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29)
- 2023(16817)
- 2022(14411)
- 2021(13420)
- 2020(10942)
- 2019(25085)
- 2018(24862)
- 2017(46961)
- 2016(25989)
- 2015(29141)
- 2014(29244)
- 2013(28940)
- 2012(26856)
- 2011(24317)
- 2010(24647)
- 2009(22642)
- 2008(22127)
- 2007(19692)
- 2006(17554)
- 2005(15972)
- 学科
- 济(104061)
- 经济(103926)
- 管理(76093)
- 业(70526)
- 企(58116)
- 企业(58116)
- 方法(39453)
- 数学(33168)
- 数学方法(32785)
- 中国(31274)
- 农(29670)
- 财(26810)
- 地方(26449)
- 业经(25782)
- 制(24858)
- 学(22736)
- 农业(19839)
- 银(18614)
- 银行(18553)
- 融(18133)
- 金融(18128)
- 贸(17864)
- 贸易(17847)
- 行(17793)
- 环境(17352)
- 易(17233)
- 理论(17161)
- 技术(16776)
- 和(16689)
- 体(16088)
- 机构
- 大学(367700)
- 学院(367427)
- 济(142185)
- 管理(139663)
- 经济(138730)
- 研究(129753)
- 理学(119021)
- 理学院(117602)
- 管理学(115617)
- 管理学院(114941)
- 中国(96737)
- 科学(80805)
- 京(80163)
- 财(68928)
- 所(66531)
- 农(63223)
- 研究所(60005)
- 中心(58164)
- 江(57280)
- 业大(55544)
- 财经(53167)
- 北京(51339)
- 范(50286)
- 师范(49751)
- 农业(48979)
- 州(48166)
- 经(48036)
- 院(47460)
- 省(41915)
- 经济学(41730)
- 基金
- 项目(246227)
- 科学(192045)
- 研究(181858)
- 基金(175049)
- 家(152875)
- 国家(151508)
- 科学基金(128679)
- 社会(112326)
- 社会科(106227)
- 社会科学(106201)
- 省(98388)
- 基金项目(92767)
- 教育(83465)
- 自然(82897)
- 划(82458)
- 自然科(80873)
- 自然科学(80851)
- 自然科学基金(79349)
- 编号(75028)
- 资助(71410)
- 成果(62574)
- 发(55948)
- 重点(55734)
- 课题(53441)
- 部(53352)
- 创(51281)
- 创新(47806)
- 制(46843)
- 科研(46436)
- 项目编号(45932)
- 期刊
- 济(169627)
- 经济(169627)
- 研究(113714)
- 中国(81640)
- 学报(60874)
- 农(59683)
- 科学(55198)
- 管理(53869)
- 财(52594)
- 教育(47507)
- 大学(45784)
- 学学(42948)
- 农业(40845)
- 融(36103)
- 金融(36103)
- 技术(32060)
- 业经(28658)
- 财经(26198)
- 经济研究(25559)
- 经(22232)
- 问题(21603)
- 业(20743)
- 图书(19543)
- 科技(18585)
- 理论(18034)
- 版(17707)
- 现代(16750)
- 技术经济(16639)
- 实践(16424)
- 践(16424)
共检索到565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岳荣 张秋明 郑玉生
为探寻柑桔果实浮皮发生的机理及控制途径 ,以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种胁山为材料 ,对其浮皮发生的规律及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胁山果实在 0 9- 2 0左右成熟 ,但 0 9- 1 0左右已开始表现出轻微浮皮症状 ,随后果皮率开始增加 ,可溶性糖含量下降 ,果皮膜透性增加 .外施赤霉素、亚精胺、醋酸钙等能有效地调节细胞膜通透性 ,减少浮皮的发生 .
