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80)
- 2023(6553)
- 2022(5336)
- 2021(4962)
- 2020(4100)
- 2019(9392)
- 2018(8840)
- 2017(16558)
- 2016(8513)
- 2015(8627)
- 2014(8493)
- 2013(8620)
- 2012(8141)
- 2011(7595)
- 2010(7813)
- 2009(7217)
- 2008(7030)
- 2007(6557)
- 2006(5821)
- 2005(5007)
- 学科
- 济(37044)
- 经济(36994)
- 业(26872)
- 农(26440)
- 农业(18474)
- 管理(18209)
- 企(15033)
- 企业(15033)
- 方法(12521)
- 业经(11367)
- 中国(10981)
- 数学(10878)
- 数学方法(10718)
- 财(10025)
- 制(8898)
- 收入(8715)
- 地方(8690)
- 学(8061)
- 农业经济(7202)
- 发(6789)
- 银(6537)
- 融(6526)
- 金融(6526)
- 银行(6525)
- 分配(6320)
- 行(6300)
- 发展(6069)
- 展(6058)
- 策(6016)
- 体(5743)
- 机构
- 学院(120709)
- 大学(120004)
- 济(50115)
- 经济(48981)
- 研究(44824)
- 管理(43325)
- 理学(37257)
- 理学院(36804)
- 管理学(36038)
- 管理学院(35793)
- 中国(34026)
- 农(29550)
- 科学(26909)
- 京(24788)
- 财(24143)
- 所(22557)
- 农业(21756)
- 中心(21018)
- 研究所(20368)
- 业大(20152)
- 江(18901)
- 财经(18651)
- 经(17027)
- 范(16893)
- 师范(16722)
- 省(15861)
- 经济学(15859)
- 院(15715)
- 北京(15301)
- 州(15096)
- 基金
- 项目(82522)
- 科学(65391)
- 基金(61316)
- 研究(60353)
- 家(54474)
- 国家(53924)
- 科学基金(45533)
- 社会(40553)
- 社会科(38158)
- 社会科学(38149)
- 省(32180)
- 基金项目(31994)
- 自然(28045)
- 自然科(27459)
- 自然科学(27451)
- 自然科学基金(26962)
- 划(26781)
- 教育(26589)
- 资助(24024)
- 编号(23467)
- 成果(19790)
- 重点(18798)
- 发(18608)
- 部(18300)
- 国家社会(17701)
- 性(17619)
- 农(17489)
- 创(17058)
- 课题(16530)
- 创新(15875)
共检索到187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启臻 胡方萌
柔性扶贫是指在乡村价值基础上,充分利用乡村资源的一种扶贫理念。柔性扶贫视角下的乡村资源包括乡村农业资源、手工业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包括民居、村落、景观等资源,也包括村民生产与生活方式、乡村文化与民俗、乡村社会结构等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保障村落有机体的完整性和健康运行。柔性扶贫理念认为,村落贫困是由于村落有机体的构成要素或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村落正常运行受阻。因此,发现村落价值,修复村落结构,使其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健康运行,而不是对原有村落价值系统视而不见地去建立新系统,是精准扶贫理应遵
关键词:
柔性扶贫 乡村价值 乡村文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启臻 胡方萌
柔性扶贫是指在乡村价值基础上,充分利用乡村资源的一种扶贫理念。柔性扶贫视角下的乡村资源包括乡村农业资源、手工业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包括民居、村落、景观等资源,也包括村民生产与生活方式、乡村文化与民俗、乡村社会结构等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保障村落有机体的完整性和健康运行。柔性扶贫理念认为,村落贫困是由于村落有机体的构成要素或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村落正常运行受阻。因此,发现村落价值,修复村落结构,使其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健康运行,而不是对原有村落价值系统视而不见地去建立新系统,是精准扶贫理应遵循的重要理念。何斯路村由穷到富的蜕变过程,正是这一扶贫理念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
柔性扶贫 乡村价值 乡村文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开迪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产业扶贫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随着新阶段"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全党全社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旺、乡村兴",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抓好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尽管在产业扶贫过程中,脱贫地区产业基础得到有效夯实,但是产业扶贫不等于产业兴旺,如何基于现有产业扶贫基础进一步实现产业兴旺目标,关乎脱贫攻坚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两大历史性战略的有效衔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启臻
柔性扶贫是针对刚性扶贫而言的,为迎合自上而下的扶贫项目而不顾实际地削足适履扶贫行为,其结果往往导致扶贫项目失败或低效。柔性扶贫认为乡村是一个有机的价值体系,有自身的价值和发展规律,通过制度创新、要素重新组合可以使乡村价值得以放大。外来要素只有融入乡村体系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柔性扶贫不仅表现为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有效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晓华 黄如艳 张琼
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扶贫具有从"扶教育之贫"到"防止教育返贫"和从"以教育扶贫"到"教育促进乡村振兴"的双重意蕴。"十三五"期间,在"扶教育之贫"方面,青藏地区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但学校布局不适切;学校教育快速发展,但支持条件尚不充分。在"以教育扶贫"方面,教育目标基本达成,但指向性不明确;课程设置全面,但灵活性不够;培养过程规范,但与地方发展契合度不高。"十四五"期间,教育扶贫需在"防止教育返贫"上均衡学校布局、优化学校质量;同时,在"教育促进乡村振兴"上凸显劳动素养培育、完善课程设置、优化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契合的培养过程,探寻青藏地区从教育扶贫到防止教育返贫、以教育促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九霞 徐新建 王宁 谢彦君 马波 章锦河 杨勇 李菲 廖婧琳 翁时秀
