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7)
- 2022(6)
- 2021(5)
- 2020(2)
- 2019(9)
- 2018(5)
- 2017(15)
- 2016(8)
- 2015(12)
- 2014(9)
- 2013(4)
- 2012(5)
- 2011(9)
- 2010(9)
- 2009(14)
- 2008(8)
- 2007(6)
- 2006(7)
- 2005(7)
- 2004(8)
- 学科
- 济(42)
- 经济(42)
- 学(41)
- 教育(39)
- 思想(37)
- 年(26)
- 1640(25)
- 现代(25)
- 理论(25)
- 近现代(25)
- 教育学(21)
- 史(12)
- 思想史(10)
- 世界(8)
- 主义(7)
- 经济学(7)
- 高等(7)
- 高等教育(7)
- 哲(6)
- 哲学(6)
- 经济理论(6)
- 方法(5)
- 业余(4)
- 业余教育(4)
- 书馆(4)
- 余(4)
- 克(4)
- 动(4)
- 劳(4)
- 劳动(4)
- 机构
- 大学(175)
- 学院(124)
- 研究(61)
- 师范(56)
- 范(56)
- 教育(55)
- 济(52)
- 师范大学(50)
- 经济(49)
- 京(48)
- 北京(38)
- 科学(37)
- 管理(32)
- 所(31)
- 中国(30)
- 理学(28)
- 研究所(27)
- 管理学(27)
- 教育学(26)
- 理学院(24)
- 管理学院(24)
- 中心(23)
- 社会(22)
- 京师(21)
- 江(21)
- 教育学院(20)
- 经济学(20)
- 研究中心(19)
- 财(19)
- 财经(19)
共检索到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菡  
                                    
                                
                            
                            查尔斯·马特尔是20世纪美国图书馆历史中的重要实干家。他主导编制《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奠定了分类法按学科设置主要大类并扩展式列举类目的结构,倡导分类法应当从文献本身出发、便于用户使用、结合实际情况调整而避免任何僵化的规则;推广卡片目录的使用并提倡对其进行简化;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联合编目的开展等。马特尔的分类编目思想集中体现在进一步突出分类编目中的实用主义,继承了《克特扩展式分类法》中秉持的认识上的进化论思想,意识到类目体系的符号意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杨帆  
                                    
                                
                            
                            查尔斯·艾略特参与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中等教育改革的众多重要组织和活动。领导十人委员会工作是其参与中等教育改革的高潮。艾略特对中学课程设置混乱、教育质量低下、与大学缺乏有效衔接等问题进行了严厉批判,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推动哈佛大学向现代研究型大学转型招收足够合格生源的现实考量固然是艾略特热心中学改革的动机之一,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其基于民主理想的教育整体观和"教育建构"思想。艾略特将学校教育视为一个相互衔接的完整系统,将教育改革的实质视为一种有机连续的构建民主社会的"教育建构"。其中等教育改革思想中既有"精英取向"的一面,同时也包含"民主取向"的一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承就  王莹瑛  
                                    
                                
                            
                            仍处于和平时期特殊阶段的古巴,受国内外种种因素的影响正审慎地推进改革。古巴的改革,是在劳尔的公平与效率思想主导下进行的,其目标是捍卫、维护和继续完善古巴社会主义。为此,古巴采取了包括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国企改革、鼓励和扩大非国有经济发展等更新经济模式的改革措施,并稳步推进党的工作职能、工作方式、工作作风、干部政策和党群关系等方面的改革,确保改革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劳尔·卡斯特罗  改革  公平与效率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包雅钧  
                                    
                                
                            
                            文章对罗伯特·达尔的经济民主思想做了初步述评。达尔认为,经济民主可以进一步地推动政治民主,解决多元民主的某些弊病。但是经济民主可能与政治民主的某些价值相冲突,而且它自身的实现也有许多困难。
                            关键词:
                                
                                    
                                    
                                        罗伯特·达尔  经济民主  自治  决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柳亮  刘小平  
                                    
                                
                            
                            四功能范式理论与"一般化象征性媒介"理论是塔尔科特·帕森斯进行高等教育研究的解释框架。专业问责是高等教育问责的主导形式,"认知理性"与"认知复合体"、"专业"与"专业复合体"以及"工具行动主义"与"制度化个体主义",分别为专业问责提供了内在的知识-价值基础、结构化的制度基础与宏观的社会文化基础。专业问责以"价值承诺"流通的形式对大学施加约束,意味着大学"部分自主"的地位,并且与深层的大学信任问题相联系。社会与公众对于大学信任的流失,既刺激了外部问责的扩张,又对专业问责与大学自主提出了挑战。帕森斯关于高等教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毛瑞江  
                                    
                                
                            
