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84)
- 2023(14698)
- 2022(12725)
- 2021(11750)
- 2020(9641)
- 2019(22073)
- 2018(22060)
- 2017(41929)
- 2016(22786)
- 2015(25726)
- 2014(25827)
- 2013(25757)
- 2012(24085)
- 2011(22026)
- 2010(22290)
- 2009(20386)
- 2008(19589)
- 2007(17250)
- 2006(15503)
- 2005(14025)
- 学科
- 济(111148)
- 经济(111047)
- 管理(61586)
- 业(57885)
- 企(46210)
- 企业(46210)
- 方法(40494)
- 数学(34709)
- 数学方法(34363)
- 地方(29627)
- 中国(29380)
- 农(26443)
- 学(24439)
- 业经(23447)
- 财(20226)
- 农业(18335)
- 地方经济(17112)
- 贸(17093)
- 贸易(17076)
- 制(16905)
- 环境(16435)
- 易(16400)
- 和(15901)
- 融(15549)
- 金融(15547)
- 银(15370)
- 理论(15324)
- 银行(15323)
- 行(14813)
- 发(14723)
- 机构
- 大学(331408)
- 学院(330285)
- 济(137154)
- 经济(134192)
- 管理(126511)
- 研究(121148)
- 理学(108189)
- 理学院(106890)
- 管理学(105125)
- 管理学院(104540)
- 中国(88959)
- 科学(76003)
- 京(72403)
- 所(62644)
- 财(59744)
- 研究所(57038)
- 农(56714)
- 中心(52899)
- 业大(50304)
- 江(49461)
- 财经(47300)
- 北京(46655)
- 范(45098)
- 师范(44654)
- 农业(44097)
- 院(44091)
- 经(42823)
- 经济学(41046)
- 州(40163)
- 经济学院(36573)
- 基金
- 项目(222139)
- 科学(173376)
- 研究(161233)
- 基金(159186)
- 家(139690)
- 国家(138513)
- 科学基金(117488)
- 社会(100432)
- 社会科(95101)
- 社会科学(95076)
- 省(87419)
- 基金项目(84734)
- 自然(76417)
- 自然科(74535)
- 自然科学(74518)
- 划(73651)
- 自然科学基金(73144)
- 教育(72592)
- 资助(65383)
- 编号(65262)
- 成果(53259)
- 发(51907)
- 重点(50145)
- 部(47745)
- 课题(46039)
- 创(45616)
- 创新(42615)
- 科研(42075)
- 发展(41232)
- 国家社会(40912)
- 期刊
- 济(162027)
- 经济(162027)
- 研究(103450)
- 中国(67041)
- 学报(54545)
- 农(52244)
- 科学(50434)
- 管理(48413)
- 财(42845)
- 大学(40423)
- 学学(38125)
- 教育(37280)
- 农业(36298)
- 融(29859)
- 金融(29859)
- 技术(29169)
- 经济研究(26157)
- 业经(25726)
- 财经(23249)
- 问题(20673)
- 经(19943)
- 业(18407)
- 图书(17644)
- 技术经济(17276)
- 科技(16407)
- 理论(16030)
- 现代(15383)
- 资源(15088)
- 商业(14917)
- 世界(14647)
共检索到504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寇修德 王建军 蔡文皎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立的工业园区,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是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基础。本文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搭建了试验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对试验区2005年至2017年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经验证,试验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稳定,经济系统评分较高,科技文卫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社会进步缓步提升。与此同时也存在资源环境、人居环境、能耗、排放量等多方面的挑战与压力,未来需着力构建循环工业体系,全面提升主导产业的产品生产技术,做实园区经济。
关键词: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 循环经济 熵权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袁卫民
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国家第一批13个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之一,也是青海乃至全国资源开发和推进工业化的重点地区之一。为此,必须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结合区域特点,按照"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永续发展"的要求,统筹资源集约利用与产业协调发展,统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的整体规划,着力打造以盐湖化工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主导产业发展体系,加快形成各产业间纵向延伸、横向拓展,资源、产业和产品多层面联动发展的循环型产业格局,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为青海循环经济的发展树立典范,积累经验。同时,也为全国资源型、生态脆弱型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一定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
柴达木地区 循环经济 主导产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维柏 赵杰
随着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我国快速发展,如何客观、准确地综合评价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综合评价指标的方法选用、指标权重的确定、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及评价结果分析等方面,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区域循环经济 综合评价 评价方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文 李世平
本文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系统的评价方法,对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及障碍因素进行了定量评价,为有针对性地促进宁夏农业循环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评价 宁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峰
对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必经环节,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为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指明方向,提供政策上的指导。然而,纵观当前关于城市循环经济的评价研究大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①评价是静态的,不能对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及时跟踪,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谷鹏 支玲 郭小年 臧良震
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和云南省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建立了云南省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依据云南省近11年的数据和2011年西部12个省份的指标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综合分析出云南省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在西部地区的地位,并从林业资源循环利用、林业资源消耗、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四个方面分阶段评述了云南省林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分析了目前云南省林业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林业循环经济 评价 主成分分析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梅 张珑晶
