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31)
- 2023(11605)
- 2022(9345)
- 2021(8390)
- 2020(7034)
- 2019(15738)
- 2018(15865)
- 2017(31380)
- 2016(17236)
- 2015(19099)
- 2014(19443)
- 2013(18941)
- 2012(17388)
- 2011(15773)
- 2010(15936)
- 2009(15237)
- 2008(15124)
- 2007(13587)
- 2006(12312)
- 2005(11615)
- 学科
- 济(70087)
- 经济(69981)
- 管理(52820)
- 业(49616)
- 企(38517)
- 企业(38517)
- 方法(26919)
- 中国(25058)
- 数学(23622)
- 数学方法(23398)
- 农(21764)
- 制(20710)
- 财(20345)
- 业经(16641)
- 银(14635)
- 银行(14615)
- 农业(14187)
- 体(14138)
- 行(14014)
- 地方(13287)
- 学(13277)
- 融(12521)
- 金融(12519)
- 贸(12363)
- 贸易(12355)
- 易(12062)
- 务(11857)
- 财务(11822)
- 财务管理(11789)
- 体制(11423)
- 机构
- 大学(252584)
- 学院(250462)
- 济(106589)
- 经济(104258)
- 管理(94285)
- 研究(86723)
- 理学(80551)
- 理学院(79642)
- 管理学(78433)
- 管理学院(77965)
- 中国(66901)
- 财(54166)
- 京(53917)
- 科学(50629)
- 所(43282)
- 财经(42212)
- 农(41742)
- 中心(39044)
- 研究所(38715)
- 经(38283)
- 江(38126)
- 业大(35787)
- 北京(33824)
- 经济学(33740)
- 农业(32472)
- 范(32172)
- 师范(31850)
- 院(31542)
- 财经大学(31371)
- 经济学院(30415)
- 基金
- 项目(162110)
- 科学(128952)
- 基金(120108)
- 研究(118579)
- 家(104999)
- 国家(104198)
- 科学基金(89205)
- 社会(78441)
- 社会科(74419)
- 社会科学(74403)
- 基金项目(63477)
- 省(61133)
- 自然(56176)
- 自然科(54883)
- 自然科学(54868)
- 自然科学基金(53897)
- 教育(53766)
- 划(52409)
- 资助(47670)
- 编号(47488)
- 成果(39600)
- 部(36887)
- 重点(36526)
- 制(34842)
- 发(34770)
- 国家社会(33549)
- 创(33143)
- 课题(32729)
- 教育部(31809)
- 性(31760)
- 期刊
- 济(120368)
- 经济(120368)
- 研究(79534)
- 中国(50320)
- 财(41575)
- 农(38582)
- 学报(38158)
- 科学(35987)
- 管理(35463)
- 大学(29680)
- 学学(28033)
- 融(27964)
- 金融(27964)
- 农业(25194)
- 教育(24060)
- 财经(21651)
- 技术(19699)
- 业经(19464)
- 经济研究(19343)
- 经(18618)
- 问题(18536)
- 贸(13290)
- 业(12509)
- 现代(12452)
- 理论(12345)
- 版(11780)
- 技术经济(11622)
- 商业(11351)
- 国际(11093)
- 实践(10934)
共检索到381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郧山
城市化是工业革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之一。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和城市文明的普及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表现。城市化就其本质来说是伴随经济增长而发生的不断调整包括劳动力、资金和土地在内的社会资源配置的自然历史过程。劳动力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由农村转向城市;资金伴随劳动力转移而流动;土地由农业用途转向非农用途,城市地域扩大,是这一过程最重要的三个方面。通过劳动力对土地的替代、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劳动力和资金在城市地区的高效率利用而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是这种资源配置的调整和转移的经济理性之所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俞德鹏
户籍制度与城市化俞德鹏城市的集聚效益决定了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内在关系。将我国城市化进程与世界上20个非社会主义大国城市化的平均趋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化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导致滞后的原因是现行户籍制度而不是其他因素。城市化的滞...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贾韫
城市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加快城市化进程,能够带动户籍制度改革;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能够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构建有效机制,实现城市化与户籍制度改革的良性互动,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举措。
关键词:
城市化 户籍制度改革 互动关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雅南 邵宜航
本文基于我国二元经济和特定户籍制度背景下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构建了反映城乡劳动力转移过程的二元结构转变模型。不同于已有研究,我们的理论模型在明确农业技术进步作用的同时,进一步阐释了非农产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对结构转变和城市化的促进机制,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该理论模型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发展现实的拟合性。数值模拟显示了两部门技术进步与转移成本因素在不同发展阶段影响效应具有差异性,农业和非农产业的技术进步分别主导了经济体制改革重心转移前后两个不同阶段的结构转变。进一步,我们的分析也解释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差距持续扩大的现象。
关键词:
结构转变 城市化 户籍制度 二元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奋生 袁彬
当前户籍制度阻碍了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进城难使得劳动力资源不能合理流动;城乡待遇不公使得二元社会结构难以化解;人户分离使得社会经济发展不稳定;潜在消费受到抑制使得国家内需不足。相关公共部门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快户籍立法,加强法制宣传,科学设置城市准入门槛,完善户口登记制度以及建立动态的人口管理模式,革除户籍的附带功能并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