关键词:
柑桔 浮皮 果皮率 失重率 细胞膜透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秋明 魏岳荣 郑玉生
为探明柑桔果实浮皮与衰老的关系 ,以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种胁山为试材 ,采前对其幼果和枝叶喷施赤霉素、亚精胺、醋酸钙 ,测定果皮及果肉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PG)、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丙二醛 (MDA )等生理生化指标 .结果表明 :胁山品种随着果实浮皮的出现 ,PG活性提高 ,果皮的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作用产物 MDA逐渐积累 ,而果皮和果肉的 SOD活性则急剧下降 .胁山果实浮皮的根本原因是膜脂过氧化作用引起的果皮早衰 .采前喷施赤霉素、亚精胺、醋酸钙对 MDA含量 ,PG,SOD活性均有一定调节作用 ,其中以赤霉素效果最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莫小荣 陈传武 胡承孝
浮皮是宽皮类柑橘常见生理性病害。基于国内外文献分析,指出柑橘浮皮果实具有果面粗糙,果皮发泡、粗厚、易腐烂,海绵层松散、塌陷、无序,果皮与果肉分离、空隙大的症状,果肉糖、酸含量低,囊瓣膜厚硬,汁胞失水硬化的品质特征,并从果实大小、成熟期、矿质营养、气候因素等方面阐述果实浮皮发生的条件,从细胞水平、生理水平及分子水平等方面揭示果实浮皮发生的机制。根据柑橘果实浮皮的“不同步发育”机制,提出亟需从源-库供应、竞争抑制和整体协调3个层面开展深入研究,力求通过“整体协调”与“靶向调节”破解柑橘果实浮皮难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贤达 张立杰 吴兴明 程德明 李健
【目的】研究不同果形柑橘果实的裂隙发生规律,开启认识柑橘采前因田间水分失调导致膨胀裂果的新视角。【方法】根据柑橘果壳结构分层特征,将果壳视为密闭压力容器,依据压力容器壁应力分析方法,阐释各类果形果壳膨胀应力分布与果皮裂隙发生规律。【结果】果壳形态直接影响膨胀应力分布与裂隙规律。(1)椭圆形果实:果形指数FSI<1时,果壳的果顶应力σTop>赤道经向应力σΦ-Mid>赤道环向应力σθ-Mid,因而扁椭圆形果实裂隙多位于果顶,如早熟温州蜜柑C.reticulata Satsuma品系;果形指数FSI>1时,果顶应力σTop<赤道经向应力σΦ-Mid<赤道环向应力σθ-Mid,即长椭圆形果实裂隙多呈纵裂,如‘奈维林娜’脐橙(C.sinensis Navelina Navel);果形指数FSI=1,近圆球形果壳裂隙多位于果壳最薄处dmin,果顶应力与赤道应力比值与其对应部位果壳厚成反比σTop/σMid=dMid/dTop,如‘甜春桔柚’(Spring-sweet Tangelo)裂隙多位于果腰赤道部的果皮最薄处呈环状横裂,而‘纽荷尔’脐橙(C.sinensis Newhall Navel)的裂隙多始于脐顶最薄处。(2)果形近心形文旦柚类果实的果顶凹处易构造膨胀“应力集中”条件,且与砂囊椭球顶部膨胀应力极大点重合,以致果实顶部呈规律性的裂隙,如‘度尾文旦’柚(Citrus grandis Duweiwendan)。(3)在田间水势陡增时,高糖果实的体积膨胀比与裂果率均大于低糖果实。【结论】柑橘果壳裂隙始于果壳膨胀应力最大处,裂隙延伸方向与最大应力方向垂直。果形越偏离球形、果壳厚差异越显著,膨胀应力分布越不均匀,裂果率越高。遇田间水势陡增时,高含糖量果实裂果率大于低含糖量果实裂果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乔宇 谢笔钧 张妍 范刚 徐晓云 周海燕 潘思轶
【目的】研究‘国庆1号’、‘宫川’和‘大叶尾张’3种温州蜜柑果实的香气成分及其差异。【方法】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3种温州蜜柑果实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从3种温州蜜柑果实中分别检测到65、36和55种挥发性成分,总含量分别为584.67μg·g-1、505.29μg·g-1和494.63μg·g-1。在3种果实中有29种相同的成分。独有的香气成分中,‘国庆1号’有12种,‘宫川’有5种,‘大叶尾张’有2种。【结论】D-柠檬烯、γ-松油烯、β-月桂烯、α-蒎烯、芳樟醇和辛醛是3种果实中主要的特征香气成分。‘国庆1号’特征香气成分的含量高于...
