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86)
- 2023(10932)
- 2022(9548)
- 2021(9088)
- 2020(7397)
- 2019(17203)
- 2018(17075)
- 2017(32455)
- 2016(17855)
- 2015(19934)
- 2014(19810)
- 2013(19419)
- 2012(17620)
- 2011(15679)
- 2010(15408)
- 2009(13928)
- 2008(13157)
- 2007(11552)
- 2006(9815)
- 2005(8188)
- 学科
- 济(64955)
- 经济(64887)
- 管理(47876)
- 业(45207)
- 企(37565)
- 企业(37565)
- 方法(31180)
- 数学(26899)
- 数学方法(26543)
- 农(18113)
- 中国(17195)
- 学(16860)
- 业经(15293)
- 财(15017)
- 地方(14362)
- 农业(12301)
- 理论(11974)
- 贸(11434)
- 贸易(11428)
- 和(11257)
- 易(11072)
- 环境(11065)
- 技术(10712)
- 制(10314)
- 教育(10079)
- 务(9822)
- 财务(9761)
- 财务管理(9746)
- 划(9401)
- 企业财务(9231)
- 机构
- 大学(244817)
- 学院(243803)
- 管理(98890)
- 济(88843)
- 经济(86690)
- 理学(86216)
- 理学院(85276)
- 管理学(83740)
- 管理学院(83324)
- 研究(80597)
- 中国(57156)
- 科学(53797)
- 京(52914)
- 农(41127)
- 业大(40791)
- 所(40466)
- 财(38448)
- 研究所(37545)
- 中心(35696)
- 江(34009)
- 北京(33541)
- 范(32692)
- 师范(32406)
- 农业(31985)
- 财经(31673)
- 院(30464)
- 经(28798)
- 州(28162)
- 技术(27097)
- 师范大学(26217)
- 基金
- 项目(177754)
- 科学(138176)
- 研究(129114)
- 基金(126566)
- 家(111612)
- 国家(110702)
- 科学基金(93973)
- 社会(77693)
- 社会科(73446)
- 社会科学(73425)
- 省(70665)
- 基金项目(68340)
- 自然(62944)
- 自然科(61402)
- 自然科学(61389)
- 自然科学基金(60225)
- 划(59898)
- 教育(58886)
- 编号(53437)
- 资助(51438)
- 成果(42459)
- 重点(40074)
- 发(38137)
- 部(37666)
- 课题(36986)
- 创(36984)
- 创新(34374)
- 科研(34212)
- 计划(33140)
- 项目编号(32988)
共检索到340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帆 张富 马立鹏 邢自生 刘民兰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是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采取径流调控工程发展径流林业是提高降水资源利用率、增加局地供水的有效途径;所以对甘肃省定西市荒山造林实施的隔坡水平阶径流调控工程,在最大与最小降雨年份对土壤水分、植被生长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干旱条件下,隔坡水平阶与对照区、隔坡与水平阶不同部位的土壤含水率呈现出规律变化,对照区略高于隔坡水平阶,水平阶区域均高于隔坡区域,但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在持续受旱的情况下,柠条林及对照区土壤水分处于低位运行,土壤含水率平均只有5%左右。今后还需再加大径流调控工程设计的聚流比,加强径流调控工程的养护。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卜崇峰 刘国彬 陈玉福
该文选择陕北黄土高原耐旱、适应性强的人工乡土树种柠条为对照 ,对狼牙刺的生理生态特征以及其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影响作了系统地研究 ,同时探讨其抗旱性 .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①狼牙刺的净光合速率年均值与柠条相当 (5 12 μmol (m2 ·s) ) ,蒸腾速率 (2 2 8mmol (m2 ·s) )年均值比柠条 (3 2 6mmol (m2 ·s) )低 30 % ,其光合生产能力受土壤水分多少的影响显著 .②狼牙刺比柠条对干旱环境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造林树种 .表现在 3个方面 :狼牙刺枝水势的日变化幅度 (2 19MPa)明显高于柠条 (1 7MPa) ,并且在 1...