城市化 户籍制度改革 问题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岳立 张钦智
在城市化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现象的今天,农村人口的城市化也成为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学界普遍认为,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极大地约束了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进程,因此改革或取消户籍管理制度,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农村人口的城市化。然而,基于农民理性人的假设和对城乡相对收入差异模型的分析,得出改革或取消户籍制度并不会引发预期中的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进城落户的结论,并进一步指出只有实施一系列旨在提高农村人口对城市生活满足程度的改革才是促进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必然选择。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樊小钢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形成与强化过程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传统户籍制度对于城市化进程的阻碍作用是通过一系列配套制度得以实现的,因此,在改革户籍制度的同时,必须对这些配套制度加以变革。
关键词:
户籍制度 城市化进程 关联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扈立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文 赵方 杨飞 李鲁
本文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在考虑到劳动力异质性的基础上分析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城市化的关系。为此,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农村和城市两类异质劳动力以及农村和城市两类区域用地的内生城市化模型,引入土地流转和人口迁移的限制,研究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对城市化和居民福利的影响。模型理论分析表明:(1)在严格的土地控制和户籍限制下,只有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农村劳动力会迁往城市;(2)无论是允许土地流转还是户籍制度松绑,将有更多农村劳动力迁往城市,城市劳动力产出增加,农村劳动力福利大幅改善,城市劳动力的福利仅有少许下降,城市化率提高。反事实检验发现:允许1单位农村"宅基地"流转置换为0.5单位城市建设用地,则2000年和2011年城市化率比实际值分别提高1个和2.5个百分点;若劳动力摩擦程度整体下降0.3个单位,则2000年城市化率比真实值提高2个百分点,2011年提高3个百分点。本文的政策启示为:土地流转和户籍制度松绑的联合改革能够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及促进城市化红利的共享。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文 赵方 杨飞 李鲁
本文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在考虑到劳动力异质性的基础上分析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城市化的关系。为此,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农村和城市两类异质劳动力以及农村和城市两类区域用地的内生城市化模型,引入土地流转和人口迁移的限制,研究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对城市化和居民福利的影响。模型理论分析表明:(1)在严格的土地控制和户籍限制下,只有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农村劳动力会迁往城市;(2)无论是允许土地流转还是户籍制度松绑,将有更多农村劳动力迁往城市,城市劳动力产出增加,农村劳动力福利大幅改善,城市劳动力的福利仅有少许下降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文武 梁琦 张为付
本文构建了纳入制度效用折损和住房供给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住房价格和户籍制度影响城市生产率的机理,并采用中国城市数据进行反事实检验。研究发现:降低户籍限制和房价均让城市生产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户籍制度改革和房价调控将显著降低要素错配;户籍制度和房价的要素错配效应具有明显的城市异质性,减缓户籍限制对5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生产率提升最高,200万人口以下小城市幅度最低;房价控制对不同规模城市生产率的扭曲表现为"中间大,两头小"现象。
关键词:
城市生产率 房价 户籍制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文录 郁利燕
尽管我国户籍制度经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不断改革,但仍然没有完成改革的任务,户籍制度仍然是阻碍人口城市化的重要制度因素,因此,需要在总结以往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当前我国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设计未来我国户籍制度深化改革的方向和模式。本为对未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和路径进行了设计,提出了近期和远期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步骤。
关键词:
一元化 户籍制度 改革构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杜立芳
我国二元户籍制度在一定历史时期有积极作用,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形成、推进了国家工业化的进程、维持了城乡社会稳定等。但户籍制度带来农民被边缘化,阻碍了农民市民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违背了公民迁徙自由等基本权利、农民身份遭歧视、削弱了农民的进城积累、抑制了农民需求条件的进一步提升等方面。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成为农民市民化之必须,改革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相应的配套服务的展开、城市和谐共生和完善法律制度等相关问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晓春 马轶群
本文考虑到现在还在我国普遍实行的农村与城市分离的户口政策,根据流向城市的农村户口劳动力的去向,将城市部门分为两个部门,建立了一个哈利斯—托塔罗模式的劳动力转移模型。并用这个模型分析了农村户口劳动力向城市劳动转移的经济效果。随着经济发展、改革深化,我国现行的户口政策必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本文为加快这方面工作的进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