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5)
- 2023(251)
- 2022(214)
- 2021(209)
- 2020(209)
- 2019(385)
- 2018(374)
- 2017(457)
- 2016(405)
- 2015(472)
- 2014(453)
- 2013(495)
- 2012(512)
- 2011(485)
- 2010(485)
- 2009(430)
- 2008(409)
- 2007(369)
- 2006(278)
- 2005(242)
- 学科
- 学(852)
- 贸(735)
- 贸易(734)
- 易(728)
- 出(551)
- 出口(546)
- 出口贸易(546)
- 口(546)
- 济(456)
- 经济(456)
- 水产(447)
- 概况(431)
- 进出(430)
- 进出口(430)
- 进出口贸易(430)
- 动物(401)
- 动物学(346)
- 害(310)
- 物(310)
- 虫(306)
- 类(260)
- 植(249)
- 虫害(245)
- 植物(241)
- 方法(240)
- 农(237)
- 数学(229)
- 及其(228)
- 生物(225)
- 管理(221)
- 机构
- 学院(5928)
- 大学(5837)
- 农(4537)
- 农业(3852)
- 科学(3372)
- 研究(3109)
- 业大(2860)
- 农业大学(2547)
- 室(2366)
- 实验(2304)
- 实验室(2255)
- 所(2159)
- 业(2147)
- 重点(2137)
- 研究所(2134)
- 中国(1928)
- 技术(1735)
- 省(1635)
- 生物(1457)
- 中心(1415)
- 部(1392)
- 科学院(1378)
- 京(1339)
- 工程(1191)
- 动物(1155)
- 科技(1135)
- 家(1102)
- 国家(1032)
- 江(995)
- 农业科学(980)
共检索到8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超 雷莹 刘永忠
利用同源序列法结合电子克隆技术,从温州蜜柑幼果中克隆到长度为2 111 bp的L-半乳糖-1,4-内酯脱氢酶基因(citGalLDH),GenBank登录号为FJ849840。生物信息分析表明该基因包含一个1 81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05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68 628.63 u,等电点为8.727;柑橘GalLDH蛋白具备FAD_binding_4和ALO结构域,与杨树和拟南芥GalLDH蛋白的关系较近。所克隆的citGalLDH可为深入研究柑橘Vc合成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春苗 李明军 马锋旺 梁东 张敏
【目的】了解苹果果实L-半乳糖-1-磷酸磷酸酶(L-galactose-1-phosphate phosphatase,GPP)基因的特性,探索苹果GPP基因表达特性及其与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水平的关系。【方法】通过RT-PCR从苹果果实中克隆GPP全长cDNA,分析其序列特征,进行原核表达,制备GPP特异抗体,分析GPP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与苹果不同组织AsA的关系。【结果】从‘嘎啦’苹果果实中克隆的GPP cDNA(GenBank登录号为FJ752240)包含的最大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813 bp,编码270个氨基酸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锡亮 李英 侯喜林 王枫
采用RT-PCR、巢式PCR、3′RACE和5′RACE技术,获得了不结球白菜L-半乳糖酸-1,4-内酯脱氢酶(GLDH)基因cDNA2 034 bp全长序列。以苏州青为材料,进行光及黑暗对照处理,观察GLDH活性和L-抗坏血酸含量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时数的增加,不结球白菜L-抗坏血酸水平和GLDH活性升高,而在持续黑暗条件下植株的L-抗坏血酸含量和GLDH活性没有发现这种日变化,表明GLDH活性可能受光诱导调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红亮 李英 宋玉萍 马成英 侯喜林
根据植物中hpRNA(hairpin RNA)原理,选择GLDH基因cDNA序列同源性较低区域设计1对携带双酶切位点的特异引物,以不结球白菜‘苏州青’叶片为材料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GLDH基因片段。构建中间克隆载体,经过3次亚克隆将测序正确的GLDH基因片段分别以正向和反向两种形式插入到间隔基因YYT的两端,经鉴定已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中,成功地构建了干扰GLDH基因表达的RNAi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RNAi-GLDH,并将表达载体转化到农杆菌菌株LBA4404中,为深入研究GLDH基因功能提供有效的工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妮娜 马锋旺 张军科 梁东
