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24)
- 2023(7928)
- 2022(6691)
- 2021(5945)
- 2020(4882)
- 2019(10719)
- 2018(10437)
- 2017(20021)
- 2016(10883)
- 2015(12141)
- 2014(12073)
- 2013(11796)
- 2012(10791)
- 2011(9911)
- 2010(9960)
- 2009(9415)
- 2008(9490)
- 2007(8498)
- 2006(7641)
- 2005(7219)
- 学科
- 济(47358)
- 经济(47287)
- 管理(36447)
- 业(30065)
- 企(25797)
- 企业(25797)
- 方法(14229)
- 制(14088)
- 地方(13946)
- 财(12930)
- 数学(12257)
- 数学方法(12096)
- 中国(12050)
- 农(11245)
- 体(10902)
- 业经(10583)
- 学(8785)
- 地方经济(8534)
- 环境(8533)
- 体制(8053)
- 融(8027)
- 金融(8024)
- 银(7733)
- 银行(7723)
- 贸(7567)
- 贸易(7562)
- 划(7460)
- 农业(7432)
- 行(7427)
- 务(7370)
- 机构
- 大学(154991)
- 学院(154815)
- 济(65049)
- 经济(63551)
- 管理(58194)
- 研究(55696)
- 理学(49401)
- 理学院(48804)
- 管理学(48125)
- 管理学院(47820)
- 中国(41827)
- 京(33360)
- 科学(32315)
- 财(32000)
- 所(27539)
- 中心(24939)
- 江(24742)
- 研究所(24616)
- 财经(24418)
- 农(23098)
- 经(21976)
- 院(21884)
- 业大(21721)
- 北京(21197)
- 范(20480)
- 师范(20331)
- 经济学(19850)
- 州(19296)
- 财经大学(18039)
- 经济学院(17778)
- 基金
- 项目(104858)
- 科学(83916)
- 研究(78611)
- 基金(76351)
- 家(66821)
- 国家(66351)
- 科学基金(56961)
- 社会(51183)
- 社会科(48603)
- 社会科学(48594)
- 省(41260)
- 基金项目(40280)
- 自然(35587)
- 教育(35497)
- 划(35182)
- 自然科(34681)
- 自然科学(34673)
- 自然科学基金(34034)
- 编号(31174)
- 资助(30177)
- 成果(25575)
- 制(25423)
- 重点(24284)
- 发(23528)
- 部(23185)
- 课题(22685)
- 创(22135)
- 国家社会(21518)
- 创新(20942)
- 教育部(20006)
共检索到243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唐燕
本文分析了"柏林-勃兰登堡联合区域规划部"的组织结构、职能设置、运行机制和改革动向等,阐述了两州之间开展跨区域合作的发展历程及其动力和阻力,并总结该案例在大都市区区域协作与区域管治上提供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
柏林 勃兰登堡 跨区域合作 协调机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唐燕
从"都市区"与"城市"两个层面,对比研究柏林—勃兰登堡与北京两大都市区在区域管治与跨境合作上的组织模式与发展趋势,阐述不同政治、社会、经济背景下大国首都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行政管理特点,并指出柏林—勃兰登堡对北京大都市区区域管治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柏林—勃兰登堡 北京 大都市区 区域管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熊军 宁越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远
区域规划与管理是区域联合及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关键。为了借鉴他国的经验,详尽地阐述了德国区域规划的概念,并重点从规划程序的法制化、专业部门和地方的规划关系、区域规划的组织结构等角度对区域规划的协调机制进行了讨论,总结了区域规划组织的实体化、通过法律协调各类规划、注重规划过程的协调性、规划的一致性和延续性等方面的可借鉴之处。为了说明德国区域规划的实施效果,最后介绍了德国斯图加特都市区通过区域规划协调解决城镇发展无序和土地利用不经济的案例。
关键词:
区域规划 协调机制 方法工具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永喜
各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跨区域公共工程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结构调整的同时,也在重塑着区域间的利益关系与经济联系。通过探讨建立区域性公共工程区域协调机制的理论依据及其实现形式,在此基础上对其经济效率实现条件进行分析,得出了在"区域投入与受益具有比例对称性"条件下建立区域协调与补偿机制既可以发挥工程本身的经济效率又能够平衡各方利益,使得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的结论,并依此而提出区域间协调与补偿的量化标准。
关键词:
公共工程 协调 补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良文 黄水亮 陈长军
近10年我国假币犯罪活动较为猖獗,打击假币犯罪工作相当严峻。对此,本文从反假币成本的角度出发,对打击假币犯罪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建立跨区域反假币协调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反假币 跨区域性 协调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博文
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上我国计划在2030年设定碳排放总量最大限值,为此我国将逐步扩大碳交易市场版图,进行跨区域碳交易。然而由于全国性碳交易立法缺失和地方性立法差异性较大,导致跨区域碳交易市场处于无序状态。在借鉴欧盟、美国较为成熟的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立法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立法协调机制,对碳配额"适区"分配,跨区交易,集中监管,联动执法,为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建成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立法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邵波
