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3)
- 2023(1025)
- 2022(874)
- 2021(822)
- 2020(732)
- 2019(1692)
- 2018(1557)
- 2017(3071)
- 2016(1781)
- 2015(1989)
- 2014(2075)
- 2013(2162)
- 2012(2104)
- 2011(1912)
- 2010(1917)
- 2009(1892)
- 2008(1992)
- 2007(1814)
- 2006(1693)
- 2005(1579)
- 学科
- 济(6389)
- 经济(6384)
- 业(5125)
- 管理(4456)
- 企(4096)
- 企业(4096)
- 学(3169)
- 方法(2780)
- 数学(2321)
- 农(2272)
- 数学方法(2252)
- 财(1642)
- 中国(1634)
- 制(1600)
- 农业(1548)
- 策(1330)
- 及其(1297)
- 业经(1286)
- 体(1200)
- 地方(1189)
- 和(1150)
- 银(1141)
- 银行(1124)
- 理论(1096)
- 行(1089)
- 税(1075)
- 务(1053)
- 财务(1049)
- 财务管理(1048)
- 税收(1042)
- 机构
- 大学(29748)
- 学院(28983)
- 研究(13069)
- 济(9987)
- 科学(9905)
- 经济(9735)
- 管理(9312)
- 中国(8911)
- 农(8898)
- 所(8084)
- 理学(7879)
- 理学院(7781)
- 研究所(7547)
- 管理学(7520)
- 管理学院(7475)
- 业大(7060)
- 京(6968)
- 农业(6870)
- 省(5358)
- 院(5232)
- 中心(5159)
- 江(5132)
- 财(5052)
- 农业大学(4533)
- 室(4529)
- 北京(4520)
- 研究院(4367)
- 林业(4258)
- 实验(4142)
- 财经(3998)
共检索到44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黄信金
对营建在福建省霞浦杨梅岭国有林场的3片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种源试验林的生长、木材品质和形质性状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其中2005年年终对1979年种源试验林进行调查,2007年年终对1981年和1982年种源试验林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6年生和27年生种源试验林的树高、胸径、材积和髓心偏心率性状在参试种源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树高、胸径、材积和髓心偏心率性状的遗传力为0.5左右,受中等程度的遗传控制。通过综合比较,选出福建杨梅岭、罗源西兰、江西庐山等优良种源13个,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7.2%,9.2%和27...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柳杉 遗传变异 种源选择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洪谔 李晓储
用柳杉全分布区24个地理种源的种子在浙江和江苏两省的4个地点进行试验,观测了多年度的生长、发育和寒害等多个性状,持续最长的直到造林后第8年。数据经单变量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种源生长差异极其显著,最好种源比最差种源增产2.66~1.89倍,比当地种源增产2.45~0.34倍,增产效果极大。苗期生长反映出种子效应。造林后3a生长,种子效应消失,生长好坏趋于稳定,与8a后的生长里紧密相关,故可在此时进行早期选择。为各试点地区发展柳杉造林选定了最优的1/4种源。这些种源大多产自福建、浙江和安徽3省。此带可能是柳杉原始分布中心,具备较多优良基因型,外围的种源大多较差。在北缘区苗期寒害程度与产地的...
关键词:
柳杉 种源试验 变异(遗传学) 选择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洪谔 童再康 李晓储 黄利斌
根据31个柳杉优树无性系自由授粉子代测验林5龄时树高(H),胸径(D),材积(V),新梢长(N_g),树冠幅(C_d),侧枝数(N_b),结果数(C_n),结果率(C_r)和结果指数(I_c)估算的半同胞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566,0.509,0.462,0.679,-0.326,0.694,0.091,0.068和0.115.测算的遗传相关表明:H,D,V,N_g,N_b 5个生长性状之间,C_n,C_r,I_c 3个结果性状之间具强度正相关,这5个生长性状对C_r都是强度负相关,D,V对C_n和I_c具强正相关,H,N_g和N_b对C_n和I_c只具弱度相关。以选择强度i=1.4选出最好的...