L-半乳糖脱氢酶(L-Galactose dehydrogenase,GalDH)是维生素C合成的L-半乳糖途径中,催化L-半乳糖生成L-半乳糖内酯的关键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的GalDH cDNA序列设计1对扩增引物,以嘎拉苹果叶片为材料,采用RT-PCR法扩增出GalDH cDNA全长。将获得的基因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转入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经酶切和PCR鉴定,并对插入片段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获得的cDNA片段长为1 111 bp,是苹果GalDH cDNA全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俞乐 刘拥海 彭新湘
应用RT-PCR技术从水稻叶片中克隆了水稻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GLDH)的全长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水稻GLDH基因全长1752bp,亚克隆其部分成熟蛋白编码基因(789bp),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E.coli/pET30a-GLDHe,经酶切鉴定,DNA测序,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seta,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证实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6000的蛋白.用原核表达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抗体,用Westernblot检测抗体的特异性及效价,结果表明,抗体血清效价为1∶1000,在加IPTG诱导后的菌液中可以检测到相应的蛋白条带((相对分子质量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晶辉 胡超 刘晓柱 彭珍子 张学文
从湘西富含豆粕下脚料土壤中筛选鉴定出1株产α-半乳糖苷酶细菌,对其进行显微形态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及酶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细菌为球形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16S rDNA序列与乳球菌有98%的同源性,可以确定为乳球菌属。细菌产分泌性α-半乳糖苷酶,其胞外α-半乳糖苷酶摇瓶发酵液初酶活为6.21 U/mL,在45℃、pH 5.5时该酶活性表现为最大值。酶的表达受D-棉籽糖的诱导和葡萄糖的抑制,当D-棉籽糖的浓度为30μmol/mL时诱导效果最佳,当葡萄糖浓度为30μmol/mL时对该酶的合成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为糖代谢操纵元的典型调控方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岳成鹤 曹随忠 李西睿 冯冲 龙川 余树民 储明星 潘登科
【目的】筛选α-1,3半乳糖苷转移酶(α1,3galactosyl transferase,GGTA1)基因缺失的猪成纤维细胞。【方法】用同源重组载体pBS-GGTA1-SKO和pBS-GGTA1-DKO电转染GGTA1单等位基因敲除(GGTA1+/-)的五指山小型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利用磁激活细胞分选(MACS)、MACS联合流式细胞术(FACS)、TcdA联合FACS等3种方法进行细胞筛选;对MACS筛选获得的单细胞克隆进行PCR和FACS鉴定,对MACS联合FACS、TcdA联合FACS获得的细胞集落进行PCR鉴定。【结果】经MACS筛选获得了11个细胞克隆,经鉴定2个是GGTA1-/-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牛歆雨 雷玉山 梁东 马锋旺 王西锐
克隆猕猴桃果实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GalLDH)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基因,可为揭示猕猴桃高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研究以猕猴桃果实为材料提取总RNA,采用RT-PCR法,克隆出L-GalLDH基因的cDNA片段857 bp和DHAR基因的cDNA片段594 bp并测序,根据测序结果推测其氨基酸序列,并与刺梨、拟南芥、花椰菜、甘薯和草莓等植物的GalLDH基因和DHAR基因氨基酸序列进行亲缘分析。结果表明,猕猴桃GalLDH基因氨基酸序列和核苷酸序列与刺梨的相似性高达88%,其在同源基因进化关系树中单独聚为一类;DHAR基因氨基酸序列和核苷酸序列与苹果的相似性高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宝海 李德发 陆文清 代建国
旨在建立一种适合于测定饲用α-半乳糖苷酶活力的检测方法。实验利用对硝基酚 -α- D-吡喃半乳糖(p- NPG)作为酶反应底物 ,通过 4 0 0 nm比色检测酶反应所释放的对硝基酚的量来测定饲用酶制剂中 α-半乳糖苷酶的活性。研究表明 ,反应液中所含的对硝基酚的量大于 15 μmol.m L-1时 ,吸光值超过仪器的检测范围 ;酶制剂稀释倍数对对硝基酚比色法的影响较小 ,本底占总酶活的 10 %~ 16 % ,当酶稀释 10 0倍时 ,本底对酶活的影响最小 ;在测定酶活反应时间为 6 min时 ,已经有约 10 %的对硝基酚 - α- D-吡喃半乳糖水解 ,当酶液的酶活在 2 .0 U.m ...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庆丰 任雪平
