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88)
2023(3479)
2022(3094)
2021(2751)
2020(2425)
2019(5613)
2018(5369)
2017(9484)
2016(5523)
2015(6176)
2014(6295)
2013(6081)
2012(5764)
2011(5091)
2010(5117)
2009(4811)
2008(4807)
2007(4427)
2006(3785)
2005(3479)
作者
(18961)
(16048)
(15907)
(15181)
(10244)
(8061)
(7348)
(6399)
(6145)
(5785)
(5589)
(5487)
(5379)
(5310)
(5245)
(5176)
(4856)
(4732)
(4583)
(4567)
(4152)
(4102)
(4035)
(3763)
(3748)
(3688)
(3669)
(3652)
(3453)
(3397)
学科
(19591)
经济(19581)
管理(12003)
(11959)
(9559)
企业(9559)
方法(8830)
数学(7729)
数学方法(7519)
(6424)
地方(5599)
(5589)
中国(5309)
业经(4785)
(4333)
农业(3852)
(3666)
理论(3654)
环境(3625)
(3387)
(3258)
贸易(3256)
(3115)
(3012)
技术(2813)
(2761)
财务(2745)
财务管理(2736)
(2668)
(2631)
机构
学院(78546)
大学(77929)
研究(32083)
管理(26787)
(25123)
科学(24438)
经济(24281)
理学(22723)
理学院(22378)
中国(22294)
管理学(21657)
管理学院(21514)
(21154)
(18999)
(18200)
研究所(17708)
农业(17023)
业大(16646)
中心(13842)
(13081)
(12680)
(12329)
北京(11618)
技术(11454)
(11320)
(11216)
师范(11040)
(10488)
(10433)
农业大学(10398)
基金
项目(57584)
科学(42578)
基金(37968)
研究(37871)
(36120)
国家(35821)
科学基金(28381)
(25400)
(21272)
社会(20883)
自然(19969)
基金项目(19851)
社会科(19725)
社会科学(19718)
自然科(19496)
自然科学(19486)
自然科学基金(19068)
教育(17116)
资助(16509)
编号(14784)
重点(13814)
科技(13645)
计划(13636)
(13094)
成果(12086)
课题(11968)
科研(11512)
(11478)
(11327)
创新(10807)
期刊
(27619)
经济(27619)
研究(20091)
学报(19760)
(18410)
中国(17604)
科学(15676)
大学(13377)
农业(13023)
学学(12724)
教育(9632)
管理(9351)
(8793)
(7895)
技术(7825)
业大(5854)
林业(5511)
统计(5274)
科技(5162)
(4954)
(4879)
资源(4727)
农业大学(4671)
业经(4606)
决策(4537)
(4336)
金融(4336)
图书(4306)
经济研究(3961)
技术经济(3924)
共检索到118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邝炳朝  郑淑珍  罗明雄  林明平  
采用聚合遗传值法,对9年生的印度、秦国、缅甸、尼日利亚等柚木种源9种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保存率外,各种性状在种源之间存在显著至极显著差异,并主要受遗传所控制。生长的早晚期呈紧密相关表明:对苗高进行汰劣性选择和在幼林生长初期作种源的生长评价,具有一定价值。为两个试验点评选的3071、3070、3074、3072、3078种源,在材积生长、质量和生活力方面具有很高的遗传效益,其中3071种源为最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燕芬  张培高  焦兰  田俊明  徐春霞  龙明丽  付思明  陈洪梅  
本研究选取7个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和5个改良后的温带玉米自交系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Ⅳ进行完全双列杂交组配,共配制66个杂交组合。以大面积推广杂交种云瑞6号为对照,对供试自交系不同性状进行配合力和对照优势等分析。结果表明改良后的温带玉米自交系YML582、YML5986和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CML166、YML46单株产量配合力高、综合性状优良,用它们作亲本较易组配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育种潜力较大;杂交组合YML5986×YML46、YML1216×YML46、YML1071×CML486、YML1071×YML5986、YML582×YML46,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苗头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赖猛  梁坤南  黄桂华  林明平  周再知  马华明  
