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26)
- 2023(9005)
- 2022(8143)
- 2021(7668)
- 2020(6481)
- 2019(15036)
- 2018(15022)
- 2017(29149)
- 2016(15971)
- 2015(17938)
- 2014(17933)
- 2013(17709)
- 2012(16171)
- 2011(14434)
- 2010(14069)
- 2009(12737)
- 2008(12118)
- 2007(10311)
- 2006(8777)
- 2005(7397)
- 学科
- 济(59370)
- 经济(59301)
- 管理(44630)
- 业(42275)
- 企(35906)
- 企业(35906)
- 方法(30116)
- 数学(26104)
- 数学方法(25804)
- 农(15303)
- 学(14750)
- 财(14573)
- 中国(14421)
- 业经(13113)
- 地方(12228)
- 理论(10639)
- 和(10339)
- 贸(10274)
- 贸易(10270)
- 农业(10234)
- 易(9957)
- 技术(9886)
- 务(9830)
- 财务(9773)
- 财务管理(9759)
- 环境(9651)
- 制(9293)
- 企业财务(9263)
- 教育(8626)
- 划(8554)
- 机构
- 大学(222941)
- 学院(220594)
- 管理(91055)
- 济(81299)
- 理学(80094)
- 经济(79379)
- 理学院(79215)
- 管理学(77740)
- 管理学院(77368)
- 研究(72221)
- 中国(51048)
- 科学(48473)
- 京(47641)
- 农(38056)
- 业大(37492)
- 所(36387)
- 财(35539)
- 研究所(33744)
- 中心(32365)
- 农业(30133)
- 江(30044)
- 北京(29839)
- 财经(29424)
- 范(28836)
- 师范(28555)
- 经(26838)
- 院(26528)
- 州(25095)
- 技术(24170)
- 师范大学(23149)
- 基金
- 项目(161428)
- 科学(125700)
- 基金(116611)
- 研究(115147)
- 家(102486)
- 国家(101656)
- 科学基金(87074)
- 社会(69798)
- 社会科(66046)
- 社会科学(66027)
- 省(63713)
- 基金项目(63155)
- 自然(59346)
- 自然科(57955)
- 自然科学(57941)
- 自然科学基金(56878)
- 划(53671)
- 教育(52390)
- 资助(48110)
- 编号(47070)
- 成果(37472)
- 重点(35717)
- 部(34572)
- 发(33536)
- 创(33488)
- 课题(31995)
- 科研(31397)
- 创新(31162)
- 计划(30234)
- 大学(29855)
共检索到303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中海 马湘涛
应用电导法研究了不同抗热性的柑橘品种在高温条件下其细胞膜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高温处理时间相同时,随着处理温度的增高,柑橘叶片细胞膜的热稳定性降低,其伤害率的变化符合Logistic 方程所描述的曲线,该曲线的拐点温度与柑橘的抗热性相一致;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叶片细胞膜的伤害率随热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其热稳定性逐渐降低。从而证明柑橘叶片细胞膜的热稳定性与其抗热性密切相关,可以用电导法来鉴定柑橘的抗热性
关键词:
质膜 热稳定性 柑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碧华 罗庆熙 王广印 李贞霞 孙涌栋
采用二因素(热激温度、热激时间)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耐热性不同的2个甘蓝品种的种子进行了热激处理,然后在苗期测定了甘蓝幼叶中细胞膜的电解质渗漏量。结果表明:热激处理后不耐热品种叶片中细胞膜透性的增幅大于耐热品种,热激温度、热激时间二因素与细胞膜热稳定性之间有显著的回归关系,并且回归分析出最优热激处理组合为42℃2.3 h。
关键词:
甘蓝 热激处理 电解质渗漏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人纲 樊志和 李晓芝 王占武 韩炜
