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83)
2023(3011)
2022(2502)
2021(2312)
2020(1977)
2019(4252)
2018(4437)
2017(7392)
2016(4553)
2015(5269)
2014(5586)
2013(5070)
2012(4821)
2011(4359)
2010(4423)
2009(4076)
2008(3879)
2007(3673)
2006(3202)
2005(2929)
作者
(16493)
(13801)
(13675)
(13029)
(8718)
(6592)
(6243)
(5508)
(5160)
(5056)
(4746)
(4701)
(4668)
(4608)
(4398)
(4249)
(4160)
(4123)
(4105)
(3891)
(3686)
(3571)
(3489)
(3272)
(3170)
(3143)
(3117)
(3114)
(2994)
(2939)
学科
(11408)
经济(11379)
管理(10717)
(8107)
(6458)
(6335)
企业(6335)
(5341)
(5138)
中国(4690)
(4532)
理论(3696)
(3663)
(3413)
银行(3384)
(3298)
教育(3189)
(3181)
金融(3174)
方法(3071)
体制(2998)
地方(2920)
水产(2739)
业经(2734)
农业(2691)
动物(2484)
(2362)
制度(2360)
(2293)
教学(2284)
机构
学院(63122)
大学(62544)
研究(27480)
(21086)
科学(20836)
中国(19430)
(18111)
管理(17743)
经济(17455)
农业(17202)
(16301)
研究所(15118)
(14533)
业大(14524)
理学(14484)
理学院(14228)
管理学(13757)
管理学院(13653)
中心(12058)
(11681)
(11669)
技术(11569)
(11314)
农业大学(10656)
(10133)
实验(10097)
(9985)
(9894)
实验室(9787)
重点(9213)
基金
项目(43760)
科学(32280)
基金(29231)
研究(28723)
(28387)
国家(28137)
科学基金(21650)
(19462)
(16687)
自然(15582)
自然科(15218)
自然科学(15207)
基金项目(15139)
自然科学基金(14909)
社会(14793)
社会科(13768)
社会科学(13766)
教育(13400)
资助(11770)
编号(11678)
计划(11095)
科技(10683)
成果(10560)
重点(10555)
(10323)
课题(9743)
(9674)
(9284)
(9185)
专项(8857)
期刊
(23668)
经济(23668)
(20246)
学报(19548)
中国(18941)
研究(17404)
科学(14365)
农业(13248)
大学(12953)
学学(12395)
教育(10578)
(8231)
管理(7266)
(6893)
业大(6206)
技术(5557)
(5433)
金融(5433)
农业大学(5408)
(5120)
业经(4359)
中国农业(4091)
科技(4072)
林业(3691)
职业(3685)
财经(3566)
经济研究(3565)
图书(3467)
(3112)
(3099)
共检索到102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琳洁  杨莉  李芳  谢玉明  曾柏全  邓子牛  
采用1个结合化学诱导系统XVE和位点专一性重组系统Cre/LoxP的标记基因剔除载体,对柑橘进行无标记转基因研究.此载体可通过β-雌二醇诱导表达系统控制重组酶系统Cre基因表达来剔除标记基因nptⅡ.将侵染后糖橙节间茎段接种在(MS+3mg/LBA)培养基上,共培养(暗培养)3d后转移到筛选培养基(MS+75mg/LKan+500mg/LCef)中.在筛选抗性再生芽后,切下带1~2mm外植体的抗性芽,转移至含有β-雌二醇的化学诱导培养基(MS+3mg/LBA+500mg/L头孢霉素+2μmol/Lβ-雌二醇)上诱导,15d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成功观测到绿色荧光.进行试管嫁接,30d后,提取接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蓉  李霞  张金文  李兴涛  杨慧  刘玲  
选黑田五寸胡萝卜栽培种,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获得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抗性愈伤和芽分化用不同浓度Kan筛选,Kan抗性芽的分化频率可达52%,Carb 500 mg/L能够完全抑制农杆菌的生长并能促进芽的分化;适当浓度的Cef对根形成有一定促进作用。转基因植株炼苗,采用塑料布覆盖并逐渐打开通风口通风的方法,抗性植株长势好,抗性强,成活率可以提高35%。低温春化,大棚和陆地相比,死亡率降低了49.5%。对7个株系T1植株的PCR分析,得出其中两株系接近1∶1,另两株系为1∶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上官小霞  吴霞  张林水  刘珍  李波  李燕娥  朱祯  
