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97)
- 2023(9538)
- 2022(8662)
- 2021(8288)
- 2020(6999)
- 2019(16162)
- 2018(16247)
- 2017(30446)
- 2016(17483)
- 2015(19800)
- 2014(19853)
- 2013(19379)
- 2012(17604)
- 2011(15806)
- 2010(15610)
- 2009(13837)
- 2008(13224)
- 2007(11292)
- 2006(9594)
- 2005(8019)
- 学科
- 济(59212)
- 经济(59148)
- 管理(45077)
- 业(42724)
- 企(35876)
- 企业(35876)
- 方法(29970)
- 数学(25855)
- 数学方法(25537)
- 学(17597)
- 农(16068)
- 中国(15284)
- 财(14022)
- 业经(13223)
- 理论(12840)
- 地方(12373)
- 教育(11019)
- 技术(10768)
- 农业(10746)
- 和(10487)
- 贸(10111)
- 贸易(10106)
- 易(9796)
- 环境(9790)
- 务(9309)
- 财务(9252)
- 财务管理(9238)
- 制(9171)
- 企业财务(8751)
- 划(8698)
- 机构
- 大学(239198)
- 学院(238564)
- 管理(91806)
- 济(81328)
- 研究(80840)
- 理学(80603)
- 理学院(79601)
- 经济(79280)
- 管理学(78030)
- 管理学院(77650)
- 科学(57816)
- 中国(54971)
- 京(51318)
- 农(48913)
- 业大(43835)
- 所(42842)
- 研究所(40006)
- 农业(39085)
- 中心(35486)
- 财(35333)
- 江(34037)
- 范(32200)
- 北京(31871)
- 师范(31717)
- 技术(30732)
- 院(29537)
- 财经(29274)
- 州(27937)
- 经(26649)
- 农业大学(25883)
- 基金
- 项目(174781)
- 科学(134337)
- 基金(123711)
- 研究(122327)
- 家(110338)
- 国家(109432)
- 科学基金(92126)
- 省(71869)
- 社会(71067)
- 基金项目(67095)
- 社会科(67061)
- 社会科学(67042)
- 自然(64335)
- 自然科(62800)
- 自然科学(62775)
- 自然科学基金(61607)
- 划(60522)
- 教育(57339)
- 资助(50871)
- 编号(50187)
- 成果(40447)
- 重点(39668)
- 创(36970)
- 发(36820)
- 部(36756)
- 课题(35685)
- 计划(35335)
- 创新(34417)
- 科研(34390)
- 大学(32043)
共检索到330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邵志芳 陈伟元 罗焕亮 叶新丰 张景宁
通过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尾叶桉叶盘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优化 ,获得尾叶桉 (Eucalyptusuro phylia)叶盘外植体的再生植株。将携带外源目的基因的根癌农杆菌 (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与尾叶桉U6无性系叶盘共培养 ,经愈伤组织诱导、卡那霉素筛选和植株再生 ,获得 2 0个小芽 ,再将小芽转入附加卡那霉素(Kam) 4 0 μg·mL- 1 的E3-B培养基中诱根 ,获得 8株存活且可再生的转化子。取转化苗叶片作胭脂碱合成酶活性检测电泳后呈阳性 ;分别以γ 32 p dCTP及地高辛标记柞蚕抗菌肽D基因作探针 ,与转化苗DNA作点杂交及Southern印迹...
关键词:
尾叶桉 抗菌肽D 青枯病 柞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颖 李铃 韩一凡
抗菌肽LcI基因转化杨树的阶段研究*李陈颖李铃韩一凡关键词抗菌肽LcI基因、转化、杨树杨树(Populusspp.)是“三北”防护林和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在防风固沙、农田林网、四旁绿化及水土保持方面起着重大作用[1]。目前,我国林木抗虫抗病主要以化...
关键词:
抗菌肽LcI基因,转化,杨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水琦 陈坚 甘勇辉
用不同浓度的2,4-D与IAA对桉树叶盘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的试验,建立了新的桉树再生体系.进一步用含甜椒抗菌基因(hrap)的农杆菌侵染桉树叶盘,发现侵染后对愈伤组织诱导率无明显影响,却抑制了桉树的植株再生.对再生苗的PCR和Sou thern杂交检测证实已将hrap基因已转入桉树植株的基因组中.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之春 孙一铭 秦志超 肖训焰 齐代华 罗克明
以毛白杨为转基因受体材料,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来源于益母草的阳离子抗菌肽基因LJAMP2。经卡那霉素筛选,共获得50株抗性植株。GUS组织染色和PCR检测显示有30株抗性植株呈阳性,初步证明外源目的基因已整合到毛白杨基因组中。RT-PCR证实抗菌肽基因LJAMP2在转基因植株中能大量表达。离体抗病性试验表明:转基因毛白杨细胞粗提液的抑菌能力明显强于非转基因植株。进一步将溃疡病菌接种在转基因和野生型毛白杨茎段上培养30天,转基因植株的病级指数均低于非转化植株。上述抗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毛白杨中超量表达益母草抗菌肽基因LJAMP2能显著提高其溃疡病抗病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单安山 马得莹 冯兴军 马清泉 董娜 王良 吕银凤 朱鑫
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是生物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抗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由于其特殊的杀菌机制而使得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在多个领域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抗菌肽的类别、生物学功能及其抑菌机制,重点阐述了近年来抗菌肽研发与应用的国内外进展。
关键词:
抗菌肽 功能 研发 应用 动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庄 李曾夏子 李文平 赵琴
从蚯蚓体内分离纯化30 kD以下的抗菌肽,并研究其抑菌效果.通过电击诱导蚯蚓产生抗菌肽、超滤浓缩脱盐以及截取3~30 kD的抗菌肽、用阳离子交换分离除去较多杂蛋白、凝胶过滤层析进一步精确分离提纯得到3~30 kD的蚯蚓抗菌肽,有H1和H2两个蛋白浓度较高的峰值.测得其蛋白质量浓度分别为6.82、7.46 mg/μL,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在5 856~7 823 kD和14 40~20 00.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H1和H2都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中H1对草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H2对巴氏杆菌、大肠杆菌和草枯杆菌也有明显的抑菌效果,H1的抑菌活性比H2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陶淑霞 张帆 李成德
