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9)
2023(1876)
2022(1666)
2021(1505)
2020(1486)
2019(3369)
2018(3391)
2017(6210)
2016(3847)
2015(4277)
2014(4442)
2013(4658)
2012(4637)
2011(4330)
2010(4736)
2009(4993)
2008(3894)
2007(3084)
2006(2660)
2005(2238)
作者
(15344)
(13179)
(13061)
(11938)
(8122)
(6587)
(5830)
(5332)
(4928)
(4790)
(4561)
(4353)
(4347)
(4326)
(4278)
(4245)
(3938)
(3915)
(3736)
(3736)
(3593)
(3367)
(3246)
(3002)
(2988)
(2971)
(2878)
(2865)
(2852)
(2817)
学科
(14561)
经济(14546)
管理(9682)
(9379)
方法(8461)
(8340)
企业(8340)
数学(7549)
数学方法(7476)
(5612)
(3817)
(3183)
金融(3182)
中国(2955)
(2803)
贸易(2803)
(2654)
地方(2584)
(2546)
(2407)
(2316)
财务(2311)
财务管理(2308)
企业财务(2247)
(2154)
银行(2095)
理论(2075)
业经(2073)
(2021)
(2011)
机构
大学(60654)
学院(59726)
研究(26076)
科学(20775)
(20545)
(19176)
经济(18747)
管理(18023)
中国(16995)
农业(16798)
(16285)
业大(15872)
理学(15855)
理学院(15586)
研究所(15390)
管理学(14952)
管理学院(14874)
(13316)
农业大学(10993)
(10689)
(10290)
中心(10151)
实验(9773)
实验室(9377)
(9338)
(9253)
科学院(9220)
重点(8947)
(8903)
(8687)
基金
项目(44456)
科学(31879)
(31418)
国家(31201)
基金(31107)
科学基金(23818)
研究(23240)
自然(18979)
自然科(18522)
自然科学(18513)
自然科学基金(18185)
(18139)
基金项目(16583)
(15999)
资助(13877)
社会(13024)
社会科(12231)
社会科学(12226)
科技(12051)
计划(11954)
重点(10789)
教育(10747)
科研(9527)
专项(9254)
(9004)
(8903)
(8840)
(8739)
(8525)
创新(8290)
期刊
学报(22006)
(19371)
经济(19371)
(18703)
科学(16130)
大学(14662)
学学(14413)
研究(13809)
农业(12457)
中国(10908)
(7409)
业大(7086)
林业(6698)
管理(6698)
(6361)
农业大学(5476)
(4838)
(4404)
金融(4404)
科技(4239)
自然(3995)
中国农业(3869)
财经(3621)
自然科(3510)
自然科学(3510)
科技大(3293)
科技大学(3293)
经济研究(3237)
教育(3143)
(3111)
共检索到85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红  严善春  
根据柳蛎盾蚧在丁香上的虫口密度,应用聚类分析法将13种(品种)丁香分为高抗类(什锦丁香等7种)、中抗类(西南丁香等3种)、易感类(紫丁香等2种)、高感类(红丁香)。分别在柳蛎盾蚧的未危害期(5月末)、危害盛期(6月末)、危害弱期(7月末)、危害末期(8月末)采集叶片,用香兰素盐酸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内的单宁、酚酸含量,分析丁香叶中单宁、总酚酸含量、酚酸种类等与柳蛎盾蚧危害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抗类丁香叶中的酚酸种类齐全,或者未危害期内总酚酸、单宁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余种(品种)(P<0.05),或者危害盛期单宁、总酚酸增幅均显著高于其余种(增幅为81.75%~888.43%)。中抗类丁香,只在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红  严善春  
在柳蛎盾蚧的未危害期(5月末)、危害盛期(6月末)、危害弱期(7月末)、危害末期(8月末),测定高抗类[什锦丁香等7种(品种)]、中抗类[西南丁香等3种(品种)]、易感类[紫丁香等2种]、高感类(红丁香)13种(品种)丁香叶中的POD,SOD,CAT,PPO,PAL,TI和CI7种防御蛋白的活性。结果表明:危害时期,丁香种(品种)对丁香防御蛋白活力有极显著影响(P<0.01)。POD活性,在危害盛期,在高抗、中抗类丁香中均显著升高(P<0.05),而在易感、高感类中应激滞后,即分别在危害弱期和危害末期升高。CAT在易感类和高感类丁香防御上起主导作用,其活性在危害盛期显著升高,而中抗和高抗类未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增冠  喻卫武  罗宏海  李昱飞  戴文圣  胡渊渊  吴家胜  
【目的】比较香榧不同叶龄叶片光响应、二氧化碳(CO2)响应、比叶质量(SLW)、叶绿素(Chl)含量、叶片氮含量等的差异,探讨不同叶龄、不同叶位叶片之间的光合特性与氮含量及分配的关系,为进一步提高其丰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自然林地条件下,以20年香榧顶枝(A)、侧枝(S)上的当年生(C)叶片、1年生叶片(C+1)和2年生(C+2)叶片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叶位的不同叶龄香榧叶片的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Chl含量、叶氮含量的变化。【结果】随着叶龄的增加,香榧叶片的光饱和点(LSP)、最大光合作用速率(Pmax)均呈降低趋势,Chl含量、以干质量为基础的叶氮含量(NM)、分配到羧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玉琴  韩卫娟  张嘉嘉  梁晋军  孙鹏  傅建敏  
