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81)
- 2023(6805)
- 2022(5866)
- 2021(5428)
- 2020(4431)
- 2019(9498)
- 2018(9442)
- 2017(16458)
- 2016(9631)
- 2015(10505)
- 2014(9809)
- 2013(9487)
- 2012(8840)
- 2011(8036)
- 2010(8304)
- 2009(7720)
- 2008(7458)
- 2007(6583)
- 2006(5727)
- 2005(5061)
- 学科
- 济(26688)
- 经济(26647)
- 管理(19959)
- 业(18754)
- 企(14096)
- 企业(14096)
- 学(13252)
- 农(10704)
- 方法(9418)
- 中国(8170)
- 数学(7518)
- 数学方法(7336)
- 教育(7331)
- 农业(7156)
- 业经(7098)
- 制(6972)
- 财(6608)
- 贸(5992)
- 贸易(5988)
- 理论(5834)
- 易(5782)
- 地方(5670)
- 环境(5553)
- 研究(5050)
- 和(4990)
- 土地(4972)
- 融(4515)
- 金融(4508)
- 银(4449)
- 生(4415)
- 机构
- 学院(133443)
- 大学(133220)
- 研究(54486)
- 科学(41139)
- 济(40276)
- 农(40105)
- 管理(39882)
- 经济(39031)
- 中国(35891)
- 理学(34242)
- 理学院(33622)
- 管理学(32448)
- 管理学院(32245)
- 农业(32240)
- 所(30776)
- 业大(30159)
- 京(29560)
- 研究所(28722)
- 中心(22870)
- 江(22390)
- 农业大学(21400)
- 省(20652)
- 院(20155)
- 室(19975)
- 范(19515)
- 师范(19118)
- 技术(19082)
- 财(18796)
- 实验(17924)
- 北京(17812)
- 基金
- 项目(97160)
- 科学(73147)
- 基金(67799)
- 家(64301)
- 国家(63813)
- 研究(62472)
- 科学基金(51217)
- 省(40937)
- 自然(37494)
- 自然科(36592)
- 自然科学(36567)
- 自然科学基金(35869)
- 基金项目(35592)
- 划(35371)
- 社会(35103)
- 社会科(32886)
- 社会科学(32877)
- 教育(29767)
- 资助(27126)
- 编号(24816)
- 重点(23879)
- 计划(23057)
- 发(21768)
- 科技(21578)
- 创(20607)
- 成果(20194)
- 科研(19872)
- 创新(19422)
- 课题(19183)
- 部(19161)
共检索到196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思雨 李青慧 任青措 沈才睿 冶贵生 马玉花
【目的】从柴达木盆地盐碱地的盐生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出具有耐盐和促生能力的微生物,研究其促生特性,为发掘适用于盐碱环境的高效解磷促生菌提供优质菌种。【方法】利用含10%NaCl的LB固体培养基筛选出生长良好的菌株,用平板划线法对菌株进行纯化。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DNA序列比对法鉴定菌株,并对其解磷能力进行测定;采用菌液浸染油菜种子验证菌株在盐胁迫下对种子发芽率及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筛选获得6株具有良好耐盐促生能力的解磷菌,经鉴定,分别为1株肇东氏弗里兰德菌(Vreelandella zhaodongensis)P1,1株耐盐刘志恒菌(Zhihengliuella halotolerans)P2,2株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P3、P5,2株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P4、P6,并对其解有机磷、解无机磷、种子发芽率以及促生能力等指标进行测定。培养5 d,6株菌株溶解有机磷圈为6.70~14.81 mm,溶解无机磷圈为5.95~11.96 mm,解有机磷量2.81~3.61 μg·mL-1,解无机磷量为4.05~12.04 μg·mL-1,以菌株P3的效果最佳,显著高于其他菌株。经促生试验发现,解磷菌可提高油菜种子发芽率,培养5 d后在无胁迫和盐胁迫条件下,P3菌株对油菜种子发芽的促进效果最佳,发芽率分别为90.67%,74.67%,较CK1提高了29.34%,CK2提高了30%。解磷菌可显著提高油菜植株的生长发育,其中菌株P3、P5的促生效果显著,P3鲜重为28.48 g,较CK显著增加了120.85%,P5在株高及根长方面效果最佳,株高为104.21 mm,较CK显著增加了42.42%,根长为64.89 mm,较CK显著增加了80.67%。【结论】柴达木盆地获得到的6株解磷菌具有优秀的耐盐促生特性,能在盐胁迫条件下提高油菜发芽率且促进植物的生长,具有高效改良旱区盐渍化土壤的潜力,其中P3、P5效果最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东生 张华京
运用区域地质资料和地球重力测量资料的分析成果,对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地层沉积建造的空间位置和基本构造形式进行了讨论;用实验对比和地质概化的方法,建立了新生代盆地的构造边界和构造系统;用地球动力成矿和层位耦合成矿的规律说明,新生代盆地内部存在共轭成矿作用,并可用来预测成盐成矿地段和筛选寻矿找矿靶区,为中国大陆盆地的盐类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研究提供依据。根据柴达木盆地基底构造的分析,在第四纪成矿作用的基础上,在新生代地层深部寻找新的盐类矿床是大有前景的。依据成矿环境条件,圈定出5个盐类矿床的成矿构造带,是今后找矿勘探的靶区及成矿远景地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徐浩杰 杨太保
