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01)
- 2023(13230)
- 2022(11730)
- 2021(11058)
- 2020(9360)
- 2019(21567)
- 2018(21438)
- 2017(41018)
- 2016(22840)
- 2015(25516)
- 2014(25661)
- 2013(25377)
- 2012(23490)
- 2011(21209)
- 2010(20947)
- 2009(19307)
- 2008(18896)
- 2007(16726)
- 2006(14545)
- 2005(12716)
- 学科
- 济(86469)
- 经济(86363)
- 管理(64694)
- 业(60281)
- 企(51041)
- 企业(51041)
- 方法(42559)
- 数学(36665)
- 数学方法(36107)
- 学(23781)
- 农(22206)
- 财(21973)
- 中国(21702)
- 业经(18598)
- 地方(17094)
- 理论(15744)
- 制(15624)
- 农业(14825)
- 贸(14774)
- 贸易(14767)
- 和(14567)
- 易(14318)
- 务(14294)
- 财务(14225)
- 财务管理(14192)
- 技术(13887)
- 企业财务(13499)
- 环境(13416)
- 银(12860)
- 银行(12798)
- 机构
- 大学(326416)
- 学院(322423)
- 管理(124918)
- 济(119035)
- 经济(116199)
- 研究(112449)
- 理学(108412)
- 理学院(107138)
- 管理学(104857)
- 管理学院(104331)
- 中国(81344)
- 科学(76075)
- 京(71174)
- 农(62028)
- 所(59180)
- 业大(55157)
- 研究所(54569)
- 财(53998)
- 中心(50332)
- 农业(49397)
- 江(47071)
- 北京(44807)
- 财经(43581)
- 范(42981)
- 师范(42414)
- 院(41026)
- 经(39695)
- 州(38306)
- 技术(35987)
- 省(34544)
- 基金
- 项目(227464)
- 科学(176055)
- 基金(163603)
- 研究(157932)
- 家(146444)
- 国家(145296)
- 科学基金(122180)
- 社会(96055)
- 社会科(90789)
- 社会科学(90759)
- 省(89696)
- 基金项目(86926)
- 自然(83773)
- 自然科(81832)
- 自然科学(81803)
- 自然科学基金(80291)
- 划(76727)
- 教育(72382)
- 资助(68873)
- 编号(62994)
- 重点(51640)
- 成果(51162)
- 部(48959)
- 发(47533)
- 创(46370)
- 计划(44807)
- 科研(44559)
- 课题(44295)
- 创新(43357)
- 大学(41338)
- 期刊
- 济(127862)
- 经济(127862)
- 研究(90801)
- 学报(62926)
- 中国(61318)
- 农(55683)
- 科学(54781)
- 大学(46011)
- 管理(45450)
- 学学(43453)
- 财(40550)
- 农业(39066)
- 教育(36369)
- 技术(27414)
- 融(24488)
- 金融(24488)
- 业(20929)
- 财经(20834)
- 业经(20166)
- 经济研究(19901)
- 图书(17886)
- 经(17720)
- 科技(17322)
- 版(17221)
- 业大(17150)
- 问题(16322)
- 技术经济(15487)
- 理论(15407)
- 资源(14805)
- 林业(14759)
共检索到465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军 温家钧 边侠玲 花日茂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在柑橘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状况。结果表明,柑橘中苯醚甲环唑消解速度较快,橘皮中半衰期为7.95~12.65 d、橘肉中7.95~12.65 d、全果中7.95~12.65 d;土壤中苯醚甲环唑消解相对缓慢,半衰期为12.33~17.95 d。2年试验结果中,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按照施药浓度1000和2000 mg/kg,施药3、4次,末次施药距收获间隔21 d,柑橘全果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均低于0.5 mg/kg,该药按推荐剂量使用是安全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雪燕 吴文锐 毛佳 代雪芳 尹可锁 陈昱君 杨建忠
建立了三七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并应用于三七样品检测.样品采用丙酮超声波提取,硅胶和中性氧化铝柱净化,GC-ECD检测.方法的最小检出量(LOD)为0.004ng,最低检测限(LOQ)为0.02mg/kg;样本中添加苯醚甲环唑0.02~0.5mg/kg时(n=5),平均回收率为80.6%~95.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11.9%,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均满足农药残留分析要求.市场随机抽样检测表明,三七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为0.02~0.6mg/kg,检出率47%,检出率和残留水平从高到低均依次为三七花、三七须根、三七块根.
