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58)
2023(9235)
2022(8238)
2021(7926)
2020(6640)
2019(15354)
2018(15488)
2017(29833)
2016(16339)
2015(18447)
2014(18347)
2013(18120)
2012(16424)
2011(14662)
2010(14363)
2009(12897)
2008(12357)
2007(10477)
2006(8986)
2005(7565)
作者
(47814)
(39511)
(39274)
(37329)
(25239)
(19039)
(17822)
(15804)
(15087)
(13983)
(13752)
(13234)
(12489)
(12436)
(12164)
(12156)
(12031)
(11865)
(11245)
(11097)
(10037)
(9611)
(9456)
(8939)
(8929)
(8817)
(8754)
(8629)
(8004)
(7905)
学科
(60716)
经济(60649)
管理(46309)
(43376)
(36790)
企业(36790)
方法(30282)
数学(26078)
数学方法(25782)
(16035)
(15812)
中国(14786)
(14485)
业经(13840)
地方(12868)
(11105)
贸易(11099)
理论(10949)
(10787)
(10765)
农业(10649)
技术(10445)
环境(10096)
(9589)
财务(9530)
(9524)
财务管理(9513)
企业财务(8997)
教育(8941)
(8852)
机构
大学(228237)
学院(226201)
管理(93518)
(82718)
理学(82251)
理学院(81315)
经济(80747)
管理学(79813)
管理学院(79431)
研究(73829)
中国(52400)
科学(49843)
(49011)
(38431)
业大(37753)
(37380)
(35994)
研究所(34624)
中心(32907)
(31177)
北京(30778)
农业(30178)
(29785)
财经(29780)
师范(29498)
(27400)
(27174)
(25869)
技术(24881)
师范大学(23933)
基金
项目(164961)
科学(128630)
基金(119041)
研究(118002)
(104436)
国家(103572)
科学基金(88837)
社会(71604)
社会科(67663)
社会科学(67644)
(65033)
基金项目(64610)
自然(60520)
自然科(59090)
自然科学(59076)
自然科学基金(58003)
(54881)
教育(53689)
资助(48947)
编号(48195)
成果(38198)
重点(36583)
(35362)
(34433)
(34350)
课题(32820)
科研(32109)
创新(31918)
计划(30717)
大学(30453)
期刊
(86697)
经济(86697)
研究(62836)
学报(40420)
中国(38107)
科学(36262)
(34280)
管理(32878)
大学(30005)
学学(28336)
(25251)
教育(24860)
农业(24377)
技术(19117)
业经(14912)
(14820)
金融(14820)
图书(13562)
财经(13355)
经济研究(13343)
科技(12874)
(12027)
理论(11976)
实践(11336)
(11336)
问题(11159)
林业(11158)
(11148)
业大(10952)
(10813)
共检索到311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俞飞  侯平  宋琦  郭明  吴俊  
采用种子萌发法对浙江天目山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凋落物的自毒作用进行了研究,以探究这种凋落物的自毒作用对柳杉天然更新障碍的影响。结果表明,柳杉凋落物及其表层土壤浸提液在质量体积比为1∶10时,对柳杉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随着浸提液比例的降低(1∶100),抑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1∶250)。自毒作用强度为未分解凋落物>半分解凋落物>表层土壤。而且未分解凋落物浸提液的化感作用强度随着样品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发现,柳杉凋落物和表层土壤中均含有酚酸类化感物质阿魏酸、肉桂酸和对羟基苯甲酸,而且未分解凋落物中的这3种物质的含量均是最高的。综合推测,这3种化感...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邹翠翠  俞飞  沈卫东  张珊珊  王俊龙  张汝民  侯平  
采用培养皿法研究了不同pH值模拟酸雨、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凋落物水浸提液和酸雨浸提液对柳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柳杉凋落物水浸提液和酸雨浸提液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酸雨和凋落物水浸提液处理均降低柳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凋落物酸雨浸提液处理柳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与对照差异显著(P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珊珊  俞飞  郭慧媛  沈卫东  王俊龙  高荣孚  张汝民  侯平  
采用盆栽3年生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幼苗研究了酸雨(pH 4.0,Tr1),柳杉凋落物(60 g,Tr2)以及酸雨和柳杉凋落物复合作用(Tr3)对其叶片色素质量分数和反射光谱的影响,并对柳杉叶片色素质量分数与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和反射光谱参数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Tr1,Tr2和Tr3处理下,柳杉叶片叶绿素a质量分数比对照分别降低了11.6%,26.1%和39.1%,说明酸雨增强了凋落物化感作用对柳杉叶绿素a质量分数的抑制作用,加快了其降解速度。②Tr1和Tr2处理均显著减小了光谱参数反射率倒数、改良的归一化差值指数和反射光谱比值指数a等(P<0.05)。T...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子燕  陈敬忠  刘济明  廖小锋  
