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39)
2023(4374)
2022(3902)
2021(3714)
2020(3225)
2019(7135)
2018(7137)
2017(12622)
2016(7750)
2015(8942)
2014(8777)
2013(8709)
2012(8688)
2011(7992)
2010(8199)
2009(7732)
2008(7917)
2007(7526)
2006(6744)
2005(6250)
作者
(29286)
(24777)
(24229)
(23328)
(16021)
(12386)
(11152)
(9740)
(9500)
(9065)
(8552)
(8534)
(8356)
(8322)
(8073)
(7892)
(7688)
(7358)
(7326)
(7235)
(6696)
(6383)
(6353)
(5835)
(5717)
(5637)
(5617)
(5493)
(5377)
(5373)
学科
(25481)
经济(25441)
管理(18115)
(16732)
(13378)
企业(13378)
(11882)
方法(10864)
数学(8946)
数学方法(8728)
中国(8024)
(7721)
(6896)
(6090)
地方(5324)
业经(5218)
(5031)
贸易(5027)
农业(5017)
理论(4991)
(4875)
(4735)
银行(4677)
(4497)
(4497)
金融(4492)
教育(4325)
及其(4303)
(4255)
(4049)
机构
大学(118409)
学院(115672)
研究(50736)
科学(38975)
(38209)
(36907)
中国(36155)
经济(35802)
管理(33108)
农业(31177)
(31054)
研究所(28658)
(27943)
理学(27643)
理学院(27078)
业大(26586)
管理学(26109)
管理学院(25948)
中心(22209)
(20377)
(20321)
农业大学(19624)
(18899)
(17891)
(17812)
北京(17486)
(17373)
技术(17302)
实验(17031)
科学院(16868)
基金
项目(78415)
科学(57474)
基金(54610)
(53067)
国家(52603)
研究(46043)
科学基金(40997)
(32397)
自然(31244)
自然科(30531)
自然科学(30511)
自然科学基金(29950)
(28462)
基金项目(27927)
社会(25181)
资助(24510)
社会科(23487)
社会科学(23476)
教育(21812)
计划(19928)
科技(19291)
重点(19102)
编号(16893)
(16842)
科研(16292)
(16042)
(15884)
(15442)
专项(15313)
(15238)
期刊
(44894)
经济(44894)
学报(37424)
(35545)
研究(31540)
中国(29640)
科学(27672)
大学(25523)
学学(24416)
农业(24079)
教育(14354)
管理(13912)
(13568)
(12890)
业大(12037)
农业大学(10470)
(9976)
金融(9976)
(9492)
技术(8544)
中国农业(7073)
财经(6967)
经济研究(6754)
林业(6747)
科技(6706)
自然(6672)
图书(6375)
(6103)
业经(6078)
自然科(6019)
共检索到185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国勇  聂品  
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是一种世界范围的水产动物致病菌,是中国重要养殖鱼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鳜(Siniperca chuatsi)等烂鳃病的病原。本研究以1972年从患"烂鳃病"草鱼上分离的两株冻干柱状黄杆菌G4和G18菌株为研究对象,并将G4株再次分离纯化得纯化菌株,命名为G4R3。对草鱼鱼苗浸泡攻毒结果显示,G4R3的LD50至少比G18的高3个数量级,因此G4R3为"强毒株",G18为"弱毒株"。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柱状黄杆菌强毒株G4R3和弱毒株G18的胞外蛋白,经过双向电泳并结合图像分析,共发现了34个...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军  杜孟芳  尹新明  王学聘  卢孟柱  
从拟谷盗虫尸中分离到一株对鞘翅目害虫光肩星天牛幼虫毒杀作用明显的Bt菌株Bt886。幼虫死亡率高达 6 0 % ,存活者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经过晶体形态特征和杀虫谱分析 ,初步确认该菌株属于cry3类。比较cry3类基因的保守序列 ,利用一对cry3特异引物成功地从Bt886菌株中克隆到了一段基因片段并克隆至pGEM -T载体上。测序分析发现该片段与cry3Aa1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 ,确定来自毒蛋白编码基因。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该基因位于该菌株的质粒上。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国勇  陈发菊  聂品  
为了鉴定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的毒力相关因子,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了强毒株G4R3和弱毒株G18的外膜蛋白。双向电泳结合图像分析,共发现了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点。经过胶内酶解和质谱分析,其中的1个蛋白点被鉴定为LemA蛋白,它可能是柱状黄杆菌的一种毒力因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立强  谢海侠  李楠  聂品  
