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75)
- 2023(8091)
- 2022(6977)
- 2021(6438)
- 2020(5717)
- 2019(13262)
- 2018(13286)
- 2017(24976)
- 2016(14449)
- 2015(16557)
- 2014(17275)
- 2013(16763)
- 2012(15782)
- 2011(14240)
- 2010(14637)
- 2009(13656)
- 2008(13774)
- 2007(12853)
- 2006(10964)
- 2005(9704)
- 学科
- 济(56140)
- 经济(56079)
- 管理(37807)
- 业(34418)
- 方法(27907)
- 企(27332)
- 企业(27332)
- 数学(24821)
- 数学方法(24427)
- 农(16068)
- 财(14945)
- 学(14572)
- 中国(14436)
- 制(12304)
- 地方(11118)
- 业经(10552)
- 贸(10207)
- 贸易(10207)
- 理论(10146)
- 农业(10072)
- 易(9873)
- 银(9595)
- 银行(9540)
- 体(9090)
- 行(9055)
- 务(9031)
- 融(8981)
- 财务(8976)
- 金融(8973)
- 财务管理(8947)
- 机构
- 学院(210120)
- 大学(209306)
- 济(78607)
- 经济(76564)
- 管理(74246)
- 研究(74222)
- 理学(63104)
- 理学院(62332)
- 管理学(60841)
- 管理学院(60468)
- 中国(55015)
- 科学(50399)
- 农(46514)
- 京(45636)
- 所(40775)
- 业大(37560)
- 研究所(37306)
- 农业(37243)
- 财(37122)
- 中心(34425)
- 江(33774)
- 财经(28955)
- 北京(28694)
- 范(27402)
- 师范(27007)
- 州(26778)
- 技术(26542)
- 院(26514)
- 经(26063)
- 省(25495)
- 基金
- 项目(138284)
- 科学(104073)
- 研究(96281)
- 基金(95485)
- 家(85728)
- 国家(85016)
- 科学基金(69580)
- 省(56846)
- 社会(56056)
- 社会科(52882)
- 社会科学(52862)
- 基金项目(49946)
- 划(47786)
- 自然(46710)
- 自然科(45604)
- 自然科学(45582)
- 教育(45496)
- 自然科学基金(44739)
- 资助(41062)
- 编号(40395)
- 成果(33880)
- 重点(31863)
- 发(29562)
- 部(29550)
- 课题(29089)
- 计划(28270)
- 创(27747)
- 科研(27127)
- 创新(26079)
- 科技(25968)
共检索到312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韩国辉 魏旭 向素琼 汪卫星 何波 梁国鲁
本文以柑橘幼苗微量叶片(3~5 mg)为材料,改进柑橘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并对3种PAGE凝胶浓度和3种银染色方法进行了筛选和优化,建立了一种经济,高效的柑橘苗期SSR分析体系。试验结果表明:该微量叶片提取方法需材少,用时短,所提取基因组DNA质量好、纯度高,完全适用于SSR-PCR扩增反应。9%的PAGE凝胶浓度最适合柑橘SSR标记的电泳检测,扩增出的条带清晰,分散良好。改进的两种快速银染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染色方法染色效果较好,且更加经济。初步对两个柑橘杂交幼苗群体进行了遗传鉴定和分析,2对引物从24株沙田柚与强德勒柚杂交幼苗中鉴定出17株杂种,4对引物在沙田柚与红江橙杂交群体中扩增出14条...
