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90)
- 2023(2445)
- 2022(2057)
- 2021(1826)
- 2020(1581)
- 2019(3630)
- 2018(3399)
- 2017(6283)
- 2016(3589)
- 2015(4050)
- 2014(3876)
- 2013(3960)
- 2012(3837)
- 2011(3545)
- 2010(3574)
- 2009(3291)
- 2008(3217)
- 2007(2958)
- 2006(2703)
- 2005(2481)
- 学科
- 济(13708)
- 经济(13687)
- 管理(8257)
- 业(7494)
- 方法(6983)
- 数学(6221)
- 数学方法(6127)
- 企(6000)
- 企业(6000)
- 学(5547)
- 中国(3751)
- 财(3415)
- 农(3246)
- 制(2641)
- 业经(2571)
- 贸(2370)
- 贸易(2369)
- 易(2307)
- 农业(2236)
- 融(2216)
- 金融(2216)
- 银(2082)
- 银行(2051)
- 理论(2046)
- 地方(2036)
- 及其(2002)
- 行(1982)
- 和(1947)
- 环境(1916)
- 技术(1891)
- 机构
- 大学(55680)
- 学院(53228)
- 研究(25029)
- 济(19182)
- 科学(18828)
- 经济(18735)
- 中国(17807)
- 农(17168)
- 管理(15817)
- 所(14930)
- 农业(13981)
- 研究所(13894)
- 京(13637)
- 理学(13300)
- 理学院(13086)
- 业大(12883)
- 管理学(12600)
- 管理学院(12533)
- 中心(10577)
- 院(9853)
- 省(9495)
- 室(9385)
- 江(9015)
- 北京(8769)
- 农业大学(8759)
- 实验(8613)
- 财(8556)
- 实验室(8254)
- 业(8113)
- 研究院(8051)
共检索到84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小勇 田素忠 秦国夫 沈瑞祥
根据植物菌原体16SrRNA基因序列,合成一对寡核苷酸引物,用SDSCTAB改进法直接提取田间发病的柿树带化病、刺槐丛枝病树和健康树皮层的DNA,用PCR方法成功地从病树DNA模板中扩增出约1.17kb的特异产物,经酶切进一步证实为植物菌原体16SrDNA.此项研究表明用特异合成的引物F16/R16,经PCR扩增可以快速灵敏地检测植物菌原体.
关键词:
柿树带化,刺槐丛枝,PCR检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克日 庞辉
泡桐组培苗丛枝病原体PCR检测王克日,庞辉关键词泡桐,类菌原体,PCR检测泡桐(Paulowniaspp.)是优良的速生用材树种,在我国总栽植量达11亿株。泡桐丛枝病是泡桐最重要的病害,在我国泡桐主栽区,平均发病率约50%,造成严重的危害[1],已成...
关键词:
泡桐,类菌原体,PCR检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江山 金开璇 汪跃 熊耀国 邱并生
An oligonucleotide primer set (PaF/PaR) was designed fo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mplification of an approximately 1. 2kb fragment DNA from Paulownia Witches' broom(PaWB) MLO on the basis of 16S rRNA sequence from O-MLO. Amplification of a 1. 2kb DNA fragment from PaWB-MLO-infected plants D...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洁 田国忠 徐启聪 刘永光 高瑞 李向东 竺晓平
【目的】初步明确自然条件下可能感染泡桐丛枝病植原体的寄主植物。【方法】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对从泡桐丛枝病病树周围采集的表现黄化、小叶、皱叶、丛枝等症状或无症状的16种植物样品的DNA进行巢式PCR扩增,对所扩增的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并利用泡桐从枝病植原体延伸因子的抗血清对部分样品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观察。【结果】巢式PCR结果显示从牛筋草(Eleusine indica)、辣椒(Capsicum annuum)、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山药(Dioscorea opposita)、灯笼泡(Physalis angulata)、花生(Arachis hypo...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崔廷涛 潘一展 高瑞 邵云华 李向东 时呈奎 赵文军 朱水芳
Chaste tree(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witches'-broom was a new disease found in Mountain Taishan and the neighboring region.Phytoplasmal cells could be easily observed in the phloem sieve elements of diseased plants under electron microscope.The 16S rRNA gene of phytoplasma associated with this...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永 徐启聪 田国忠 郭民伟 朴春根
Crotalaria witches'-broom phytoplasma (CrWB) collected from Hainan Province,was classified and identified by sequencing techniques and Virtual RFLP.Two different type universal primer pairs of phytoplasma were used to amplify a 1.8 kb fragment of 16S rDNA and a 1.3 kb fragment of rp gene.The PCR-amp...