对海南岛乐东尖峰岭27年生柚木6个种源的生长及与材质有关特性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树皮厚度、心材宽度、基本密度差异极显著,树高、材积、枝下高、边材宽度差异显著,而胸径、边材年轮数及心材率差异不显著,说明在种源水平上对柚木进行生长和与材质有关特性的改良具有较大的潜力,尤其进行木材生长性状、基本密度和心材宽度的种源选择,可取得良好的效果;6个种源的树高、胸径、材积、枝下高、树皮厚度、边材年轮数、边材宽度、心材宽度、心材率、基本密度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601 6、0.539 2、0.586 8、0.686 5、0.796 3、0.543 4、0.670 0、0.723 0、0.473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友洪  周安莲  肖丽蓉  肖文福  肖金树  
对我国生产上正在使用的两对春用蚕品种菁松×皓月、871×872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研究,结果表明:这两对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与审定时比较,健康性相对稳定,其它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茧丝质成绩表现出相当大的变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同品种不同来源间比较,除健康性表现一致外,其它性状表现出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山东的菁松×皓月产量最高,丝质最优;四川的871×872产量最高,重庆的871×872丝质最优。建议各省选原种单位扩大饲养蛾区,增大选择力度,注重茧丝质量的选择,并采用异地品系杂交或异地繁育继代的方法,取长补短,维持品种的固有性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龙  汪娅梅  揭红东  马玉申  杨奕涵  丁俊  唐艳仪  吕雪莹  刘小春  揭雨成  
苎麻(Boehmeria nivea)杂交F_1代的性状分离变异十分复杂,为掌握其杂交后代遗传规律,本研究将‘中苎1号’和‘湘饲纤兼用1号’杂交,构建1 012个子代F_1代无性扩繁的群体,并对其杂种优势和混合遗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_1代遗传多样性丰富,各性状的遗传性在正反交中基本一致,属于细胞核遗传。对F_1代杂交群体进行杂种优势分析,发现株高、茎粗、皮厚、单兜有效株数、单兜原麻干重表现出较强的正向优势,更倾向于高值亲本‘中苎1号’遗传,鲜皮出麻率、单纤维细度表现出较强的负向优势,更倾向于低值亲本‘湘饲纤兼用1号’遗传,除单兜原麻干重的超亲优势较强外,其他性状的超亲优势均为负向,以单纤维细度的负向最为显著;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进行分析,发现株高、单兜有效株数、单兜原麻干重、单纤维细度的遗传可能受两对加性-显性-上位主效基因控制,茎粗的遗传可能受两对相等的加性-显性主效基因控制,皮厚、鲜皮出麻率的遗传可能受1对加性-显性主效基因控制,各性状的遗传力均属于中等遗传率,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了解苎麻F_1代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对苎麻杂交育种和后代优良单兜选育提供工作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尚建立  吕品  王吉明  马双武  
为了明确西瓜果实形状、果肉颜色等7项果实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及相关性,采用西瓜材料B132-8为母本、B133-4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构建后代遗传群体,得到F292株。通过标准化采集后代单株的果实形状、果形指数、果皮覆纹形状、果肉颜色、果肉番茄红素含量、种皮颜色及种子千粒质量等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果实形状、果肉颜色、种皮底色表现出质量性状遗传特征,但F2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分离定律,分离比例分别为1∶3∶1。果皮覆纹形状、西瓜种子千粒质量表现出质量性状遗传,其中齿条和小种子性状分别为显性单基因遗传。果形指数、果肉番茄红素含量表现出数量性状遗传特征,F2符合正态分布。相...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万林  李先平  吴毅歆  阎发祥  隋启君  
研究了mira等10个马铃薯品种的22个杂交组合无性一代的块茎产量等8个块茎性状的群体遗传和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单个块茎重遗传的父本遗传力达56.7%,淀粉含量遗传的母本遗传力和亲本间非加性效应分别达40.5%、44.9%,皮色、块茎产量和结薯数遗传的非加性效应分别达69.1%、82.8%、88.8%;肉色、块茎外观和薯形遗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在42.2%—57.8%之间,相差不大。两个亲本(至少有一个)的一般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后代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而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一般配合力都很低的杂交组合。根据一般配合力选择亲本配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魏乃荣  陆长苹  李云华  刘文明  李素文  