关键词:
柑橘 苗期 SSR体系 优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杜娟 南宫自艳 周国娜 高宝嘉
我国于1979年首次在辽宁省丹东市发现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后,害虫扩散蔓延到山东、陕西、河北、天津和上海。美国白蛾繁殖量大,寄主植物种类繁多,扩散速度快,暴发时常食尽叶片。近
关键词:
美国白蛾 SSR 反应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世平 王福生 陈娇 余歆 余洪 罗国涛 胡洲 冯锦英 赵晓春 洪棋斌
【目的】优良的砧木能促进果树生长、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和适应性。目前我国柑橘生产上使用的砧木品系混杂,生长参差不齐,抗逆性差异明显,严重影响了苗木质量。通过对各种种质类型柑橘砧木的连续多年评价,分析不同遗传种质砧木的种子和苗期特征,鉴定影响砧木苗木质量的关键性状,建立规范柑橘砧木的评价标准,为筛选优良砧木单系提供指导。【方法】以104份柑橘砧木种质为材料,连续5年评价单果种子数、种子饱满度、千粒重和胚型等种子性状及播种后的出苗率、黄化率、立枯率、株高和茎粗等苗期性状,并对这些指标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分析以及不同年份间的变异系数分析。利用保守的直系同源序列(conserved ortholog sequences,COS)分子标记技术评价部分不同胚型砧木种质幼苗遗传背景的一致性,分析部分种质中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元件(miniature inverted-repeat transposable element,MITE)片段插入与胚型的关联性。【结果】(1)枳、枳杂种和香橙的果实为多核和较多核,种子为混胚和多胚,种子饱满,大部分材料的种子千粒重为200 g以上;而宽皮柑橘为少核、较多核和多核,多胚,种子中等饱满,约一半种质的种子千粒重为100 g以下。(2)在苗期特性方面,香橙出苗率最高,黄化率较低,其幼苗对立枯病比较敏感;枳及其杂种的出苗率较高,黄化率也较高,但耐立枯病;宽皮柑橘的出苗率则较低,幼苗发生黄化和立枯的比例也比较低。比较播种后10个月内的幼苗生长势,枳的生长势最强,其次是枳杂种和香橙,而宽皮柑橘的生长势最弱。(3)对种子和苗期性状指标的相互关系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除黄化率和立枯率外,单果种子数、千粒重、饱满度、单胚比例、多胚比例、胚型、出苗率、幼苗株高和茎粗等指标之间具有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的相关性,且不同指标对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有明显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能够清楚地区分枳、枳杂种、香橙、宽皮柑橘及其他砧木的种质类型。除黄化率外,种子性状和苗期表现的指标在不同年份间的变异系数相对较低,说明这些性状较为稳定。(4)COS分子标记结果显示,单胚宽皮柑橘幼苗的变异程度比单胚枳及其他多胚或混胚类型种质的变异程度高;在单胚的柚和宽皮柑橘等种质中没有MITE片段的插入,而在多胚的香橙、宽皮柑橘、枳杂种等种质中有插入,但是在枳种质中无论是单胚还是多胚均没有检测到MITE片段的插入。【结论】柑橘砧木种子性状和幼苗性状指标之间高度相关,通常种子性状优异的砧木种质,其幼苗质量也较好。枳的种子和幼苗(播种后10个月)综合性状最好,其次是枳杂种和香橙,宽皮柑橘的种子和苗期综合性状最差。
关键词:
柑橘砧木 种子性状 胚型 出苗率 一致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兰 蔡东长
水稻苗期寒害是引起水稻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高州普通野生稻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能蕴含苗期强耐寒基因。本研究通过苗期耐寒性鉴定,初步鉴定出2个编号(GZW5、GZW18)的高州普通野生稻具有苗期强耐寒性。利用平均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的225对SSR标记,对耐寒的高州普通野生稻与对照水稻不耐寒品种三百粒之间进行多态性筛选,共筛出83对引物具有SSR标记的多态性,多态率为36.9%。这些多态标记在第5,10,12号染色体上的标记数较少,分别只有4,3,4对,其他染色体的标记数较多且分布均匀。进一步通过构建高州普通野生稻与水稻品种三百粒杂交的分离群体,并通过具有多态的SSR标记检测F2分离群体...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高州 苗期 耐寒 SSR标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余庆辉 刘磊 王柏柯 杨生保 杨涛 李君明 侯喜林
【目的】利用盐敏感的栽培种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M82与耐盐的野生种潘那利番茄(Solanum pennellii)LA716构建的渐渗系群体,对苗期耐盐QTLs进行定位,并初步分析QTL遗传效应和互作效应。【方法】将4片真叶幼苗移栽到1/2浓度的Hoagland营养液中,按一定浓度逐日增加盐,至终盐浓度700mmol·L-1NaCl+70mmol·L-1CaCl2后,按照0—10级调查耐盐级数,并利用Dunnett测验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定位了分布在2、6、7、8、10等5条染色体上的7个影响番茄苗期耐盐性的QTLs(Stq2a、Stq2b、Stq6a、Stq7a...
