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03)
2023(7840)
2022(6508)
2021(5831)
2020(4661)
2019(10476)
2018(10225)
2017(18373)
2016(10483)
2015(11573)
2014(11715)
2013(11746)
2012(11644)
2011(10868)
2010(11362)
2009(10309)
2008(10455)
2007(9545)
2006(8759)
2005(8288)
作者
(35527)
(29541)
(29513)
(27642)
(19046)
(14306)
(13134)
(11540)
(11445)
(10823)
(10340)
(9978)
(9866)
(9697)
(9686)
(9068)
(8907)
(8660)
(8625)
(8607)
(7803)
(7728)
(7391)
(6801)
(6782)
(6754)
(6728)
(6702)
(6288)
(6088)
学科
(47238)
经济(47192)
(23809)
管理(23701)
地方(17865)
中国(17254)
(16700)
企业(16700)
(14938)
方法(12141)
业经(11825)
(11790)
农业(10302)
(10153)
地方经济(10106)
数学(9960)
(9831)
金融(9829)
(9746)
数学方法(9735)
银行(9718)
(9687)
(9496)
教育(8619)
(8175)
贸易(8164)
环境(8138)
(7965)
(7784)
发展(7174)
机构
学院(157849)
大学(157407)
研究(66875)
(59747)
经济(58092)
管理(50718)
中国(48036)
科学(43672)
理学(41763)
理学院(41037)
管理学(39981)
管理学院(39705)
(36908)
(36510)
(36178)
研究所(33118)
农业(28971)
中心(28283)
(27617)
(27387)
业大(26980)
(24471)
(24205)
师范(24139)
(23874)
北京(23562)
(22097)
科学院(20585)
财经(20575)
技术(19678)
基金
项目(100371)
科学(76654)
研究(70921)
基金(68668)
(62062)
国家(61488)
科学基金(50092)
(42286)
社会(42192)
社会科(39840)
社会科学(39827)
(35450)
基金项目(35367)
教育(32732)
自然(32664)
自然科(31855)
自然科学(31836)
自然科学基金(31226)
编号(28679)
(28606)
资助(28551)
成果(24560)
重点(23952)
课题(22761)
发展(22306)
(21893)
(20719)
(20506)
计划(20303)
创新(19504)
期刊
(80501)
经济(80501)
研究(52915)
中国(42434)
(36062)
学报(32124)
科学(27522)
农业(24977)
教育(24796)
大学(23415)
学学(22039)
管理(20454)
(19298)
(18086)
金融(18086)
业经(14206)
技术(13776)
(12641)
经济研究(12099)
财经(9945)
问题(9848)
业大(9424)
(9193)
(8598)
科技(8349)
农业大学(8041)
(7817)
世界(7690)
资源(7632)
(7631)
共检索到263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龙兆雨  何可佳  戴良英  谢深喜  易图永  
以柑橘砂皮病菌为靶标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从土壤中分离到的227株细菌中获得4株对柑橘砂皮病菌有明显抑制活性的菌株,其中Y2菌株发酵液稀释5倍和10倍后,对柑橘砂皮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69.85%、61.76%。生理生化测定与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结合,确定Y2菌株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Y2菌株培养的最佳氮源和最佳碳源分别为蛋白胨和可溶性淀粉,最佳发酵温度28℃,转速180 r/min。Y2菌株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经80℃高温处理和强酸、强碱处理,活性明显下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耿鹏  张彦博  胡美英  陈少华  瞿菲  
【目的】筛选能有效防治柑橘采后绿霉病菌(Penicillium digitatum)的拮抗酵母菌,为柑橘的采后保鲜提供参考。【方法】从园艺果园采集不同的水果样品,用稀释平板法分离筛选生防酵母菌株,并进行鉴定;采用PDB液体培养试验和刺伤接种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酵母菌悬浮液对离体和活体柑橘绿霉病菌的防治效果。【结果】获得1株拮抗酵母菌HP-10,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及18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将其鉴定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离体和活体抑菌试验表明,菌株HP-10悬浮液能有效抑制绿霉病菌孢子的萌发;用108CFU/mL HP-10悬浮液处理病原菌孢...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学武  胡博涵  刘素纯  任智璐  蒋加拉  李佳莲  
