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75)
2023(3937)
2022(3341)
2021(3081)
2020(2857)
2019(6384)
2018(6416)
2017(11496)
2016(6900)
2015(7574)
2014(7578)
2013(7364)
2012(6823)
2011(6149)
2010(6224)
2009(5598)
2008(5450)
2007(4564)
2006(3894)
2005(3350)
作者
(23644)
(20230)
(20032)
(18920)
(12591)
(9852)
(8959)
(7940)
(7622)
(7064)
(6979)
(6822)
(6679)
(6610)
(6525)
(6272)
(6018)
(6007)
(5886)
(5762)
(5281)
(5197)
(4982)
(4625)
(4622)
(4498)
(4399)
(4254)
(4231)
(4215)
学科
(27225)
经济(27211)
方法(17430)
数学(16401)
数学方法(16036)
管理(14721)
(13777)
(11732)
企业(11732)
(9790)
中国(5167)
(4907)
(4744)
环境(4253)
理论(3968)
地方(3921)
(3858)
贸易(3856)
业经(3805)
(3733)
(3567)
技术(3344)
(3258)
生态(3240)
农业(3224)
(3217)
(3040)
金融(3040)
税收(3034)
(3002)
机构
大学(96849)
学院(96417)
研究(39000)
管理(32702)
(32599)
经济(31911)
科学(31037)
理学(29066)
理学院(28632)
中国(27593)
管理学(27397)
管理学院(27253)
(26702)
(22948)
业大(22261)
研究所(21889)
农业(21839)
(21478)
中心(17050)
(15713)
实验(15096)
(14914)
(14557)
实验室(14499)
(14387)
农业大学(14268)
重点(13743)
(13560)
北京(13289)
科学院(12955)
基金
项目(76250)
科学(57829)
基金(55434)
(53956)
国家(53652)
研究(43478)
科学基金(43102)
自然(33376)
自然科(32593)
自然科学(32584)
自然科学基金(31940)
(30493)
基金项目(29035)
(27385)
社会(25286)
资助(24559)
社会科(23991)
社会科学(23985)
教育(20332)
计划(19273)
重点(19042)
科技(18385)
科研(16182)
(15851)
(15560)
(15229)
编号(15060)
专项(14457)
创新(14423)
(12841)
期刊
(28635)
经济(28635)
学报(27834)
科学(22724)
(22535)
研究(21931)
大学(18726)
学学(18316)
中国(16449)
农业(15336)
管理(11410)
(9157)
(9023)
业大(8491)
林业(8346)
统计(7648)
技术(7538)
资源(7027)
(6801)
农业大学(6510)
教育(6364)
科技(6294)
决策(6275)
(6177)
自然(5868)
(5414)
金融(5414)
经济研究(5195)
中国农业(4978)
财经(4905)
共检索到131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姣  
【目的】精油产量的提高与养分积累密切相关,了解柠檬醛型樟Cinnamomum spp. ct. citralifera Z. N. Jin(简称柠檬樟)叶片和枝条中氮磷钾养分含量在生长季的动态变化,对柠檬樟高产高效栽培和养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3个无性系的柠檬樟为研究对象,通过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了解植株枝叶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1)柠檬樟叶片全氮含量总体呈现"V"型变化趋势,生长初期全氮含量高,在生长旺盛期含量降低,至生长后期回升并逐步达到稳定;枝条中全氮含量呈现"V"型变化曲线,在7月或8月份达到最低值。叶片/枝条全氮含量变化范围为1.82~3.22。2)柠檬樟叶片全磷含量总体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与全氮含量变化类似;而枝条全磷含量在生长季内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叶片/枝条变化范围为0.52~1.70。3)柠檬樟叶片中全钾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枝叶中的全钾含量均在10月份骤降。叶片/枝条变化范围为0.83~1.51。4)叶片和枝条氮磷钾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结论】柠檬樟叶片中氮磷钾含量和枝条中氮磷含量在生长旺盛期较低,部分月份有波动,在非旺盛期相对较高;枝条中全钾含量随树种、品系和生长时期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姣  