【目的】从自毒角度出发,探讨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物种樟科植物米槁天然更新不良的原因,为解决米槁天然更新困难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和种群保育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米槁主要凋落物组分(叶片、果皮、种子、细枝)处理其盆栽幼苗,测定在不同凋落物组分与浸提液处理下幼苗的生长情况、土壤微生物组成、土壤营养元素(N、P、K)含量、土壤酶活性4方面的差异,从自毒角度揭示米槁种群天然更新障碍的原因。【结果】在试验浓度范围内,米槁叶片凋落物对米槁幼苗的苗高、生物量、叶面积均有负面影响;相反,在0.03、0.04 g·mL~(-1)浓度处理组中,果皮、种子、细枝凋落物对幼苗苗高、生物量、叶面积均有显著增加作用。各处理下土壤脲酶活性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而逐步升高,叶片处理下酸性磷酸酶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其余处理下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蔗糖均没有明显变化规律。速效K、P的变化随着处理浓度升高逐步上升,速效N在叶片处理中亦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不同凋落物组分处理对土壤真菌的影响在组间具有明显差异,组内具有一定相似性,但细菌的组成在组间和组内相似性均较低。【结论】米槁叶片凋落物是米槁自毒物质的主要来源,其自毒作用机制可能是微生物、土壤酶与凋落物中自毒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俊龙  王丹  俞飞  沈卫东  邹翠翠  张汝民  侯平  
为了探讨酸雨和凋落物对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林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柳杉幼苗根际土壤为材料,采用酸雨(pH 4.0),凋落物(500 g·m-2)和酸雨与凋落物复合等3种处理,测定了短时间(30 d)和长时间(90 d)处理后土壤氧化还原酶和水解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酸雨和凋落物处理对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具有不同的影响,酸雨对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无显著影响,凋落物极显著地提高其酶活性,复合处理极显著地降低其酶活性(P<0.01);3种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P<0.05);复合处理对土壤过氧化物酶活性无显著影响,短时间酸雨和凋落物处理均对其具有抑制作用,长时间处...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丹  马元丹  郭慧媛  高岩  张汝民  侯平  
采用不同酸碱度(p H 5.6,p H 4.0,p H 3.0)模拟酸雨、不同质量(400,500,600 g·m-2)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凋落物以及模拟酸雨与凋落物复合处理盆栽柳杉幼苗,研究酸雨和凋落物对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胁迫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具有显著的影响,酸雨处理降低了土壤养分含量和细菌、放线菌数量,增加了真菌数量,影响程度均为p H 3.0>p H 4.0>p H 5.6。随着添加凋落物质量的增加,土壤中氮、磷和钾质量分数以及微生物数量均呈上升趋势,上升程度为600 g·m-2>500 g·m-2>400 g·m-2。不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宏温  
本文是广西森林生态系统研究项目的一部分,旨在阐明高海拔山区杉木人工纯林凋落物的产量动态、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分解速率,并分析比较两种置样处理对凋落物分解作用的影响,为营林提供参考依据。一、实验区条件与样地概况老山杉木林区位于北纬24°16′、东径106°19′,海拔1300-1600m,属于桂西北山原地区。年平均气温14℃,最冷月(1月)均温5.6℃,最热月(7月)均温21.3℃。年降雨量1611.5mm,夏秋两季雨量分别占全年的50.4%和23.4%。年相对湿度88%、水热系数3.82,属冬干冷夏湿凉气候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振海  殷秀琴  张成蒙  
【目的】研究长白山臭冷杉凋落物分解率和C、N、P元素释放量的变化规律,探讨土壤动物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对臭冷杉凋落物分解和养分元素释放的影响,进一步完善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为长白山地区森林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利用凋落物袋法对长白山北坡暗针叶林和明亮针叶林2个亚带(2类生境)优势种——臭冷杉凋落物的分解率、养分动态及土壤动物的作用进行研究。采用手捡和TullgreN法相结合来分离凋落物中的土壤动物,凋落物中有机碳(TOC)的测定先采用过量的K2Cr O7-H2SO4经高温消煮分解后,再用Fe SO4滴定法滴定,全氮(TN)和全磷(TP)相对含量的测定...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汪凤林  张月全  陈爱玲  王珍  叶义全  曹光球  
以酸雨区不同配比的杉木、火力楠凋落物(A 1∶0、B 0∶1、C 1∶1、D 1∶2、E 2∶1)为对象,研究凋落物分解速率、凋落物及表层土壤酶活性及其对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解300 d时不同配比杉、火凋落物分解速率排列顺序为处理B(27.93%)>处理D(25.99%)>处理E(24.55%)>处理C(21.78%)>处理A(21.07%).不同配比杉、火凋落物酶活性均高于表层土壤酶活性.不同配比凋落物的纤维素酶活性在分解180 d时最高,在分解300 d时最低.表层土壤酶活性随分解时间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蓉  林波  刘庆  