通过电解质渗漏量的变化研究了冬小麦细胞膜的耐热性.耐热性的程度用50℃下热致死时间表示.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幼苗在34℃下锻炼3天可获得最大耐热性.在20℃/15℃(日/夜)生长条件下.耐热品种与热敏感品种之间耐热性无明显差异,它们在50℃下热致死时间为8~26Min.在34℃下锻炼3天后,耐热品种的耐热性明显地高于热敏感品种,耐热品种的50℃热致死时间为87~110min,而热敏感品种为35~55min.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丽 郝文芳 刘德芳 王龙飞 邱松
【目的】研究水杨酸(SA)对-5℃低温胁迫种子萌发及幼苗细胞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二色胡枝子、达乌里胡枝子、西农889、西农979、小堰6号和小堰22种子为材料,用浓度为0(CK),0.005,0.05,0.1,0.5,5mmol/L的SA浸种,经-5℃低温胁迫处理24 h后于室温下培养,4 d后测定发芽势,8 d后测定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随着SA处理浓度的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幼苗的电导率和MDA含量则呈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二色胡枝子、达乌里胡枝子、西农889、西农9...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丁燕芳 孙计平 尚晓颖 李雪君 孙焕 朱景伟 平文丽 董玉西 任周营 侯咏 李旭辉 俎焕新
以中烟100、豫烟9号为试验材料,利用防雨棚盆栽人工模拟干旱胁迫逆境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对烟草叶片膜质过氧化程度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初期,2个品种的膜质过氧化反应较为一致,但随着干旱处理加剧,中烟100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的丙二醛含量增幅均显著高于豫烟9号;豫烟9号在重度干旱胁迫下SOD、POD和PAL的活性明显高于中烟100。团棵至现蕾期,中烟100各处理的SOD活性大幅度增加,且差异显著;豫烟9号的SOD活性中度和重度胁迫下较团棵期略有增加,但增幅显著低于中烟100;POD活性中度胁迫下豫烟9号的增幅低于中烟100,重度胁迫下高于中烟100;豫烟9号三个处理的PAL活性增...
关键词:
烟草 抗旱 丙二醛 保护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白志英 李存东 冯丽肖 孙红春
通过测定干旱胁迫下小麦中国春-Synthetic 6x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品种中国春(受体)和Synthetic 6x(供体)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K+相对渗出率,对调控干旱胁迫下功能叶片细胞膜稳定性的染色体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表明,1D,2D,2B,3A,3D,4A,4B,6A,6B,7D和7A等染色体代换系的相对电导率和K+相对渗出率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中国春,而其他代换系差异均不显著。表明Synthetic 6x的1D,2B,2D,3A,3D,4A,4B,6A,6B,7D和7A染色体上具有耐旱性基因,而其他染色体与Synthetic 6x的耐旱性无关。研究结果可为小麦抗旱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依...
关键词:
小麦染色体代换系 细胞膜透性 染色体调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解卫海 刘丹 孙金利 张萍 朱建军
【目的】分析植物细胞在组织脱水过程中电解质外渗量增加的原因以及细胞膜透性变化与细胞脱水胁迫和高氧压胁迫关系,并从非平衡态热力学角度对细胞脱水程度与细胞电解质外渗量增加的比例关系进行描述,以辨明细胞膜在组织脱水过程中对离子透性的变化是否与组织脱水胁迫的伤害有关。【方法】采用植物P-V曲线测定技术测定单叶蔓荆叶片的水分关系并收集不同压力区间的组织压出液,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压出溶液中的钠、钾离子含量,并据此分析细胞脱水过程中细胞膜透性的变化情况。【结果】在用压力室测定植物细胞水分关系的P-V曲线时,随着细胞失水程度和氧分压的增大,组织压出液中钠、钾离子的总量不断增加,但组织压出液中钠、钾离子的...