辣椒农杆菌介导转化体系主要包括无菌苗制备、菌株培养、农杆菌介导转化、芽诱导、芽伸长、生根及移栽等 6个步骤。芽诱导培养基以MS +4.0~ 6 .0mg/L 6 BA +0 .5mg/LNAA +2 .0mg/LAgNO3 较好 ,诱芽分化率因品种不同而异 ,高的可达 70 %以上 ,子叶的分化率明显高于下胚轴 ;诱芽伸长培养基以MS +3.0mg/L 6 BA +0 .3mg/LNAA +1.0mg/LGA3 较好 ,伸长率达 4 0 % ;生根培养基以 1/2MS +0 .3mg/LNAA(或 0 .5mg/LIAA)较好 ,平均生根率达 6 5 %。经过对 3个品种的抗虫基因转化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兴亮  丁宁  贾美茹  魏灵芝  姜金铸  李冰冰  贾文锁  
以苹果‘金冠’为试材,对苹果果实愈伤转化体系的建立及其在苹果基因功能分析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首先优化了苹果果实表面消毒的方法、外植体大小和形状、愈伤和继代培养基的组成,以及愈伤和继代培养的适宜条件,最后成功建立了苹果果实愈伤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将CaM 35S驱动的GUS报告基因转化苹果果实愈伤,发现GUS基因大幅度表达,同时GUS活性强烈提高。证明所获得的苹果果实愈伤适用于基因转化。为进一步证明该体系适用于苹果基因功能研究,分别构建了CaM 35S驱动的乙烯合成关键酶MdACO1过表达载体和RNAi载体,MdACO1的过量表达促进了乙烯合成并调控了一系列乙烯信号转导相关的基因表达,相反MdA...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旭达  丰明  王鹤  张高华  
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式将獐茅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alNHX)表达在马铃薯中,并对影响马铃薯转化的几种因素(抗生素浓度、农杆菌菌液浓度、共培养时间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农杆菌菌液浓度是OD600=0.6,最适侵染时间是5miN,最适共培养时间是2D,马铃薯转化中最适头孢霉素浓度是400mg/l;经PCR检测确认的转基因马铃薯植株在含0.7%NaCl的培养基中可以生长,而野生型马铃薯无法在此培养基中正常生长。在盐胁迫条件下,转基因马铃薯的Na~+、K~+含量及K~+/Na~+的比值均高于野生型马铃薯。研究证实马铃薯植物的的耐盐性可以通过农杆菌转化导入獐茅液泡膜Na~+/H~...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子成  邓秀新  
由于多种原因 ,柑橘的育种工作落后于生产。基因转移技术为柑橘育种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有望能改变这一局面。笔者从柑橘再生体系的建立、遗传转化方法、重要价值基因的转化以及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的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评述 ,并分析了柑橘转基因中所遇到的问题 ,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了讨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饶雪琴  李华平  
利用已构建的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建立美中红番木瓜(Carica papaya L.)体胚的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共培养时,当农杆菌EHA105携带pCAMBIA2300质粒时,农杆菌的浓度(OD600 nm)应小于或等于0.1,其共培养后抑制农杆菌的羧苄青霉素浓度应以750 mg/L为宜;当农杆菌EHA105携带pBI121质粒时,则农杆菌的浓度(OD600 nm)应小于或等于0.8,其共培养后抑制农杆菌的羧苄青霉素的浓度则为500 mg/L;加上滤纸处理,抗生素洗涤以及洗涤后的干燥处理,可完全抑制体胚表面的农杆菌生长。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顾雪迎  施文骁  王洪凯  郭庆元  
【目的】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苹果致病型是苹果上的重要致病菌,可以侵染苹果叶片和果实。论文旨在建立农杆菌介导的链格孢菌苹果致病型高效稳定的分子转化体系,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链格孢苹果致病型病菌的致病机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质粒pKO1-HpH是以pCAMBiA1300骨架为基础构建的穿梭质粒,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并在其多克隆位点上插入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这个质粒在大肠杆菌和农杆菌细胞中都能够稳定地复制繁殖。将质粒pKO1-HpH采用冻融法转化到农杆菌菌株AGl1中,然后与链格孢苹果致病型菌株Xp-1的分生孢子在诱导培养基上共培养进行基因转化,转化子在含有潮霉素的马...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丽琼  刘二鲜  王杰  林俊芳  