关键词:
三七 苯醚甲环唑 残留 气相色谱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傅强 聂思桥 任竞 梁骥 付启明 刘金胜 刘义珂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分析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在玉米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土壤样品采用乙腈提取,植株样品采用乙腈和丙酮提取,过膜后采用LC–MS/MS分析。结果表明: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在土壤和玉米植株中的定量限分别为0.01、0.02 Mg/kg,检出限分别为0.001、0.005 Mg/kg。当添加水平为0.01~2.00 Mg/kg时,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在土壤和玉米植株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3.9%~113.3%,相对标准偏差为1.0%~8.0%。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30%戊唑醇·吡唑醚菌酯悬浮剂按1 050 g/hM2(有效成分315 g/hM2)于玉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洪 周游 李伟声 王昆 张宁 张志祥 吴忠验
为了解戊唑醇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状况及消解动态,建立了戊唑醇在黄瓜和土壤中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并在广东、湖北和陕西3地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乙腈提取黄瓜和土壤中的戊唑醇,使用Florisil小柱净化,UVD-HPLC检测,外标法定量,在0.01~1.00 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戊唑醇在黄瓜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7.32%~95.11%,相对标准偏差为2.79%~5.90%;在土壤中平均回收率为86.15%~92.45%,相对标准偏差为2.64%~5.17%;黄瓜和土壤中戊唑醇的最小检出量均为2.6×10-2ng,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1 mg/kg。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在黄瓜和...
关键词:
戊唑醇 黄瓜 土壤 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卢植新 林明珍 覃建林 莫仁甫 李志玲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克线丹在甘蔗中的残留量,方法准确度92.78%-99.03%,精密度标准差0.2166~1.8930mg/kg。最小检出量7.5758×10-10g,最小检测浓度0.0061mg/kg。每公顷面积施有效剂量3000~6000g,施后180~240天检测,甘蔗中最终残留量<0.006mg/kg。在甘蔗中的残留量消解动态方程,南宁市郊区C=0.0257e-0.0477T、广州市郊C=0.0520e-0.0651T。在甘蔗中的半衰期11~15天,在土壤中为21—23天。参照FAO/WHO标准,克线丹对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0.05μg/kg天,我国规定克线丹在甘蔗上的最高残留限量0.1m...
关键词:
克线丹,甘蔗,残留动态,安全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丽 邓毅书 浦恩堂 代雪芳 李文希 王静 刘朝敏 张雪燕
【目的】建立烟草和土壤中氯虫苯甲酰胺残留分析方法,探究氯虫苯甲酰胺在烟草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为其合理使用及其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进行氯虫苯甲酰胺在烟草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研究。田间试验采集的样品用乙腈提取、硅胶柱和氨基固相萃取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干烟叶、烟草植株和土壤中添加氯虫苯甲酰胺0.05~10 mg/kg,其平均回收率为80.8%~95.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6%~7.6%,氯虫苯甲酰胺在烟草中的定量限(LOQ)为0.1 mg/kg,在土壤中的定量限(LOQ)为0.05 mg/kg。氯虫苯甲酰胺在烟草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在烟草植株中的半衰期为12~13.3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4.8~27.7 d。云南和山东最终残留试验表明,距最后一次施药14 d,干烟叶中氯虫苯甲酰胺平均残留量在2.1~7.7 mg/kg。【结论】该分析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都符合农药残留标准要求,适用于烟草和土壤中的氯虫苯甲酰胺残留测定;建议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烟草害虫,按推荐剂量41.25 g a.i./hm~2最多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为14 d。
关键词:
氯虫苯甲酰胺 烟草 土壤 残留 消解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樊翠芹 王贵启 李香菊 李秉华 苏立军
小麦返青期,在河北省小麦-夏播作物一年两熟地区冬小麦田施用醚苯磺隆,对其除草效果及其在土壤中的残留在不同耕作方式下对后茬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醚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田主要阔叶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对小麦产量无影响。10%醚苯磺隆在小麦田的施药剂量为60 g/hm2,对下茬作物玉米、谷子幼苗的生长及产量无影响,对大豆、花生、油菜的药害轻;随用药剂量增加药害加重,480 g/hm2处理对下茬参试作物均有较重的药害,不同作物对醚苯磺隆在土壤中残留量的敏感性有差异,其顺序为:油菜>大豆>花生>谷子>玉米。播种前进行旋耕比免耕对后茬参试作物幼苗生长及大豆和油菜产量影响要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明九雪 钱传范 申继忠
用带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了硫丹(endosulfan)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两年两地的试验结果表明,硫丹在苹果中消解快,但在土壤中消解相当慢;硫丹在苹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1~2.3d和15~26d。在整个苹果生长期,使用硫丹175mg·L-1和350mg·L-1喷雾2次、3次,最后1次施药距采收间隔期为15~30d,硫丹在苹果中的残留量低于最大残留限量。
关键词:
硫丹 残留分析 气相色谱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莉 罗焘 许让伟 程运江
用不同浓度的咪鲜胺及抑霉唑分别浸果处理柑橘果实,采用UPLC和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检测咪鲜胺、抑霉唑在柑橘果实贮藏过程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咪鲜胺和抑霉唑在脐橙果皮中的残留量均高于椪柑果皮;咪鲜胺和抑霉唑在脐橙和椪柑果肉中的残留量均非常低。咪鲜胺在脐橙果皮中的降解趋势先慢后快,在椪柑果皮中的降解趋势则先快后慢;抑霉唑在椪柑果皮中的降解趋势与咪鲜胺在椪柑中的降解趋势类似。咪鲜胺(0.5、1.0、1.5mg/mL)和抑霉唑(0.5、1.0、1.5mg/mL)分别浸果2min后常温贮藏,柑橘全果中的残留量在整个贮藏期内均低于gB 2763-2014标准规定的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丽君 刘丹 范志金 钱传范 江树人 张丽 倪汉文
用带 FP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了必宁特可湿性粉剂中莎稗磷 (Anilofos)在稻株、稻田水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2年 2地的试验结果表明 ,莎稗磷在稻株、稻田水和土壤中的消解都很快 ;莎稗磷在稻株、稻田水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 2~ 3d、1~ 2 d和 4~ 5d。到水稻收割时 ,莎稗磷在 2地水稻和北方 (北京 )土壤中均未检出残留 ,仅在南方 (扬州 )高剂量施药区的土壤中检出了痕量的残留
关键词:
莎稗磷 残留动态 气相色谱 水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熊兴明 黎理 刘春来 刘照清 李拥兵 李建国
为探明噻吩磺隆在小麦上使用后的残留降解动态,评价其安全性,2005年和2006年分别在湖南省浏阳市城关镇和长沙县黄花镇进行了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药37.13g/hm2时,浏阳市城关镇试验点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方程分别为y=8.9172e-0.1959t和y=0.7962e-0.3174t,半衰期分别为3.54d和2.18d;长沙县黄花镇试验点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方程分别为y=0.7277e-0.1909t和y=0.623e-0.3881t,半衰期分别为3.63d和1.79d.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都能迅速降解,在土...
关键词:
噻吩磺隆 小麦 土壤 残留 降解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代雪芳 毛佳 宋爽 张雪燕
为了评价高效氯氰菊酯在苜蓿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情况,2008-2009年在云南和北京进行了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在苜蓿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试验,样品经乙腈提取,浓缩净化后,用气相色谱仪带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在苜蓿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8.8%~100.7%和90.4%~96.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5%~5.2%和3.0%~3.7%,符合残留分析要求。消解动态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在苜蓿中比在土壤中消解快,其消解半衰期在苜蓿和土壤中分别为4.2~6.0和8.4~11.2 d。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按最高推荐施药剂量27...
关键词:
高效氯氰菊酯 苜蓿 残留 消解动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炼 曾华兰 叶鹏盛 刘朝辉 韦树谷 张骞方 李琼英
为评价福美双在川麦冬上使用的安全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在川麦冬及其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川麦冬喷施福美双比较安全,在有效成分含量900、1800 g·hm-22种剂量下,福美双在川麦冬茎叶上的半衰期为2.32~2.54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4.09~4.63 d,喷施后1 h到30 d在川麦冬根部均未检测到福美双。
关键词:
福美双 川麦冬 残留动态 高效液相色谱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财颖 杨丽华 吴君兰 卿朝霞 魏维科 龚道新
于2018年在湖南长沙、湖南张家界、浙江兰溪等12地开展除虫脲的最终残留试验,并在其中湖南长沙、江西高安、广西南宁、福建漳州等4地进行除虫脲的残留消解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除虫脲在柑橘全果和柑橘果肉中的残留量,并进行除虫脲的膳食安全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柑橘样品先采用乙腈超声提取,再经PSA和无水硫酸镁净化,最后用HPLC–MS/MS分析测定,外标法定量,柑橘全果和柑橘果肉中除虫脲的添加水平为0.01、0.10、1.00、5.00 mg/kg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9%~102%和76%~99%,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7%~11%和8%~9%;除虫脲在柑橘全果和柑橘果肉中的定量限均为0.01 mg/kg;除虫脲在柑橘全果和柑橘果肉中的残留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呈波动性缓慢下降,其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3.0~18.0 d和9.6~34.0 d;质量分数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在柑橘上以125 mg/kg(制剂用量为2000倍液)施药3次,施药间隔7 d,于末次施药后35 d采样测定,除虫脲在柑橘全果和柑橘果肉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01~0.55 mg/kg和<0.01~0.93 mg/kg,除虫脲在柑橘中的残留量均小于中国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值(1 mg/kg);膳食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普通人群中除虫脲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为0.651 2 mg(柑橘全果)、0.644 4 mg(柑橘果肉),风险商为51.7%(柑橘全果)、51.1%(柑橘果肉),对一般人群健康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