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4)
- 2023(13098)
- 2022(11489)
- 2021(10775)
- 2020(8835)
- 2019(20341)
- 2018(20100)
- 2017(39138)
- 2016(21352)
- 2015(23929)
- 2014(23963)
- 2013(23575)
- 2012(21470)
- 2011(19432)
- 2010(19328)
- 2009(17976)
- 2008(17689)
- 2007(15663)
- 2006(13839)
- 2005(12575)
- 学科
- 济(82670)
- 经济(82542)
- 管理(68124)
- 业(61870)
- 企(53690)
- 企业(53690)
- 方法(37631)
- 数学(32040)
- 数学方法(31697)
- 财(24496)
- 农(21628)
- 中国(21459)
- 制(20913)
- 业经(19504)
- 学(17824)
- 务(15819)
- 财务(15749)
- 财务管理(15718)
- 地方(15012)
- 企业财务(14976)
- 理论(14646)
- 体(14585)
- 贸(14450)
- 贸易(14440)
- 银(14306)
- 银行(14269)
- 融(14123)
- 金融(14120)
- 易(14000)
- 环境(13680)
- 机构
- 大学(307654)
- 学院(303251)
- 管理(123133)
- 济(121142)
- 经济(118422)
- 理学(106392)
- 理学院(105261)
- 管理学(103659)
- 管理学院(103098)
- 研究(100253)
- 中国(75632)
- 京(65564)
- 财(59695)
- 科学(59280)
- 所(49287)
- 财经(47332)
- 中心(45038)
- 研究所(44343)
- 农(44088)
- 江(43789)
- 经(42939)
- 业大(42798)
- 北京(41655)
- 范(39286)
- 师范(38980)
- 院(36337)
- 经济学(36288)
- 州(35446)
- 财经大学(35346)
- 农业(34187)
- 基金
- 项目(204280)
- 科学(161231)
- 研究(152348)
- 基金(149310)
- 家(128596)
- 国家(127544)
- 科学基金(110388)
- 社会(96242)
- 社会科(91135)
- 社会科学(91111)
- 基金项目(79392)
- 省(78241)
- 自然(71137)
- 教育(69648)
- 自然科(69436)
- 自然科学(69423)
- 自然科学基金(68172)
- 划(65925)
- 编号(62402)
- 资助(61010)
- 成果(51519)
- 部(45909)
- 重点(45039)
- 创(42661)
- 课题(42454)
- 发(42131)
- 制(41336)
- 教育部(39974)
- 创新(39807)
- 国家社会(39217)
- 期刊
- 济(136331)
- 经济(136331)
- 研究(94816)
- 中国(57881)
- 管理(46780)
- 财(46513)
- 学报(45833)
- 科学(42743)
- 农(40504)
- 大学(35562)
- 教育(34219)
- 学学(33218)
- 融(28704)
- 金融(28704)
- 农业(27761)
- 技术(25084)
- 财经(23917)
- 业经(21364)
- 经济研究(20864)
- 经(20307)
- 问题(17343)
- 理论(16656)
- 图书(15988)
- 实践(15082)
- 践(15082)
- 科技(14688)
- 技术经济(14110)
- 现代(14042)
- 版(13758)
- 业(13399)
共检索到448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波
本文回顾了经济学家针对柠檬市场治理问题形成的重要成果,讨论了柠檬市场治理的四种机制——信号显示机制、声誉机制、质保机制和第三方介入,分别述评各种机制的作用机理及适用条件。柠檬市场治理是市场自发力量的完美展现,市场竞争性越充分,市场治理的效果越显著。就解决我国产品质量问题而言,通过提高市场竞争性加强市场治理是一条根本出路。
关键词:
柠檬市场 质量 市场治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省 常江波
作为共享经济的新型业态,知识付费市场发展迅猛。但由于知识供需两端信息不对称,知识付费"柠檬市场"问题严重,逆向选择风险较大。本文分别引入声誉机制、质保机制和声誉-质保协同机制,分析知识付费"柠檬市场"的治理模式,比较各种机制对缓解信息不对称的作用。研究表明:基于知识付费"柠檬市场"问题的客观性,在引入声誉机制和质保机制的治理模式中,平台联盟和卖家联盟的治理效果比较明显,声誉-质保协同机制治理效果最显著。因此,可以考虑采取使用区块链技术、建立集体声誉联盟和多元监督等方式治理知识付费的"柠檬市场"问题。
关键词:
知识付费 柠檬市场 声誉机制 质保机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艳莹 李鹏升
质量认证是治理"柠檬市场"问题的一种重要机制。本文针对当前中国很多行业都在引入认证机制的现象,首次以完善中国认证制度为出发点,通过理论模型和基于准实验匹配方法的实证检验,以淘宝网的金牌卖家认证为例,系统考察了本土认证信号导致的需求效应,及其与行业特征和卖家声誉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虽然中国曾经曝光出很多认证丑闻,但市场需求仍然会对新出现的有效认证信号做出反应,使得通过认证的高质量卖家能够获得销量的增加;认证给卖家带来的销量增加幅度与卖家所处行业的平均质量水平负相关,与行业竞争程度和产出平均价格正相关;低声誉卖家从认证当中获得的销量增长幅度高于高声誉卖家,认证机制的引入有利于高质量的新卖家进入市场,避免声誉机制失灵导致整个行业需求萎缩。此外,与获得认证给卖家带来的销量增长幅度相比,失去认证虽然会使卖家销量下降,但下降幅度相对较小。政府需在放宽认证行业准入的同时加大对认证机构的监管力度,根据行业特点和声誉机制的运行状况合理利用认证机制、提高认证标准,并加大认证信息在消费者一侧的宣传和披露力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艳莹 李鹏升
质量认证是治理"柠檬市场"问题的一种重要机制。本文针对当前中国很多行业都在引入认证机制的现象,首次以完善中国认证制度为出发点,通过理论模型和基于准实验匹配方法的实证检验,以淘宝网的金牌卖家认证为例,系统考察了本土认证信号导致的需求效应,及其与行业特征和卖家声誉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虽然中国曾经曝光出很多认证丑闻,但市场需求仍然会对新出现的有效认证信号做出反应,使得通过认证的高质量卖家能够获得销量的增加;认证给卖家带来的销量增加幅度与卖家所处行业的平均质量水平负相关,与行业竞争程度和产出平均价格正相关;低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小力 杜为公 程若玉
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消费者对高质量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但由于生产者的机会主义和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导致农产品柠檬市场存在。本文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研究了信息不对称和生产者机会主义对柠檬市场的影响,提出了完善政府规制机制、第三方参与机制、信息显示机制、信息甄别机制、补偿机制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农产品 柠檬市场 规制机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树梅
