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21)
- 2023(10606)
- 2022(9520)
- 2021(9055)
- 2020(7671)
- 2019(17781)
- 2018(17738)
- 2017(34076)
- 2016(18917)
- 2015(21474)
- 2014(21456)
- 2013(21214)
- 2012(19753)
- 2011(17742)
- 2010(17555)
- 2009(16136)
- 2008(15740)
- 2007(13884)
- 2006(12143)
- 2005(10533)
- 学科
- 济(71557)
- 经济(71466)
- 管理(53404)
- 业(49514)
- 企(42133)
- 企业(42133)
- 方法(34769)
- 数学(29652)
- 数学方法(29213)
- 学(19279)
- 农(18493)
- 中国(18127)
- 财(17572)
- 业经(15645)
- 地方(14240)
- 理论(13461)
- 贸(12709)
- 贸易(12702)
- 制(12576)
- 和(12393)
- 易(12312)
- 农业(12255)
- 技术(11370)
- 务(11291)
- 财务(11227)
- 财务管理(11201)
- 环境(11149)
- 教育(10860)
- 企业财务(10607)
- 划(10251)
- 机构
- 大学(271392)
- 学院(267260)
- 管理(104700)
- 济(97466)
- 经济(95069)
- 研究(92018)
- 理学(90972)
- 理学院(89908)
- 管理学(88019)
- 管理学院(87583)
- 中国(66545)
- 科学(62330)
- 京(59497)
- 农(49647)
- 所(48058)
- 业大(45210)
- 研究所(44215)
- 财(43658)
- 中心(41132)
- 农业(39513)
- 江(38842)
- 北京(37666)
- 范(35852)
- 师范(35381)
- 财经(35257)
- 院(33650)
- 经(32032)
- 州(31835)
- 技术(30447)
- 师范大学(28618)
- 基金
- 项目(187497)
- 科学(144704)
- 基金(134368)
- 研究(131921)
- 家(119480)
- 国家(118491)
- 科学基金(99847)
- 社会(79100)
- 社会科(74646)
- 社会科学(74621)
- 省(73798)
- 基金项目(71695)
- 自然(68463)
- 自然科(66843)
- 自然科学(66822)
- 自然科学基金(65606)
- 划(62921)
- 教育(60327)
- 资助(56514)
- 编号(53708)
- 成果(43874)
- 重点(42014)
- 部(40175)
- 发(39212)
- 创(38429)
- 课题(37272)
- 科研(36526)
- 计划(36149)
- 创新(35832)
- 大学(34516)
- 期刊
- 济(107061)
- 经济(107061)
- 研究(76763)
- 学报(51409)
- 中国(50668)
- 农(44985)
- 科学(44835)
- 管理(38796)
- 大学(37711)
- 学学(35457)
- 财(32110)
- 农业(31618)
- 教育(31584)
- 技术(22841)
- 融(19623)
- 金融(19623)
- 业经(16893)
- 财经(16733)
- 图书(16412)
- 经济研究(16318)
- 业(16101)
- 科技(14220)
- 业大(14191)
- 经(14149)
- 版(13969)
- 理论(13800)
- 问题(13621)
- 实践(12865)
- 践(12865)
- 技术经济(12690)
共检索到387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晓萍 廖艳 章超桦 徐慧
以琥珀酸和柠檬酸提取牡蛎匀浆液中的镉,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有机酸的pH对牡蛎匀浆液中镉的提取率影响最大,其次是料液比和时间。浓度和温度的影响因有机酸类型不同而有差异。琥珀酸提取镉的最佳条件如下:时间为2 h,温度为35℃,酸浓度为0.02 mol/L,料液比为1∶15,pH为2.0;柠檬酸提取镉的最佳条件如下:时间为2 h,温度为35℃,酸浓度为0.04 mol/L,料液比为1∶15,pH为2.5。在最佳条件下两种有机酸对牡蛎匀浆液中镉的提取率达到90.2%~91.8%。研究亮点:目前利用有机酸等螯合剂去除土壤、底泥中的重金属等已做了大量研究,而直接对生物原料进行...