关键词:
温州蜜柑 果实 挥发性物质 香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淑桢 韩静雯 云泽 王金秋 徐娟 张红艳 邓秀新 程运江
【目的】研究不同成熟阶段的国庆1号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cv.Guoqing No.1)果实极性代谢物的变化,为客观评价柑橘果实成熟度和果实品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初步建立柑橘果实初生代谢产物的提取和分析方法,检测绿熟期、转色期和完熟期温州蜜柑果实有色层和果肉组织的极性代谢物,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共鉴定出代谢物37种。随温州蜜柑果实不断转黄,其有色层中的果糖、甘露糖和大部分氨基酸(尤其是GABA和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在完熟期达最高。相反地,柠檬酸和一些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则逐渐降低。与有色层相比,果肉中显著变化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小曼 刘晓东 刘闫 谭启玲 胡承孝 武松伟 谢合平
为指导镁肥在柑橘的合理施用并提高柑橘果实的内外品质,以20年生枳砧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为材料,设置5个镁肥水平,分别为MgO 0、100、150、200、250 g/株(记为CK、T1、T2、T3、T4),研究镁对温州蜜柑果实转色期及成熟期果肉糖酸组分、果皮色差值和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不施镁相比,施镁能明显提高果实膨大期叶片镁含量;显著提高果实产量,且产量随镁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2019年及2020年分别以124、122 g MgO/株时果实理论产量最高。镁肥能提高温州蜜柑果实转色期果肉蔗糖含量,显著增加果皮L、a、b、C值,显著降低果皮H值、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提高果皮亮度、彩度及纯度;但对果实成熟期果肉糖酸组分、果皮L、a、b、C值及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在果实转色期T2、T3及T4处理果实内外品质整体较好,但T4处理得分最高,果实品质更佳。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温州蜜柑果实产量最高且品质较佳的推荐施镁量为122~150 g MgO/株,果实品质最佳推荐施镁量为200~250 g MgO/株。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力 丁毓端 何义仲 陈玲玲 程运江
【目的】对温州蜜柑果实贮藏期所处生理状态进行分析,挖掘能反映柑橘果实采后贮藏期所处不同生理阶段的生物标记。【方法】通过对温州蜜柑采后贮藏0—50 d的基因芯片数据和初生代谢物数据分析,结合聚类、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等机器学习的方法挖掘能够预测温州蜜柑果实贮藏寿命的生物标记,并采用qRT-PCR对标记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基于多元差异比较分析筛选出了5 232个差异基因;并将采后温州蜜柑分为贮藏初期、中期和后期3个生理阶段。MaPMan功能富集分析发现氨基酸代谢和细胞壁代谢与采后温州蜜柑所处的生理状态密切相关;基因本体富集分析表明核小体组装、蛋白酶解等生物过程也发生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柱青 金胜昔 梁晓敏 武松伟 胡承孝
为指导微生物菌剂在柑橘的合理施用并提高柑橘果实的产量及品质,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比较分析3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复合菌剂对温州蜜柑土壤肥力、树体营养、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不施微生物菌剂相比,施用微生物菌剂能提高温州蜜柑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及维生素C含量,复合菌剂相较于单菌处理更能改善温州蜜柑果实品质、稳定产量;不同微生物菌剂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含量及脲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通过线性混合模型分析,叶片全磷、土壤磷酸酶及速效磷是显著影响温州蜜柑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微生物菌剂都有改善土壤磷活化、提高土壤有效磷、促进树体对磷的吸收并最终改善果实品质的效果,其中复合微生物菌剂效果更显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旭 刘虹伶 雷应华 李超 刘月悦
本试验对柑桔粉虱进行了室内饲养和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柑桔粉虱在四川一年发生4代,世代重叠,主要以大龄若虫和蛹在秋稍叶背越冬,其成虫和幼虫全年在四川有4个消长高峰期,其中4月中、下旬发生数量最多和危害最重,是控制柑桔粉虱的关键时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征 金晓玲 刘雪梅 伍江波
为探索杜仲成熟配器官发生途径,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以杜仲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了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不定芽的诱导和增殖、小苗生根以及生根苗的炼苗移栽等过程。结果表明:杜仲成熟胚具有直接器官发生途径和间接器官发生两种途径。直接器官发生途径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6-BA(0.5mg/L)+NAA(0.1mg/L),诱导率最高80%;间接器官发生途径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BA(2.0 mg/L)+NAA(2.5mg/L),诱导率为70%,从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的培养基为MS+BA(1.0 mg/L)+NAA(0.05 mg/L),诱导率80%;生根培养基为1/2MS,生根率80%;移栽基...
