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84)
- 2023(3630)
- 2022(2896)
- 2021(2809)
- 2020(2509)
- 2019(6007)
- 2018(6128)
- 2017(12206)
- 2016(6428)
- 2015(7548)
- 2014(7578)
- 2013(7435)
- 2012(6532)
- 2011(6000)
- 2010(6633)
- 2009(6820)
- 2008(5493)
- 2007(4581)
- 2006(3862)
- 2005(3410)
- 学科
- 济(28295)
- 经济(28279)
- 管理(17777)
- 方法(17561)
- 业(16711)
- 数学(16364)
- 数学方法(15881)
- 企(14501)
- 企业(14501)
- 农(6015)
- 学(5915)
- 理论(5787)
- 中国(5731)
- 财(4918)
- 业经(4871)
- 融(4444)
- 金融(4443)
- 贸(4289)
- 贸易(4286)
- 易(4177)
- 教学(4037)
- 制(3889)
- 技术(3882)
- 银(3819)
- 银行(3814)
- 农业(3776)
- 和(3768)
- 地方(3708)
- 行(3632)
- 划(3441)
- 机构
- 学院(94402)
- 大学(93422)
- 管理(37569)
- 济(35277)
- 经济(34500)
- 理学(32969)
- 理学院(32647)
- 管理学(31546)
- 管理学院(31409)
- 研究(29157)
- 中国(22220)
- 科学(19851)
- 京(19622)
- 农(16298)
- 业大(15859)
- 所(15041)
- 财(14968)
- 研究所(13871)
- 中心(13679)
- 江(13442)
- 农业(13084)
- 北京(12254)
- 财经(12207)
- 技术(11785)
- 范(11195)
- 经(11084)
- 师范(11016)
- 州(10780)
- 院(10529)
- 工程(10440)
- 基金
- 项目(65597)
- 科学(50985)
- 基金(47271)
- 研究(44076)
- 家(42078)
- 国家(41814)
- 科学基金(36051)
- 社会(26522)
- 省(26453)
- 自然(25645)
- 社会科(25253)
- 社会科学(25245)
- 自然科(25129)
- 自然科学(25124)
- 自然科学基金(24646)
- 基金项目(24158)
- 划(22310)
- 教育(21850)
- 资助(21475)
- 编号(17872)
- 重点(14997)
- 部(13835)
- 成果(13725)
- 创(13506)
- 计划(13199)
- 发(13144)
- 科研(12970)
- 课题(12678)
- 创新(12676)
- 大学(12197)
共检索到131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德雪红 俞国胜 陈忠加 郭文斌
为研究柱塞式生物质环模成型机的磨损特性及预测磨损程度,利用分形理论及磨损机理,建立了环模凹模的磨损预测模型,并对凹模进行磨损预测和分析,用试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新型柱塞式环模的主要磨损部位在环模凹模模孔内壁处,其表面临界微凸体接触面积由表面形貌及材料属性决定;考虑了物料及环模凹模物理特性的环模凹模磨损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是正确的;探讨了几种典型参数与平均磨损率的关系,得知随着分形参数、成型压力、当量成型速度的增大,其平均磨损率也增大。试验用2种典型材质的环模凹模和2种成型物料形成的4组摩擦副中,42CrMo-秸秆的平均磨损率最慢,45钢-木屑的磨损率最快。
关键词:
柱塞式 成型机 磨损 分形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俞洋 俞国胜 德雪红 袁大龙 陈忠加
为降低改进设计过程中反复更改的成本、缩短设计周期,通过SOLIDWORKS对柱塞式环模成型装置进行三维建模,并通过ADAMS对其进行动态仿真,描绘出柱塞与模孔处关键点的相对轨迹。通过这种方法对柱塞、模孔啮合过程进行分析,证明现行设计下模孔与柱塞不会发生干涉,并给出了避免干涉的柱塞空间范围,使得压辊与环模的啮合处结构设计更为合理可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震 曲迪
设计一双锥度模具来替代生物质常温液压成型机中的单锥度模具。对双锥度模具进行力学分析,并建立基于ANSYS的双锥度模具的有限元模型;对4种不同物料在同一双锥度模具下进行压缩试验,得出模具的锥度α、β,锥长l1、l2,保形长度l3以及出口直径d对物料的成型密度都有一定的影响;分析在挤压过程中物料(秸秆)的变形趋势及其摩擦应力分布,得到材料在双锥度模具中所受载荷的变化规律;在同一模具下,不同物料的压缩循环过程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物料的压力均值与密度均值也有一定关系;对于同种材料,双锥度模具下的最大压力峰值要大于单锥度。
