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51)
2023(8712)
2022(7928)
2021(7568)
2020(6317)
2019(14841)
2018(14945)
2017(29138)
2016(15788)
2015(17899)
2014(17891)
2013(17672)
2012(16001)
2011(14274)
2010(14046)
2009(12681)
2008(12130)
2007(10324)
2006(8872)
2005(7476)
作者
(45534)
(37521)
(37278)
(35495)
(23902)
(18066)
(16970)
(14973)
(14311)
(13282)
(13058)
(12436)
(11758)
(11686)
(11617)
(11366)
(11322)
(11185)
(10677)
(10604)
(9378)
(9013)
(8991)
(8523)
(8394)
(8386)
(8318)
(8210)
(7515)
(7475)
学科
(61203)
经济(61135)
管理(45278)
(42937)
(36303)
企业(36303)
方法(31821)
数学(27531)
数学方法(27107)
(15588)
(14581)
(14506)
中国(14303)
业经(13284)
地方(12283)
理论(11028)
(10663)
农业(10649)
(10183)
贸易(10178)
技术(10005)
环境(9878)
(9864)
(9783)
财务(9722)
财务管理(9704)
(9283)
企业财务(9190)
教育(8839)
(8767)
机构
大学(222324)
学院(219889)
管理(92814)
(82063)
理学(81571)
理学院(80697)
经济(80125)
管理学(79176)
管理学院(78802)
研究(69862)
中国(50199)
(47558)
科学(45958)
(35845)
业大(34746)
(34613)
(33822)
研究所(31968)
中心(31483)
北京(29980)
(29828)
财经(29754)
(29042)
师范(28798)
(27056)
农业(26643)
(25804)
(24948)
师范大学(23415)
技术(23364)
基金
项目(158714)
科学(124406)
研究(115259)
基金(115033)
(99970)
国家(99157)
科学基金(85696)
社会(70382)
社会科(66650)
社会科学(66630)
(61954)
基金项目(61897)
自然(57681)
自然科(56332)
自然科学(56321)
自然科学基金(55268)
教育(52569)
(52299)
资助(48038)
编号(47572)
成果(37889)
重点(34772)
(34474)
(32769)
(32763)
课题(32042)
科研(30621)
创新(30454)
项目编号(29683)
大学(29498)
期刊
(84745)
经济(84745)
研究(61865)
中国(36374)
学报(35696)
科学(32869)
管理(32687)
(29967)
大学(26695)
(25276)
学学(25053)
教育(24477)
农业(21696)
技术(19386)
(14424)
金融(14424)
业经(14113)
图书(13658)
财经(13207)
经济研究(12984)
理论(11975)
科技(11619)
实践(11346)
(11346)
(11017)
技术经济(10995)
问题(10878)
情报(10805)
(10449)
现代(9960)
共检索到302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家年  胡慰望  陈妙颜  王清章  谭军  
以涩柿为原料采用CO_2、乙烯利和乙醇等进行制作柿酱前的脱涩试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用CO_260—75%,或乙烯利250—300 mg/kg,或乙醇35—45%等三种脱涩剂对完整的柿果进行脱涩,然后打浆制酱是适宜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宝  尚丽  薛晓莉  张寅  
随着人们对柿果实保健功能的深入认识,柿树栽培面积和产量逐年上升。但中国在柿采后生理尤其是涩柿脱涩机理及相应技术的研究仍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需要,是制约目前柿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柿不同类型果实脱涩机理及涩柿采后脱涩技术及相关影响因子,旨在为相关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费学谦  周立红  王劲凤  
研究了三种不同甘、涩类型柿果实中可溶性单宁含量、单宁细胞和薄壁细胞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完全甜柿和不完全甜柿的主要脱涩期明显不同,前者在果实发育的早期,后者在近熟期;完全甜柿自然脱涩主要是由于薄壁细胞的持续增大和单宁细胞的早期停止发育,造成单宁细胞占果肉面积比下降所致,而不完全甜柿的树上脱涩主要依赖果实成熟前单宁的凝固作用。在涩柿中这两种机制都不存在,因而不能自然脱涩。在杭州地区,细胞发育及脱涩过程略早于原产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章镇  戴文浩  蔡斌华  盛炳成  胡国谦  
