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60)
2023(9278)
2022(8393)
2021(8016)
2020(6671)
2019(15806)
2018(15776)
2017(30058)
2016(16775)
2015(19078)
2014(19050)
2013(18721)
2012(16987)
2011(15275)
2010(15125)
2009(13406)
2008(12897)
2007(10968)
2006(9410)
2005(7940)
作者
(48124)
(39706)
(39565)
(37592)
(25384)
(19143)
(17954)
(15905)
(15149)
(14101)
(13747)
(13218)
(12568)
(12470)
(12221)
(12185)
(12050)
(11911)
(11232)
(11186)
(10080)
(9725)
(9622)
(9016)
(8988)
(8928)
(8918)
(8751)
(8083)
(7929)
学科
(60765)
经济(60695)
管理(46719)
(43971)
(37409)
企业(37409)
方法(30395)
数学(25812)
数学方法(25503)
(16705)
(15453)
中国(15226)
业经(14190)
(14076)
理论(13537)
地方(12408)
(11098)
农业(11085)
教育(10833)
技术(10557)
(10314)
贸易(10308)
(9990)
环境(9720)
(9670)
(9348)
财务(9290)
财务管理(9276)
(9174)
企业财务(8780)
机构
大学(231772)
学院(230713)
管理(94353)
(82798)
理学(82708)
理学院(81800)
经济(80786)
管理学(80358)
管理学院(79963)
研究(74106)
中国(51856)
(49434)
科学(49246)
(38552)
业大(37311)
(37175)
(36153)
研究所(34395)
中心(33104)
(32242)
(31946)
师范(31602)
北京(31140)
农业(30390)
财经(29918)
(27260)
(27012)
(26965)
技术(26881)
师范大学(25437)
基金
项目(165533)
科学(128758)
研究(121637)
基金(117599)
(102451)
国家(101573)
科学基金(87021)
社会(72490)
社会科(68450)
社会科学(68430)
(66224)
基金项目(63691)
自然(58489)
教育(57214)
自然科(57070)
自然科学(57057)
自然科学基金(56000)
(55765)
编号(51174)
资助(48385)
成果(41248)
重点(36908)
(35845)
课题(35286)
(34873)
(34535)
创新(32339)
科研(31662)
项目编号(31492)
大学(31099)
期刊
(87426)
经济(87426)
研究(64347)
中国(42658)
学报(38900)
科学(35471)
(34497)
管理(33632)
教育(32933)
大学(28827)
学学(26899)
(25507)
农业(24748)
技术(21245)
业经(15149)
(14603)
金融(14603)
图书(14161)
财经(13464)
(13120)
经济研究(12947)
科技(12250)
理论(11963)
问题(11377)
实践(11309)
(11309)
(11289)
情报(10763)
技术经济(10656)
(10654)
共检索到321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钟军  智旭丹  杨波  
以6个柱花草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柱花草愈伤组织的诱导、芽和根的分化等组织培养技术,结果表明,外值体和培养基对柱花草组织培养的影响较大.愈伤组织的诱导,6个品种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不同的外值体却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其中真叶的出愈率最高;芽和根的分化,真叶的分化系数、生根率和生根系数最高,最佳芽和根的分化培养基分别为MS+1.0 mg/L NAA+4.0 mg/L KT,1/2MS+1.0 mg/L NAA+0.5 mg/L KT.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根发  余毓君  
草地早熟禾的组织培养条件和分化能力研究朱根发,余毓君(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430070)STUDIESONTISSUECULTURES'CONDITIONANDDIFFERENTIATIONABILITYOFPOAPRATENL.¥ZhuGenf...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志国  石云平  黄宁珍  付传明  唐凤鸾  蒋巧媛  
以凉粉草带茎节的茎段为外植体,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影响凉粉草组培快繁过程的3个因素(6-BA、ZT、NAA)的3个浓度水平进行优化试验,试验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并针对凉粉草在组培快繁过程中极易发生玻璃化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凉粉草的最适初代诱导培养基为MS+6-BA0.5 mg/L+NAA0.1 mg/L,无玻璃化;最适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0.5 mg/L+ZT0.5 mg/L+NAA 0.02 mg/L+PVA 1000 mg/L,无玻璃化,增殖系数达9.1,芽壮;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 mg/L+KT0.01 mg/L。1000 m...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燕  陈丙义  章镇  高志红  乔玉山  