关键词:
生物质 双锥度 模具 有限元模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德雪红 俞国胜 翟晓敏 金敏
为给内啮合式生物质环模冷压成型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对内啮合式环模成型机关键部件——凸模进行数学建模。采用力学模型及有限元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凸模与凹模啮合状态进行受力分析,且用Solidwork的Simulink模块对其啮合状态进行受力模拟,以获得凸模内部应力、应变及位移分布规律,并找出凸模应力集中部位。结果表明:内啮合式生物质环模冷压成型机凸模的受力在允许应力范围内,其结构合理,能满足物料成型要求,且可保证成型机的寿命,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关键词:
内啮合式 环模 凸模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雨薇 孙园植 王叶 叶福浩 付崇智 李秀明
针对“传热学”“摩擦学原理”以及“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的结构与控制”等课程现场实验教学难以开展的问题,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对离合器换挡过程中换挡滑块的磨损量进行了有限元模拟仿真。采用响应面法设计仿真实验方案,对不同换挡力、接合套转速、摩擦系数作用下的换挡滑块磨损量进行计算;建立了换挡滑块磨损量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并由此提出了通过控制换挡过程中的换挡力和滑块位移来保证自动机械变速器(AMT)使用寿命的多目标协同控制策略。经过多学科协同教学和数值仿真训练,不仅能够使学生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奕林 魏春辉 苑晓辰 邓宇玄 彭春晖 周广生
生物炭基肥将生物炭和普通化肥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化肥利用率高、可以改良土壤、减少化肥使用次数和数量、污染环境程度低等优点,已成为研究热点。针对当前生物炭基肥成型设备生产效率低、成型率低,生产出的成型颗粒抗压能力小、合格率不高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螺杆挤压成型原理的柱状生物炭基肥成型机,并确定了挤压装置、成型装置、切粒装置等零部件的主要结构参数。为探究机器运行参数对成型效果的影响,并选出最佳运行参数组合,安排了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合格率的大小与螺杆转速和切粒轴转速匹配程度好坏有关;螺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向喻 刘梅英 史利军 张楠 牛智有
利用螺旋挤压成型原理,设计一种农作物秸秆生物炭挤压成型机。通过对螺旋喂料器、螺杆、成型出口等关键部件的分析计算,确定螺旋喂料器、螺杆、保型筒等关键部件和机构的运动参数和结构参数,并试制样机。以农作物秸秆生物炭为试验材料,以不同螺杆类型、不同含水率和粘结剂添加量为试验因素,采用抗压强度和抗跌碎性为评价指标,设计正交试验,对该挤压成型机性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采用等距不等深螺杆、粘结剂添加量为25%左右、含水率为35%左右时,样机的生产率为215kg/h,成型样品的密度为1.06g/cm3,抗压强度为0.1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薇 何平
冲击模型在可靠性理论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文章是在一类广义渐变磨损模型中引入冲击模型,得到系统的累计失效率函数,并以此来分析系统的可靠性,通过MATLAB实例分析了该模型在失效阀值和冲击量改变时系统的累积失效率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
广义渐变磨损 冲击 累积失效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建杰 吴志立 吴明亮 雷明凯
采用美科LF–HVOF超音速火焰喷涂系统,对45钢表面喷涂厚约300μm的WC–12Ni硬质涂层,利用显微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分别表征硬质涂层的硬度、相结构和表面形貌;以65Mn弹簧钢作为对比材料,利用湿砂橡胶轮磨损试验测试涂层的磨料磨损性能。结果表明:WC–12Ni硬质涂层硬度为1 020HV0.3,碳化钨硬质颗粒的相结构为WC相与少量WC1–x相,粘结相镍为面心立方Ni相,碳化钨硬质颗粒大小为210μm,均匀致密,孔隙率为8%;随砂水比由3∶1降至3∶2、载荷由40 N增至110 N,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泽国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要逐渐发生磨损,这种磨损可分为两种形式,即有形磨损与无形磨损。