关键词:
番茄 渐渗系 耐盐 QTLs定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兴红 李红叶
为了获得最优柑橘黑斑病病原菌柑橘叶点霉菌ISSR-PCR反应体系,利用单因素试验法对反应体系中的5个因素(Mg2+、d NTP、引物、Taq dNa聚合酶和模板dNa)分别设置了不同的浓度梯度进行反应体系的优化。结果表明,在20μL反应体系中,含有1.5 MMoL/L的Mg2+、0.15 MMoL/L的d NTP、0.3μMoL/L的引物、25 Ng dNa模板、0.5 U Taq dNa聚合酶为最优。利用优化的ISSR-PCR反应体系对不同地理来源的21株柑橘叶点霉菌菌株进行扩增。结果表明,已建立的体系稳定可靠。柑橘叶点霉菌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为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柑橘叶点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鹏 周金环 王新亮 李楚欣 李佳欣 姜培 刘金香 宋震
【目的】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是一种毁灭性柑橘病害,主要由韧皮部杆菌属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侵染引起。本研究旨在探究侵染初期CLas在柑橘毛状根中的增长规律,优化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介导的黄龙病抗性快速评价体系并应用于抗菌肽的抗性评价。【方法】基于植物表达载体pGNGM1300,通过发根农杆菌K599介导的毛状根转化体系转化不同柑橘品种,筛选毛状根诱导快、转化率高的品种;接种CLas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对毛状根中的CLas进行定期检测,揭示其增长规律;在优化黄龙病抗性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通过CLas和相关基因的(RT-)qPCR、胼胝质含量检测、显微结构观察和症状观察等开展抗菌肽的黄龙病抗性评价。【结果】供试的11个柑橘品种中,香橼(Citrus medica)的毛状根诱导最快(15 d)、诱导率最高(73.75%),并且毛状根中转基因阳性率高(53.54%)。qPCR定期监测结果显示,在接种后第20—30天(days post inoculation,dpi),CLas开始在根中定殖;在30—50 dpi,CLas含量呈显著上升的趋势;CLas含量在60—120 dpi时略有波动,但与50 dpi时差异不显著。抗菌肽MaSAMP(stable antimicrobial peptide)、HBD-4(homo sapiens defensin beta 4)和CB(cecropin B)的抗性评价结果分析显示,在50—120 dpi,MaSAMP和CB表达植株中CLas含量均低于对照,且差异显著,除90 dpi外HBD-4表达植株中CLas含量也显著低于对照。3种抗菌肽表达植株中的胼胝质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60 dpi),韧皮部细胞壁增厚不明显,未出现明显的淀粉粒和胼胝体沉积,并且均未发现根部死亡等现象(90 dpi)。【结论】揭示了侵染早期CLas在柑橘毛状根中的增长规律;优化了发根农杆菌介导的黄龙病抗性快速评价体系;明确转基因过表达抗菌肽MaSAMP、HBD-4和CB可显著抑制CLas的增殖,减少胼胝质沉积,减轻黄龙病症状,具有用于黄龙病防控实践的潜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平 潘青华 金万梅 李少宁 许奕华 姜明 韩振海
本研究主要对树莓SSR-PCR体系进行优化,以‘来味里(Reveille)’红树莓为试材,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和两因素完全随机试验,研究各主要参数的适宜浓度,建立适合树莓SSR反应的最佳体系,并通过16个不同的树莓栽培品种对优化后的体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中,引物浓度的变化对扩增结果的影响最大,优化后的最佳反应体系(25μL)中,Taq DNA聚合酶和DNA最适用量分别为1.0U和30ng;Mg2+、dNTP和引物最适浓度分别为1.5、0.2mmol/L和0.4μmol/L。利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和10对SSR引物对16个树莓品种进行PCR扩增,不同品种间扩增结果稳定,多态性位...
关键词:
树莓 SSR 体系优化 应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晓阳 李火根
以12个鹅掌楸种间杂交组合子代及其亲本自由授粉子代为材料,在分析各子代苗期生长性状及杂种优势表现的基础上,利用SSR分子标记检测鹅掌楸交配亲本的遗传距离以及杂交组合子代的杂合度,进而分析鹅掌楸苗期生长性状杂种优势与亲本遗传距离及子代杂合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鹅掌楸亲本遗传距离及子代杂合度与苗期生长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表明二者可能并非鹅掌楸杂种优势形成的主要原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瑞 李晓燕 王力荣 王国山
为确立的桃10μL SRAP反应体系,以桃部分品种为试材,采用均匀设计,对SRAP-PCR反应体系中TaqDNA聚合酶、模板DNA、dNTPs、Mg2+、引物5个组分的浓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桃10μL的SRAP反应体系的最佳组分包括2 UTaqDNA聚合酶5、0 ng模板DNA、0.6 mmol/L dNTPs0、.25μmol/L引物、2.0μL 10×PCR Buffer+Mg2+。利用所确立的体系对其他部分桃种质进行扩增的结果清晰可靠,多态性好。并且利用随机挑选的SRAP引物和SSR引物分别区分鉴定8种桃种质,发现SRAP用5对可以将桃种质区分开,而SSR用13对才区分开,说明在桃品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苏国钊 李嫒嫒 刘中华 陈宇华 张秀杰 马莹雪 杨旭红 邓超 徐振江