利用PCR方法从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G4株中克隆了1个胶原蛋白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EF501979)。同源性比对发现该基因与柱状黄杆菌的另外1种胶原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EAZ95511.1)最为相近,有84%的一致性和93%的相似性。该属的另外2种细菌,约氏黄杆菌(Flavobacterium johnsoniae)和嗜冷黄杆菌(F.psychrophilum)都有与该胶原酶基因相似的基因,其相似性分别为92%和83%。该基因经KpnI和SalI酶切后连接到表达载体pET-32a上,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plysS内进行表达,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立花  李社增  郭庆港  马平  刘大群  
枯草芽孢杆菌NCD-2菌株对棉花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菌具有较强的抗生作用。通过对NCD-2菌株培养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30℃、培养液初始pH为7.0和培养时间为2 d条件下,利用NB培养基培养该菌株所得培养液抑菌活性优于其他培养基,其培养液经硫酸铵沉淀所得的蛋白粗提液经RNA酶处理后的抑菌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经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处理后的抑菌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蛋白粗提液经60℃处理后的抑菌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经80,100,120℃处理后抑菌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但经120℃处理30 min后仍有一部分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说明该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存在性质上的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保军  杨怀文  杨秀芬  刘峥  邱德文  袁京京  
【目的】分离和纯化嗜线虫致病杆菌北京变种(Xenorhabdus nematophila var.pekingensis)CB6菌株胞内和胞外杀虫蛋白,鉴定其蛋白种类。为进一步利用此类杀虫蛋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硫酸铵沉淀、DEAESepharoseFF离子交换柱层析、Butyl SepharoseFF疏水柱层析和SephacrylS-200HR凝胶过滤对该类蛋白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Native-PAGE和SDS-PAGE技术对所纯化蛋白进行组分分析。【结果】获得达电泳纯的胞内杀虫蛋白E1和胞外杀虫蛋白E2。以2.58μg·ml-1含量E1、以4.21μg·ml-1含量E2喂饲棉铃虫初孵幼虫...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营  王福强  李绪全  
采用Folin -酚试剂法测定在不同pH值时三株芽孢杆菌Y2 - 2、F14、Y1- 13的酶活力 ,研究细菌生长与蛋白酶活力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细菌生长初期 ,蛋白酶活力较小 ,随着细菌生长进入稳定期 ,蛋白酶活力逐渐增大。在同一生长阶段 ,芽孢杆菌发酵液的蛋白酶活力随pH值的增加而增大 ,在pH值为 9时达到最大值。证明该三株菌所产蛋白酶均为碱性蛋白酶 ,其中以Y2 - 2、F14的酶活力基本相当 ,且在整个实验中测得的酶活力均比Y1- 13的酶活力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鲜莹  谢从新  何绪刚  杨慧君  胡雄  陈柏湘  
采集渔-稻复合系统中的水稻根际淤泥,筛选出有较强产胞外蛋白酶能力的菌株并研究环境因素对其产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通过初筛、蛋白酶复筛等筛选得到一株菌株(编号PRO9);此菌株所产产胞外蛋白酶能够促进水体中有机物质发生氨化反应,减少有机氮含量。此菌还具有产胞外碱性磷酸酶的能力。菌株鉴定结果显示此菌为芽孢杆菌。PRO9菌株所产的胞外蛋白酶在67℃下酶活性最为活跃,最适pH为7,属于中性蛋白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瑞华  李国勋  冯书亮  王容燕  王金耀  曹伟平  杜立新  陈丹  
苏云金杆菌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生物杀虫细菌之一,其产生的杀虫蛋白毒素是主要的杀虫成分,目前对苏云金杆菌的毒力和杀虫蛋白毒素的检测主要采用生物测定、SDS-PAGE等方法,但这些方法的灵敏度较差。本文综述了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在苏云金杆菌蛋白毒素检测中的应用,以及在检测中采用的ELISA的类型和基本原理,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西西  池洪树  郑在予  刘晓东  罗潘潘  许斌福  陈秀霞  龚晖  