关键词:
狼牙刺 柠条 生理生态 土壤水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积民 万惠娥 王静 雍绍萍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采用工程整地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柠条灌木林建设与土壤水分消耗及调控恢复研究。结果表明 :在半干旱区柠条生长前 6年为幼龄期 ,6~ 14年为中龄期 ,14年后进入老龄期。幼龄期 0~ 80 0cm土壤中未形成干层 ,中龄期土壤干层厚度为 2 4 0~ 2 6 0cm ,老龄期干层为 70 0cm。水平阶整地丰水年土壤水分盈余 4 4 82mm ,对照亏缺 5 1 5~ 79 6mm ;平水年亏缺 5 3 91mm ,对照亏缺 10 3 6 4mm ;干旱年亏缺 10 2 87mm ,对照亏缺 15 3 32mm。不同降水年份土壤水分的补偿深度为 80~ 180c...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忠升 邵明安
为了解覆被变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采用中子水分仪同步定位观测多年撂荒地转变为人工柠条锦鸡儿林地前后2种覆被类型的土壤剖面水分动态变化,并对测定资料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荒地造林后,除丰水年林地剖面土壤含水量和储水量增加,表现为对土壤水分的正效应外,其他年份均表现为对土壤水分的负效应。随林龄增加,柠条锦鸡儿林对土壤水分影响程度逐渐增强,林地土壤含水量和储水量下降幅度加大。由于林地土壤水分主要依靠穿过林冠的天然降水来补充,为了实现森林植被和土壤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防止深层土壤干层形成,造林后第5年就需采取适当措施控制柠条锦鸡儿生长,以减少土壤水分消耗。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剑荣 杨磊 卫伟 张钦弟
为探究半干旱黄土区柠条灌丛在不同植被管理方式下的土壤水分特征,本文以甘肃省定西市龙滩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对2016-2018年生长季0-1.8 m土层土壤水分动态检测,分析人工柠条灌丛[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不同植被管理方式[对照(不平茬也不除草)、平茬除草、平茬、除草]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平茬除草管理方式的土壤水分最高,在上、中、下坡位均高于其他3种管理方式的土壤水分。2)在整个生长季内,各管理方式0-0.4 m浅层土壤水分波动最大,而1.0-1.8 m较深土层则无明显变化。温度和降水对土壤水分有一定的影响,但无论是干旱年还是平水年,平茬除草管理方式在各土层中土壤水分均高于其他3种管理方式的土壤水分。3)采用最优分割法将不同植被管理方式的土壤水分划分为活跃层、次活跃层和相对稳定层,平茬除草管理方式土壤水分的活跃层与次活跃层的深度为0-0.8 m,其深度大于其他3种管理方式;而对照管理方式土壤水分在0.3 m以下都为相对稳定层,其深度小于其他3种管理方式。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平茬除草管理方式更适合研究区柠条灌丛植被的管理,这为该区域人工植被土壤水分管理以及构建半干旱黄土区稳定的人工植被群落提供了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亚丽 李怀恩 张兴昌 杨素勤
近地表土壤水分条件对农田化学物质输出过程和地表水质有很大影响。以黄土区缓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地下供水和前期降雨措施改变坡面近地表土壤水分条件,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坡面水土流失和土壤溶质(NO3-、PO43-、K+和B r-)的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地下供水对土壤溶质迁移影响最大,水土流失量和溶质地表流失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前期降雨处理地表径流量和泥沙量大于对照处理,而径流和泥沙溶质平均浓度相对较低。NO3-和B r-坡面迁移的主要载体是地表径流,PO43-主要随侵蚀泥沙迁移,K+两者兼有。地下供水坡地出现明显的土壤侵蚀后,地表径流中PO43-和K+的浓度急剧增加。土壤初始含水量较高的地下供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伟钦 陈步峰 尹光天 张刚华 罗瑞强 李意德
The soil moisture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 ecosystem at 7 sites in Shunde region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il bulk density increases and the por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depth;the soil waterholding characteristic of Jun'an town is superior to that of Jingping H...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强 孙向阳 张广才
论述了国内外在土壤水分入渗方程模拟、土壤水分运动参数和SPAC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沙地水分研究所采用的主要观点由形态学观点转到了能态学观点;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测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数值模拟得以广泛的发展。
关键词:
土壤水分运动参数 SPAC 数值模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庆荣 李玉山
采用田间模拟土柱试验方法,利用作物产量一水分关系数学模型,定量研究了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有效性动态规律,在田间持水量的95%到55%的土壤湿度范围内,随着土壤湿度的不断降低,土壤水分对植物的有效性按抛物线规律递减,而且有效性递减的速率越来越快。利用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的数学模型,定量研究了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易吸性动态规律。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有效性动态规律与土壤水分易吸性动态规律是相同的。本文还简析了土壤水分有效性与土壤水分易吸性相一致或相似的条件。
关键词:
土壤水分有效性 土壤水易吸性 数学模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孟好军 刘贤德 张宏斌 赵维俊
为了解不同人工林林分凋落物和土壤水分特性,给祁连山区植被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以1984年营造的青海云杉+落叶松混交林、山丹柳灌木林、青海云杉+灌木混交林、沙棘林和灌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物理性质、枯落物和土壤水分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人工林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具有:青海云杉+落叶松混交林>青海云杉+灌木混交林>山丹柳灌木林>沙棘林>灌木混交林的特征;(2)5种人工林类型凋落物量和最大持水量分别具有:青海云杉+落叶松混交林>青海云杉+灌木混交林>山丹柳灌木林>沙棘林>灌木混交林和青海云杉+落叶松混交林>青海云杉+灌木混交林>山丹柳灌木林>灌木混交林>沙棘林的特...