不同脱涩类型柿果实发育过程中单宁物质的变化章镇戴文浩蔡斌华盛炳成胡国谦(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系,南京210095)CHANGESOFTANNINDURINGFRUITDEVELOPMENTINDIFFERENTDEPUCKEY┐TYPEPERSIMMO...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静瑶  薛晓莉  李宝  
为了解不同脱涩温度对柿果实中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35、45和55℃温水对‘磨盘柿’和‘次郎’进行脱涩,测定果实中的单宁含量、类黄酮、VC、总酚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磨盘柿’果实中的总单宁含量变化介于20.11~25.36 mg/g,而可溶性单宁、缩合单宁、类黄酮、VC、总酚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都呈下降趋势。其中35℃处理的磨盘柿果实可溶性单宁、缩合单宁、类黄酮和ABTS在16 h明显下降,比45和55℃处理的滞后8 h。而次郎果实中单宁含量、类黄酮、VC、总酚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变化不大并维持较低水平。本试验中发现‘磨盘柿’具有较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鹏  李加茹  韩卫娟  刁松锋  张嘉嘉  傅建敏  
为阐明涩柿的果实因素(例如品种差异、果实大小、成熟度等)对CO_2脱涩效果的影响,首先对比了25和30℃条件下柿果实CO_2脱涩效果的差异,发现两者差异不显著,然后在25℃条件下利用体积浓度为90%的CO_2对60份涩柿资源的果实进行脱涩处理,并对其脱涩难易程度、耐贮性、表型指标和内含物含量等进行了测定评价。结果表明:60份资源按照果实脱涩难易可分为4类,最易脱涩的资源共30份,其果实经CO_2处理24h即可脱涩;按果实耐贮性,60份资源可分别被聚为5类。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体积、成熟度与脱涩难易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耐贮性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脱涩难易呈显著负相关,总酚、黄酮、单宁含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冷平  李宝  高琪洁  郑仲明  梁学军  
不同温度下保鲜膜包膜处理对脱涩后磨盘柿硬脆货架期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 15和 2 5℃条件下 ,无包膜柿果的失水率最高 ,10d后失水率分别为 12 1%和 14 2 % ;而用无孔膜包装的果实几乎不失水 ;有孔膜包装处理果实失水率介于两者之间 ,2个温度下失水率分别为 7 1%和 10 9%。在有孔保鲜膜处理中 ,15和 2 5℃条件下 ,柿果分别在第 9天和第 6天出现 5 %的软果 ,在第 13天和第 11天软果率分别为 70 %和 6 5 % ;无孔保鲜膜处理 ,15和2 5℃条件下 ,柿果分别在第 7天和第 4天出现 5 %和 10 %的软果 ,在第 10天和第 6天软果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青  梁平卓  李莹  李宝  
为研究1-MCP(1-甲基环丙烯)对CO2脱涩柿果实软化及细胞壁成分变化的影响,探讨延长柿果实采后脱涩后货架期的方法,以‘磨盘柿’(Diospyros kaki Thunb cv.Mopan)为材料,研究了采用CO2、CO2+0.5μL/L1-MCP组合处理24h后,在室温下贮存对采后脱涩柿果实软化和细胞壁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处理和CO2+0.5μL/L 1-MCP组合处理均能够有效的使涩柿脱涩,CO2+0.5μL/L 1-MCP组合处理相对于CO2处理来说在脱涩的同时能够有效的降低柿果实采后脱涩后柿果实贮存过程中硬度下降的速率,降低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并且延迟呼吸高峰、乙烯高峰的出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费学谦  王劲风  周立红  龚榜初  吴开云  
经分析测定4个日本甜柿品种(次郎、松本早生富有、禅寺丸和西村早生)及2个涩柿品种(方柿和火柿)的糖、脂肪、纤维素、可溶性单宁、灰分、蛋白质及其氨基酸组成、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次郎等甜柿在营养成份上有以下特点:①可溶性单宁含量只有0.09~0.495mg/100gFW,远低于方柿和火柿的1.35和2.03mg/100gFW;②除了禅寺丸个别指标偏低外,维生素B1、B2、E及尼克酸和β-胡萝卜素含量均高于所测涩柿。次郎的Vc含量达121.49mg/100gFW,是方柿的2.45倍。但Vc含量最低的是2个不完全甜柿。③4个甜柿比相应的2个涩柿品种含有更多的铁、锌和硒等微量元素。其它成份在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费学谦  周立红  龚榜初  
