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27)
2023(15571)
2022(13170)
2021(11852)
2020(10043)
2019(22067)
2018(21729)
2017(41459)
2016(22544)
2015(24908)
2014(24493)
2013(24264)
2012(22268)
2011(20272)
2010(20768)
2009(19800)
2008(19454)
2007(17905)
2006(16264)
2005(14885)
作者
(63802)
(53807)
(53171)
(50921)
(34021)
(25519)
(24114)
(20685)
(20136)
(19190)
(18586)
(17680)
(17261)
(17004)
(16878)
(16264)
(15811)
(15619)
(15442)
(15300)
(13535)
(13285)
(12997)
(12377)
(12085)
(12035)
(11969)
(11944)
(10959)
(10408)
学科
(105183)
经济(105057)
管理(75643)
(73236)
(52536)
企业(52536)
(47607)
方法(34627)
农业(31553)
数学(29538)
数学方法(29283)
(29151)
业经(25880)
中国(25004)
(24764)
地方(23745)
(18861)
(17581)
(17147)
银行(17128)
(16883)
财务(16839)
财务管理(16794)
(16308)
企业财务(15979)
(15880)
贸易(15867)
(15603)
金融(15600)
(15555)
机构
学院(321661)
大学(316178)
(142311)
经济(139437)
管理(123353)
研究(110149)
理学(104195)
理学院(103134)
管理学(101580)
管理学院(100956)
中国(87766)
(68888)
(67254)
(65361)
科学(63699)
(55714)
财经(52254)
中心(51907)
农业(51554)
(51112)
研究所(49587)
业大(49471)
(47301)
经济学(43616)
北京(40400)
(40065)
(38862)
经济学院(38781)
师范(38479)
(38406)
基金
项目(204898)
科学(161521)
研究(152879)
基金(148850)
(129017)
国家(127883)
科学基金(109622)
社会(100096)
社会科(94696)
社会科学(94669)
(81104)
基金项目(77758)
教育(69055)
自然(67789)
自然科(66197)
自然科学(66180)
(66052)
自然科学基金(65020)
编号(61882)
资助(60224)
成果(50752)
(46135)
重点(45987)
(45276)
(43163)
课题(42909)
(42609)
国家社会(42051)
(41096)
创新(39970)
期刊
(174863)
经济(174863)
研究(98674)
中国(71339)
(68895)
(56669)
管理(48362)
学报(47981)
农业(46013)
科学(45077)
大学(37749)
学学(36149)
(36073)
金融(36073)
业经(30569)
教育(30345)
技术(28027)
财经(27298)
经济研究(26634)
(24630)
(23566)
问题(22585)
世界(18079)
技术经济(17015)
(16956)
农村(15851)
(15851)
现代(15299)
(15297)
经济问题(15226)
共检索到507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慧萍  高辉  
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是对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存在的复杂性,导致政府规制出现失灵。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原因主要归结为现代治理观念尚未形成、法制建设跟进不够、监管体制存在弊端、治理方式较为单一。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寻求有效的救济途径,柔性监管方式不失为一种选择。柔性监管是建设服务型、法治政府的创新之举,要求我们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中做到理念先进、体制改革、法制完善、机制创新,真正实现食品安全治理的现代化、法治化、社会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江晓华  李长健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正由传统食源性危害转变为疾病传染性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所标识的监管型刚性干预方式面临更为复杂的情形,以内生自律为目标的柔性干预方式因其理论依据和现实土壤而成为规范农产品生产经营行为的新选择。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柔性干预的基本理路是:以利益驱动为动机干预起点,以信用控制和组织推动为演进过程,以风险防范为环境保障,以内生自律为干预目标定位。因循柔性干预的基本理路,从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申报制度、信用制度、预警制度、补贴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六方面建构农产品质量安全柔性干预制度体系,作为破解农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庆  
针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的现实,从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两个方面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小农经济模式下,农业生产信息得不到有效公开以及政府监管难以发挥效率是导致农产品安全事件的重要原因;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手段。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芳  
本文主要对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挪威和日本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机构和职能进行介绍,总结了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对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的启示和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杰贤  郑少锋  
通过实地调查获取"周至猕猴桃"和"眉县猕猴桃"种植户微观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基于质量安全的政府规制研究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政府规制显著影响农户农资投入行为,降低农户农资成本,有利于农户接受和执行政府规制政策;(2)政府规制促进了农户新技术采用行为,接受政府规制的农户对综合防治技术和果园生草技术采用概率更高,有利于农产品品质的持续提高和改善;(3)政府规制对农户质量安全控制行为无显著影响,接受政府规制的农户也没有显著降低膨大剂类生物激素的使用概率,该类激素的使用对猕猴桃质量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双  姜岩  
