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83)
- 2023(9090)
- 2022(8268)
- 2021(7828)
- 2020(6557)
- 2019(15405)
- 2018(15503)
- 2017(30052)
- 2016(16525)
- 2015(18531)
- 2014(18586)
- 2013(18525)
- 2012(16818)
- 2011(15154)
- 2010(14930)
- 2009(13416)
- 2008(12910)
- 2007(11009)
- 2006(9434)
- 2005(8108)
- 学科
- 济(62775)
- 经济(62704)
- 管理(46155)
- 业(43525)
- 企(37091)
- 企业(37091)
- 方法(31569)
- 数学(27248)
- 数学方法(26913)
- 农(15883)
- 中国(15287)
- 学(15267)
- 财(15035)
- 业经(13791)
- 地方(12881)
- 理论(11556)
- 和(10929)
- 农业(10689)
- 贸(10583)
- 贸易(10579)
- 易(10247)
- 技术(10106)
- 环境(10052)
- 制(10040)
- 务(10025)
- 财务(9965)
- 财务管理(9951)
- 企业财务(9453)
- 教育(9297)
- 划(8966)
- 机构
- 大学(231786)
- 学院(228483)
- 管理(94132)
- 济(85021)
- 经济(83013)
- 理学(82595)
- 理学院(81687)
- 管理学(80144)
- 管理学院(79755)
- 研究(75451)
- 中国(53545)
- 科学(49785)
- 京(49776)
- 所(38046)
- 农(37767)
- 财(37454)
- 业大(37394)
- 研究所(35158)
- 中心(33624)
- 江(31675)
- 北京(31473)
- 财经(30878)
- 范(30611)
- 师范(30332)
- 农业(29713)
- 经(28122)
- 院(27662)
- 州(26161)
- 技术(24742)
- 师范大学(24676)
- 基金
- 项目(164248)
- 科学(127521)
- 研究(118154)
- 基金(117956)
- 家(103202)
- 国家(102345)
- 科学基金(87550)
- 社会(71565)
- 社会科(67712)
- 社会科学(67690)
- 省(64665)
- 基金项目(63753)
- 自然(59127)
- 自然科(57694)
- 自然科学(57681)
- 自然科学基金(56598)
- 划(54377)
- 教育(53990)
- 资助(49003)
- 编号(48586)
- 成果(39016)
- 重点(36312)
- 部(35403)
- 发(34148)
- 创(33902)
- 课题(33096)
- 科研(31844)
- 创新(31535)
- 大学(30545)
- 项目编号(30294)
共检索到319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傅建敏 梁晋军 周道顺
柿叶为我国传统中药材。为满足现代生物医药发展需求,对柿叶有效成分种类及其提取、分离和检测方法,以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柿叶的主要成分包含机酸类、黄酮类、三萜类、多酚类、挥发性成分、脂肪酸、香豆素类、植物甾醇、多糖以及胡萝卜素等,其医疗保健作用主要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氧化、抗癌、活血止血、抗菌、解热、抗老化、防晒等。综合上述内容,认为今后应加强不同种类柿资源叶片有效成分含量的遗传变异和时空变化等应用基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培育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叶用柿良种及原料林,从而为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资源保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萍 倪德江 郭大勇 舒思美
以茶叶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微波萃取茶叶有效成分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工艺组合为料液比1∶20、微波萃取时间3min、微波萃取次数2次。微波萃取茶叶有效成分具有萃取时间短,溶剂用量少,产品提取率高的优点,为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茶叶 微波萃取 有效成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凌冰 王国才 轧霁 张茂新 梁广文
【目的】从苦瓜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活性成分苦瓜素Ⅰ和苦瓜素Ⅱ,测定其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和抑制生长发育活性。【方法】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依次对苦瓜叶片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结果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拒食活性最强。活性组分经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并通过核磁共振谱(NMR)和质谱(MS)鉴定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果】苦瓜素Ⅰ和苦瓜素Ⅱ对小菜蛾2、3龄幼虫的取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苦瓜素Ⅱ的活性最高,对小菜蛾2、3龄幼虫的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76.69μg·ml-1和116.24μg·ml-1。苦瓜素Ⅰ的活性次之,对小菜蛾2、3龄幼虫的AFC50分别为144.08...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蕤 崔盛 陶宗娅
本实验以四川境内3种石斛属植物为材料,测定其总生物碱、石斛多糖的含量并研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各个部位有效成分的分布与种质、采摘时间、干燥方法、生长年限有直接关系:其中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含量最高,细茎石斛多糖含量最高;石斛也可春季采收;石斛干燥加工以高温杀青后60℃烘干为宜;细茎石斛采收以3~4年为宜。以此为依据可探索石斛野生种质资源筛选,为石斛药材人工规模化种植作理论基础。
关键词:
石斛 总生物碱 多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承南 王红娟 李平 林凌秋
对我国吴茱萸、吴茱萸变种石虎和变种疏毛吴茱萸的主要药用成分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吴茱萸3品种中,吴茱萸的药用有效成分最高;3个品种中,广西灌阳县种植的吴茱萸和石虎含碱量分别是2.846%和1.34%,明显高于其他产区;疏毛吴茱萸含碱量最高的是贵州余庆县,含碱量为0.33%,明显低于吴茱萸和石虎。建议在发展吴茱萸的种类时,应重点考虑发展吴茱萸,从产地的规划上应重点考虑广西的北部和湖南的西南部及贵州的东南地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钰 瞿显友 罗维早
以3~5年生黄连(味连)样品为实验材料,测定不同时期黄连植株各部位生物量及其药根碱、非洲防己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和小檗碱的含量,分析了黄连植株不同部位生物量和有效成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黄连根茎、须根和叶生物量的变化遵循一定的规律。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根茎生物量不断积累,所占整个植株比重不断增大,五年生黄连根茎生物量达到总生物量的54.06%~65.28%。黄连须根与叶生物量变化规律一致,占总生物量比例均在逐年减少。黄连叶片和叶柄中6种生物碱要比根茎和须根中的生物碱含量低。叶片与叶柄中的总碱含量在1.71%~2.47%间,须根在4.18%~5.51%,根茎在10.17%~14.35...