【目的】芳樟醇是当今世界上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香料,人工栽培芳樟矮林收获枝叶提取精油是解决原材料短缺的重要途径。揭示芳樟生长季枝叶精油含量和营养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关系,对矮林养分管理和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3个芳樟无性系为研究对象,测定枝叶的精油含量和氮磷钾元素在不同月份的动态变化,利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究芳樟精油和营养元素的积累规律和动态关系。【结果】1)芳樟生长季叶片精油含量总体呈双峰变化曲线,于5月和8月达到峰值,且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异达到45%以上;而枝条精油含量呈“V”形变化,生长旺盛期较低,且最大值与最小值差异达到35%以上。芳樟叶片精油含量显著大于枝条,叶片/枝条精油比例的波动范围为4.74~15.33。不同无性系叶片和枝条精油含量的变化特征差异显著(P枝条,且枝叶中氮磷钾含量均表现为全氮>全钾>全磷。不同无性系氮磷钾含量在不同月份变化特征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芳樟各器官的氮磷钾含量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3)在芳樟生长季的不同月份中,枝叶不同器官的氮磷钾含量与精油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协同或拮抗关系。芳樟叶片精油含量与叶片氮磷钾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与叶片全氮含量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枝条精油含量与枝条氮磷钾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结论】芳樟叶片精油含量在生长旺盛期相对较高,而枝条精油含量呈相反趋势。营养元素含量在生长旺盛期较低,在生长后期较高。要进一步探究精油的形成机制,需考虑品种、生长月份以及营养元素等多因子的综合影响效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和  杨佩芳  古润泽  骆建霞  高美英  
定期测定短枝型和普通型苹果叶和果中氮、磷、钾和粗蛋白含量表明,生长期内诸元素含量均随叶龄的增大和果实的发育而降低;试验获得短枝型与普通型叶、果中氮、磷、钾和粗蛋白含量的比较分析资料,统计结果显示,无论生长前期或后期,各短枝型品种叶、果中诸元素含量均较普通型品种为高,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文会  封焕英  范少辉  许庆标  周金明  杨松红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Carr.)H.de Le-haie)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经济和生态竹种[1-6],其养分管理和丰产培育技术一直是重要研究内容[7-12];然而,由于毛竹大小年和异龄结构等特点,迄今丰产经营的毛竹林肥培仍多凭经验,施肥量和肥培重点对象不明确,极易造成养分流失、肥力降低和环境污染。为此,近年来作者及课题组成员从毛竹生长发育规律出发,系统研究了自冬笋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韩晓增  
通过系统定位轮作试验,建立大豆正茬、迎茬、重茬的种植方式。在不同生育期,测定了大豆植株氮磷钾含量和积累。结果表明;在各个生育期大豆植株氮磷钾含量和积累总量均为正茬>迎茬>重茬。影响大豆植株氮磷钾的含量和积累的主要原因是:病虫危害大豆根部导致吸收和运输受阻以及受茬口影响,土壤中的氮磷钾活性变低,大豆固氮能力下降,氮磷钾的积累与产量相关。重茬大豆植株氮磷钾积累总量较正茬分别减少41.81%,48.78%,36.02%;大豆经济产量重茬较正茬减少31.55%,迎茬较正茬减少15.53%。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罗颖丽  闫文德  田大伦  梁小翠  彭钢  
多环芳烃(PAHs)是由2个或者2个以上苯环组成的一类复杂烃类,它广泛存在于环境中,是由包含C和H的化合物不完全燃烧形成的(Ribes et al.,2003)。城市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最重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包括钢铁和石油工业生产中的排放和城市非工业区室外环境供暖燃煤和机动车燃油中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嘉宁  张丹  杨蒙岭  陈玉蓝  
【目的】本文探究了烟草栽培种植氮(N)、磷(P)、钾(K)肥的最佳施肥配比和施肥量,给凉山自治区烟草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烟87"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方法,研究氮磷钾配施对烟草地上部生物量、品质成分含量及对土壤Cd吸收富集的影响。【结果】合理的氮磷钾配施不仅能促进烟草生长,增加烟叶生物量,而且有利于烟叶各品质成分含量积累和配比协调。氮肥对烟草株高和叶干重生物量增加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磷肥,钾肥最差。从品质成分的含量和配比来看,增施钾肥能明显提高烟叶的含钾量。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烟叶烟碱和总氮含量,且有利于促进烟叶糖碱和糖氮的配比协调。重金属Cd含量是评价烟叶品质与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各施肥处理烟叶中的Cd含量均值表现为下部叶(2.06 mg/kg)>中部叶(1.58 mg/kg)>上部叶(1.16 mg/kg)。高水平的氮、磷肥配施(处理N_2P_2K_1)能显著促进烟株对土壤Cd的吸收与富集,从而使烟叶中的Cd含量明显增加,而钾肥对烟株吸收富集Cd的影响不显著。【结论】综合考虑,本研究推荐的最佳施肥处理为N_2P_1K_2,即N∶P∶K为1∶0.45∶2.06,获得的优质烟草平均株高和叶干重生物量分别为79.2 cm和55.2 g;烟叶钾、烟碱、总氮、还原糖、总糖含量分别为3.22%、3.05%、3.76%、25.89%和27.74%,糖碱比为9.10,糖氮比为7.38;下、中、上部叶Cd含量分别为1.57、1.37和1.11 mg/kg,均显著低于烟草Cd的限量阈值(3.0 mg/kg)。认为该施肥方案可以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各烟区和相近地区推广应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涂勋良  阳姝婷  吴忠旺  吴传雪  张利  吕秀兰  
