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05)
2023(18909)
2022(16243)
2021(15212)
2020(12957)
2019(29079)
2018(28862)
2017(54627)
2016(30282)
2015(33832)
2014(33125)
2013(32763)
2012(29940)
2011(27101)
2010(27083)
2009(25147)
2008(25093)
2007(22495)
2006(19908)
2005(17625)
作者
(89522)
(74436)
(74107)
(70363)
(47573)
(35873)
(33478)
(29030)
(28212)
(26707)
(25429)
(25147)
(24016)
(23690)
(23286)
(22764)
(22551)
(22233)
(21436)
(21418)
(18771)
(18370)
(18107)
(16990)
(16792)
(16734)
(16645)
(16458)
(15141)
(14778)
学科
(110537)
经济(110381)
管理(99521)
(92103)
(79553)
企业(79553)
方法(49937)
数学(41731)
数学方法(41264)
(34336)
中国(30463)
(30358)
业经(27236)
(26926)
(26876)
技术(24389)
(22325)
财务(22241)
财务管理(22196)
企业财务(21098)
理论(21059)
地方(20682)
农业(20432)
(20100)
银行(20018)
(19979)
贸易(19966)
(19407)
(19316)
(18919)
机构
大学(427043)
学院(423881)
管理(166970)
(162860)
经济(159063)
研究(143305)
理学(142939)
理学院(141275)
管理学(138841)
管理学院(138034)
中国(107859)
科学(92253)
(92005)
(79216)
(76768)
(73744)
业大(68020)
研究所(67241)
中心(65162)
(64594)
财经(61870)
农业(60537)
北京(57884)
(56274)
(54520)
师范(53822)
(51732)
(51675)
经济学(48498)
技术(47118)
基金
项目(289849)
科学(226179)
基金(209139)
研究(206167)
(185526)
国家(183992)
科学基金(156413)
社会(128873)
社会科(122099)
社会科学(122065)
(114304)
基金项目(111148)
自然(103954)
自然科(101457)
自然科学(101425)
自然科学基金(99655)
(96553)
教育(94868)
资助(85454)
编号(82611)
成果(66903)
重点(65279)
(63235)
(63018)
(60806)
创新(58634)
课题(57525)
科研(55560)
计划(54176)
大学(53445)
期刊
(181113)
经济(181113)
研究(121829)
中国(89903)
学报(76653)
(68756)
科学(67242)
管理(65064)
(63789)
大学(56739)
学学(53395)
教育(48359)
农业(46608)
(37538)
金融(37538)
技术(37385)
财经(30905)
业经(29282)
经济研究(28076)
(26657)
(26501)
科技(23159)
问题(22965)
图书(22820)
(21936)
技术经济(21109)
业大(19879)
理论(19636)
现代(18941)
资源(18621)
共检索到632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叶一娇  何燕珍  朱宏  邓昕才  吕逸婧  
随着市场环境动态性的逐步增强,如何提升组织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核心的管理议题。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探索了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技术创新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动态能力在其中所起到的中介作用和市场技术变动性在其中所起到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以我国357个企业为样本,结果表明资源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和协调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均有利于促进组织的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在资源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技术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协调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技术创新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此外,技术变动性调节了动态能力和组织技术创新的关系,技术变动性越强,动态能力对组织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就越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奚雷  彭灿  李德强  
以235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实证样本,研究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含资源柔性人力资源管理与协调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竞争性和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资源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协调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均能够促进双元创新;与协调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相比,资源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对双元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环境竞争性能够正向调节资源柔性人力资源管理与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而环境竞争性仅正向调节协调柔性人力资源管理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吴治国  石金涛  杨帆  
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知识创新的影响机制,包括提供创造型人才与提升员工创新素质的直接作用,以及通过营造组织创新气氛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的间接作用,而且在知识创新的不同阶段各项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有不同的贡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彭娟  李娇娇  