关键词:
柠檬酸 琥珀酸 镉 提取 牡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曾习 马美湖
【目的】通过酸性介于碳酸和柠檬酸之间的有机酸与蛋壳反应制得有机酸钙,再与柠檬酸反应,置换出柠檬酸钙。【方法】试验对有机酸进行筛选,选定有机酸为乙酸。对试验过程中的各个影响因子进行研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试验进行优化,然后对产品进行纯化处理。【结果】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蛋壳过量30%、固液比1﹕19.8、蛋壳粉与乙酸在25.4℃下反应3.5h、柠檬酸与乙酸钙在50℃下反应3h、加入柠檬酸的不足量为25.4%。【结论】在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利用蛋壳制备柠檬酸钙的产率为86.2%,纯化后的最终产率为85.4%,纯度达99%以上。
关键词:
禽蛋 蛋壳 柠檬酸钙 综合利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樟楠 张建安 王智琴 刘宏娟
为建立一种高效的粘红酵母ATP-柠檬酸裂解酶粗酶提取方法,对比了酶法、研磨法、超声波法和玻璃珠法对粘红酵母胞内粗酶提取的影响,通过可溶性蛋白浓度分析和ATP-柠檬酸裂解酶活性测定,对粗酶提取方法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从震荡时间和珠体装量方面对玻璃珠法粘红酵母ATP-柠檬酸裂解酶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可溶性蛋白浓度分析和ATP-柠檬酸裂解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玻璃珠法提取粗酶优于其他3种方法。对玻璃珠法进行进一步优化,得到的最优化的提取条件为细胞干重与珠体重量之比为1∶1,冰浴震荡时间为20min,在此条件下,ATP-柠檬酸裂解酶比活可达到0.98U·mg~(-1),分别是酶法、研磨法、超声波法测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琼花 杨道武 潘彤 朱志平 周金华
为了探明硫脲在柠檬酸中对碳钢的缓蚀行为,采用极化曲线法研究了柠檬酸溶液中45#碳钢的腐蚀行为以及硫脲与氯离子对碳钢的协同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在26.8~41.8℃内,45#碳钢的腐蚀过程为阴极析氢控制;适量浓度的硫脲(0.3%)与氯离子复配之后对碳钢的缓蚀效果显著,且缓蚀率随着氯离子浓度(0~1.2mol/L)的升高而增大;氯离子浓度为0.08mol/L时,缓蚀率达到最大值(72.9%),此后随着氯离子浓度的进一步升高,缓蚀率呈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
硫脲 碳钢 柠檬酸 极化曲线 缓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潘庆 谭永刚 毕英佐 郑石轩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柠檬酸 (0 .1%、0 .2 %、0 .3%、0 .4 % )对奥尼罗非鱼 (Oreochromisniloticus×O .aureus)幼鱼 (初始平均体重约 2 .0g)生长、饲料利用、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共设 5组试验饲料 ,每一饲料组设 3个重复水族箱 ,每箱随机放鱼 15尾 ,投喂率为 6 % ,自然光周期 ,循环过滤水系统饲养 9周 ,每周称重 1次并相应调节投喂量。结果表明 :随着柠檬酸添加量的增大 ,饲料pH值呈下降趋势 ;添加 0 .2 %柠檬酸的试验组罗非鱼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关键词:
奥尼罗非鱼 柠檬酸 生长 消化酶活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一路 郭照辉 肖蓉 程伟 张敏 胡丹 王玉双 单世平 魏小武
为探究外源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sp.)对水稻抗镉胁迫的影响,以在培养土中添加外源柠檬酸杆菌XT1–2–2菌悬液(处理组)和未加菌悬液(对照组)的盆栽水稻为研究对象,分析分蘖期水稻在3种Cd质量浓度(0、5、10 mg/kg)处理下XT1–2–2对Cd的吸收、转运、亚细胞分布及生理特性(可溶性糖和抗坏血酸)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水稻根、茎、叶的Cd质量分数均显著降低;Cd质量浓度为0、5mg/kg时,根茎间的转运系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处理组水稻根中的细胞壁、细胞膜和可溶性部分的Cd质量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根系细胞壁中Cd分配比例增加,可溶性部分Cd分配比例降低;菌株XT1–2–2处理的水稻茎、叶中的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而