关键词:
柳杉 遗传参数 选择 子代测定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磊
对32年生柳杉种子园亲本生长、木材品质和形质等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和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性状在种源和无性系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木材品质、形质性状中除树皮率在种源和无性系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外,其余性状差异均不明显;生长性状在早期和成熟期间有一定相关性,其中无性系水平上的相关性更强,生长性状与木材品质、形状性状间相关性没有明显的规律。通过综合比较,选择出柳杉优良亲本18个,32年生时单株材积平均值为0.898 09 m3,木材基本密度平均值为0.313 11 g/m3,木材心材比率平均值为58.03%,偏心率平均值为0.02%,结实均为中等偏上。这些优良亲本可用于柳杉杂交亲本或高世代种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信金
对40个柳杉半同胞子代的生长、木材品质和形质等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和相关性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2年生树高及26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木材品质和形质性状中的髓心偏心率和木材心材比率在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而树皮率和木材基本密度在家系间的差异不明显;2年生树高与26年生胸径、材积间呈显著正相关,心材比率与26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间呈显著正相关;树皮率与2年生树高相关性不明显,而与26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等呈显著负相关;髓心偏心率、木材基本密度与生长性状相关性不明显。通过综合比较,评选出生长量大、木材品质好的优良家系12个,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卢赐鼎 谢伟伟 黄会发 汪乾 翁怀锋 黄飚 梁光红 张飞萍
以9个不同种源(国内的6个福建种源、2个浙江种源,1个日本种源)、69个无性系柳杉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生长性状、木材质量、千粒质量和叶片形状,比较其生长特性并对其综合性状进行聚类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9个不同种源、69个无性系的柳杉的生长因子、千粒质量、材积质量、叶片形状等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生长量、千粒质量和材质因子是影响柳杉群体生长量、种子质量及材质的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70.13%)。3个主成分综合评价排序前10的无性系编号分别是75、12、15、68、1、7、4、10、3、64;聚类分析法可将不同种源柳杉聚为6个类群,其中,日本及国内的黄龙、溪口、来舟、腊洋种源存在较高的一致性,而国内的石垟、天目、水门及杨梅岭种源间则互相渗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利斌 李晓储 张定瑶 陆兴安 汪企明
从落羽杉原产地美国6个州引进19个落羽杉(包括4个池杉)种源,以国内早期引种的河南鸡公山落羽杉(CK1)和池杉(CK2)为对照,于1993年3月在江苏东海进行种源试验造林。在苗期和幼林期测定基础上,对13 a种源试验林生长测定结果表明:种源间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存在显著变异,其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2.91%、23.51%和48.51%,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51、0.65和0.60。在同一区域,既有生长表现较好的种源,也有生长表现较差的种源,种源生长变异未见明显的地理趋势。落羽杉种源苗期(1 a)与13 a生长没有相关性,3 a开始与13 a生长相关性显著。落羽杉种源早期选择的合适年龄为3—5 ...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莫家兴 华慧 翁怀峰 曹玉婷 戴丽华 黄信金 欧阳磊 徐进
研究林木家系间生长性状和材性性状遗传变异情况,并从中挑选优良家系,为林木生长及材性改良提供科学依据。以福建霞浦国有林场40个柳杉全同胞家系子代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和材积)和材性性状(比重、心材率、偏心率、树皮率、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和管胞长宽比)遗传变异特点。结果表明:1)柳杉不同家系间树高、胸径、树皮率、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和管胞长宽比均达到了差异极显著水平,比重、材积性状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而木材心材率和偏心率则差异不显著;2)比重、材积、偏心率、树皮率、树高、胸径、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管胞长宽比均受到中等及中等以上遗传力控制;3)柳杉树高与胸径、材积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胸径与材积、管胞长度、管胞长宽比存在显著水平正相关,材积与管胞长度、管胞长宽比也存在极显著正相关;4)以胸径和比重作为简单指数选择法的选择性状,计算出各家系选择指数值I值,按10%入选率,选出I值最高的4个家系,分别是34#(7-3)、3#(6-2)、2#(7-5)和20#(20-10)。这些结论可为柳杉生长及材性改良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柳杉 家系 材性 综合选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磊