以原产我国的黄毛草莓匍匐茎茎尖为材料进行初始离体培养获得无菌苗,并以此为试材筛选出适宜黄毛草莓增殖快繁和离体生根的培养基。实验表明,利用草莓匍匐茎茎尖在MS+0.5 mg/L 6-BA培养基上获得无菌苗,适合黄毛草莓快繁的培养基为MS+0.4 mg/L 6-BA+0.1 mg/L NAA,增殖倍数为5.877;适宜其生根的培养基是1/2MS+0.2 mg/L IBA,生根率可达100%。初步建立了黄毛草莓茎尖培养、组培苗快繁技术,为今后黄毛草莓再生及离体诱导染色体加倍奠定了基础。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黎  杨鹏郅  柯善文  钟天秀  陈曙  解新明  
为了探究柱花草的抗寒性,本研究以细茎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var.intermedia)和TPRC2001-1柱花草(S.guianensis‘TPRC2001-1’)营养期叶片为材料,分别进行时长为0(对照)、24h和48h的低温处理,然后对其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柱花草叶片的抗寒性生理指标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增加逐步上升。低温处理后,细茎柱花草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TPRC2001-1柱花草(P<0.05),而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TPRC2001-1柱花草(PTPRC2001-1柱花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德华  朱咏华  
为了探讨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生产肉苁蓉药用成分的可行性,以肉苁蓉的茎片段、花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茎片段、子房外植体在添加2,4-D的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分别呈块状、颗粒状,都为白色;而在添加KT的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都呈颗粒状,黄绿色.添加KT,NAA的MT培养基对肉苁蓉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生长效果最好.愈伤组织在从外植体母体上分割继代培养前,使愈伤组织与培养基接触培养15d后,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佳  陈晓阳  李忠秋  骈瑞琪  丁霞  
为胡枝子遗传转化奠定基础,对截叶胡枝子的组织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2.1%NaClO对种子灭菌10min,发芽率较高,污染率为0;初代培养6-BA最佳浓度为1.0~2.0 mg/L,NAA为0.01 mg/L,2,4-D为0~0.01 mg/L,分化系数为2~2.5;继代培养最佳配方为MS培养基含1倍量的大量元素+6-BA 2.0 mg/L+IBA 0.5 mg/L+2,4-D0.5 mg/L;生根培养中IBA比NAA更有利于有根苗的生长,随着NAA浓度提高,对生根抑制作用加强,其浓度不宜超过0.1 mg/L,IBA的最佳浓度为0.5~1.0 mg/L.分化苗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严重的黄化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玲莉  郭素娟  李吉跃  
以柔枝松的幼嫩顶芽为外植体,对不定芽的诱导、增殖和生根条件进行筛选。结果发现:在附加0.5mg/LBA和0.1mg/LNAA的SH培养基中,不定芽的诱导率为86.67%;诱导4周后,将外植体继代于SH基本培养基中,使不定芽伸长生长;然后,将伸长的不定芽转至含有2.0mg/LBA的SH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4周后,增殖系数为3.75;继而在SH基本培养基或含有0.05%活性炭的SH培养基中进行壮苗培养;当不定芽长至1~1.5cm时,转入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1/2GD培养基中进行生根诱导,培养6周后,在不定芽基部形成1~3条不定根;炼苗后,植株在土壤中(V(草炭土)∶V(蛭石)=1∶1)移栽成活率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段新玲  任东岁  赵书珍  
以无花果展叶腋芽、休眠腋芽、室外嫩茎和水培芽为外植体 ,通过初始培养获得无菌苗后 ,选取无菌苗的不同部位作外植体 ,如茎段、叶片、愈伤组织等 ,经过诱导培养、分化培养及生根培养 ,形成再生植株。研究了激素种类及浓度、培养基种类对诱导的影响 ,提出了无花果的最佳培养条件 ,并讨论了影响移栽成活的一些因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辛亚龙  唐军荣  杨宇明  原晓龙  李斌  辛培尧  王娟  