研究了不同甘、涩类型柿果实单宁类成分的季节变化、与甘涩性状的关系以及罗田甜柿可溶性单宁含量、单宁组分和单宁细胞的特性。鲜样分析结果表明 :完全甜柿 ( PC甘 )类品种在果实发育初期具有较高含量的儿茶素 ( ( +) - C) ,且在果实生长过程中降幅明显小于不完全甜柿 ( PV甘 )和涩柿 ( PC涩 ) ,到 9月 2 5日 ,其含量平均高出后两类品种 2 .89倍。PV甘和 PC涩中没食子酸( GA)含量在果实发育期间始终高于 PC甘类品种 ,最高时分别比同期 PC甘高出 3.2倍和 6.7倍。没食子儿茶素 ( GC)含量的变化趋势与 GA相似 ,PC甘类品种在 7月 2 5日以后几乎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崔士英  赵彦民  齐志广  
经调查,在石家庄市郊区柿园蚧虫有6种:柿绒蚧、柿真棉蚧、日本龟蜡蚧、角蜡蚧、草履蚧、桃树木坚蚧,其中前两者为优势种,柿真棉蚧为国内新纪录。其发生特点是数种混合发生,但以一种为主。对柿树物候和主要蚧虫的生活史观察表明:蚧虫的发生与柿树物候期有一定相关性,从而确定了灭虫的最有效时间是:柿绒蚧在柿树结果后、果膨大前(6月10日前后);柿真棉蚧在柿果膨大前后(6月中旬);日本龟蜡蚧在果膨大以后(6月下旬);草履蚧在柿树芽萌动时期(3月上旬)。控制柿树蚧虫的危害,仍应以化防为主,保护利用天敌为辅。用久效磷或氧乐果喷雾防治,虫口减退率在94%以上,辅之以久效磷涂梢,防效可达1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银娜  李宝  
以磨盘柿(Diospyros kakiThunb.)果皮为试材,提取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并进行纯化。经过30%~70%硫酸铵沉淀分离、Sephadex G-25脱盐柱脱盐、DEAE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研究温度、pH、金属离子、底物对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纯化后乙醇脱氢酶纯化倍数为41.80倍,活性回收率为44.73%。将乙醇脱氢酶酶液分别置于20、30、40、45、50、55和60℃温育后测定,其最适反应温度为45℃;在pH 5.0、7.0、8.0、9.0、10.0和11.0下乙醇脱氢酶的最适pH为1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艾鹏飞  罗正荣  
采用正交设计,探讨了影响甜柿试管苗生根的复合因素,结果表明:在添加细胞分裂素CPPU 0.2mg/L的MS(1/2N)继代培养基上,经适当时间继代培养的嫩梢经IBA 250 mg/L浸基部15 s后转接到1/2MS(1/2N)+活性炭1 000mg/L的生根培养基中或直接接种到添加有IBA 1 mg/L的上述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的效果好。不仅生根率高,根生长快,且根条数多,易于移栽成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龚榜初  王劲风  吴开云  
甜柿砧木选择是引种繁殖的关键问题。在日本,曾以该国君迁子、柿和野柿三种砧木类型进行甜柿品种嫁接试验研究,为日本的甜柿发展起了重大贡献。近年来,我国也开始进行该项试验。本研究在1987~1990年柿属植物资源调查基础上,收集7种12个砧木类型,开展了甜柿砧穗组合选择研究。经五年多的试验,选择出“浙江柿1号”和“野柿6号”2个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东进  洪伟  吴承祯  
杉木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速生丰产树种,在人工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杉木种子涩籽率高是影响杉木产量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积极探讨杉木种子涩籽的预测与防治是杉木种子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不同的地域是造成杉木种子涩籽量差异的重要因子之一,为了进一步探讨杉木种子涩籽在地理上的流行规律,本文试图运用一种新的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杉木种子涩籽与地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了杉木种子涩籽地理流行BP网络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BP 模型对模拟预测不同地域杉木种子涩籽的涩籽率具有较高的精度,平均模拟精度为88-40 % 。这不仅为杉木种子园的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而且也为人工神经网络在林业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