以四川安岳、云南瑞丽、广东河源的尤力克柠檬和重庆北碚的里斯本、北京柠檬、粗柠檬为材料,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柠檬果实中11种类黄酮(橙皮苷、新橙皮苷、柚皮苷、芸香柚皮苷、圣草枸橼苷、橙皮素、柚皮素、木犀草素、川陈皮素、圣草素、芦丁)含量的方法。结果显示: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7 nm,11种类黄酮在50 min内完全分离,线性范围为0.010 0~100.000 0μg/m L(R2=0.999 9~1.000 0),检出限为0.020~0.079μg/m L,定量限为0.065~0.263μg/m L,加标回收率为95.49%~103.10%,RSD为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文杰  江香梅  杨海宽  
为提高异樟叶精油及其主成分的利用率,确定最佳采收期,对不同生长月份的异樟叶精油及其主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和动态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月份间的异樟叶平均含油量差异极显著,变化规律为3—9月逐渐增加,9月异樟叶平均含油量最高,9月后至下一个生长期到来之前的1月,异樟叶平均含油量呈下降的趋势,9月为最佳采收期;叶精油9种主成分中匙叶桉油烯醇和石竹烯氧化物2种主成分相对含量在不同月份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异–橙花叔醇、1,8–桉叶油醇、α–松油醇、甲基丁香酚、异丁香酚甲醚、桧稀和三甲基–2–丁烯酸环丁酯7种主成分相对含量不同月份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若分别以这7种主成分相对含量为目标对采收期进行选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厚军  胡建华  赵欢  何佳芳  芶久兰  秦松  
为明确酸性黄壤中锰对油菜生长发育、产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取酸性黄壤进行土培试验,研究了锰胁迫下油菜生物学性状、产量及氮磷钾锰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低锰胁迫可刺激油菜生长,油菜株高、根鲜重、地上部鲜重和籽粒产量略高于正常施肥;中锰胁迫抑制作用显现,油菜的株高、地上部鲜重变化不大,根鲜重、根长度略有下降。高锰胁迫明显抑制油菜生长,在苗期至现蕾期,中锰胁迫油菜新叶边缘附近出现淡黄色病斑,高锰胁迫新叶边缘干枯,叶片向上卷缩似"勺"状,此时油菜地上部锰含量达1433 mg/kg。根鲜重、根长、地上部鲜重、籽粒产量分别比施氮磷钾减少15.2 g/株、4.67 cm、16.9 g/株和3.4 g/盆。施用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腾飞  李贤伟  范川  魏鹏  刘运科  苏宇  杨正菊  
【目的】探讨香樟人工林土壤表层(0~20cm)细根形态特征、生物量及碳氮含量变化动态,为深入研究人工林细根的养分、水分吸收规律及碳在地下的分配特点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选取四川雅安市雨城区老板山31年生香樟人工林,随机设置20m×20m样地3块,于2011年的1,4,7和10月份,在各样地按"S"形选取5个采样点,采用根钻法,分0~10和10~20cm土层采集根系样品,用WinRHIZO 2005根系分析系统对细根形态进行分析,并测定细根生物量及碳氮含量。【结果】1)1~5级细根随着根序的增加,平均直径、生物量和细根C含量逐渐增大,比根长(SRL)、根长密度(RLD)和细根N含量逐渐降低。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令智  满秀玲  肖瑞晗  蔡体久  
【目的】研究寒温带森林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动态变化,为揭示森林土壤碳氮养分利用机制和碳氮循环提供参考,为研究区森林保护与合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我国寒温带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选择主要组成树种樟子松、兴安落叶松、白桦和山杨,采用抖落法采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样品,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动态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树种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富集程度、差异性和生长季变化以及其对土壤营养库的贡献率。【结果】不同树种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月际变化差异显著,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波动范围为114.14~451.05 mg·kg~(-1),氮含量波动范围为40.38~185.00 mg·kg~(-1)。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富集率依次为樟子松(87.99%)>白桦(78.22%)>兴安落叶松(73.14%)>山杨(56.96%),微生物量氮富集率依次为山杨(81.50%)>白桦(77.63%)>樟子松(76.42%)>兴安落叶松(51.40%)。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为1.42~5.24,樟子松、兴安落叶松、白桦、山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生长季变幅分别为1.42~5.24、1.57~3.79、1.67~4.55、1.55~2.59和1.79~3.53,其均值分别为2.64、2.63、2.81、2.11和2.36。