LBP的工艺条件,分析了碱液提取工艺较传统水提工艺的优越性。【结果】碱液提取LBP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枸杞粉与浸提液的液料比为70∶1,pH为10,温度65℃,浸提时间3.5 h;各因素影响碱液提取LBP得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浸提温度>浸提液pH>液料比>浸提时间。【结论】得到了碱液提取LBP的最佳提取工艺,该工艺下LBP得率可达7.46%,比传统水提工艺提高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建明 古力 康智明 陈俊长 徐伟 王松良
【目的】优化铁皮石斛多糖的提取工艺,并评价铁皮石斛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液(mL)料(g)比为试验因素,采用响应面法建立数学模型,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自由基清除能力体系初步评价铁皮石斛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通过二次回归模型响应面分析,获得最佳的铁皮石斛多糖提取工艺为: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2h、液(mL)料(g)比75。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率为34.96%,与理论值(36.57%)相对误差小于5%。铁皮石斛多糖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分别为1.20和3.65mg/mL。【结论】采...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多糖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萱萱 刘春宇 谢贝昱 张淑淑 王丹阳 朱振元
【目的】建立碱提甘蔗皮多糖的优化工艺,进一步探究其结构特征,并评价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RSM)对碱提甘蔗皮多糖(SPAP)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SPAP经Sevag法除蛋白、AB-8除色素后进行结构表征,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多糖分子量分布,气相-质谱色谱仪(GC-MS)进行单糖分析及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官能团进行分析。采用4-硝基苯基-D-吡喃葡糖苷(PNPG)法测定多糖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结果】SPAP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37℃、氢氧化钠(NaOH)浓度5%、料液比1∶46(g·mL~(-1))、提取次数4次,在此条件下SPAP得率达到10.84%。经除蛋白、色素后,SPAP含量达到86.54%,主要由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和半乳糖4种单糖组成,分子量为3.03×103 kD,可能为吡喃型杂多糖,呈现α或β构型。此外,SPAP表现出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其抑制率达到78.31%。【结论】对碱提甘蔗皮多糖进行工艺优化,可有效利用原料、提高产出和效率;由HPLC、FT-IR、GC-MS等方面初步阐述了SPAP的结构特性,同时SPAP对α-葡萄糖苷酶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降糖潜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SPAP的构效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丽华 段玉峰 马艳丽 丁红军 李尔春
【目的】探讨槐花水溶性多糖提取的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提取温度、时间、次数和料液比等因素对槐花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考察了Sevage法、三氯乙酸法、盐酸法、胰蛋白酶+Sevage法对槐花多糖所含蛋白的脱除效果,并对槐花多糖的还原能力,及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提取槐花多糖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6 h,提取次数4次。槐花多糖的最佳清除蛋白方法为胰蛋白酶+Sevage法,蛋白清除率为85.23%。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槐花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效果好、安全性高的新型天然抗氧化物质。【...
关键词:
槐花多糖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红亮 卢旭 卞贞玉 林雨菲 张怡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金柑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液料比、温度、时间、乙醇含量和提取次数5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SAS 9.2响应面的分析程序得到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所得的方程达到显著水平,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毫升∶克)38∶1、提取温度88℃、提取2.5 h、乙醇含量70%和提取3次,实际测得的多糖提取率为1.81%,与理论预测值基本一致.
关键词:
金柑 多糖 提取 响应面分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龚志华 邓燕莉 陈芳 胡雅蓓 张月 肖文军
以资源丰富且多糖含量高的茯苓为原料,以茯苓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植物复合酶SPE-002提取茯苓多糖的技术参数(SPE-002加酶率、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酶解反应体系pH值),并通过正交试验及验证试验加以优化,结果表明,加酶率5.0%(即加酶量为底物的5.0%)、酶解时间90min、酶解温度50℃、酶解pH值5.0是植物复合酶SPE-002提取茯苓多糖的最优技术参数.在该优化条件下,茯苓多糖提取率为11.78%.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梦娟 徐怀德 安兴国
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天麻多糖,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从天麻中提取天麻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响应曲面法建立超声提取的二次响应曲面方程,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水比对天麻多糖超声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可使天麻多糖提取率得到较大提高,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6℃,提取时间34 min,料水比1:45,在此工艺条件下,天麻多糖提取率为32.78%。
关键词:
天麻多糖 超声提取 响应曲面法 参数优化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奥 何文辉 李鲜鲜 蔡清洁 崔丽香
针对海膜藻中可溶性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研究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料液质量浓度对多糖提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水浴提取时间为4 h、提取温度为90℃;料液质量浓度对多糖提取有显著影响,即料液质量浓度是影响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超声时间,再次是超声功率;最佳工艺为料液质量浓度0.020 g/mL、超声时间60min、超声功率400 W;多糖提取率为36.91%,总糖含量为63.85%。
关键词:
海膜藻 多糖 超声波 提取工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淑凤 于娜 刘长江 张黎斌
为了提高白灵菇胞外多糖的提取率,用冷乙醇沉淀法对白灵菇胞外多糖(PNEP)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分析了乙醇浓度、加入乙醇体积倍数及醇析时间三因素对白灵菇胞外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组合为A1B3C3,即乙醇浓度为100%、加入乙醇倍数为4、醇沉时间为12h,在此条件下白灵菇胞外多糖的提取率最高可达3.08g·L-1。
关键词:
白灵菇 胞外多糖 醇沉 提取条件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 刘克海
以日本海马(Hippocampus mohnikei)为原料,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粗多糖工艺条件,通过柱层析进行纯化,测定海马多糖的单糖组成,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时间47 min、浸提温度87 ℃、液料比23 mL/g为最佳提取条件,粗多糖HP得率为9.91%;通过柱色谱分级纯化得到2种多糖HP-1和HP-2,HP-1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以摩尔比11.32: 6.39: 5.64组成,并含有少量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鼠李糖,HP-2主要由氨基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以摩尔比 29.03: 18.18: 8.48: 6.30: 4.88: 2.70组成,并含有少量岩藻糖和木糖;HP-1、HP-2具有良好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且HP-2最强,同时HP、HP-1及HP-2均具有还原力,表明海马多糖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