【目的】建立PEG介导的高效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芽孢遗传转化体系。【方法】采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法把表达质粒pAN7-1(含有构巢曲霉gpd-An启动子和潮霉素抗性基因hph)和pLg-hph(含香菇gpd-Le启动子和hph基因)转化进银耳芽孢的细胞中;采用夹层法在含50μg·ml-1潮霉素的筛选培养基中初筛银耳芽孢假定转化子,之后转接于潮霉素含量为100μg·ml-1的PDA平板上进行第2次筛选。【结果】PEG4000浓度为25%时介导的银耳芽孢原生质体初转化率最高;pLg-hph假定转化子经过PCR鉴定及Southern杂交验证,结果表明hph基因能有效整合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小娟   吴娟   王沛捷   聂虎帅   刘杰   魏巍   马艳红  
为探究马铃薯的最佳遗传转化体系,以紫色马铃薯‘华颂66号’无菌组培苗茎段为外植体,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含有植物沉默载体质粒pBWA(V)KS-miR8019转化马铃薯外植体,测定不同预培养时间、不同激素组合及抗生素对马铃薯愈伤再生转化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茎段预培养时间为2 d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2)最适的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配方为:MS干粉式培养基+2.0 mg/L 6-BA+1.0 mg/L 2,4-D,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96.7%。最适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为:MS干粉式培养基+4.0 mg/L 6-BA+0.1 mg/L NAA+1.0 mg/L GA_3;3)植株再生及生根的抗生素最适筛选浓度为75 mg/L的卡那霉素;4)农杆菌抑制剂的最适浓度为300 mg/L的特美汀,且在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生根阶段都需要加入。综上,通过对农杆菌介导的愈伤再生转化过程中各个影响因素进行试验,初步建立了马铃薯‘华颂66号’的遗传转化体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洪玉  周杨  刘迪  贾红梅  
为建立地被菊‘中国红’的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以其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研究其对诱导愈伤组织、不定芽的影响,并利用根瘤农杆菌介导法对地被菊‘中国红’叶片进行遗传转化,研究影响菊花转化的若干因素,建立一套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地被菊‘中国红’在MS+2.0Mg·L-16-BA+0.2Mg·L-1NAA的培养基上获得了最高的不定芽分化率(89.6%);地被菊‘中国红’的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0.3Mg·L-1NAA,生根率达100%;其叶片外植体的遗传转化条件:OD600=0.6、农杆菌侵染时间为7MiN、共培养48h、延迟培养2D、卡那霉素筛选浓度为15M...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玲  孙亮  冷平  王永军  徐丽哲  
以番茄为材料,根据ABA合成关键酶编码基因NCED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方法从番茄果实中克隆了2个NCED基因片段,Le NCED1和Le NCED2。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进一步建立了‘嘉宝’番茄Le NCED1基因的RNAi再生和转化体系,并研究影响番茄遗传转化的4个因素外植体类型、预培养时间、激素组合、农杆菌侵染时间。结果表明:番茄子叶预培养2 d,用农杆菌LBA4404侵染5 min后,避光共培养2 d,在加入1mg/L 6-BA+0.05 mg/LIAA+5 mg/L潮霉素的MS培养基上可以诱导出芽,转入添加0.1 mg/LIAA+7 mg/L潮霉素的1/2 MS培养基上可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殷冬梅  杨海棠  台国琴  杨秋云  崔党群  