以从台湾地区引进的珍贵树种牛樟带叶腋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牛樟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牛樟幼嫩茎段经处理后用75%乙醇处理5 s,0.1%升汞处理8 min后,其污染率仅为5.14%。较适宜的腋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2.0 mg/L+IBA0.1 mg/L,增殖培养基为MS+6-BA1.5 mg/L+NAA0.4 mg/L,而1/2 MS+NAA0.4 mg/L+IBA0.4 mg/L+活性炭(AC)0.3 mg/L为较理想的牛樟生根培养基。开展牛樟组培快繁进行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饶红欣  彭信海  蒋利媛  刘先芳  
以边沁桉Eucalyptus benthamii茎段的顶芽或腋芽为外植体开展了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成功建立了边沁桉离体再生体系,为该物种进一步的快速繁殖提供了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初接种芽诱导培养基以MS+BA 0.2 mg.L-1最佳,诱导率为55.8%;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BA 0.5 mg.L-1+IBA 1.0 mg.L-1+NAA 0.2 mg.L-1,芽增殖系数为4.6,平均苗高为3.1 cm;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4MS+IBA 1.5 mg.L-1,生根率达93.3%,平均每株生根数为3.2条;试管苗练苗3~7 d,移栽到25%糠壳灰+75%黄心土的基质,移栽成活率可达7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春梅  董延瑜  洪亚辉  赵燕  
为建立西瓜顶芽培养与子叶培养的实验流程 ,以西瓜子叶、顶芽为外植体 ,进行了不定芽的诱导、芽的伸长、生根以及再生植株的移栽与嫁接试验 .结果表明 :顶芽诱导不定芽的诱导率高于子叶 ;苗龄 4~ 5 d、刚刚由黄色转为浅绿色的子叶诱导不定芽的诱导率最高 ,苗龄 8~ 9d的顶芽诱导产生的不定芽最多 ;用子叶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 MS+1.0 mg/L BA,用顶芽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 MS+3.0 mg/L BA+0 .2 mg/L IAA;不定芽在 MS+0 .2 mg/L KT培养基上能较快地伸长 ,伸长的芽茎在分别添加 0 .1m g/L KT,0 .1mg/L NAA或0 .1m...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菊  陶加洪  王兰珍  久岛繁  
该文对元宝枫茎段组织培养中的外植体灭菌、褐变预防、增殖培养、根诱导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元宝枫外植体最佳取材时期为4月份,由4年生和2 0年生母树上取材的外植体,经0 1%HgCl2 灭菌6min后,污染率分别降为16 67%和14 2 9% ;对于4龄和2 0龄母树上取材的外植体进行培养时,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5 0 0及75 0mg LPVP ,可以较好地控制褐变;当MS培养基中附加0 0 1~0 0 5 μmol LTDZ时,可有效地促进外植体增殖和生长;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 2MS + 0 1μmol LIBA ,每天光照16h ,生根率可达90 91% ;幼苗经炼苗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文泉  邓洁  罗国涛  张雕  
以青钱柳幼嫩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观察青钱柳愈伤组织形成及再分化形成不定芽的过程,研究不同培养基和不同生长调节物质组合对青钱柳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MS、WPM和B5培养基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激素及其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有显著影响。愈伤组织在WPM+2.0 mg/L2,4-D+1.0 mg/L 6-BA培养基组合上诱导率最高,达97.6%;(2)青钱柳愈伤组织能分化形成不定芽,激素不同浓度组合及外源物对愈伤组织分化有显著影响。青钱柳叶片愈伤组织在WPM+1.0 mg/L 6-BA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焦淑华  林丽华  李宝江  张淑红  
以欧李3号、4号品种为试材,初步建立了茎尖组织培养的快繁体系。结果表明:欧李对激素反应比较敏感。分化基本培养基采用MS优于B5和W h ite。在MS+0.25mg.L-1BA+0.1mg.L-1IAA的分化培养基上,萌发速度快,成苗率高。增殖培养时,增殖系数随BA浓度增大而提高;欧李3号在MS+0.5mg.L-1BA+0.075mg.L-1NAA的培养基上,增殖系数为5.43;欧李4号在MS+0.4mg.L-1BA+0.05mg.L-1NAA的培养基上,增殖系数为4.56,增殖效果较好。壮苗培养时,欧李3号适宜的培养基为改良MS+0.075mg.L-1NAA,欧李4号适宜的培养基为改良MS+...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