抗坏血酸的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且随Cd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加,抗坏血酸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综上所述,加入外源柠檬酸杆菌XT1–2–2可以降低分蘖期水稻各组织对Cd的吸收,影响Cd在根茎间的转运以及Cd在根系亚细胞内的分配比例,降低茎、叶中的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增加茎叶中的抗坏血酸的质量分数,进而有效增强水稻对Cd的抗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一路 郭照辉 肖蓉 程伟 张敏 胡丹 王玉双 单世平 魏小武
为探究外源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sp.)对水稻抗镉胁迫的影响,以在培养土中添加外源柠檬酸杆菌XT1–2–2菌悬液(处理组)和未加菌悬液(对照组)的盆栽水稻为研究对象,分析分蘖期水稻在3种Cd质量浓度(0、5、10 mg/kg)处理下XT1–2–2对Cd的吸收、转运、亚细胞分布及生理特性(可溶性糖和抗坏血酸)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水稻根、茎、叶的Cd质量分数均显著降低;Cd质量浓度为0、5mg/kg时,根茎间的转运系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处理组水稻根中的细胞壁、细胞膜和可溶性部分的Cd质量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根系细胞壁中Cd分配比例增加,可溶性部分Cd分配比例降低;菌株XT1–2–2处理的水稻茎、叶中的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而抗坏血酸的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且随Cd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加,抗坏血酸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综上所述,加入外源柠檬酸杆菌XT1–2–2可以降低分蘖期水稻各组织对Cd的吸收,影响Cd在根茎间的转运以及Cd在根系亚细胞内的分配比例,降低茎、叶中的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增加茎叶中的抗坏血酸的质量分数,进而有效增强水稻对Cd的抗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甘智才 陈东颖 张丽 玉永雄
【目的】通过对渝苜1号转柠檬酸合成酶(CS)基因和对照株的根尖进行耐铝性试验,旨在找到转基因苜蓿耐铝性的适宜条件,明确转基因株较对照株表现出来的耐铝效果。【方法】以对照株和转CS基因4号苜蓿为材料,设计0、5、15、30和50μmol·L-15个氯化铝浓度梯度,每个处理3个重复,测量前3d根尖的伸长情况。【结果】在5个氯化铝浓度下,对照株和转基因株在第1天的根尖伸长都显著的高于第2天和第3天;转基因株第2天在15、30和50μmol·L-13个氯化铝浓度下的根尖伸长显著高于第3天,而对照株的根尖在第2天和第3天基本停止伸长。随着铝浓度升高,根尖伸长受阻越严重。对照株在15μmol·L-1铝处理...
关键词:
苜蓿 转基因 柠檬酸合成酶 耐铝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黎军胜 李建林 吴婷婷
分别研究了饲料中添加外源消化酶、非淀粉多糖酶、植酸酶和柠檬酸对奥尼罗非鱼内源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分别添加15g·kg-1和30g·kg-1的消化酶制剂,胃、肝胰脏、肠道蛋白酶活性分别升高了22.3%、17.7%、12.5%(P<0.05)和42.0%、25.2%、16.5%(P<0.01),肝胰脏、肠道淀粉酶活性分别升高了62.4%、28.8%(P<0.05)和54.0%、27.4%(P<0.05),肠道脂肪酶活性分别升高了23.2%(P<0.05)和43.6%(P<0.01);添加1g·kg-1非淀粉多糖酶和植酸酶,肝胰脏、肠道淀粉酶活性分别上升11.4%、4...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杨 常忠义 高红亮 钟浦烽 孙永红 李雪姣
研究了有机酸保鲜液对冷鲜肉保鲜效果和品质的影响。通过对不同贮藏时间的冷鲜肉中微生物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pH值的测定和感官分析,研究复合有机酸对冷鲜肉的保鲜作用。结果表明:在4℃冷藏条件下储存7d后,乳酸处理的冷鲜肉的菌落总数比对照组减少1.8lg cfu·g-1,柠檬酸比对照组减少1.5lg cfu·g-1,但它们对猪肉pH的稳定作用不明显,TVB-N上升也很快,第7天,分别为0.1963mg.g-1和0.1901mg·g-1。复合有机酸的保鲜效果最好,第7天,菌落总数比对照组减少3.2lg cfu·g-1,猪肉pH也较为稳定,仍然低于5.0,TVB-N仅为0.1349mg·g-1...