关键词:
单叶蔓荆 脱水胁迫 氧胁迫 细胞膜透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春台 刘学群 涂文忠
短日照(10h)长暗期(14h)生长条件下的农垦58s幼苗,暗期红光间断处理后4d,其叶片细胞膜透性,外渗液中蛋白质、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明显比远红光处理的低。处于育性转换敏感期的叶片短日照(10h)处理11d后其细胞膜透性,4d后外渗液中蛋白质含量高于长日照(14h)处理的,而短日照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则低于长日照处理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自龙 徐雪风 令凡 焦健 李朝周
以油橄榄(品种为弗奥)一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喷施66.7 mg/L的多效唑(PP333)于油橄榄幼苗叶片表面,每株喷施量为100 m L,且设置对照(喷施相同量的蒸馏水),随后停止浇水,分别取干旱胁迫0,2,7 d的油橄榄幼苗叶片进行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及比较分析,以期探讨干旱胁迫下叶面喷施多效唑对油橄榄幼苗叶片细胞膜保护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干旱胁迫(停止浇水7 d)使细胞膜受到显著破坏时,叶片喷施PP333显著减轻了细胞膜损伤程度,其细胞膜稳定指数比对照(叶片喷施对应量的蒸馏水)高41.5%;研究结果还显示,干旱胁迫下叶面喷施PP333相对减小了油橄榄叶片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章建新 赵明 苏宝林 王美云
以冬小麦农大93(单核期花药)为实验材料,运用 Mg~(2+)-ATP 酶电镜细胞化学定位方法对高温(45±0.5)C 处理(0~30min)后花药的 Mg~(2+)-ATP 酶变化特点观察结果表明:单核期花药中不同部位的 Mg~(2+)-ATP 酶活性表现为绒毡层细胞酶活性>乌氏体和小孢子外壁及其内膜>表皮、内壁和中层。高温处理绒毡层细胞、小孢子质膜和细胞器膜最易破碎,并伴随 ATP 酶活性下降,其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由此可见,绒毡层细胞和小孢子的 Mg~(2+)-ATP 酶活性及膜结构对高温比花药的表皮、内壁和中层敏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深喜 张秋明 熊兴耀 邓子牛 C.J.Lovatt
以枳壳、枳橙、纽荷尔、山下红、沙田柚为试材,应用JEM-1010型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不同水分胁迫下柑橘叶片和根系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柑橘叶肉细胞及叶绿体超微结构随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受损加剧.在正常灌水条件下,叶片结构完整,叶绿体片层排列均匀、整齐;60%土壤含水率处理下,枳橙和枳壳叶片大部分细胞刚开始质壁分离,但纽荷尔、山下红、沙田柚大部叶肉细胞已经开始质壁分离,叶绿体变形,片层紊乱,排列发生变化,淀粉粒数量减少;40%土壤含水率处理下,绝大部分叶片细胞已经质壁分离,叶绿体形状发生变化,结构被破坏,基粒片层排列紊乱;20%土壤含水率处理下,枳橙、枳壳叶片绝大部分细胞已经质壁分离,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磊 杨玉华 徐芳森 王运华
综述了硼对植物细胞膜功能的影响机理 ,指出硼同根细胞膜对硼的吸收密切相关。敏感基因型作物对硼的大量积累和耐硼毒基因型作物对硼的少量积累 ,都与细胞膜的透性不同有关 ,并且还与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组成相关。硼酸进入根皮细胞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通过细胞质膜磷脂双分子层的扩散和通过通道蛋白。硼高效品种和低效品种在硼的吸收、运输和再利用方面的差异是细胞膜的组成、细胞膜对硼的透性、膜通道蛋白及其转运效率差异的反映。
关键词:
硼 细胞膜功能 细胞膜透性 通道蛋白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筱珊 胡智博 费荣梅
本研究对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与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能否竞争虾鳃细胞膜上的NM23蛋白受体进行探索。先用蔗糖梯度离心法提纯WSSV的全蛋白,利用病毒覆盖蛋白印迹技术(VOPBA)与对虾鳃细胞膜NM23蛋白作用,将疑似蛋白条带进行LC-MS/MS分析,初步筛选出3种WSSV蛋白,分别为WSSV013、Wsv497和Wsv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霞 陈卫卫 唐红玲 陈镇 张英杰 曾汉来
以光合作用高温稳定性差异明显的籼型水稻品种蜀恢527和特籼占25为材料,研究开花期高温对其功能叶片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光合作用高温稳定型品种蜀恢527的净光合速率及结实率降幅较小,叶片脯氨酸积累量增幅较大,细胞膜伤害率明显较低;同时剑叶Rubisco大亚基、小亚基和Rubisco粗酶液中总蛋白质含量的50.0℃热稳定性均较高。Rubisco的大、小亚基中,以小亚基的稳定性对温度变化反应最为敏感,可为水稻抽穗开花期耐热性资源鉴定、评价及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寅 王海晖 朱凤 战婧
采用多组分平行反应模型并结合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技术,对树叶在惰性氛围中的热重(TG)试验结果进行动力学过程的解析,理论上跟踪各组分的热解特性和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提升,树叶经历脱水、挥发油类物质析出、半纤维素、纤维素以及木质素的依次降解并形成焦炭(即固定碳)等过程。温度150℃后树叶的热失重速率(DTG)曲线的变化特征主要由半纤维素、纤维素以及木质素的热解叠加而成,与木材中主要成分的热解现象相似。半纤维素热解几乎完全生成气体,对碳形成的贡献很小;纤维素则稍有不同。木质素对固定碳的含量贡献最大。相应地,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份额对应工业分析中的挥发分含量,而固定碳含量则取决于木质素所占的比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