以2001—2010年MODIS NDVI植被数据为基础,并结合该区同期气温和降水量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偏相关分析、Hurst指数等数理分析方法,研究了近10 a来柴达木盆地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及未来可能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2001—2010年柴达木盆地植被生长季NDVI平均值(NDVI)呈显著增加趋势,线性增长率为0.041/10 a。柴达木盆地主要植被类型灌丛、草原、荒漠NDVI的线性增长率分别为0.043/10 a、0.034/10 a、0.028/10 a;②柴达木盆地植被变化具有阶段性特征,整体呈"S"型增长,具有两次明显的植被快速增长期;③柴达木盆地植被改善面积占研究...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植被变化 温度 可利用降水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月梅
【目的】本文分析了当前生产条件下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为枸杞产业进一步增产增效提供依据。【方法】研究柴达木盆地4个枸杞主产区的291个土壤耕层土样数据,通过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主要养分指标的变异系数、基底效应和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变异范围在4.3%~118.9%。速效磷和碱解氮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18.9%和118.4%;pH值变异系数最低,仅为4.3%;有机质和速效钾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7.4%和65.2%。地统计学分析表明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区土壤速效钾、pH值和有机质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其基底效应[C0/(C+C0)]分别为8.4%、10.8%和16.6%;土壤速效磷空间相关性较弱,其基底效应[C0/(C+C0)]为84.3%;土壤碱解氮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其基底效应[C0/(C+C0)]为49.0%。【结论】有机质、pH值和速效钾的空间分布主要与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和盆地地形有关;速效磷和碱解氮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到枸杞种植区施肥活动的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苏旭 刘玉萍 吴学明
应用统计学方法定量研究了青海莜麦一号在柴达木盆地种植过程中不同产量水平下生产1 kg籽粒的需水量、总需水量和阶段需水量,以探讨莜麦不同产量水平与需水量的关系、以及高产的科学灌溉措施。结果表明,要取得7000~9000 kg的高产水平,主要不在于提高单位面积的灌水量,而应在基本满足对水分需求的基础上,把改进耕作措施、增施肥料以及提高灌溉技术等放在首位;苗期灌溉最好是在二叶一心时期,中期在雌雄蕊分化期、药隔分化期和覆盖器官分化期灌拔节水效果都较好,后期一般在灌好扬花水的基础上、灌透建库水。
关键词:
莜麦 灌溉 柴达木盆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俞晟,冯学钢,毛端谦
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不仅仅拥有大量的矿产资源,还拥有大量高品位的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柴达木盆地也应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带动该地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从柴达木盆地发展旅游业的意义、条件及旅游功能区划着手,探讨了柴达木地区发展旅游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旅游 开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小娟 刘铠鸣 宣明刚 邵佳慧 张瑞福
[目的]本文旨在从根际筛选能够增强植物耐盐胁迫能力的优良菌种,研制盐碱地专用微生物肥料,减轻作物盐胁迫伤害,增加作物产量。[方法]利用稀释涂布方法从9个滨海盐碱地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快速生长的菌株,通过盐胁迫下玉米和小麦的盆栽试验筛选能增强植物耐盐胁迫的功能菌株,对其进行促生特性分析和16S rDNA系统鉴定,将菌剂与腐熟堆肥经二次发酵制成微生物有机肥,并在不同含盐量(3、4、5 g·L~(-1))的盐碱地上进行大田小区试验。[结果]从滩涂植物根际土壤分离筛选出2株能够增强玉米和小麦耐盐胁迫能力的根际促生菌T1-8和T4-9,接种菌株T1-8和T4-9可降低玉米叶片中可溶性总糖(TSS)、丙二醛(MDA)和全钠含量。系统鉴定结果显示:2株菌株皆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分别为副地衣芽胞杆菌和巨大芽胞杆菌。菌株T1-8和T4-9均具有产氨、产吲哚乙酸(IAA)、产嗜铁素、解无机磷等能力,其中菌株T4-9发酵液中IAA含量达到60.82 mg·L~(-1)。田间小区试验测产结果表明:与施用普通有机肥处理相比,施用含菌株T1-8和T4-9的微生物有机肥在3种含盐量土壤上均能显著增加玉米的产量,其中施加T1-8菌肥处理在含盐量为5 g·L~(-1)地块增产效果最佳,产量增加1 026.2 kg·hm~(-2),增幅为26.70%;施加T4-9菌肥处理在含盐量为4 g·L~(-1)地块效果最佳,产量增加703.6 kg·hm~(-2),增幅为17.04%。[结论]本研究筛选得到的根际促生芽胞杆菌T1-8和T4-9均能缓解植物盐胁迫伤害,研制的生物有机肥在盐碱地中能提高玉米的产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巨亚雯 陈亚丽 徐蓬 付佑胜 牛邦彦 张兴旭