[目的]对小型哺乳动物通过皮下注射D-半乳糖(D-galactose,D-gal)可快速有效建立脑衰老的动物模型,本试验旨在探讨长期注射D-gal对小鼠感觉皮层中胆碱能M1受体表达的影响,以揭示D-gal致衰老的神经机制。[方法]成年健康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试验组皮下注射D-gal(100 mg·m L-1),每天1次,连续8周。开颅,取初级感觉皮层制作组织切片,进行Nissl染色和M1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微镜下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皮层中总神经元密度、M1受体免疫阳性神经元密度,以及M1受体免疫阳性神经元与总神经元比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小鼠皮层中神经元密度未有显著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立 林玲 彭影琦 袁冬寅 肖文军
将30只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L–茶氨酸低剂量(100 mg/kg)、中剂量(200 mg/kg)、高剂量(400mg/kg)组。采用每日皮下注射200mg/kgD–半乳糖生理盐水溶液的方式建立衰老大鼠模型,考察L–茶氨酸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肝脏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和炎性介质含量的调节作用。每日分别以生理盐水和低、中、高3个剂量的L–茶氨酸生理盐水溶液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进行干预性处理8周后,检测大鼠的脾脏和胸腺器官指数、肝脏ALT和AST活力、肝脏内AGEs含量及炎性介质的m 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L–茶氨酸能提高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抑制肝脏ALT和AST活力上调,降低AGEs含量,并同时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受体(IL–1R)、白介素6(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等炎性介质的m 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维持肝脏内环境稳定,其中,L–茶氨酸中、高剂量组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肝脏保护作用较好。可见,L–茶氨酸可以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肝脏AGEs和炎性介质水平,维持肝脏内环境稳态,具有干预肝脏炎性衰老的功效。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春林 李淑兰 陆文清 谯仕彦
探讨饲用α-半乳糖苷酶固态发酵的生产条件,对培养基中的关键组分碳源、氮源进行了优化筛选,选择豆粕、甜菜渣、硫酸铵和磷酸氢二钾4种底物原料作为4个主要因素,每个因素设3个不同的质量分数水平,按正交设计表L9(34)安排试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因素水平依次为16%、4%、2%和2%时,培养基中酶比活性达到172 U/g以上。随后选择豆粕、甜菜渣和磷酸氢二钾三因素水平进行响应面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当培养基中豆粕的质量分数为19.20%,甜菜渣为3.89%,磷酸氢二钾为2.92%时,α-半乳糖苷酶理论比活性值最高(为174.98 U/g)。实验证明该优化条件下的最终酶比活性达到170 U/g以上。优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春雷 闫巧娟 江正强 李一男 唐荦
从土壤中筛选得到1株高产β-半乳糖苷酶的凝结芽孢杆菌,研究该菌产β-半乳糖苷酶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产酶适宜的培养基配方为蔗糖10 g/L,麦芽糖5 g/L,可溶性淀粉5 g/L,酵母提取物6.7 g/L,胰蛋白胨13.3 g/L,KCl 1.5 g/L;产酶的最适发酵温度为45℃。培养48 h总酶活力达到7.1 U/mL,60 h胞外酶活力最高为3.0 U/mL。胞外酶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65℃。该酶能够完全水解乳糖,可适用于无乳糖乳制品的生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倩倩 刘元 陈大松 李友国
以模式豆科植物蒺藜苜蓿中1个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基因为对象,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全长4 150bp,其编码区1 278bp,编码425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包括2个与细胞壁主要成分果胶降解有关的保守结构域PL-6superfamily和Glyco_hydro_28;该酶蛋白与鹰嘴豆、赤豆等豆科植物中的PG蛋白同源关系更近。苜蓿基因表达谱数据库分析和RT-PCR检测结果表明,MtPG在根瘤中呈显著增强表达,在非共生组织如根、叶中表达量很低。此外,基于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