为开发微生物油脂资源,从土壤中筛选出1株油脂含量为13.52%的曲霉,经紫外线诱变选育出1株油脂含量为18.75%的高产油脂曲霉.通过对菌体产油脂因素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摇瓶发酵培养最适产油脂条件为:以30g/L马铃薯淀粉为碳源,以0.897g/L硫酸铵为氮源,碳氮比为80∶1,培养温度28℃,pH6.5,摇瓶发酵120h.验证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该条件下所得菌体生物量为12.62g/L,油脂产量为4.748g/L,菌株油脂含量为37.62%,淀粉利用率为78.5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海英  李海山  
为了筛选漆酶高产菌株,优化其液态发酵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利用平板筛选获得菌株,通过测定漆酶活力优化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从自然界中筛选出一株产漆酶活力较高的白腐真菌,命名为J-1;菌株J-1适宜的发酵培养基为:麸皮4%,蛋白胨1.5%,CuSO41.0 mmol/L,对羟基苯甲酸10 mmol/L,氯化镁10 mmol/L;适宜的培养条件为:250 mL三角瓶中装40 mL培养基,培养基初始pH为5.0,接种量为6%,培养温度为30℃,转速为200 r/min,培养时间为9 d。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芬  李静虹  王俊宏  王梦亮  
【目的】本研究旨在获得对赞皇枣黑腐病菌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拮抗链霉菌,并对其发酵培养基配方和条件进行优化,以期为进行田间试验和开发生防制剂奠定基础。【方法】以赞皇枣黑腐病优势病原真菌—细极链格孢菌为靶标采用琼脂块法、牛津杯法和含药平板法对从特殊生境分离获得的10株抗真菌链霉菌进行室内多重筛选并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和单因素试验对筛选获得的拮抗链霉菌分别进行发酵培养基优化和最佳发酵条件确立【结果】活体筛选试验中菌株AC03,AC04和AC07表现出了明显的拮抗效果,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2.09±1.45),(15.75±1.34),(18.33±0.78)mm;上述3株菌的无菌发酵滤液活性测定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振山  侯改成  孙志宏  李军  韦革宏  
【目的】优化番茄灰霉病菌拮抗菌的发酵条件,初步探究其抑菌效果,为番茄灰霉病菌的生物防治提供潜在的资源菌。【方法】以前期从大蒜鳞茎中筛选出的拮抗菌D6和D10为研究试材,以接种量、温度、摇床转速和装液量为考察因素,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D6和D10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优化条件下D6和D10的无菌滤液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D6和D10的最佳摇床培养条件分别为,D6:接种量4%,温度22℃,转速180r/min,装液量50mL;D10:接种量4%,温度26℃,转速150r/min,装液量75mL。当D6的无菌滤液质量分数达到15%时,其抑制率最高达到85.33%;当D...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晓丽  赵红杰  唐彩乐  宗兆锋  
【目的】探讨生防放线菌153的固态发酵条件,并考察其耐热力,为生防放线菌的大规模生产及活体菌剂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将发酵物的含菌量作为筛选指标,以玉米粉、甘油、蔗糖、葡糖糖和可溶性淀粉为碳源,以小米粉、蛋白胨、酵母浸粉、黄豆粉和尿素为氮源,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得适宜的碳、氮源,再采用L25(56)正交设计优化固体培养基配方,在此基础上确定固态发酵终点以及所需的接种量和种子液种龄。最后将壳聚糖、非耕作层黄土、高岭土、炉渣、碳酸钙、面粉和几丁质分别与生防放线菌153菌粉混合,55℃水浴至致死中时,测定生防放线菌153的耐热力,筛选适宜的载体。【结果】生防放线菌153固体培养基配方为:80mg/...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垂宝  刘双清  马文月  韩军花  曹海佳  张小艳  廖晓兰  