首先根据循环经济的"3R"原则和黑龙江省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依据黑龙江省2001年到2011年的指标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出黑龙江省林业循环经济总体发展趋势,并从资源消耗、资源循环利用、社会和经济发展、生态环境4个方面分阶段评述了黑龙江省林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浅析了各阶段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的原因。
关键词:
林业循环经济 评价 3R原则 主成分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丽君 隋映辉
由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受到严格限制,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普遍面临严峻困境,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对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计量实证研究,找出其发展共性和差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通过构建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收集涵盖全国34个典型资源型城市、17个资源枯竭城市的39个地级资源型城市和参照城市北京的22个原始指标数据,用功能互补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实证研究:首先用因子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用得到的8个因子代替原来的22个指标,进一步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对资源型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做了较为完整的评价,结果显示: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福周 李琬钰
实施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准确地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为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文章运用能值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陕南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在循环经济发展初期,陕南总能值消耗大幅上升,经济发展对不可更新资源消耗依赖度较高,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有限。随着资源循环利用率和能值投资率的增加,可持续发展指数和循环经济能值指数在2035年分别下降至2.26和2.05,说明坚持产业生态化,以绿色产业链建设为重点构筑陕南循环发展生态屏障是提升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袁小英
发展区域农业循环经济有助于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基于农业循环经济"4R"原则,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减量化、资源循环利用和资源环境安全4个维度,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2003—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3—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循环经济经历了逐年下降、波动上升和快速发展3个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逐年上升,资源减化量水平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资源环境安全水平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资源减化量水平和资源环境安全水平成为制约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本研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促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益星 李清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暴发流行,我国在疫情控制方面成就显著。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基础上提出“双循环经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充分发挥中国国内大规模消费市场的潜力和优势,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作为联通国内外两个市场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作用十分重要。中国(河北)自贸试验区四个片区,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双循环”背景下,应充分发挥其连接国内外市场的承接平台和纽带作用,未来应注重改革与开放并重,积极扩大服务业的开放,推动其创新发展,促进河北“双循环”的顺利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志军
农村循环经济就是要借助于清洁生产、资源循环等科学发展方式,确保发展经济过程中不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对于推进农村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有着重大意义。从农村资源、农村环境、农村经济以及农村社会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测评指标体系,共包含17个二级指标,并借助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将因素神经网络法和ELEC-TRE方法进行有效组合,设计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ELECTRE方法。应用实例表明本文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测评技术是可行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樊元 刘国平
甘肃省长期以资源消耗来带动经济增长,使得甘肃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甘肃一直倡导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不足。循环经济评价是对循环经济实施效果的评价,也是循环经济改进的重要依据,基于"减量化、再循环、资源化"的原则,从资源效率、污染减排、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方面构建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理想点法及OWA算子多属性组合赋权法对2003—2009年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甘肃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甘肃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夏青
以七台河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煤炭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实例研究。首先,通过对指标赋权方法的比较分析,选用了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并利用熵值法进行了纠正。其次,分析了城市现状,应用煤炭城市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七台河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
关键词:
煤炭城市 循环经济 模糊综合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