【目的】分析河南省柿种质资源叶片中总酚、总黄酮和单宁含量的差异性,并根据成分含量对资源进行评价及分类,初步筛选出高含量优良柿种质。【方法】对来自河南省不同地区的122份柿种质资源进行叶片总酚、总黄酮和单宁含量测定,分析各成分含量的差异性、分布规律和相关性及其在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性,并根据各成分含量高低进行资源分类与筛选。【结果】 河南省柿资源叶片中总酚、总黄酮和单宁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22.75,81.09和52.15 mg/g,变异系数分别为30.56%,46.85%和27.58%。总酚含量集中分布在103.87~144.25 mg/g,黄酮含量集中分布在54.39~96.93 mg/g,单宁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展宇  常雨婷  付良帅  刘鹏  朱末  崔喜艳  
【目的】分析新老大豆品种生殖生育期不同冠层籽粒中脂肪酸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为大豆品质育种和合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大豆品种金元1号、集体5号(老品种)和吉林38、吉农19(新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开花期(R2)、结荚期(R4)、鼓粒期(R6)不同冠层籽粒中脂肪、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及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结果】新老大豆品种不同冠层籽粒中脂肪含量的变化趋势均为下层>上层>中层,新品种低于老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均表现为上层>中层>下层,在R4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景延秋  张欣华  刘剑君  杨宇熙  李广良  张红立  金磊  李怀奇  
采用硫酸甲酯化前处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离分析技术,研究了烤烟不同叶位叶片(L8-L12,即从底部第8位叶向上到第12位叶)有机酸含量的差异。GC/MS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烤烟不同叶位叶片中,苹果酸、γ-戊酮酸、柠檬酸、丙二酸、乙二酸、亚麻酸和软脂酸含量相对较高,是烤烟中主要的有机酸成分;并且不同叶位叶片有机酸、苹果酸与其他有机酸含量差异明显;不同叶位叶片有机酸总量表现为:L8>L9>L12>L10>L11;L8-L12叶片中,非挥发性有机酸、高级饱和脂肪酸、高级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分别在有机酸总量中所占比例范围是:88.49%~94.38%,3.01%~5.10%,2.61%~6....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武云杰  戚莹  张小全  宋洋洋  薛刚  邢雪霞  杨铁钊  
为揭示品种间质体色素降解量和中性致香物质存在差异的原因。研究了3个烤烟品种烟叶衰老过程中质体色素降解和衰老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测定了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并探讨了不同品种烟叶衰老相关指标、质体色素降解量与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质体色素的降解和降解产物的含量与烟叶的衰老特性有关。衰老速度快的品种,烟叶可溶性蛋白降解量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低,脂氧合酶(LOX)活性高和丙二醛(MDA)含量高,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CD)基因表达量高,质体色素的总降解量大,烤后烟叶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含量高,与衰老慢的品种相比差异明显。中性致...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娇娇  宋丽  周鑫胜  杨秀云  
不同温度处理盆栽紫罗勒(Ocimum basilicum ‘Purple Ruffles’)植株后,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自动进样(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技术分析了紫罗勒叶片芳香物质的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各温度处理下紫罗勒叶片共检出55种化合物,其中芳樟醇是紫罗勒叶片的主要芳香成分。但不同温度处理后,紫罗勒叶片芳香物质的成分及相对含量有所不同。综合考虑,温度为15℃(昼/夜,20℃/10℃)是紫罗勒芳香成分提取较为理想的温度条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青华  马二培  马兴立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丁二酸浸种对玉米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丁二酸不同浓度提高了玉米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及Chla/Chlb值;增强了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而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在所有处理中以T3(300mg/L)效应最为显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官玲亮  夏奇峰  庞玉新  于福来  黄梅  陈振夏  