昆虫是世界上真核生物中最为昌盛的类群,据估计其种类多于100万种,占整个动物数量的90%。除海洋外,其余所有的生态环境都有昆虫的分布,这表明昆虫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防御能力。但研究发现,昆虫并不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琛 吴三桥 薄新文 赵冠杰 张涛 万健
天蚕素(Cecropin)是发现的第1个动物抗菌肽,具有抗细菌、真菌、病毒、肿瘤、寄生虫等多种生物活性。文章总结了天蚕素抗菌肽的性质、结构,重点综述了天蚕素基因工程重组表达系统、表达策略,生物活性及应用现状等研究,并对相关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抗菌肽 天蚕素 基因工程 生物活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武 黎定军 丁彦 肖启明 周清明
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是生物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核糖体或非核糖体肽合成酶合成,可协助宿主有效应对细菌、真菌、原生生物和病毒等病原生物的胁迫。AMPs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小、两亲性结构和携带正电荷等理化性质。综述抗菌肽构象、电荷及阳离子度、疏水性与疏水力矩、两亲性及其他属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秀英 邵庆均 黄磊
抗菌肽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寄主先天性免疫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已经对其他节肢动物(包括昆虫和螫肢动物)体内的大量抗菌肽进行了研究鉴定,对甲壳动物体内分离出来的抗菌肽的研究报道却较少。Penaeidins是从南美白对虾血液中分离出来的一组抗菌肽。本文介绍了Penaeidins的结构、抗菌属性、免疫功能以及受到微生物刺激时Penaeidin基因的表达和Penaeidins的分布,并且对Penaeidins以及其他抗菌肽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杨绒 陈松林 李伟 王志坚
抗菌肽hepcidin是由hepcidin基因编码产生的小分子多肽,是机体天然免疫的重要因子。本文利用RT-PCR的方法分析表明,抗菌肽hepcidin基因在牙鲆成鱼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时期胚胎中普遍表达,但是表达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陈羽 王凤珍
AM菌对桉树幼苗接种可提高对青枯病的抗性。在有AM菌存在的情况下,桉树幼苗不发病或发病较轻。对两种桉树幼苗进行青枯病菌的人工接种结果表明:菌根苗比无菌根苗的发病率降低10%~40%,而幼树的高生长可增加12%~39%;AM菌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优于外生菌根(即ECM)的效果,其中以AM6008和AM9004菌株的效果最好,而AM3006的效果较差;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经AM菌根化的幼苗对青枯病的抗病作用较强,发病率可下降10 0%~17 5%。
关键词:
丛枝菌根 桉树青枯病 抗病性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倩 王宁宁 白莉 史鲲鹏 沙珍霞
肝脏表达抗菌肽2 (liver-expressed antimicrobial peptide 2, LEAP-2)在鱼类先天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RACE技术获得了俄罗斯鲟LEAP-2 (Acipenser gueldenstaedti LEAP-2, AgLEAP-2)的全长cDNA序列,对其序列特征和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构建AgLEAP-2原核表达载体并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进一步采用琼脂稀释法初步检测AgLEAP-2蛋白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AgLEAP-2基因cDNA全长为622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为246 bp,预测编码81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11.2 kDa,5′端非编码区为184 bp,3′端非编码区为192 bp。AgLEAP-2包含一个信号肽(1~25 aa)和一个成熟肽(26~81 aa),成熟肽含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在Cys58-Cys69和Cys64-Cys74的相对位置之间各形成一个二硫键的核心结构。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结果显示,AgLEAP-2在所有健康组织中广泛表达,在肝脏中表达水平最高,在肠道和肌肉中表达水平次之,在鳃中表达量最低。与0 h相比,AgLEAP-2在感染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后的不同时间点的肝脏、脾脏、肠道、头肾、鳃和血液组织中均显著上调。此外,重组AgLEAP-2 (rAgLEAP-2)蛋白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具有抗菌活性并存在剂量效应。本研究表明,AgLEAP-2可能在俄罗斯鲟的先天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对多种病原菌有一定的抗菌效果,本研究为开发新的抗菌制剂提供了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艳丽 李正楠 李会平 冉隆贤
采用菌液浸泡法、顶尖接种法对不同的桉树无性系盆栽苗和生根组培苗进行抗青枯病性能测定,并结合林间调查筛选桉树抗青枯病树种和无性系,并从根系分泌物和组织研磨液的角度研究其对桉树青枯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探索不同抗性桉树无性系抗病性强弱与其根系分泌物和组织研磨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18个桉树无性系中,bd1、bd2、赤桉和南宁巨尾桉为抗病无性系;U6、南宁尾叶桉、雷9、钦32-29为中抗无性系;DH32-27、钦9、南宁广9、钦8、邓恩桉、钦32-22、雷2、巨桉、尾叶桉和钦广9为感病无性系。不同抗性桉树无性系根系分泌物和组织研磨液对青枯菌没有直接拮抗作用,但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青枯病菌在抗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