设备在使用中在力的作用下,各部分发生摩擦、振动,疲劳等现象、致使设备的实体产生磨损,这种磨损叫第Ⅰ种有形磨损。设备在闲置中,由于自然力的作用而生锈,由于管理不善而丧失精度和工作能力,也都会使设备遭到有形磨损,这种磨损叫第Ⅱ种有形磨损。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除遭受有形磨损之外,还有无形磨损,无形磨损亦分两种形式。由于相同结构设备再生产价值的降低,而产生的原有设备的贬值叫第1种无形磨损;由于不断出现性能更完善,效率更高的设备而使原有设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田田 支嘉才 杨具瑞 谢汭之 喻黎明 崔宁博
利用离散单元法与流体动力学耦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入口流速(0.6、1.2、1.7 m/s)和额定转速(2650、2800、3000 r/min)下单级离心泵内部流场变化、磨损部位、磨损量、输送能力。结果表明:离心泵叶轮叶片尾部易发生空化现象,入口流速对叶片空化现象、出水管道滞留区域产生的影响大于转速的;9种工况下离心泵最大磨损量出现在叶片尾部,转速从2650 r/min变化为3000 r/min时,磨损最严重的部位由叶片1、4尾部变为叶片1、2尾部,叶轮叶片为离心泵磨损最严重的部件,占离心泵总磨损量的38.10%~49.41%;离心泵内沙粒平均停留时间表明,流速对离心泵输送性能的影响大于转速的,入口流速0.6m/s、1.2m/s、1.7m/s下沙粒平均停留时间分别为0.144、0.068、0.052 s,说明随着流速的增加,离心泵输送性能增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田田 支嘉才 杨具瑞 谢汭之 喻黎明 崔宁博
利用离散单元法与流体动力学耦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入口流速(0.6、1.2、1.7 m/s)和额定转速(2650、2800、3000 r/min)下单级离心泵内部流场变化、磨损部位、磨损量、输送能力。结果表明:离心泵叶轮叶片尾部易发生空化现象,入口流速对叶片空化现象、出水管道滞留区域产生的影响大于转速的;9种工况下离心泵最大磨损量出现在叶片尾部,转速从2650 r/min变化为3000 r/min时,磨损最严重的部位由叶片1、4尾部变为叶片1、2尾部,叶轮叶片为离心泵磨损最严重的部件,占离心泵总磨损量的38.10%~49.41%;离心泵内沙粒平均停留时间表明,流速对离心泵输送性能的影响大于转速的,入口流速0.6m/s、1.2m/s、1.7m/s下沙粒平均停留时间分别为0.144、0.068、0.052 s,说明随着流速的增加,离心泵输送性能增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宋有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思考的主要问题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采取怎样的模式?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我们总结出了“自学———导学———考核”三环互动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由自学三过程,“导学”三步骤,考核三环节共九个教学环节构成。各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动、相辅相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微 李成华 刘庆玉 赵荣飞 白雪卫 刘博
在分析我国环模燃料制粒机设计和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制粒机的关键部件进行优化。在拟定环模和压辊相关设计参数后,根据疲劳破坏理论确定合理的压辊数目。应用Pro/E软件对制粒机进行三维实体建模,通过专用接口软件Mech/Pro将模型导入ADAMS中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压辊数目为4个时,环模上作用的应力幅最小,制粒机的能耗比最低。说明通过合理设置压辊数目,可以有效提高环模使用寿命和设备生产效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向泽华 许民利
将互联网回收平台作为博弈主体纳入到闭环供应链系统中,分别建立了无信息分享的双渠道回收、信息分享下的双渠道回收和信息分享下单渠道回收联盟的三种回收模式。对比三种回收模式发现:信息分享下的双渠道回收相较于无信息分享模式,可在不损害制造商收益的前提下增加拆解商和互联网回收平台的利润;当回收产品利润空间较小时,虽然回收联盟模式会降低制造商的利润,但其供应链的总利润优于双渠道回收模式,反之,双渠道回收模式较优;另外,平台高效的营销效率不仅能够增加回收量,还能降低回收商的单位回收成本,这有助于提升整个供应链系统的绩效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