以艾纳香为试材,用水杨酸(SA)和茉莉酸甲酯(各设浓度10、1、0.1、0.01 mmol/L)分别喷施艾纳香叶片(嫩叶、成熟叶、老叶),以喷施去离子水为对照,探索不同浓度SA、茉莉酸甲酯(MeJA)对艾纳香叶片中左旋龙脑(L–龙脑)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除10 mmol/L MeJA处理外,其他浓度的MeJA处理艾纳香嫩叶后,L–龙脑含量均在72 h达到最大值;用1.0 mmol/L MeJA处理成熟叶,L–龙脑在72 h达到最大值(3.043 mg/g),显著高于对照;除0.01 mmol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史宏志  李超  谢子发  陈志华  杨兴有  刘国顺  王涛  
于2007年设置品种试验并在不同产地取样对我国白肋烟主要品种各叶位烟叶的生物碱和总氮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达白1号和TN90生物碱含量相对较为适宜,生物碱组成合理,降烟碱含量较低,烟碱转化率低于6%的国际限制性标准。鄂烟1号烟碱含量相对适宜,但总生物碱含量偏高,降烟碱含量和烟碱转化率较高。宣汉-5和达所24总生物碱水平较高,但烟碱转化导致烟碱含量偏低,降烟碱含量增高,烟碱转化率大幅度超过限量标准,且下部叶和脚叶氮碱比过高。不同叶位烟叶生物碱含量有显著差异,一般表现为随叶位的升高烟碱和总生物碱含量增高,但顶叶和上部叶差别较小。我国白肋烟部位间烟碱含量差异较大,上部叶烟碱含量偏高是突出问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楚秀丽  杨万霞  方升佐  尚旭岚  佘诚棋  
通过对5个种源青钱柳叶片黄酮类物质生长期动态规律的分析,寻求最适宜的利用时期,并初步筛选优良种源。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数据,对其功能叶黄酮类物质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月份黄酮类物质含量差异显著,湖南江华和江西庐山种源的最佳采收期为7月,其他种源为10月;不同种源间黄酮类物质含量变异极显著,初步筛选出江华和庐山为优良药用种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向华  李保国  齐国辉  郭素萍  杨磊  
In order to study the presenility pathogenesis of walnut leaves, changes of main mineral elements contents in presenility leaves at different stages and healthy leaves at the same stages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 contents in healthy leaves at different stages were 23.4,21.4,22.9,19.8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洪宇  王军辉  黄晓华  雷鸣  董娟娥  尉芹  
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机体衰老及多种疾病如肿瘤、炎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的诱发促进机制都与自由基有关[1]。自由基的减少,不仅要靠自身的清除系统,还需要外部抗氧化剂的协助。近年来,关于合成抗氧化剂的副作用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因此,寻找安全、高效的植物源类抗氧化剂,已成为食品领域研究的热点。楸树(Catalpa bungei C.A.Mey.)为紫葳科(Bignoniaceae)梓属植物,落叶乔木,《本草纲目》记载楸树树皮、叶具有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昌亨  杜丽娟  焦文娟  马雅娜  吕佩佩  纪薇  温鹏飞  
以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叶片为试材,初步研究了UV-C照射对葡萄叶片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UV-C照射30 min后,叶片内总酚、总类黄酮、黄烷醇类多酚含量均有所增加,与对照相比,处理后2 h分别提高了2.39%,5.75%,33.16%;处理后4 h分别提高了1.47%,8.74%,18.50%;处理后6 h分别提高了1.53%,10.03%,8.98%;处理后8 h分别提高了1.23%,7.04%,5.13%;处理后10 h分别提高了0.86%,3.31%,0.73%。方差分析表明,总酚含量在处理后2 h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总类黄酮含量在处理后6 h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黄烷醇类多酚含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