关键词:
猪屎豆丛枝病 植原体 分子鉴定 序列测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红霞 孙华 郭宁 刘树森 张海剑 石洁
【目的】建立巢式PCR方法,快速检测处于病害潜育期的玉米叶片内的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为玉米南方锈病(southern corn rust)的预测和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多堆柄锈菌ITS区序列,在其变异区设计3条多堆柄锈菌特异性检测引物NX471-F、NX255-F和NX255-R,建立以NX471-F与真菌ITS区通用引物ITS4为外侧引物,NX255-F/NX255-R为内侧引物的巢式PCR。采用20μL扩增体系:Ex Taq DNA聚合酶(5 U·μL~(-1))0.15μL、10×Ex Taq Buffer(Mg~(2+)plus)2μL,d NTP Mixture(各2.5 mmol·L~(-1))1.6μL,上下游引物(10μmol·L~(-1))各0.3μL,DNA 1μL,14.65μL ddH_2O。扩增程序:利用外侧引物NX471-F/ITS4进行第一步PCR扩增,95℃预变性7 min;95℃变性30 s,55℃退火30 s,72℃延伸45 s,30个循环;72℃再延伸7 min。将扩增后的产物稀释20倍,取1μL用作第二步PCR的扩增模板,然后以内侧引物NX255-F/NX255-R进行第二步PCR扩增,95℃预变性7 min;95℃变性30 s,66℃退火30 s,72℃延伸26 s,30个循环;72℃再延伸7 min。同时选用内侧引物进行常规PCR扩增,扩增体系同巢式PCR,扩增程序除循环数为38,其余程序同巢式PCR的第二步PCR检测。在此条件下对多堆柄锈菌、高粱柄锈菌(Puccinia sorghi)、青杨叶锈病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和7种玉米常见病原菌进行特异性检测,对不同梯度多堆柄锈菌基因组DNA和3种人工接种病叶进行灵敏度检测。【结果】巢式PCR检测体系仅在检测多堆柄锈菌时,产生了255 bp的目的条带,其他菌株均未扩增出目的条带。巢式PCR检测体系对多堆柄锈基因组DNA的最低检测限为10 fg·μL~(-1),是常规PCR检测体系灵敏度的500倍。当1 g人工接种病叶含500—2.5×10~4个多堆柄锈菌夏孢子时,常规PCR和巢式PCR检出阳性率分别0和85.71%,巢式PCR可检测出的夏孢子个数最少为1 000个;当1 g人工接种病叶中含1—7个夏孢子堆时,常规PCR和巢式PCR检出阳性率分别76.19%和100%,常规PCR可检测出的夏孢子堆个数最少为2个,巢式PCR可检测出1个及以上夏孢子堆;当1 g人工接种病叶中含1—7个侵染点时,常规PCR和巢式PCR检出阳性率分别14.29%和66.67%,检测出的侵染点个数最少分别为6个和3个。【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以NX471-F/ITS4为外侧引物,NX255-F/NX255-R为内侧引物的巢式PCR检测方法,可快速、高效、准确检测玉米叶片中潜伏期的多堆柄锈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田国忠 张锡津 朱水方 张成良 罗飞 黄文胜
以感染类菌原体MLO的泡桐组培苗为病原繁殖材料,采用差速离心和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来提纯MLO作为免疫抗原制备兔抗血清。抗血清经健康汁液吸收后,作为第一抗体,用异硫代氰酸荧光素FIFC标记的羊抗兔免疫球蛋白作为第二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查染病组织中的MLO特异性荧光。经与DAPI染色技术比较,找出了适宜的徒手切片和减少非特异性反应的途径。此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测定简便等特点。适用于MLO组织定位、组培苗脱毒效果评估、病原株系鉴定和病害检疫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冯小慧 张星耀 严东辉
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EF1-728F/EF1-986R对4种杨树溃疡病病原菌株和环境样本的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和转录延伸因子EF-1α基因序列分别进行普通和多重PCR检测,再进行测序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为55.6℃,各引物终浓度为0.2μmol·L-1,可以成功地扩增出菌株和环境样本的目的条带,并通过测序比对鉴定出多种来自培养和环境病害组织中的溃疡病病菌,多重PCR能够检测到1ng的基因组DNA。研究结果将为建立溃疡病病原多重PCR鉴定技术和以环境溃疡病病害样本为直接检测鉴定对象的高通量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奠定基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 吴志华 李国清 谢耀坚 周旭东
桉树青枯病是由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类土传病害,具有发病快速不易防治等特点。为了实现桉树组培苗和轻基质带菌情况的早期快速检测,将不同浓度青枯菌悬液人工接种于桉树组培苗和轻基质中,利用特异性寡核苷酸引物OLI1/Y2,能快速的检测出潜伏期组培苗,以及带菌轻基质中青枯菌的数量。试剂盒法提取基因组DNA后对其灵敏度检测结果表明:试剂盒法提取基因组DNA纯度较高,通过微量分光光度计检测出A260/A280均在1.7~1.9之间。桉树组培苗组织和轻基质中检测限分别为102CFU/mL和103CFU/mL。因此,潜伏期PCR快速检测法为预防病原菌的进一步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光达 许信刚 童德文