应用方差—协方差分析法,研究了花椰莱11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遗传进度及性状间的表现型相关和遗传相关系数,以及在选择单一性状时,单株花球重和成熟期的相关遗传进度,为进一步开展花椰莱育种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向春阳  杜锦  韩芸  孟宪刚  刘均革  
对适于饲用的高油玉米新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有利于饲用高油玉米新品种的选育。试验于2007~2008年在天津市静海县良种场进行,利用NCⅡ设计,对25个杂交组合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一般配合力方差大小依次为:穗粗、单株鲜重、株高、穗行数、百粒重、穗位高、籽粒含油率、单株粒重、穗长和行粒数,特殊配合力方差大小依次为:行粒数、穗长、单株粒重、籽粒含油率、穗位高、百粒重、穗行数、株高、单株鲜重和穗粗。广义遗传率大小依次为:百粒重、穗长、单株粒重、单株鲜重、穗行数、穗位高、穗粗、籽粒含油率、行粒数和株高,狭义遗传率大小依次为:单株鲜重、百粒重、穗粗、穗行数、穗位高、单株粒重、穗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君灵  杜雄明  周忠丽  潘兆娥  庞保印  
以1个高强纤维品系为父本,6个常规棉品系、5个转Bt基因抗虫棉品系和5个彩色棉品系为母本配制杂交组合,利用AD模型,分析了3个群体杂交组合主要性状的遗传力和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常规棉群体和抗虫棉群体的衣分、籽棉产量等性状基因显性效应对杂种一代性状形成起主导作用,彩色棉群体的籽棉产量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而衣分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基因的加性效应。常规棉群体的比强度以显性效应为主,抗虫棉和彩色棉群体的比强度以加性效应为主。3类群体中2.5%跨长和马克隆值的遗传效应均以加性效应为主,同时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也较大。常规棉群体和抗虫棉群体的产量性状有一定的杂种优势,纤维长度和细度基本上没有优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江南  万细瑞  刘国初  
对设立在江西省分宜县的9年生火炬松种源试验林的研究表明:多数生长、形质和木材性状具有显著的种源效应,树高、材积、干形、轮枝数、年轮宽和晚材率存在着纬向的地理模式,与原产地的温度密切相关,管胞长度受经度控制,木材基本密度无一定地理变异规律。在种源水平上,木材密度和材积生长呈显著的负相关,管胞长度和材积生长几乎不相关。生长较快的种源,其树干通直且侧枝细小。利用约束和无约束选择指数,根据不同的材种要求,进行了生长、材质的联合选择。认为L5(韦奈,北卡)、L25(琼斯,密西西比)、L28(格兰特,路易斯安娜)是最佳纸浆材种源;L5、L18(卡可挑,阿拉巴马)、L25是建筑材最优种源。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德明   张榕   武慧娟   耿小丽   刘乾  
为筛选适宜高寒阴湿地区种植的饲用燕麦(Avena sativa)品种,本研究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对35份燕麦种质资源在天祝县生产性能差异及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通过对14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10个数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评价了35份燕麦材料的生产性能,旨在促进现有燕麦种质资源充分利用及培育适合高寒阴湿地区种植燕麦品种。结果表明:14个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高,最高的是叶长,为1.87,其次是株高和茎粗;性状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有效分蘖数,为25.12%,其次是分蘖数和穗长。主成分分析显示,10个数量性状转化成可以代表原有指标86.35%信息量的4个主成分,第1至第4主成分分别反映轮层数、分蘖数、根长和叶宽。聚类分析将参试品种划分为4类,种质类群Ⅰ和类群Ⅱ未发现突出特点,以矮秆或分蘖多为育种目标的类群Ⅲ作为亲本材料,以高秆和长穗为育种目标的类群Ⅳ作为亲本材料。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何福基  陈斌龙  何浩亮  付顺华  汪益锋  
为期2 a,通过对全国8个省(市)20个产地白术Atractylodes mcrocephala秧苗(术栽)栽培遗传试验,发现白术根茎原药材规格质量参差不齐。主要原因是:种植材料非常混杂,至今尚无品种。遗传分析表明,各主要性状在产地间和个体间都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而且大多数性状遗传力中等或强,进行选择可获得较好的遗传改良效果。根据白术遗传变异特点与产地试验和选优株实践,得出天台县石梁和临安市西天目山是白术优良产地,并制定了优株选择方法和标准。表3参4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凯丽   刘娟   余小梅   杨盛  