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尔罗夫,让他获此殊荣的是他的一篇经济学论文《柠檬市场: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据说这篇论文曾被三家权威的经济学刊拒绝,拒绝的理由都是说这篇文章太"肤浅",说白了就是嫌太"通俗易懂"了。几经周折,这篇论文于1970年得以在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季刊》上发表,随之反响广泛。"柠檬"在美国俚语中有"次品"的意思,这里的"柠檬市场"指的就是次品市场。阿克尔罗夫的基本观点是,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上,只有卖方熟知产品的质量,而买方无从获得准确的质量信息,或者无法分辨产品质量
关键词:
柠檬市场 游戏机制 人力资源市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邹德明 童丽静 季洋
网购市场的"柠檬化"问题使得网购市场的产品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这不利于市场的总体运行效率。本文通过实证考察展示当前网络购物市场的"柠檬化"趋向,并基于网络购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市场"柠檬化"成因,进而围绕导致市场"柠檬化"的两大影响因素,即信息不对称以及卖家的动机与能力,提出新型规制模式的构想。
关键词:
网络购物 柠檬化 规制模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戴天仕 赵琦
本文将新三板分层制度视为解决新三板“柠檬市场”的治理手段,研究当分层制度缓解了投资者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后,能否激发资本市场活跃度和流动性,解决实体经济的融资难题从而促进企业创新。在此基础上,本文将2016年分层制度的首次实施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13~2021年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微观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评估分层制度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分层制度显著提高创新层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机制检验表明,分层制度通过改善创新层的信息披露质量和声誉,使其股票流动性提高,融资约束得到缓解,从而促进了企业创新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分层制度对企业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在高机构持股比例组、定向增发组中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将结论拓展至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发现在北交所上市的企业具有更高的专利申请水平。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金融制度设计和完善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艳莹 平靓
中国制造业部门时有发生的行业集体声誉危机不仅抑制了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也造成了企业行为扭曲。本文从"柠檬市场"不同治理机制间的交互作用入手,构建理论模型考察了行业集体声誉危机对被牵连企业认证行为的影响机理,并以中国乳制品行业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集体声誉危机通过破坏市场声誉机制提高了企业的认证激励,原本没有必要申请认证的高质企业比低质企业更愿意在危机后加大认证申请。此外,集体声誉危机还引发了企业非理性的过度认证,在穷尽强相关认证后,企业的认证激励并未减弱反而转向申请其他弱相关认证。额外增加的认证成本抵消了认证对销售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导致"过度认证陷阱",不利于企业质量提升和危机行业的转型升级。上述结论从企业认证行为扭曲这一视角拓展了有关集体声誉危机负面效应的认识,对政府避免危机发生以及完善认证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集体声誉 柠檬市场 过度认证陷阱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潘勇
通常认为,互联网的出现有利于消除消费者的信息劣势,但事实是,电子商务市场的“柠檬”问题却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实际上被强化了,它可能会降低人们对网络交易的信任感。为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以“柠檬市场”理论为出发点,分析了信任缺乏的内在机理,并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了建立网络信任的策略思路。
关键词:
逆向选择 欺诈 信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潘勇 廖阳
当网络摆脱了时空的限制,造就了网络交易的虚拟性时,由网上交易中的质量信息非对称性所引起的"柠檬"问题却因为这样的外在原因而有恶化的趋势,它会阻碍正常的、有益的市场交易。文章在回顾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淘宝网作为案例,实证性地探讨了信用评价系统、声誉与质量中介等机制在抵消"柠檬"现象时的作用,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陶卫宁 宋成伟
本文主要从"产业过度竞争"和"市场信息不对称"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我国旅行社行业中"柠檬市场"问题出现的原因,得出如下结论:我国旅行社行业中的过度竞争现象十分严重,而且有日渐加剧的趋势。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体制与企业自身两个方面的原因;同时,我国旅行社行业中存在着双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该行业中的"柠檬市场"现象。
关键词:
旅行社产品 市场 柠檬 成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斌
柠檬现象是由信息不对称性引起的,现实生活中在许多商品市场都普遍存在,并对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本文通过对柠檬现象内涵的界定,起因及消极影响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
柠檬现象 信息不对称 影响与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勇 陈禹
信息经济学中常讲的"柠檬"问题是美国经济学家GeorgeAkerlof(1970)提出并引入信息经济学的,它主要是研究在传统市场上由于产品质量信息的非对称性及其所造成的结果,并由此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的先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