                            提出特藏文献中的"流传印记"这一概念,指出流传印记对特藏建设有重要意义:彰显藏书价值;勾勒图书传播轨迹;展示藏书之间的内在联系;见证图书馆发展史。并就特藏编目中流传印记的规范著录及其作用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特藏  流传印记  藏书印  特藏编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向阳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丁继红  李强  
                                    
                                
                            
                            罗伯特·J.奥曼(Robert J.Aumann)教授是200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博弈论、预期效用理论和完全竞争经济理论。奥曼教授对这些研究领域内许多理论的构筑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对奥曼教授的主要学术思想进行了简要梳理和评论。
                            关键词:
                                
                                    
                                    
                                        奥曼  博弈论预  期效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茁  
                                    
                                
                            
                            言、象、意三者关系的探讨肇始于中国哲学思想的发端,经魏晋"言意之辨"更直接导致了中国哲学新方法和流派的出现。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语言哲学的兴起和语言学转向,意义问题更贯穿了从现象学、解释学到分析哲学和科学理论的各种哲学思潮,从根本上带来了知识理论和研究范式的全新革命。借助分属于"欧陆人文哲学"与"英美分析哲学"两大传统中的海德格尔的生存论语言观与维特根斯坦的日常语言学的语言哲学之思,就人与世界、语言与人、文学与世界等诸多关系上的揭橥,使得在言、象、意问题上取得了全新的审视与启悟。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万海  
                                    
                                
                            
                            长期以来,不少教育实践工作者对于真正的教学仍缺乏深刻全面的领会。本文通过回溯教育"善"的内涵衍化,揭示了自古代以来评判教学的视角位移,总体上呈现出从教学的目的论取向到实践伦理立场的变换,并进而考察了近代以来被视为教学理想范型的"教育性教学"命题的本意与价值,及其后来在跨文化传译与诠释过程中发生的价值悖离。进而,从教学的"教育性"延展至"道德性"的讨论,指出当代探求真正教学意味的重点应在关注实践伦理,而其评判标准应坚持"以善致善"即目的与手段的统整性思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烨广   王楠   侯俊丹  
                                    
                                
                            
                            作为美国早期农村社会学和19世纪末“乡村生活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巴特菲尔德的农村改革思想不仅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具有一定影响,而且深刻地影响了师从其攻读博士学位的杨开道。巴特菲尔德将改造农民封闭的“个体主义”心态作为解决乡村问题的关键,并且通过对美国乡村社会的精神领袖传统进行改造,围绕乡村领袖、定期集会等机制尝试将乡村社会重新组织为进步的“合作共同体”。巴特菲尔德的农村改革思想不仅为农村社会学的学科史研究提供了素材,还为理解杨开道的乡村社会思想和中国农村社会学的早期问题意识提供了线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进铭  
                                    
                                
                            
                            凯尔文·兰开斯特(Kelvin Lancaster)1924年生于澳大利亚悉尼。1939年高中毕业以后,进入了悉尼大学,并分别于1948、1949、1952年获科学学士、文学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赴伦敦经济学院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并于1958年获得该校博士学位。1953年起执教于伦敦大学;1962年移民美国,并执教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1966年起长期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并于1970-1973年担任经济系主任。由于在经济学方面所作出的杰出成就,被评为1994年度美国经济学联合会杰出资深会员。其主要学术贡献表现在福利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领域。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白晔  
                                    
                                
                            
                            产权函数是巴泽尔对其产权保护思想的凝练,从他人企图夺取(QG)、自己努力保护(SP)和政府予以保护(GP)三个方面,巴泽尔系统论述了关于产权保护的思想。而追求权利价值最大化,无疑是个人进行攫取行为和保护行为并不断进行边际调整的根本原因。他人企图夺取的一种情形是在交易中侵占明确分割给对方的以及进入公共领域的属性价值,另一种情形是在非市场交易中侵占非其所有的财产。个人保护产权的方法是减少进入公共领域内的价值或者降低公共领域内被他人攫取的价值,并通过施加限制避免相互之间的侵权行为。国家有责任辅助个人保护自己的财产,防止人们染指非其所有的商品属性。但政府保护产权也要花费成本,必要的政府限制旨在减少保护...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邹薇  崔小勇  
                                    
                                
                            
                            让·蒂罗尔(Jean Tirole)是世界著名的法国经济学家。他1976年获得工程学学士学位,1978年获得巴黎大学决策数学博士学位,1981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蒂罗尔曾在麻省理工学院任经济学教授,1991年回到法国社会科学研究院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富兴  
                                    
                                
                            
                            美国哲学家麦金太尔的美德伦理及其教育思想有助于我们认识传统道德教育的的本体问题和价值预设。他所阐述的美德的三个特征及其相应的教育思想至少对我国当前实施的传统美德教育具有两点启示:重视传统美德的一致性与建构同质性教育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践道德智慧是传统美德教育应该注重的目标。
                            关键词:
                                
                                    
                                    
                                        美德伦理  传统美德教育  传统道德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