采用平板分离法、平板对峙法从龙牙百合内生菌中筛选获得了具有抑制灰葡萄孢菌活性的98号菌,其抑菌率为74%;对98号菌进行生理生化测定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gladioli)。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该菌株的发酵条件和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pH值为7、培养温度为32℃、接种量为发酵液体积的6%、250 mL三角瓶装100 mL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发酵培养基、180 r/min的摇床培养5 d,其抑菌活性最大;优化后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硫酸亚铁0.15 g、玉米粉20 g、牛肉膏15 g,水1 L。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垂宝  刘双清  马文月  韩军花  曹海佳  张小艳  廖晓兰  
采用平板分离法、平板对峙法从龙牙百合内生菌中筛选获得了具有抑制灰葡萄孢菌活性的98号菌,其抑菌率为74%;对98号菌进行生理生化测定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gladioli)。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该菌株的发酵条件和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pH值为7、培养温度为32℃、接种量为发酵液体积的6%、250 mL三角瓶装100 mL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发酵培养基、180 r/min的摇床培养5 d,其抑菌活性最大;优化后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硫酸亚铁0.15 g、玉米粉20 g、牛肉膏15 g,水1 L。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建芳  刘秋  赵柏霞  刘志恒  齐小辉  刘长建  
海洋是当前放线菌资源的重要来源,由于其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代谢系统多样的放线菌,随着研究的深入,有望获得具有不同抑菌活性的有益菌株。从大连黄海海域海底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得到1株放线菌YH23,为进一步开发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采用牛津杯法检测其发酵液对番茄溃疡病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 michiganensis, Cmm)的抑菌活性,并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设计方法筛选出该菌株的最优发酵配方和发酵条件,同时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了该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YH23发酵液对番茄溃疡病菌(Cmm)具有抑制活性;其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组分为黄豆粉10g,地瓜粉10g,氯化钠2g,碳酸钙1g,去离子水1L;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初始pH值6.0,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5d,接种量8%,装液量75mL/250mL,转速为150r·min-1,优化后发酵液的最佳抑菌圈直径较初始发酵液增大47.2%;该菌株16S rDNA序列与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 NBRC 13433T)相似度为99.58%,聚类分析显示二者亲缘关系最近,结合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最终确定该菌株YH23为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纪明山  王毅婧  
探讨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SDYT-79菌株液体发酵条件,为提高其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产量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该菌株的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SDYT-79菌株培养基各组分的最佳配比为:蔗糖3.0%、蛋白胨0.3%、酵母膏2.0%、氯化钠0.3%,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9.0、培养温度24℃、培养时间36h、250mL三角瓶装液量120mL、接种量体积分数0.5%~1%。在最佳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SDYT-79菌株抑菌能力提高14.3%。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章四平  刘圣明  王建新  周明国  
