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84)
2023(3656)
2022(3141)
2021(2721)
2020(2308)
2019(5158)
2018(5111)
2017(9420)
2016(5515)
2015(6305)
2014(6354)
2013(6348)
2012(5997)
2011(5450)
2010(5344)
2009(4878)
2008(4605)
2007(4363)
2006(3762)
2005(3429)
作者
(18308)
(15664)
(15367)
(14804)
(9731)
(7638)
(7229)
(6336)
(5973)
(5697)
(5320)
(5238)
(5198)
(5043)
(5005)
(4859)
(4722)
(4638)
(4547)
(4452)
(4016)
(3924)
(3701)
(3661)
(3569)
(3514)
(3424)
(3423)
(3401)
(3395)
学科
(20988)
经济(20970)
管理(14725)
(14341)
方法(9751)
(9640)
企业(9640)
数学(8783)
(8757)
数学方法(8644)
环境(6646)
农业(6250)
(5873)
中国(5765)
地方(5241)
业经(4676)
(4176)
资源(4092)
(4014)
(3934)
人民(3915)
消费(3591)
(3541)
(3403)
贸易(3403)
结构(3366)
(3246)
(3222)
技术(3089)
(3083)
机构
学院(80378)
大学(78774)
管理(30280)
(29679)
研究(29589)
经济(28974)
理学(25880)
理学院(25582)
管理学(25050)
管理学院(24940)
中国(21661)
科学(21044)
(21028)
(17083)
农业(16661)
(16393)
业大(16240)
研究所(15249)
中心(14342)
(13036)
(12014)
(11173)
(11163)
师范(10986)
(10820)
北京(10669)
农业大学(10513)
(10211)
技术(10084)
财经(9739)
基金
项目(58054)
科学(44655)
基金(40073)
研究(40051)
(36095)
国家(35701)
科学基金(29706)
(25356)
社会(23968)
社会科(22561)
社会科学(22550)
基金项目(21282)
(20952)
自然(20202)
自然科(19720)
自然科学(19714)
自然科学基金(19299)
教育(18008)
资助(16170)
编号(16138)
重点(13251)
(13210)
计划(12718)
成果(12460)
(12021)
(11995)
课题(11914)
科技(11726)
科研(11644)
创新(11286)
期刊
(35424)
经济(35424)
研究(20446)
(18863)
中国(17100)
学报(16824)
科学(14122)
农业(12668)
大学(11564)
学学(10987)
管理(9335)
教育(8398)
(7881)
(7249)
业经(7113)
技术(7095)
(6665)
金融(6665)
统计(5476)
经济研究(5382)
(4966)
业大(4794)
商业(4785)
决策(4646)
(4585)
资源(4571)
科技(4407)
技术经济(4158)
农业大学(3972)
图书(3889)
共检索到118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潘治红  丁生喜  
本文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居民绿色消费现状的问卷调查,构建了柴达木盆地居民绿色消费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文中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实证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居民绿色消费水平,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居民绿色消费综合水平较低。最后分析提出提升柴达木盆地居民绿色消费水平的对策措施。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亚天  丁生喜  王欢  
柴达木盆地素有“聚宝盆”的美誉,是西北地区最具投资空间和发展潜力的区域,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之一。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文中从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环境和绿色政策三个方面构建了柴达木盆地绿色发展评价体系并对绿色政策效率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绿色发展指数呈逐步上升趋势;绿色发展效率与绿色政策效率均处于较优水平,绿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柴达木盆地近几年发展具有较大影响;控制政府碳排放量,减少大气污染程度应为柴达木盆地未来绿色发展的重要关注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甘佩娟  丁生喜  霍海勇  李仁帅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8个县市实际情况的调查,从经济、社会以及资源环境方面选用37个具体指标,建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柴达木盆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1999~2012年柴达木盆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综合得分从1999年的-15.348 0提高到2012年的28.732 9。特别是2005年国家级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批准建设之后,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得分增长幅度较大,说明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的发展对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有显著支持作用。通过分析指出影响柴达木盆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四个主因子,分别是地区经济总量规模因子、产业结构因子、人口素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苏旭  刘玉萍  吴学明  
应用统计学方法定量研究了青海莜麦一号在柴达木盆地种植过程中不同产量水平下生产1 kg籽粒的需水量、总需水量和阶段需水量,以探讨莜麦不同产量水平与需水量的关系、以及高产的科学灌溉措施。结果表明,要取得7000~9000 kg的高产水平,主要不在于提高单位面积的灌水量,而应在基本满足对水分需求的基础上,把改进耕作措施、增施肥料以及提高灌溉技术等放在首位;苗期灌溉最好是在二叶一心时期,中期在雌雄蕊分化期、药隔分化期和覆盖器官分化期灌拔节水效果都较好,后期一般在灌好扬花水的基础上、灌透建库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俞晟,冯学钢,毛端谦  
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不仅仅拥有大量的矿产资源,还拥有大量高品位的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柴达木盆地也应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带动该地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从柴达木盆地发展旅游业的意义、条件及旅游功能区划着手,探讨了柴达木地区发展旅游的有关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志良  