关键词:
黄连 生物量 生物碱 动态变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印 何忠俊 段艳涛 梁社往 熊俊芬 曾睿 范茂攀
通过对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主要分布区25个县(市)、75个采样点根茎的总皂甙、多糖含量与土壤全K和速效K含量的相关分析,探讨了土壤K素营养在滇重楼品质形成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土壤全K和速效K含量与根茎中总皂甙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根茎中多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根茎总皂甙和多糖含量与根茎K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丰富的土壤全K和速效K供应有利于滇重楼根茎总皂甙和多糖的合成与积累。
关键词:
滇重楼 土壤K素 皂甙 多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魏艳秀 刘慧东 杜红岩 苗作云 孙志强 崔发喜
采用芸苔素内酯、DCPTA、DTA-6、赤霉素对杜仲叶片进行叶面喷施,以水处理为对照,测定分析4种不同的外源激素对杜仲叶中光合色素、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和绿原酸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外源激素均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杜仲叶中光合色素和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其中芸苔素内酯对促进桃叶珊瑚苷含量平均比对照增加61%以上,对京尼平苷酸的增效在41.13%60.10%之间,但对绿原酸的合成没有积极效果;DCPTA对桃叶珊瑚苷和京尼平苷酸的增效分别在46.52%62.39%和48.27%39.65%之间,但对绿原酸仅有
关键词:
外源激素 杜仲叶 有效成分 光合色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红艳 戎谞 陈丕庭 马志卿 张兴
【目的】测定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活性,并对其中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为发现新的植物源抗病毒物质提供依据。【方法】以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和普通烟(N.tabacum)为材料,结合活性追踪法,对木瓜中抗TMV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并采用半叶枯斑法和室内盆栽试验对粗提物及单体化合物抗TMV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木瓜乙醇提取物对TMV表现出较强的钝化作用(10 mg干样/mL的抑制率达97.76%),对TMV系统侵染具有预防作用(10 mg干样/mL的防效为49.98%);乙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程小燕 杨志玲 杨旭 谭美
[目的]研究不同光质处理下三叶崖爬藤生长及有效成分含量变化,以确定适宜三叶崖爬藤生长的最适光质条件。[方法]以2年生三叶崖爬藤为材料,用不同颜色的滤光膜(红色、黄色、绿色、蓝色和白色)进行光质处理,测定三叶崖爬藤叶片的叶形指标、生理指标、生物量及块茎中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红光处理下的三叶崖爬藤在叶形指标、生理指标、生物量和总黄酮含量上均得到改善,而其余光质处理结果仅对其中某一指标有所改善。[结论]红光处理下的三叶崖爬藤块茎的产量和质量均较佳,在三叶崖爬藤人工栽培中可以利用红光提高其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
关键词:
三叶崖爬藤 光质 生理 生物量 有效成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晓雪 陈小文 崔旭盛 苏贺 郭玉海 董学会
通过不同浓度(0.001、0.010、0.100和1.000μmol/L)冠菌素(COR)处理忍冬花和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中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COR处理对忍冬花、老叶和新叶中主要成分含量产生影响,1)0.010μmol/L处理使忍冬花中的绿原酸和芦丁含量分别增加19.75%和13.80%,总体趋势表现为低浓度促进作用;2)1.000μmol/L处理使忍冬老叶中的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分别较对照高49.72%、28.57%、56.64%、72.78%和49.08%,总体趋势表现为高浓度促进作用;3)1.000μmol/L处理使忍冬...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仲山民 田荆祥 吴美春 黎章矩
对浙江省4种雀梅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分析表明:雀梅所含的生物碱以大麦碱为主;雀梅中的总生物碱含量以及大麦碱含量均以刺藤子为最高,以钩刺雀梅藤为最低。它们的含量次序都是刺藤子、雀梅藤、梗花雀梅藤和钩刺雀梅藤,而且种间差异极显著。4种雀梅所含大麦碱和其他生物碱都主要存在于地下部分,其中须根中含量最高,主根中次之,而地上部分所含的量很少。经检验,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两者间也存在着极显著差异。
关键词:
雀梅藤属,化学成分 生物碱 大麦碱 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兴志 陈艳利
伴随着公用事业的结构改革,接入定价已经成为中国公用事业在引入竞争过程中价格规制政策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公用事业接入定价理论中的有效成分定价规则进行经济学的分析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并以此为公用事业的有效接入提供新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公用事业 有效成分定价规则 接入定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佩 童文 杨晓 黄璐琳 胡尚钦
为建立赶黄草适宜采收期提供依据。在赶黄草不同生育时期采样,进行株高、植株重量、分部位重量、总黄酮和槲皮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赶黄草植株重量在花期达到最大,其中叶片和茎的增长是产量形成的主要部位;总黄酮和槲皮素含量随赶黄草植株的生长整体呈下降趋势;槲皮素主要分布在赶黄草的叶和花中,在茎和分枝的含量极少。建议赶黄草药材和叶片的适宜采收期为花期。
关键词:
赶黄草 总黄酮 槲皮素 采收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