为阐明林窗和凋落物对云杉人工林更新的作用,在川西米亚罗人工云杉林制造林窗(40m2)。通过对林窗环境因子进行动态监测,并跟踪调查天然下种、人工播种和去凋落物播种3种方式的云杉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情况,以及进行云杉凋落物水浸液对其种子萌发及根、茎生长影响的室内观察,对林窗与凋落物对云杉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窗环境具有异质性;林窗位置以及播种方式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都有影响,天然下种(2.75株·m-2)和去凋落物播种(21.25株·m-2)均在林窗中心幼苗萌发数量最多,人工播种(10.75株·m-2)在林窗边缘种子萌发数量多;靠近林窗中心位置幼苗死亡率略低;3种播种方式以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瑞强  黄志群  何宗明  万晓华  余再鹏  郑璐嘉  肖好燕  
【目的】研究米老排和杉木凋落叶分解及其对根系去除的响应,探索根系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从而为森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福建南平峡阳林场米老排和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各个林分中分别设置3个20 m×20 m的试验小区,在每个试验小区各设置对照和根系去除处理。利用网袋法研究凋落叶的分解。【结果】分解16个月后,根系去除处理下米老排和杉木凋落叶的质量损失率分别为32.3%和33.4%,与对照处理(38.1%和38.7%)相比,分别降低了15.3%和13.1%;树种、处理、时间、树种与时间的交互效应对凋落叶质量损失率均有显著影响,2种凋落叶的质量损失率在分解初期(0~8个月)差异显著,分解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微  胡凯  党成强  陶建平  
本文综述了细根在凋落物层的觅食行为与策略,细根生长与凋落物数量、质量及分解过程的关系,细根生长与凋落物分解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等以期为理解森林生态系统中细根对凋落物分解的作用机制以及凋落物分解对细根生长的影响提供依据。一方面,凋落物的数量和质量影响细根生长,地上凋落物的数量影响细根的觅食行为,并驱动细根在凋落物层的生长动态,凋落物质量的差异也对细根的生长产生影响,不同性质的地上凋落物对细根的生长是促进还是阻碍主要取决于分解过程中所产生的养分以及多酚含量的正平衡或负平衡;另一方面,生长进入凋落物层的细根通过根际激发效应、养分吸收以及共生真菌等作用综合影响凋落物的分解过程,生活的细根对凋落物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玉盛  郭剑芬  陈银秀  陈光水  郑燕明  
对福建柏和杉木的凋落物分解和N、P、K养分动态进行了为期 75 0d的研究 ,结果表明 :两树种的落叶和落枝分解速率与时间呈指数关系 ,第 1年干重损失率分别为 83 4 7%和 19 4 3% (福建柏 )、6 0 78%和 2 5 0 2 % (杉木 )。落叶分解过程中 ,P浓度增加 ,而K和C浓度下降 ;但落叶N浓度 ,福建柏的先升后降 ,杉木的则单调上升 ;落枝分解过程中各元素浓度均呈现 :N单调上升 ,K和C单调下降 ,P先升后降。落叶和落枝的元素分解速率均以K最大 ,其次为C和P ,N最小。福建柏落叶元素年分解速率 ,N、P和C比杉木的大 ,但K却比杉木的小 ;而福建柏落枝元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后保  刘文飞  杨跃霖  张子文  曹汉洋  徐雷  
通过野外模拟试验,研究了杉木人工林凋落叶分解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试验设计为4种处理:N0(0 kg/(hm2.a),对照)、N1(60 kg/(hm2.a))、N2(120 kg/(hm2.a))、N3(240 kg/(hm2.a)),每种处理重复3次。经660 d分解后,N0、N1、N2、N3处理凋落物残留率分别为24.58%、21.99%、15.46%和25.17%,分解系数分别为0.776 4、0.807 6、1.018 8和0.760 8,95%的凋落物分解所需时间分别为3.99、3.95、3.06和4.11年,表明N1、N2促进了凋落物的分解,而N3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模拟氮沉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瑛  徐庆  高德强  隋明浈  张蓓蓓  任冉冉  左海军  汪思龙  
[目的 ]以我国亚热带不同林分类型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其凋落物层生态水文效应的差异,为杉木人工林林下生态管理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浸提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会同3种不同类型杉木人工林(杉木纯林、杉木-樟树混交林、杉木-桤木混交林)的各分解层凋落物储量、吸持水特性以及有效拦蓄能力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1)不同林分类型杉木人工林凋落物现存量在7.94~8.88 t·hm~(-2),杉木-桤木混交林>杉木-樟树混交林>杉木纯林,半分解层现存量占总现存量的比例高于未分解层;(2)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在浸水0~4 h内吸水速率增加较快,4~10 h内持水量增加速率减缓,并逐渐趋于饱和;最大持水率和最大持水量表现为半分解层大于未分解层,针阔混交林各分解层凋落物最大持水率和最大持水量高于杉木纯林;(3)3种类型杉木人工林最大拦蓄率变化范围为152.33%~229.55%,最大拦蓄量和有效拦蓄量分别在12.62~17.94 t·hm~(-2)和10.26~14.75 t·hm~(-2),且均为杉木-樟树混交林和杉木-桤木混交林显著高于杉木纯林(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