【目的】通过柳杉种子园半同胞子代两点测定,阐明家系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性状相关规律,评价参试家系在两个试验地点的生长表现,为逆向选择提供依据,选择速生优良家系和单株进行推广应用。【方法】以2014年在福建省霞浦国有林场和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建立的柳杉种子园半同胞子代试验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数据为基础,利用单点和多点方差分析模型,探索子代遗传变异和性状相关规律,估算单株及家系遗传力,对参试家系进行评价。【结果】两片试验林林龄2、3和7 a时,树高、胸径和材积在地点、重复、家系、地点与家系互作、重复与家系互作等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立地条件、家系本身的基因型以及立地条件与家系本身基因型的互作效益均对柳杉生长有显著影响。生长性状的家系遗传力为0.582~0.647,单株遗传力为0.240~0.306,家系水平上的生长表现受到中等程度以上的遗传控制,单株水平上的生长表现受到较弱程度的遗传控制。2、3和7 a树高、胸径和材积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33~0.92,树高、胸径和材积间的正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以7 a材积增益为指标,选出速生优良家系9个,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3.27%、5.01%和13.74%,材积现实增益平均值为21.24%。水1、天25和天18等3个优良家系在两点的表现均优异,为广谱的优良家系。从宁德点和南平点分别选出29株优良单株,宁德点7 a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6.62%、9.89%和39.18%,材积现实增益平均值为128.04%;南平点7 a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7.75%、12.89%和48.18%,材积现实增益平均值为157.45%。选出的58个优良单株可用作为下一个轮回的育种材料。【结论】参试家系在两个试验点生长表现较好,生长性状遗传变异丰富,选出的速生优良遗传材料将有效缓解柳杉人工造林良种紧缺的局面,为柳杉高世代遗传改良提供育种材料,促进柳杉遗传育种进程。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洪昌端 沈辛作 陈天霞 童再康 范义荣
从全国第2次杉木种源试验的浙江省开化、建德和临安3个试验点中取1485株样木,分析其胸高木材密度。结果表明:木材密度在种源间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且种源内株间变异丰富;种源的木材密度同地理纬度相关极显著,呈纬向渐变,且同1月均温相关,表现为从北到南木材密度呈下降的趋势。依木材密度所作的聚类分析可以把3个试点均参试的49个种源划分为南、中、北3大类群;木材密度呈中等程度的遗传,单地点的种源遗传力为0.3103~0.3789,多点的种源遗传力达0.5833,且同胸径生长量有较高的遗传相关;依各种源的木材密度值的大小,为浙江省杉木造林区选出了福建南平和广西那坡2个生长、材质兼优的种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伍汉斌 段爱国 张建国
【目的】通过对33年生杉木种源试验林生长性状的调查研究,了解杉木种源主要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地理变异模式,对早期选择的效果进行检验,确定杉木种源早期选择的适宜年龄,并为试验区选择适生的优良种源。【方法】以1981年在广西柳州营造的杉木全分布区种源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参试种源为199个,在5、6、8、12和33年生时测定每木胸径和树高,分析不同种源主要生长性状在不同林龄的遗传变异规律,采用趋势面技术分析杉木地理变异规律,采用早晚相关确定早期选择的林龄范围,利用聚类分析对优良种源长期选择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不同生长时期杉木种源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在种源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因刚 周志春 金国庆 廖国华 余能健 王月生
为了探讨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幼龄收获阶段生长、干物质积累和药用成分等种源变异和地理模式,并为福建明溪选育出多个药用优良种源,在福建明溪、浙江淳安和安吉等3个地点开展种源区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年生三尖杉树高、地径、分枝数、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枝、叶药用成分均存在显著的种源变异。三尖杉生长和干物质积累量的种源分化可较多地归因于长叶和短叶类型间的差异。较之于短叶类型三尖杉种源,长叶类型三尖杉种源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量大,其种源间分化也较大。除种源效应外,栽植地条件对三尖杉生长影响显著。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间叶片三尖杉酯碱和高三尖杉酯碱质量分数差异较小,而枝条2种酯碱...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红敏 林成杰 沈海燕 王晓艳 林祖建 张珠河 梁光红
茉莉酸信号通路在柳杉响应柳杉毛虫取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评价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对柳杉幼苗抗虫性的诱导性能,对1年生柳杉幼苗喷施3种浓度(0.001、0.01、0.1 mmol·L~(-1))的MeJA,分别于处理4、8、12、24、48 h后采集柳杉针叶,测定其营养物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次生物质(单宁、黄酮和总酚)质量分数和防御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以及柳杉毛虫对3种处理柳杉幼苗的食物利用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经不同浓度外源MeJA处理后,柳杉幼苗体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总体上呈降低趋势,单宁、黄酮和总酚质量分数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均升高;柳杉毛虫的食物利用率显著降低(P<0.05)。这表明外源MeJA可抑制2种营养物质、促进3种植物次生物质的合成,从而增强植株的抗虫性,为柳杉的抗虫性研究提供新思路,并为今后挖掘外源MeJA调控柳杉的抗性基因奠定基础。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龚小峰 朱云峰 刘亮 杨淑贞 葛晓峰 甘其兴 叶建仁 蒋平
柳杉瘿瘤病是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上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害。通过形态学、致病性试验,以及结合核糖体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引起柳杉瘿瘤病病原是拟隐孢壳属真菌Cryptosporiopsis sp.。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卓文 朱昌乐 潘建瑞 刘建南 叶正环
柳杉花粉囊为纵向开裂,雄球花在雨季对花粉具有保护功能,雌雄球花和花粉都对风媒传播发生了适应性变化,花粉的散发、传播、沉降和空间分布,出现规律性变化,并受降水、气温、风力和大气湿度的综合影响。针对花粉散发特性,提出了经营种子园的有关建议。
关键词:
柳杉 种子园 花粉 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