关键词:
杜仲 器官发生途径 诱导 增殖 生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玉明 卢晓鹏 黄成能 熊江 李静 谢深喜
以5年生盆栽枳砧‘山下红’温州蜜柑为试材,于2012年7月5日至11月15日进行控水试验,以正常浇水为对照,研究40%土壤水分胁迫处理对温州蜜柑果实品质及柠檬酸代谢过程中3个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成熟果实单果重、果皮重、横径与纵径分别比对照组减小了59.0%、61.7%、25.2%和21.7%,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处理组果实中果汁与维生素C含量减少,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处理组果肉中的蔗糖、葡萄糖、果糖与总糖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33.3%、72.3%、65.0%和48.9%,而单果蔗糖、葡萄糖、果糖与总糖含量分别减少了42.1%、25.1%、28.3%和37.8%...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新胜 张书凝 柯甫志 郑舒琪 宫金礼 孙学鹏 张岚岚
【目的】浮皮是宽皮柑橘Citrus reticulata果实在成熟后期或采后储藏过程中普遍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障碍。椪柑C.reticulata ‘Ponkan’在采后储藏中极易发生浮皮,严重影响商品价值。通过采后处理,为椪柑果实采后浮皮的防范、储藏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乙烯和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椪柑采后果实,测定椪柑在储藏期间果实主要品质指标及浮皮指数的变化,分析果皮白皮层细胞形态和生理变化特征。【结果】(1)乙烯处理促进了储藏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的提高;加速了果皮白皮层细胞密度、纤维素质量分数、果胶质量分数的下降,促使木质素质量分数及细胞壁降解酶(纤维素酶、果胶酯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上升。(2)1-MCP处理减缓了果皮白皮层细胞密度及纤维素质量分数下降;延缓了木质素质量分数及细胞壁降解酶(纤维素酶、果胶酯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上升;减缓了椪柑果实浮皮指数的上升。【结论】乙烯处理可加速椪柑果实采后生理代谢水平,加重果实浮皮的发生。1-MCP处理可抑制储藏期果皮的生理代谢水平,减轻浮皮障碍的发生。生产中可通过乙烯和1-MCP处理来控制椪柑果实剥皮的难易程度。图7参31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丛郁 李慧 颜志梅 俞明亮 常有宏
以梨黑皮病易感品种翠冠果实为材料,采用RACE技术克隆α法尼烯合成酶基因(PpAFS)的cDNA全长。PpAFS开放阅读框包括1731个碱基,编码576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66.26×103。由该基因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倍半萜类氨基酸的特征结构:RR(X8)W模式(33~43位氨基酸)和DDxxD模式(326~330位氨基酸)。2℃低温贮藏和1MCP(1甲基环丙烯)处理均能抑制翠冠果皮中PpAFS的表达,减缓α法尼烯合成,降低α法尼烯及其氧化产物共轭三烯的含量,进而推迟黑皮病的发病时间并降低其发病率;在两种措施同时应用情况下,翠冠果实采后42d之内不会发生黑皮病。贮藏于室温(28~32℃)...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范道安 何清华 杨德磊
在公私合作项目(PPP)项目中,政府和私人投资者可能会采取协同行为来追求自身利益。这就需要对政府和私人投资者的协同行为进行研究,以了解提高项目绩效的基础机制。首先,基于演化博弈模型分析项目投资者策略选择的动态演化过程,据此政府和私人投资者通过交互选择来实现各自的最优策略。其次,通过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发现,政府和私人投资者协作管理具有多重复杂路径演化,其稳定策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的初始状态及相互激励关系。然后,探讨不同情境下投资者的最优策略和有效增强投资者协同行为的利益协调机制。
关键词:
PPP项目 协同行为 稳定策略 演化博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