通过纸上芽床发芽试验,研究不同NaCl浓度(0、50、100和150 mmol·L~(-1))下接种分离自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根际土壤的根际促生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Bacillus licheniformis和Enterobacter sp.对醉马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根际促生菌对醉马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胚根长、胚芽长均具有显著(P <0.05)提高了醉马草种子在所有NaCl处理下的发芽势率。因此,根际促生菌可以提高醉马草对盐胁迫的抗性,且不同根际促生菌对盐胁迫的抗性水平不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凤臣 杨晓阳
本文基于沙产业的内涵和柴达木盆地的具体情况分析,阐述了在柴达木盆地发展沙产业的必要性及其经济效应、生态效应和旅游效应的可观性,确定了柴达木盆地发展沙产业的方向及相应措施。
关键词:
沙产业 柴达木盆地 青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梁季阳 蒋业放 成立 张兴有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规划管理决策属典型的半结构化、多层次、多决策者和多目标的决策问题 ,为此设计开发了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文章系统地介绍了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结构框架、设计原则、开发思路、决策模式和基本功能。系统由数据库、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 ,模型库包括人口动态模型、宏观经济模型、水资源模拟模型、绿洲生态需水模型和水资源多目标优化分析模型等5个基本模型。在求解水资源多目标优化分析模型时 ,使用了逐步法(STEM) ,把多目标化为单目标进行求解 ,决策者在迭代权衡过程中输入经验与偏好信息来获取满意的决策信息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水资源 决策支持系统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霞 崔霞 何晓菲 姜澜 徐睿
水源涵养是柴达木盆地生态服务的主导功能之一,对维护青藏高原的生态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柴达木盆地土地利用、气象、土壤、地形等数据,采用InVEST模型对盆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计算水源涵养功能的冷热点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草地是柴达木盆地的主要的植被类型,占盆地总面积的30.00%,主要分布在山区地带,1980–2018年草地面积呈增加趋势。2) 1980–2018年柴达木盆地平均年产水量和水源涵养总量分别为32.17×10~8和12.17×10~8 m~3,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变化显著,空间上由四周山区向盆地中心递减,水源涵养量与降水量空间分布比较一致,海拔3 500 m以上的山地水源涵养量约为柴达木盆地总水源涵养量的91.39%,草地是柴达木盆地主要的水源涵养植被,其水源涵养总量占盆地总水源涵养量的95%。柴达木盆地水源涵养量从1980–2018年呈逐年增长趋势,高中覆盖度草地面积增加是柴达木盆地水源涵养量提升的主导因素。3)柴达木盆地多年平均水源涵养量的热点区域主要集中于盆地东部、东南部及南部山区,占柴达木盆地总面积的10.93%,该区域降水丰富,主要分布着中高覆盖度草地,植被覆盖度高,持水能力较强,水源涵养功能强。冷点区域分布于研究区北部、中部及西北部,植被稀疏且降水量少,蒸散量高,水源涵养功能低。本研究明确了柴达木盆地水源涵养的重点区域和草地水源涵养功能的重要性,可为制定盆地草地生态保护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祁贵明 雒维萍 霍治国 马玉平 杨建莹
[目的]为进一步开发柴达木盆地藜麦种植特色农业的产业价值,为柴达木盆地特色种植资源开发、新品种示范推广提供科学定量化的适宜农业气象指标体系。[方法]文章基于2014—2018年格尔木市藜麦引种试验资料和平行逐日气象观测资料,通过多元回归、相关分析进行气象因子筛选,优选出四分位统计方法,构建柴达木盆地藜麦适宜农业气象指标拟定阈值,选用分期播种试验2个优势产量播期进行补充和修订;应用平产年、欠产年、分播期数据进行指标检验。[结果]构建出柴达木盆地藜麦不同发育期对应的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的适宜农业气象指标,并确定了指标阈值范围。[结论]柴达木盆地藜麦适宜农业气象指标构建方法得当,指标意义明确,指标阈值范围符合柴达木盆地藜麦生长发育实际状况,完全代表柴达木盆地藜麦产量形成的最优农业气象资源配置,对进行藜麦特色种植产业发展具有科学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长进 关志华
本文对柴达木盆地的农业自然条件进行了分析 ,并对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光温水(气候 )生产潜力及灌溉调节后的光温水生产潜力进行了计算 ,在此基础上 ,对提高柴达木盆地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措施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自然条件 生产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