通过单因子试验筛选到了适合枯草芽孢杆菌NJ-18生防菌株生长及其拮抗物质产生的最佳碳源为玉米粉和麦芽糖,最佳氮源为豆粕,最佳金属离子是Ca2+。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该培养基各组分的最佳含量为:玉米粉10g.L-1、麦芽糖30g.L-1、豆粕30g.L-1、CaCO31.5g.L-1;在确定适合该菌株的培养基组分基础上,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初始pH为6.8、培养温度为28℃、250mL摇瓶装液量为90mL、接种量为2%(体积分数)、培养时间为36h、转速为180r.min-1时为该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永齐  刘慧平  张姝  韩巨才  刘慧芹  
【目的】确定番茄内生放线菌Fq24的最佳发酵液培养基配方和最佳发酵条件。【方法】通过测定Fq24菌株发酵液对灰葡萄孢的抑菌作用,研究了Fq24菌株在不同发酵培养基、培养时间、接种量、装液量、起始pH、培养温度、碳源、氮源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及其代谢物活性,以确定其最佳发酵条件。【结果】Fq24发酵液培养基的最适配方为:葡萄糖20 g,黄豆饼粉20 g,玉米面30 g,淀粉10 g,牛肉膏1 g,KNO32 g,NaCl 2 g,MgSO40.3 g,CaCO36g,KH2PO40.2 g,H2O 1 000 mL;筛选出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时间7 d,接种量10%,500 mL容量瓶中装液量1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泉   周贤文   邓家锐   刘忠贤   徐嵩琳   敖义俊   何孙军   杨艳琼   付世军  
【目的】明确不同来源的柑橘轮斑病菌(Pseudofabraea citricarpa)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并筛选出有效防治药剂,为病害的精准高效防控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来自陕西、湖北、重庆的3个柑橘轮斑病菌株WZSS1、CGDS2、YLSDP80的最适生长温度、pH值、培养基、碳源、氮源等生物学特性,并测定了24种杀菌剂对其的室内毒力。【结果】3个柑橘轮斑病菌株在 0~30 ℃均可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15~20 ℃,当温度达到35 ℃时3个菌株的菌丝均不生长;3个菌株的菌丝在pH值4~11范围内均能生长,其中,最适宜WZSS1、CGDS2、YLSDP80菌株生长的pH值分别为4、5、6,当pH值为12时3个菌株均无法生长;在供试培养基中,3个菌株在Czapek’s培养基上菌落直径均最大、菌落松散,在同一培养基上,CGDS2的菌落直径和生长速率最低,WZSS1最高;WZSS1、CGDS2、YLSDP80的最适碳源分别为蔗糖、可溶性淀粉、葡萄糖,YLSDP80可在果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菌落直径为20.67 mm,而另外两个菌株则不能;除碳酸铵外,3个菌株均可在其余氮源上生长,尿素抑制WZSS1和CGDS2菌丝生长,硫酸铵抑制YLSDP80菌丝生长;不同药剂对3个菌株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差异,10%苯醚甲环唑、25%咪鲜胺、43%戊唑醇对3个菌株均有良好抑制作用,EC50值均在0.30 μg/mL以下,但50%多菌灵和2%春雷霉素对WZSS1、22.5%啶氧菌酯对CGDS2、3%中生菌素对YLSDP80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差,EC50值最高达到378.58 μg/mL。【结论】柑橘轮斑病菌株适宜在温度为15~20 ℃,pH值5.0,可溶性淀粉、蔗糖为碳源,谷氨酰胺、脯氨酸、氯化铵为氮源的培养环境下生长。10%苯醚甲环唑、25%咪鲜胺、43%戊唑醇对3个菌株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明显,是防治柑橘轮斑病的潜力药剂。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傅云霞  蔺玉萍  张木清  陈柏铨  余伟俊  陈如凯  许燕  郭春芳  
通过对运动发酵单胞菌原始菌株(ZM6)的耐酸驯化、紫外诱变、小型初筛和复筛,获得一株耐酸突变菌株ZM6-3-2.通过突变菌株与出发菌株以及酵母发酵性能的比较表明,ZM6-3-2的发酵蔗汁性能显著优于ZM6菌株和工业生产乙醇的酵母,其最终乙醇质量浓度为56.64 g.L-1,比ZM6菌株的52.18 g.L-1提高了4.46 g.L-1,而且最终乙醇质量浓度、总糖出酒率、总糖利用率均比酵母高出约10%.通过正交试验对该耐酸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并进行验证,发现含250 g.L-1总糖、10 g.L-1酵母膏、2 g.L-1KH2PO4、0.5 g.L-1(NH4)2SO4、1 g.L-1MgS...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