为建立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的培养方法,明确其分类地位,用肿大细胞病毒检测呈阳性的大黄鱼幼鱼病料(FD201807和SA201808)肾组织匀浆液感染鳜仔鱼细胞系(mandarin fish fry cell line-1,MFF-1)并连续传代,从病料组织匀浆液和细胞冻融液中提取病毒DNA,克隆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基因(mcp),测序后与NCBI Genebank中的虹彩病毒科肿大细胞病毒属病毒mcp以及2018—2020年所检出的15株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mcp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病毒传至第4代才可引起MFF-1细胞病变,细胞病变的主要特征为细胞脱壁、变圆、折光度增强;感染时间越长脱壁细胞越多,同时培养液中的颗粒增加;透射电镜下可见感染细胞的细胞质散在大小为130~150 nm的六边形病毒粒子和空壳。感染细胞的病变周期随传代代次的增加而缩短,第15代次的FD201807株感染细胞80%细胞病变的时间为3 d,第15代次的SA201808株感染细胞80%细胞病变的时间为7~8 d。mcp序列比对和聚类分析发现SA201808株和FD201807株为虹彩病毒科、肿大细胞病毒属的不同病毒,SA201808株与FD201807株的mcp序列存在21个碱基差异,二者的mcp序列分别与大黄鱼虹彩病毒(Large yellow croaker iridovirus, LYCIV)LYCIV-Zhoushan(GenBank: MW139932.1)和花鲈虹彩病毒(Lateolabrax maculatus iridovirus, LMIV)(GenBank: MH577517.1)相近。15株从大黄鱼病料检出的病毒中,12株的mcp序列与SA201808株聚类;3株与FD201807聚类。本研究首次利用MFF-1细胞系分离培养了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揭示了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存在差异,为更好地了解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提供了数据参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雪  朱立麒  栗云云  吴海琴  朱怡蕾  庾庆华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英英   吉宝丽   张树武   徐秉良  
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 )T6(T6)菌株作为重要的植物病害生防菌之一,尤其发现其对植物线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本试验基于线虫形态和生理等指标评价了不同浓度T6菌株蛋白粗提液对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行为毒性和繁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50 μg/mL、100 μg/mL、150 μg/mL、200 μg/mL和250 μg/mL 的T6菌株蛋白粗提液对秀丽隐杆线虫具有不同程度杀线活性,其中250 μg/mL蛋白粗提液影响最为显著(P<0.05)。显微观察发现,浓度为250 μg/mL蛋白粗提液处理后,其可导致线虫体壁透明、溶解、内含物渗出、虫体破裂。同时,与对照相比,其处理后可导致线虫头部摆动频率、身体弯曲频率、向前运动频率、向后运动频率、觅食能力和生殖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分别较对照降低76.00%、79.21%、48.21%、46.15%、63.78%和30.47%,但是其对线虫Omega/U型摆动频率无显著影响。因此,T6菌株蛋白粗提液对秀丽隐杆线虫的运动、觅食和繁殖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谢三磊  王雯慧  孙惠玲  
采用RT-PCR方法从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中扩增RNA获得1 176 bp的核衣壳蛋白(N)基因,将其插入于pFB-LIC-Bse杆状病毒载体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FB-LIC-Bse-N,转化至感受态细胞DH10Bac中,获得重组杆粒rBacmid-N。再将其转染至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IFA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重组N蛋白可以被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组氨酸单抗(anti-His)识别,表明,IHNV N基因在昆虫细胞Sf9中获得了正确表达。为深入研究N蛋白的功能和免疫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忠军  蔡恒  路福平  李正英  杨志华  
将带有monellin基因的重组分泌型表达载体pETMO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得到重组工程菌株BLC01。研究不同的表达条件对甜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得到优化发酵条件:装液量为50ml/250ml三角瓶,当培养液OD值达0.8时,添加诱导剂IPTG至浓度为0.9mM,32℃诱导5h。此时,甜蛋白monellin表达量可高达细菌可溶性蛋白的45.2%。超声破碎细胞后,利用热处理和酸处理结合的方法有效去除宿主蛋白,透析后利用Sephadex G- 50进行柱层析,得到纯化重组甜蛋白monellin。monellin基因在重组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物具有生物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立新  董明  王容燕  马铭泽  王金耀  曹伟平  宋健  冯书亮  
苏云金芽孢杆菌SHJ-5菌株是从黑龙江采集的土样中分离获得的新菌株,对其伴孢晶体形状、基因型、蛋白表达以及杀虫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菌株SHJ-5产生的伴孢晶体形状为钝菱形;利用PCR-RFLP技术对该菌株的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含有cry1Aa、cry1Ea、cry1Be、cry1Ah、cry1Ai、cry2Ab、cry1i和vip3A基因;SDS-PAGE晶体蛋白检测结果显示,该菌株表达130~150 kDa和60 kDa大小蛋白;生物活性测定表明,菌株SHJ-5对棉铃虫和小菜蛾有较高杀虫活性,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和96.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