随着三聚氰胺等农产品质量问题的再次出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政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职责和作为受到严峻的挑战。文章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失灵和政府职责的理论,就政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对政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中的主要作用进行定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环  徐恩波  
农产品具有的商品属性和准公共物品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政府在其供给中应承担重要职能 ,体现在组织确定我国适当的农产品保护水平、确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制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选择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措施等方面。为保证政府职能的正常发挥 ,在强调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初期 ,政府的作用应集中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能力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农产品外部生产环境和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从而提高生产者质量安全供给能力并激发生产者质量安全供给动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超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农业需求侧转变,农产品质量信息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的报告中和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指出了农业转型升级所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农产品质量信息失灵的克服密切相关。农产品质量的信用品特性及我国农产品生产者的小农性,加剧了市场状态下的农产品质量信息失灵,而现行的约束性法律规制难以对其有效克服,造成了农业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断裂。为回应农业转型的现实需求,我国应当超越现有的约束性法律规制,以激励性法律规制的理念为导向,保护农产品生产者的信息权利,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等制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翔宇  
我国的农产品采用传统生产方式、缺少农户间的合作协作机制由于标准体系、监测评估体系欠缺等问题导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困扰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和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我国应借鉴国际上在立法、技术标准体系、执法监管等规制方面的成熟经验,构建农业环境规制与农产品质量规制相互衔接的法律法规,建立农产品清洁生产的技术规范,重视农产品产地的环境质量规制制定,强化农村合作组织职能,进而引导、鼓励和约束农业生产主体的产品质量行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彬  
近些年,随着各级政府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的加大,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政府主导的单一规制模式所付出的高成本和可能面临的"政府失灵"问题是我们取得目前规制成绩后所要及时考虑的问题。本文认为生鲜农产品产销链两端主体的小规模经营是政府规制成本高昂和质量安全事件频发的原因。为降低规制成本,提高规制效能,应充分发挥生鲜农产品产销链上各类经营组织的质量安全约束作用,并通过各类经营组织的生成和零售业态的变革,建立起有效的质量信号传递机制和可追溯制,促进质量安全声誉机制的形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胜军  刘英杰  
美国、加拿大、欧盟、澳大利亚、日本国等都非常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政府在各个管理环节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起着主导作用,建立和形成了一整套结构完善、机制合理、运行有序、成效显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并通过该体系对农产品市场实施有效调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监督管理,从而促进农业发展,保护生产者利益,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红丽  马永泽  
基于对我国政府主导下的批发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的分析,探究了其监管主体、监管依据、监管措施和手段以及监管效率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批发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实践,提出了城乡统筹联动下的政府管制与市场双向结合监管的建设思路,以期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弥补市场失灵引发的问题,从而提高监管效率,提升监管效果,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梅星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梅星星  
本研究借用历史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对中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监管体制演变进行分析。首先,将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制度演变总体概括为管理职能和监督职能分离与合一两个历史时期,监管体制变迁轨迹为"单部门监管—多部门监管—两部门监管",进而逐一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监管体制;其次,对食品安全法规制度的演变轨迹予以分析,认为法规约束的核心问题由食品卫生逐步向食品质量和营养转变;第三,政府监管的内涵演变表明,随着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平均值的不断降低,社会对食用农产品安全关注侧重点不同,政府监管内涵演变轨迹表现为"数量安全—卫生安全—质量安全—营养与质量并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