根际微生物量碳对土壤有机碳库的贡献率为0.83%~0.95%,微生物量氮对土壤有机氮库的贡献率为3.63%~5.08%。【结论】寒温带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生长季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显著高于非根际,根际效应显著;在生长季末期,针叶树种根际效应相比阔叶树种更为强烈;针叶树种根际土壤微生物量对土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高于阔叶树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尹鹏达  赵丽娜  朱文旭  李鑫  岳冰冰  焦玉生  赵光伟  孙广玉  
以东北填充型烤烟品种龙江911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回归田间试验,建立了氮磷钾肥与烤烟烤后还原糖含量的回归效应模型,并对各因子和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模拟计算得出了优化烤烟烤后还原糖含量为目标的施肥方案。结果表明:施氮量增加,烤后叶片还原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施磷量增加,还原糖呈下降趋势;施钾量增加,还原糖呈急剧下降趋势。双因素效应大小依次为磷钾>氮钾>氮磷,在一定的值域内磷钾、氮钾与还原糖含量呈正相关,即存在促进作用;而氮磷则相反,即存在拮抗作用。通过对氮磷钾肥与烤后叶片还原糖含量的施肥模型综合分析得出:在植烟土壤为河淤土的生产区,建议烟田的基础施肥量,氮肥24.9~65.1 kg/hm2,...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凤仁  逄蕾  沈健林  李言言  李宗明  王娟  吴金水  
土壤碳氮磷等养分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对作物养分供应有重要影响,长期秸秆还田如何影响稻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比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双季稻田为研究对象,设置仅施化肥(CK)、低量秸秆还田+化肥(LS)和高量秸秆还田+化肥(HS)三个处理,于秸秆还田后的第9~10年测定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其碳氮磷含量,分析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平均重量直径及元素生态化学计量比,旨在明确长期秸秆还田下双季稻田土壤各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对碳氮磷养分的贡献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的9~10年,与CK相比,HS和LS处理显著增加了>0.25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R_(0.25))的占比和平均重量直径(MWD);HS处理显著提高了>2 mm、0.25~1 mm、0.053~0.25 mm和2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对于土壤TC、TN和TP的贡献率,有助于改善水稻的氮磷吸收。与CK相比,HS处理提高了各主要粒径水稳性团聚体(>2 mm、1~2 mm、0.053~0.25 mm和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赖明玥   何樟儒   朱鹏   杨玉莲   李婧   李济宏   贾世冰   李晗   张丽   谭波   徐振锋   游成铭  
植物氮磷含量及其重吸收特征是揭示林木养分利用策略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关于不同树种枝、叶氮磷含量及其重吸收特征的研究结果尚不明确。为探究不同树种枝、叶氮磷化学计量及其重吸收效率的变化规律,以亚热带同质园中大叶樟(Cinnamomum platyphyllum)、油樟(C.longepaniculatum)、香樟(C.camphora)、香椿(Toona sinensis)、红椿(T.ciliate)、天竺桂(C.japonicum)和桤木(Alnus cremastogyne) 7种阔叶树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集其枝、叶(成熟、凋落)样品,测定氮、磷含量,计算重吸收效率。结果表明:(1)桤木成熟(6.35 g/kg)和凋落枝(5.38 g/kg)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树种,但其磷含量则相反,而红椿、香椿、桤木成熟(20.02~23.21 g/kg; 1.59~2.75 g/kg)和凋落叶(17.69~21.43 g/kg; 1.12~1.95 g/kg)氮、磷含量整体高于其他树种。香樟、油樟成熟叶以及桤木凋落枝、叶氮磷比均显著高于其他树种,且树种枝叶氮磷比均<14,表明该区物种主要受到氮限制。(2)成熟叶氮磷元素的异速指数为0.744,符合氮磷计量关系的2/3法则,但成熟枝和凋落枝、叶则不符合。相较于成熟枝、叶,凋落枝、叶的氮元素变异性更大,但其磷元素则相反。(3)落叶树种桤木、红椿和香椿枝、叶氮重吸收效率均显著低于其他树种(香椿枝除外),但其枝、叶磷重吸收效率整体高于其他树种(桤木枝除外)。(4)叶片氮磷化学计量主要受林分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共同影响,而枝主要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乡土树种,选择桤木和红椿等落叶树种作为人工混交林的改造树种,可能更有利于提升亚热带人工林的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