【目的】筛选出一套SSR核心引物,建立苦瓜品种分子鉴定体系和SSR指纹图谱库,为苦瓜品种鉴定、纯度鉴定和新品种权保护等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用表型差异大的8个苦瓜代表性品种,通过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138对SSR引物进行初步筛选,将筛选出的引物5'端进行荧光标记。选取不同地理来源的95个苦瓜品种进行PCR扩增,经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计算各引物的区分率、PIC值、等位基因数等参数,复选一套区分率高、多态性良好的SSR引物组合。将复选得到的引物对另外113个苦瓜品种进行检测,筛选出SSR核心引物,构建苦瓜品种DNA指纹图谱库。【结果】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初步筛选出45对特异性强、多态性高、条带清晰的SSR引物。使用荧光毛细管电泳,从小群体至大群体最终筛选出20对SSR核心引物。核心引物分4组进行多重电泳,采集了208个苦瓜品种的DNA指纹数据。20对SSR核心引物共检测到65个等位变异,102种基因型。在此基础上,选取12个参照品种,可覆盖所有等位变异类型。经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208个苦瓜品种被分为两类,20对SSR核心引物适用于苦瓜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核心引物可以将208个苦瓜品种中的202个区分开,区分率达到97.11%。使用11组亲本与杂交种材料进行亲缘关系鉴定,基本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其中2组各出现1个片段丢失的位点,可为苦瓜杂交种关系鉴定的判定阈值提供参考。【结论】本研究基于20对SSR核心引物构建的苦瓜品种分子鉴定体系鉴定效果好,应用性强,可用于苦瓜品种真实性鉴定、纯度鉴定、杂交种关系鉴定、辅助DUS测试筛选近似品种和新品种权保护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凌晨 赵洪 颜军 马莹雪 冯艳芳 张靖立 李波 邓超 徐振江
为建立莴苣品种DNA分子快速鉴定技术体系,选择8个表型差异大、不同类型的莴苣品种,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从245对引物中初筛出81对引物,对初筛引物添加荧光标记,另选择90个有代表性的莴苣品种,利用毛细管电泳复筛出22对核心引物,依据扩增片段大小为各引物选择了相应的参照样品,采集了233个莴苣品种的DNA指纹数据。结果表明,22对核心引物在233个莴苣品种中共检测到269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到等位基因为4~22个,平均为12.23个,PIC值为0.37~0.89,平均为0.7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33个供试品种主要划分为茎用和叶用两大类群,叶用类群中结球莴苣聚成一类,半结球莴苣趋于聚成一类,散叶莴苣难以聚成一类。对核心引物未能区分开的6组15个品种进行田间种植对比鉴定,3对品种表型性状无明显差异被判定为相同品种,表型性状有明显差异的品种大部分性状表达状态相同或相近,为近似品种,表明分子指纹聚类结果与基于表型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此外,8组24个同名品种均能从分子上进行区分。利用筛选出的22对核心引物构建了233个莴苣品种的指纹数据库,建立了通用于茎用莴苣和叶用莴苣的品种鉴定技术体系,可用于莴苣品种和种质资源快速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和DUS测试辅助筛选近似品种等工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银霞 李天红
以‘新大久保’桃为试材,利用正交设计直观分析法和2因素完全随机试验优化了桃SSR技术中PCR反应体系。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桃遗传分析的SSR技术体系为:在25μL反应体系中Taq DNA聚合酶和DNA最适用量分别为1 U和50~100 ng;Mg2+、dNTP和引物最适终浓度分别为1.5~2.0 mmol/L、0.20~0.28 mmol/L和0.2~0.6μmol/L。利用30个桃品种验证此反应体系,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扩增产物在100~300bp,多态性高,且反应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丹宁 熊耀国 宋露露 李峰 徐刚
用Logistic曲线模拟泡桐19个无性系苗期的年生长动态,估测了它们日生长速率的最大点和速生期的两个拐点及长度。用正交多项式逼近无性系的增长曲线,对组成曲线的回归系数β_0、β_1和β_2进行了多元方差检验,差异显著。泡桐无性系年生长进程可分为早、中、后三个时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戴海芳 武辉 阿曼古丽·买买提阿力 王立红 麦麦提·阿皮孜 张巨松
【目的】棉花(Gossypium hirsutum)虽是较耐盐碱的作物,但不同品种间耐盐性差异较大。本研究旨在探讨新疆各年代不同基因型棉花苗期耐盐特性,挖掘棉花本身耐盐遗传资源,筛选耐盐性快速鉴定指标并建立可靠的棉花耐盐性数学评价模型,为棉花耐盐新品种选育及大规模品种耐盐性评价奠定基础。【方法】以17个棉花品种为试验材料,按NaC1盐与草炭、蛭石复合基质重量比设置0(CK)、0.6%两个处理水平,棉种经消毒、催芽后播于复合基质,通过苗期盐土栽培持续胁迫的方式,可反映棉株在大田条件中的实际胁迫环境及真实抗逆机制。对各处理下各品种出苗率(ER)、幼苗鲜重(FW)、干重(DW)、植株含水量(PWC)...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