VUCA时代越来越多企业秉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通过人力资源雇佣柔性来追求创新性和敏捷性目标。为回答人力资源雇佣柔性是否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这个核心问题,文章区分了雇佣柔性和技术创新的不同类型,以信息技术应用为调节变量进行探索和检验。研究发现:(1)雇佣外部专家有助于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2)雇佣非全时雇员有助于促进企业的产品创新活动,但对企业工艺创新的正向影响不显著;(3)信息技术应用会增强雇佣外部专家对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4)信息技术应用对企业雇佣非全时雇员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影响较为复杂,可能存在增强或减弱的调节效应。研究结论为中国民营制造企业如何通过科学有效地实施柔性化雇佣策略,从而促进其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彭移风  杨扬  
战略柔性是企业赢得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要素,提升战略柔性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使命。本文从人力资源角度对如何提升组织的战略柔性进行了分析,并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许太明  梁威  
本文论述了柔性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柔性化过程中HR职能的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的柔性化是整个企业柔性管理成功实施的关键,柔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与员工建立合作的伙伴关系,并能够推动组织变革,从而增强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企业可以从三个方面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柔性化职能:增加员工的数量柔性,管理柔性化团队,增强组织学习、建立学习型组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晓辉  凌文辁  
柔性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 ,柔性管理的关键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的柔性化 ,主要包括领导的授权与员工的全面参与、工作分析的柔性化、员工的培训与发展以及柔性的激励措施 ,以利于柔性管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法宝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翔宇  李新建  魏海波  
选取海尔集团为样本企业,进行探索性纵向案例研究,揭示了企业如何以人力资源管理的多重战略匹配性,激活人力资源双元柔性(雇佣柔性和技能柔性)的替代和互补效应,改善组织绩效,创建柔性组织的动态演化历程。旨在丰富和拓展本土化的柔性组织理论,并为互联网背景下亟需转型的企业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历男  赵璞  冯宇  
如何提高组织柔性推动技术创新是动态环境下企业关心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在组织柔性理论和创新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战略导向的分析框架,并在调研基础上对各假设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能力柔性和资源柔性对技术创新产生不同的影响。资源柔性对渐进创新起促进作用,但对突变创新反而有不利的影响;而能力柔性对突变创新和渐进创新均有正向的推动作用。顾客导向只能提高资源柔性,对能力柔性没有显著的影响;企业家导向会增强企业的能力柔性,但会降低企业的资源柔性。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战略导向对企业柔性影响的差异,阐述了导向对技术创新的不同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燕萍  吴欢伟  
进入知识经济后,西方各国的人力资源柔性管理已初露端倪,其研究的理论也日趋完善。本文试从知识经济发展的背景出发,分析人力资源柔性管理趋势的动因,并对当前西方人力资源柔性管理理论中的两种主要模型和三个理论流派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翔宇  李新建  曹霞  
基于构型观和动态能力理论,借鉴"结构(管理构型)—行为(柔性能力培育)—绩效(组织绩效)"经典范式,构建"柔性人力资源管理构型—技能延展力—成长性绩效"的理论框架。对486份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调查问卷进行结构方程分析,结果表明:①因循多重匹配理念,人力资源管理构型能够凝练出3种典型柔性管理模式:内柔导向型HRM、外柔导向型HRM、内外兼柔导向型HRM;②差异化柔性人力资源管理构型(内柔导向型、内外兼柔导向型、外柔导向型HRM)正向影响组织成长性绩效;③技能延展力在柔性人力资源管理构型与成长性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技能延展力在内柔导向型、内外兼柔导向型、外柔导向型HRM与成长性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依次降低。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姜忠辉  赵迪  孟朝月  罗均梅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绿色技术创新逐渐成为实现“双碳”目标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基于动态能力理论、调节定向理论,对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深入探析,并重点考察组织调节定向的边界效应。基于中国205家制造业企业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对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动态能力在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组织调节定向在绿色动态能力对绿色产品创新的直接效应以及绿色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中发挥调节作用,在促进定向占主导的情境下,绿色动态能力对绿色产品创新的正向影响更强,绿色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绿色动态能力对绿色产品创新的间接影响也更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成林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对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容乐观,教师管理理念陈旧、体制较为落后,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创新和实践探索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只有不断拓宽研究思路,找寻新的对策,才能切实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实现高校自身的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