【目的】探究不同梨杂交组合F1代果实主要性状的遗传倾向,为梨新品种的选育和杂交亲本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露香梨×晋蜜梨、库尔勒香梨×晋蜜梨和库尔勒香梨×黄冠梨杂交群体为试材,测定成熟期果实单果质量、果柄粗度和长度、果实纵径和横径、果心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和果皮色泽等性状,计算其果形指数和果心大小,并分析3个杂交组合上述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对其F1代果实主要性状进行遗传倾向分析。【结果】玉露香梨×晋蜜梨、库尔勒香梨×晋蜜梨和库尔勒香梨×黄冠梨3个杂交组合F1代单果质量均值分别为293.69,136.02和153.85 g,变异程度均较低,遗传传递力分别为129.29%,73.43%和61.65%,超高亲率分别为71.33%,1.96%和0.64%,超低亲率分别为23.33%,66.67%和48.72%;果柄粗度均值分别为0.26,0.26和0.27cm,变异程度在玉露香梨×晋蜜梨杂交组合中较低,遗传传递力分别为104.00%,108.33%和84.36%,超高亲率分别为10.00%,41.18%和2.56%,超低亲率分别为0.67%,5.88%和57.05%;果柄长度均值分别为4.30,4.18和3.38 cm,变异程度均较低,遗传传递力分别为109.69%,106.63%和99.41%,超高亲率分别为64.67%,58.82%和37.18%,超低亲率分别为23.33%,29.41%和6.41%;果形指数均值分别为0.95,1.03和0.96,变异程度均较低,遗传传递力分别为105.56%,110.75%和104.35%,超高亲率分别为58.67%,64.71%和28.85%,超低亲率分别为8.67%,0.98%和5.13%;果心大小均值分别为0.34,0.36和0.39,变异程度均较低,遗传传递力分别为113.33%,94.74%和92.86%,超高亲率分别为50.67%,3.92%和4.49%,超低亲率分别为14.00%,12.75%和14.7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值分别为12.90%,13.58%和12.79%,变异程度均较低,遗传传递力分别为94.16%,100.44%和95.31%,超高亲率分别为7.33%,18.63%和4.49%,超低亲率分别为34.00%,11.76%和30.13%;果实硬度均值分别为6.1,6.5和5.2 kg/cm2,变异程度均较低,遗传传递力分别为106.00%,115.25%和107.44%,超高亲率分别为50.67%,62.75%和50.00%,超低亲率分别为20.67%,0%和16.03%;3个杂交组合的果皮颜色总体上表现为黄绿色,在玉露香梨×晋蜜梨杂交组合中呈现出更偏黄的色泽。相关性分析表明,3个杂交组合中单果质量与果柄粗度、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心大小呈显著负相关;果柄粗度与果实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横径与果实纵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形指数、果心大小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纵径与果形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在玉露香梨×晋蜜梨杂交组合中,单果质量、果柄长度、果形指数、果心大小、果实硬度为趋高亲遗传,果柄粗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为趋中遗传;在库尔勒香梨×晋蜜梨杂交组合中,果柄粗度、果柄长度、果形指数、果实硬度为高亲遗传,单果质量表现为趋低亲遗传,果心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为趋中遗传;在库尔勒香梨×黄冠梨杂交组合中,果实硬度为趋高亲遗传,单果质量、果柄粗度表现为趋低亲遗传,果柄长度、果形指数、果心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为趋中遗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鸿凯  蔡华斌  刘桂富  王尚钦  郭荣发  
 用朱军的基因型×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E)对11个甘蔗亲本,及以5×6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30个杂交组合实生苗的7个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各性状普遍存在基因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及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但不同性状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所起的作用不同;(2)不同性状的遗传率大小不同,受环境影响也不同,较大的互作狭义遗传率受环境影响较大,一般而言,除锤度外,其余性状的遗传率都以普通狭义遗传率为主,互作狭义遗传率较小;(3)所有性状之间都存在遗传相关,多数性状之间以加性和显性相关为主,环境条件对各性状遗传相关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显性×环境互作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