一柴达木盆地是一个内陆封闭的高原盆地,海拔在2,675~3,350米之间。从盆地边缘向中心大致依次为山地、戈壁、丘陵、平原和湖沼,呈环形结构,气候干燥,为一个异常脆弱的荒漠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来源于太阳辐射的能量。柴达木盆地的日光能得天独厚。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45~177千卡/平方厘米,直接辐射在总辐射中所占比重超过60%。特别是光质好,如,格尔木的紫蓝绿短波光(0.390~0.577μ)辐射量占总辐射量的18.2%,比上海多6.5%,紫外线(0.390~0.005μ)占总辐射量的3.5%,比上海多1.7%,这对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脂肪量增加有很大作用。这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林  申红艳  李红梅  肖建设  
利用1961—2013年柴达木盆地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和高原季风、西风环流等相关大气环流及植被覆盖数据分析了柴达木盆地气候变化时空规律,揭示了其区域气候变化显著性的成因。研究表明:近53 a来柴达木盆地气候变化呈显著增暖趋势,年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达0.48℃/10 a,增幅明显高于整个青藏高原乃至全国和全球平均水平;滞后于变暖,柴达木盆地气候趋于明显变湿,其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均呈增多趋势,达到95%以上信度的显著性水平;气候暖湿化具有明显的经向地带性分布规律,气候变暖显著的区域气候变湿相对不甚明显,反之亦然;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太阳辐射减小、高原季风趋于强劲、西风环流略弱和盆地植被覆盖恢复并具有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凤臣  杨晓阳  
本文基于沙产业的内涵和柴达木盆地的具体情况分析,阐述了在柴达木盆地发展沙产业的必要性及其经济效应、生态效应和旅游效应的可观性,确定了柴达木盆地发展沙产业的方向及相应措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梁季阳  蒋业放  成立  张兴有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规划管理决策属典型的半结构化、多层次、多决策者和多目标的决策问题 ,为此设计开发了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文章系统地介绍了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结构框架、设计原则、开发思路、决策模式和基本功能。系统由数据库、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 ,模型库包括人口动态模型、宏观经济模型、水资源模拟模型、绿洲生态需水模型和水资源多目标优化分析模型等5个基本模型。在求解水资源多目标优化分析模型时 ,使用了逐步法(STEM) ,把多目标化为单目标进行求解 ,决策者在迭代权衡过程中输入经验与偏好信息来获取满意的决策信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东生  张华京  
运用区域地质资料和地球重力测量资料的分析成果,对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地层沉积建造的空间位置和基本构造形式进行了讨论;用实验对比和地质概化的方法,建立了新生代盆地的构造边界和构造系统;用地球动力成矿和层位耦合成矿的规律说明,新生代盆地内部存在共轭成矿作用,并可用来预测成盐成矿地段和筛选寻矿找矿靶区,为中国大陆盆地的盐类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研究提供依据。根据柴达木盆地基底构造的分析,在第四纪成矿作用的基础上,在新生代地层深部寻找新的盐类矿床是大有前景的。依据成矿环境条件,圈定出5个盐类矿床的成矿构造带,是今后找矿勘探的靶区及成矿远景地带。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霞  崔霞  何晓菲  姜澜  徐睿  
水源涵养是柴达木盆地生态服务的主导功能之一,对维护青藏高原的生态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柴达木盆地土地利用、气象、土壤、地形等数据,采用InVEST模型对盆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计算水源涵养功能的冷热点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草地是柴达木盆地的主要的植被类型,占盆地总面积的30.00%,主要分布在山区地带,1980–2018年草地面积呈增加趋势。2) 1980–2018年柴达木盆地平均年产水量和水源涵养总量分别为32.17×10~8和12.17×10~8 m~3,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变化显著,空间上由四周山区向盆地中心递减,水源涵养量与降水量空间分布比较一致,海拔3 500 m以上的山地水源涵养量约为柴达木盆地总水源涵养量的91.39%,草地是柴达木盆地主要的水源涵养植被,其水源涵养总量占盆地总水源涵养量的95%。柴达木盆地水源涵养量从1980–2018年呈逐年增长趋势,高中覆盖度草地面积增加是柴达木盆地水源涵养量提升的主导因素。3)柴达木盆地多年平均水源涵养量的热点区域主要集中于盆地东部、东南部及南部山区,占柴达木盆地总面积的10.93%,该区域降水丰富,主要分布着中高覆盖度草地,植被覆盖度高,持水能力较强,水源涵养功能强。冷点区域分布于研究区北部、中部及西北部,植被稀疏且降水量少,蒸散量高,水源涵养功能低。本研究明确了柴达木盆地水源涵养的重点区域和草地水源涵养功能的重要性,可为制定盆地草地生态保护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徐浩杰  杨太保  
以2001—2010年MODIS NDVI植被数据为基础,并结合该区同期气温和降水量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偏相关分析、Hurst指数等数理分析方法,研究了近10 a来柴达木盆地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及未来可能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2001—2010年柴达木盆地植被生长季NDVI平均值(NDVI)呈显著增加趋势,线性增长率为0.041/10 a。柴达木盆地主要植被类型灌丛、草原、荒漠NDVI的线性增长率分别为0.043/10 a、0.034/10 a、0.028/10 a;②柴达木盆地植被变化具有阶段性特征,整体呈"S"型增长,具有两次明显的植被快速增长期;③柴达木盆地植被改善面积占研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月梅  
【目的】本文分析了当前生产条件下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为枸杞产业进一步增产增效提供依据。【方法】研究柴达木盆地4个枸杞主产区的291个土壤耕层土样数据,通过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主要养分指标的变异系数、基底效应和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变异范围在4.3%~118.9%。速效磷和碱解氮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18.9%和118.4%;pH值变异系数最低,仅为4.3%;有机质和速效钾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7.4%和65.2%。地统计学分析表明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区土壤速效钾、pH值和有机质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其基底效应[C0/(C+C0)]分别为8.4%、10.8%和16.6%;土壤速效磷空间相关性较弱,其基底效应[C0/(C+C0)]为84.3%;土壤碱解氮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其基底效应[C0/(C+C0)]为49.0%。【结论】有机质、pH值和速效钾的空间分布主要与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和盆地地形有关;速效磷和碱解氮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到枸杞种植区施肥活动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