关键词:
人工林 凋落物 土壤水分特性 祁连山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海艳 魏江生
通过2003年7-8月对大兴安岭生态定位站落叶松林内0~30cm土壤容重、根系的测定及土壤质量含水量的动态监测得出如下结论:10~20cm土层和20~30cm土层土壤容重的平均值分别为0.338g/cm3、1.352g/cm3,随深度的增大土壤容重增大;67.9%的根系分布在10~20cm的土层中,32.1%的根系分布在20~30cm的土层中,随深度的增大根系分布减少;从垂直分布看,降雨过后,表层0~10cm土壤质量含水量首先出现最大值且损耗最快;其次为10~20cm,20~30cm土壤质量含水量最大值出现在降雨后的第四天;降雨第四天后三层土壤质量含水量比较接近;从水平分布看,随坡度下降土壤质...
关键词:
大兴安岭落叶松林 土壤水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文强 李吉跃 张志明 孙向阳 翟洪波
通过实测得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土壤水分常数 ,并对北京西山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土壤水分特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在中、低吸力段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杰 郭景唐 于占成
该文研究了太岳山油松人工林不同郁闭度林分以及荒地生长季节内的土壤水分动态。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季节内,荒地与林地贮水量差异并不显著,但森林郁闭度越大,贮水量越小.土壤含水量主要受降雨、蒸腾和蒸发的影响,干旱季节,林地蒸腾占主导地位,土壤剖面出现20~40cm的根系分布层偏下层土壤含水率最低,且郁闭度越大,该最低值越小;随着雨季的到来,各层土壤含水率的最大值依次出现,且郁闭度越大,该最大值越大,也出现的越迟;雨季过后,蒸发转变为主要因素,林地土壤含水率大于荒地。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越稳定。
关键词:
油松,土壤含水率,郁闭度,根系分布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继义 赵哈林 崔建垣 张铜会 赵学勇
对樟子松人工林群落结构和土壤水分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年林龄的樟子松人工林3 0 0cm深层的土壤水分已基本耗竭,而且整个生长季还在持续减少,土壤水分不能得到有效补给;林木生长衰弱,平均高仅3 59m ,平均胸径5 77cm ,并出现大量枯梢;林木生长已受到土壤水分亏缺的严重制约,林分开始衰败;林下草本层发育良好,盖度较高。研究指出,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工林在不适宜的密度下造成群落结构与环境条件不相适应,存在着由乔木植被向草本植被演替的规律,对人工林群落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指出通过密度控制、树种选择等措施可以进行调整,延缓土壤水分的耗竭速度,提高林分的稳定性。要建立稳定性更高和维持时间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信增 焦峰
【目的】研究有序聚类法在土壤水分剖面划分中的应用。【方法】在黄土高原丘陵区陕西省安塞县,以乔木林地、灌木林地、果园用地和天然草地等4种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测定4种用地类型0~500 cm土层(每20 cm为1层,共25层)的土壤水分含量,然后采用有序聚类法对4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剖面进行分层。【结果】从专业角度无法确定最优分类数K时,可以利用碎石图来确定,对全部样本进行分类并作碎石图可知,当K=4时,有序分割达到最优;对土地利用类型而言,土壤水分剖面总体可划分为水分弱利用层、根系集中层、强烈耗水层、水分调节层等4层,中间2层又可简单地归结为土壤水分利用层。【结论】基于有序聚类法划分的土壤...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有序分类法 土壤水分 分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