【目的】培育高油酸的花生新种质。【方法】以根癌农杆菌为介导将含有油酸脱氢酶基因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FGC/2nd转入花生外植体丛生芽,通过卡那霉素筛选,器官发生再生转化植株;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基因植株。【结果】丛生芽外植体于OD600为0.6的农杆菌菌液中浸泡8~10min后,在MS培养基上暗培养3d效果较好。诱导筛选培养3个月左右,共得到16株转化植株,其中11个转基因植株经PCR检测呈阳性,说明外源基因已整合进入受体植物。进一步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有4个植株基本上不表达或表达量很低。【结论】建立花生丛生芽遗传转化体系;RNA干扰对内源的油酸脱氢酶基因产生了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芳  李俊  王颢潜  翟杉杉  陈子言  高鸿飞  李允静  吴刚  张秀杰  武玉花  
【目的】批准进口的转基因玉米NK603是中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的主要对象。转基因安全监管需要标准物质和标准检测方法,建立转基因玉米NK603的数字PCR(dPCR)方法将为转基因玉米NK603的定量检测和标准物质研制提供精准测量技术。【方法】采用人工合成技术构建标准质粒分子pUC57-NK603;将NK603转化体与不同的玉米内标基因引物/探针一一组合,遴选与NK603转化体特异性PCR具有相同扩增能力的玉米内标基因PCR方法;设置二重微滴数字PCR(ddPCR)的退火温度梯度和引物/探针浓度梯度,优化二重ddPCR的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用梯度稀释的标准质粒溶液作模板,考察二重ddPCR的检测极限、定量极限和动力学范围;将转基因玉米NK603种子粉末和非转基因玉米种子粉末混合,配制质量分数分别为100%、10%和6%的盲样,考察二重ddPCR的定量准确性。【结果】用标准质粒分子pUC57-NK603作为二重ddPCR的质控对照,通过考察二重ddPCR反应热图的微滴信号强度、阳性微滴与阴性微滴分辨率、雨滴数量、NK603转化体与内标基因拷贝数比值测量值与预期值的一致性,确定将NK603转化体特异性PCR方法与内标基因zSSIIb PCR方法组合,建立NK603/zSSIIb二重ddPCR方法。二重ddPCR反应体系中NK603转化体和zSSIIb内标基因的引物/探针浓度相同,均为400 nmol·L-1/200nmol·L-1,在60℃退火延伸。NK603/zSSIIb二重ddPCR的检测极限是2 copies DNA模板,定量极限是48 copies DNA模板,动力学范围是10—60 000 copies DNA。应用NK603/zSSIIb二重ddPCR方法可准确定量玉米盲样中的NK603转化体含量,定值结果变异系数小于25%;dPCR定量结果与荧光定量PCR(qPCR)定量结果无显著差异,且具有更高的精确性。【结论】内标基因的选择会影响dPCR定量结果的准确性,在建立dPCR方法的过程中,要用具有准确量值的样品作为质控对照,评估内标准基因的适用性。以人工合成的标准质粒分子pUC57-NK603为质控对照,建立了NK603/zSSIIb二重ddPCR方法。应用建立的二重ddPCR定值方法进行标准物质的研制和定值,已成功研制出转基因玉米NK603有证标准物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楠   闫思远   裴瑞瑞   顾沛雯  
【目的】建立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DSE)的遗传转化体系,获得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DSE转化子,为研究DSE在植物根系的侵染定殖行为和侵染定殖规律奠定基础。【方法】以前期从健康枸杞根系分离的1株DSE菌株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S12菌株为供试材料,确定潮霉素B对其的最低抑制质量浓度,然后研究菌龄(13,15,17,19和21 h)、酶解时间(1.0,1.5,2.0,2.5,3.0和3.5 h)、崩溃酶质量浓度(10,15,20,25,30和35 mg/mL)和渗透压稳定剂种类(NaCl、KCl、CaCl_2和MgSO_4)对S12菌株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采用聚乙二醇(PEG)介导原生质体转化法将PDL2质粒(含hph和gfp基因)转入S12菌株,对所获转化子进行表型、GFP荧光、PCR及拮抗活性(以尖孢镰刀菌枸杞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Lycium barbarum LR-1菌株为靶标菌)检测,筛选与野生型S12菌株无明显差异且带有GFP标记的转化子。【结果】S12菌株在YPD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7 h,以0.7 mol/L NaCl为稳渗剂,用30 mg/m L的崩溃酶酶解2.5 h,原生质体制备数量最多,为4.53×10~6 mL~(-1)。通过PEG介导,将PDL2质粒(含hph和gfp基因)转入S12菌株,可得47株转化子,转化效率2.35株/μg,从中筛选出10株生长速度和产孢量与野生型S12菌株无明显差异的转化子。荧光观察、PCR和拮抗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成功整合到S12菌株中,成功建立了S12菌株的遗传转化体系,并获得了GFP标记菌株,有6株转化子对LR-1菌株的抑菌率与野生型S12菌株无明显差异。【结论】成功建立了遗传稳定性良好的S12菌株遗传转化体系,筛选出了6株抑菌效果与野生型菌株相当的转化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