如何借助旅游发展将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是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地区发展的重要议题。针对旅游扶贫与乡村振兴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来自旅游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地理学的10位专家依据"理论辨析—作用途径—作用模式"逻辑进行了跨学科研讨与对话。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充分认识以往旅游扶贫中遗留的不均衡、不充分等发展问题,坚持乡村正位,确立城乡平等"互哺"的关系;厘清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振兴的辩证关系,厘清乡村性、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多重逻辑关系;区分明确区域差异和发展阶段差异,并因时因地制宜;需要协同多元主体,尊重村民理性,提升乡村居民公民性;探索慢旅游、数字经济与乡村旅游融合等创新发展路径。
关键词:
旅游扶贫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高金泉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2017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强调,要"创新资金使用机制,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淳朴的乡风不仅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激活扶贫内生动力、巩固全面小康建设成效的重要保障。为深入了解农村文化生活领域存在的问题,探寻当前乡风日下的症结所在,笔者以家乡这个典型的山东农村为样本,对当前农村的"文化返贫"现象和"文化扶
关键词:
乡村文化 党支部 农民经济收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亚玲 李雪蕾 郭忠兴
2019年6月15—16日,由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宣教中心和南京农业大学联合主办,《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善宝农业现代化研究院共同承办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农业大学召开。来自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章 王烁
精准扶贫的关键是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集中连片特困区"久扶不脱"的瓶颈就在于内生成长力的匮乏。"木根模式"通过"政府—村民—市场"三元主体联动机制的良性运转,实现了主体"角色—行动"的转变,在协同合作中激发内生成长力,走出一条造血式的精准脱贫路径,对破解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空间贫困陷阱"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山东省财政厅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认真做好财政扶贫重点工作,积极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扎实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开展,财政支持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认真做好财政扶贫工作(一)强化财政保障,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坚持把扶贫资金放到优先位置予以保障,2018年,省级安排专项扶贫资金25亿元,引导全省各级安排各类扶贫资金1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6%、12.88%。近三年省级
关键词:
协作工作 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蒲阳
在当前我国大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两不愁、三保障”开始全面践行。然而,针对偶发性、个别性贫困现象的客观存在,仍需积极应对并解决因灾返贫、因病返贫等相对贫困问题。在当前的“后扶贫”时期,如何进一步加强和精细化扶贫工作以应对相对贫困问题,既是国家扶贫工作领域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贯彻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对此,国家制定出一系列针对贫困群体以及低收入群体的新型扶贫政策,其中明确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而慈善公益扶贫正是该政策指导下的重要扶贫实践。《2020·慈善公益与脱贫》一书,是由郑秉文和施德容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20年12月出版的一部系统阐述2020年中国慈善公益脱贫事业发展的著作,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金锐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航集团)坚持央企姓党,一直将落实党和国家重大政策部署摆在首要位置。东航集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高质量、高水平、可持续"地开展对云南省沧源县、双江县的定点扶贫工作。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东航集团两个定点扶贫县于2019年4月成功脱贫摘帽。2021年2月,东航股份公司荣获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成为唯一一家以整体主业公司获此殊荣的中央企业、民航企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莉 李海月
深度贫困县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必须深入分析并结合深度贫困县在金融扶贫顶层设计和金融扶贫发展经济性等方面的特殊性,才能切实发挥金融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建立健全扶贫攻坚制度保障,激发乡村脱贫内生动力等措施,构建农村脱贫长效机制,才能切实将扶贫攻坚工作引向深入。
关键词:
深度贫困 金融 特殊性 脱贫 长效机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田任华 赵发琪 郭志仪
承国家教委首届哲社科学青年基金的支持,自1987年以来,我们对甘肃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进行了持续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搜集了大量资料,并在一些贫困县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和收集了一些通过经济开发脱贫的典型范例。在此,我们择出几例进行分析,以总结经验,为进一步脱贫提供决策依据。 1.会宁县综合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会宁县原属定西地区,1985年10月划归白银市。该县过去是中部地区最贫困的县之一,由于气候干燥,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林
<正>关于脱贫攻坚时期扶贫政策的作用效果,当前学术界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脱贫攻坚凝聚了政府、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各方面的资源,对贫困地区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帮扶与推动作用。按照发展经济学中大推进理论的观点,脱贫攻坚的实施为贫困地区带来了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村产业等资源,外部的投资和帮扶不仅为贫困地区人口发展提供了原始的发展动力,而且培育出了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助于后期乡村振兴的稳定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