关键词:
冷鲜肉保鲜 复合有机酸 乳酸 柠檬酸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晓川 杨海艳
我国作为柠檬酸产业的出口大国,在欧美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然而,我国的柠檬酸和柠檬酸盐产品却是遭受国外贸易救济措施打击的重灾区。根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自1994年以来,共有10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产柠檬酸和柠檬酸盐产品累计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4起,在石化行业单类产品中涉案数量仅次于轮胎,居第二位。2008年,美国三大原料公司实施了贸易救济行动,对我国的柠檬酸及柠檬盐酸展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荣华 李满林 张增强 孟昭福 杨正亮 孙西宁
【目的】探讨柠檬酸改性对桔皮生物吸附剂吸附污染物能力的影响,为桔皮的资源利用提供新途径,为污水净化吸附剂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粗桔皮(OP)为吸附剂原材料,以柠檬酸为改性剂,通过酯化反应制备出了改性桔皮吸附剂——柠檬酸改性桔皮(COP)和碱处理柠檬酸改性桔皮(MOP),以染料甲基蓝(MB)为污染物,采用恒温振荡处理法,考察了吸附剂用量、MB质量浓度、体系pH、温度等因素对OP、COP和MOP吸附MB能力的影响,并对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探讨。【结果】3种吸附剂对MB的吸附能力与体系pH有关,当pH为2~10时,MOP对MB的吸附能力变化不大,而OP和COP对MB的吸附能力,在pH>...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金凤 李金博 曹楷 桑英 崔晓阳
通过外源添加不同浓度草酸或柠檬酸溶液,系统研究了不同处理时间下,草酸和柠檬酸对土壤Pb胁迫下长白落叶松幼苗多种生理生化特性、元素吸收及生长的影响,特别是叶绿素荧光参数、根系形态特征及养分元素吸收状况。结果表明,Pb胁迫对长白落叶松产生毒害,叶片细胞膜透性和F0提高,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Fm、Fv、Fv/Fm和Fv/F0比率)、根系表面积、长度、体积和比根长均下降。细根和叶片K、Ca、Fe、Pb含量及细根Mg含量显著增加,但叶片Mg含量降低,根、茎和叶干质量也显著降低。时间越长Pb对苗木的毒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史芳芳 张清安
【目的】探究超声耦合不同pH柠檬酸溶液脱苦对苦杏仁颜色等品质特性的影响;利用相关性分析明确各指标间的关系,以简化脱苦酸溶液对苦杏仁品质的评价指标;运用多元数据处理对不同酸度脱苦溶液进行分类,为科学合理选择脱苦溶液从而减少苦杏仁营养及感官品质损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苦杏仁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光光度计、质构仪等仪器对苦杏仁的质构、β-葡萄糖苷酶活性、苦杏仁苷和水分含量等进行测定,并评定脱苦后杏仁的感官特性。同时,测定脱苦溶液中总酚、蛋白质、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显著性和相关性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CA)等多元数据处理方法,对6种不同酸度脱苦液中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与未脱苦杏仁相比,6种不同酸度脱苦溶液处理后,脱苦杏仁的颜色、硬度、脆性、咀嚼性、回复性、胶着性及感官评价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且脱苦杏仁中水分含量增多,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显著。当脱苦柠檬酸溶液pH为5时,苦杏仁脱苦所需时间最短,仅需90 min,且苦杏仁中各营养物质损失较少、口感也较好。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各指标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CA、CA的分析结果一致,即二者均可将6种脱苦溶液分为3大类,且同一大类中各脱苦溶液之间的相关理化指标差异不显著。【结论】综合分析,pH为5的柠檬酸溶液可以作为超声快速脱除苦杏仁苦味的较优脱苦溶液,这样既可以加速苦杏仁脱苦,又能减少苦杏仁中营养物质的流失,最大程度保持苦杏仁固有的口感特性,可为苦杏仁的产业化快速脱苦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小琴 龚月生 段玉兰 赵青山
选择20周龄宝万斯高兰褐蛋鸡810只,进行6处理3重复单因子试验,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组), 0.5,1.5.2.5,3.5和5.5 g/kg柠檬酸(CA)的日粮,于试验第1,2,10和15周周末分别从对照组,0.5.2.5和5.5 g/kg CA添加组每重复选取一只鸡宰杀,测定其消化道内容物pH和盲肠菌群数,研究CA对蛋鸡H粮、消化道pH和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5~5.5 g/kg CA可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5);...
关键词:
柠檬酸 蛋鸡 消化道pH 菌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