【目的】建立可用于临床同时检测PCV-2、PPV和PRV 3种DNA病毒感染的多重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PCV-2、PPV和PRV的基因组序列,选择3种病毒的特异性保守区设计3对引物,通过优化多重PCR的反应条件,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3种病毒混合感染的多重PCR方法,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稳定性进行检测,并将其用于临床病料的检测。【结果】多重PCR方法中,当引物浓度均为1.0μmol/L,退火温度为57.2℃时,各目的片段均可较好地扩增。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从PCV-2、PPV、PRV病毒DNA中分别扩增出长度为353,265和198bp的目的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小甫 张志 李晓成 陈德坤 吴旭锦
为了优化猪瘟病毒的RT-nested PCR检测方法,对福建省猪瘟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猪瘟病毒Shimen株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2对引物,优化了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的RT-nested PCR检测方法,并对所优化的RT-nested PCR特异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CSFV cDNA含量的最低极限为1×10-7ng/mL,只有CSFV扩增出了272 bp的目的条带,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流感病毒(SI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细小病毒(PPV)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非 蒋建一 华炯刚 母安雄 云涛 王桂军 魏建忠 刘光清
初步建立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新城疫(ND)和禽流感(AI)的多重RT- PCR鉴别诊断方法,并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4对引物可对同一样品中的ILV、IBV、NDV和AIV进行特异性扩增,所扩增的目的片断的长度分别为620 bp(ILV)、445 bp(IBV)、344 bp(NDV)和240 bp (AIV);建立的RT-PCR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出10 pg AIV、1 ng NDV和10 ng IBV的RNA及100 pg ILV的DNA,说明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较高。本研究所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可用于上述鸡4种病毒性呼吸...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静静 蔺宇 董立明 王晓鸣 武小菲 朱振东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的大豆疫霉菌检测和病害早期诊断分子技术。【方法】基于大豆疫霉菌SSR标记Psc239设计两对引物Psc239EF/Psc239ER和Psc239F/Psc239R,建立特异性检测大豆疫霉菌的巢式PCR方法。【结果】用36个大豆疫霉菌分离物和25个其他卵菌和真菌分离物基因组DNA评价引物及巢式PCR的专化性,引物对Psc239EF/Psc239ER、Psc239F/Psc239R和巢式PCR反应只在大豆疫霉菌中分别扩增出519、242和242bp的特异片段,在其它卵菌和病原真菌中不扩增片段;用两对引物进行常规PCR扩增,检测大豆疫霉菌DNA的灵敏度均为50pg·μl-1,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曼 韩飞
【目的】建立鉴别禽流感病毒(AIV)、新城疫病毒(NDV)和安卡拉病毒(FAV-4)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已登录的AIV的M基因、NDV的F基因和FAV-4的Hexon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3对特异性引物。提取3种病毒DNA/RNA,通过优化多重PCR反应中的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建立快速鉴别3种病毒的多重PCR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检验。应用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67份临床病料进行检测,并将其结果与已建立的单重PC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成功建立了能快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