1 背景:经济转型时期的空间多样化和无序状态 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看,正处于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首先是经济发展的起飞时期已经到来,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增长的结构变异时期;其次是经济体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时期,表现出两种体制交换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因此,在空间发展上出现多样化和无序状态。具体表现在:①地域城市化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已走过了初期积累阶段,正面临着提高层次的规模扩大和空间集聚要求,这种经济发展趋势使活动的空间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怡男 刘鸿渊
中国低碳经济的顺利发展决定于区域之间合作行为,然而立足于区域经济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和区域之间竞争存在的客观现实,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面临着异质性主体及其一致性行为生成的挑战。如果将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转换成本与收益在异质性行为主体之间的非对称性分布纳入到国家层面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去思考,跨区域的异质性主体的合作行为博弈就构成了中国低碳经济的一个本质性特征,其协调发展是以一定的制度安排为基础条件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薇 田国双
随着生态文明的发展、主体功能区跨区域补偿的加剧,以及生态补偿地域差异的出现,传统的生态补偿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主体功能区的利益诉求。主体功能区为了保障自身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保证持续有效的发展,并加强跨区域补偿协调机制的构建。重点选取了补偿协调的经济维度、政治维度、社会维度和文化维度进行剖析,通过比较分析得到补偿协调四个维度之间的差异,最后,基于生态文明视角提出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协调路径,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协调。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跨区域 生态补偿 协调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薇 田国双
随着生态文明的发展、主体功能区跨区域补偿的加剧,以及生态补偿地域差异的出现,传统的生态补偿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主体功能区的利益诉求。主体功能区为了保障自身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保证持续有效的发展,并加强跨区域补偿协调机制的构建。重点选取了补偿协调的经济维度、政治维度、社会维度和文化维度进行剖析,通过比较分析得到补偿协调四个维度之间的差异,最后,基于生态文明视角提出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协调路径,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协调。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跨区域 生态补偿 协调机制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黄洁
企业跨区域成长并不是企业完全迁移到另一地区,而是表现为跨区域的网络化成长模式,即在进入地成立子公司或将企业活动的一部分从企业原生地迁移到进入地,可以加快区域之间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的流动和合理配置。因此,企业的跨区域网络化成长是促进区域间经济协调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驱动因素;以企业的跨区域网络化成长为动力,以产业网络构建为手段,建立区域产品链和产业链,将促进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的一体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雨平 耿磊 陈眉舞
我国正处于区域一体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区域协调发展已引起各级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并开展了多元化的探索,构建都市区为建立永久性的区域协调发展制度框架提供了可行的策略。在分析我国都市区整体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归纳了目前长三角地区都市区演化的基本特点和典型城市在构建都市区方面的探索,重点介绍了长三角北翼城市扬州构建都市区的实践,以期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
区域协调 都市区 长三角地区 扬州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罗思东
区域规划是大都市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工具。区域规划需要法律、制度化的政治和财政为基础,其制度化程度越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就越高。美国双城地区的大都市理事会,作为有效区域规划机构的典型,其发展证明了州政府是区域规划机构有效运行、大都市区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区域规划 公共服务 州政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丁永健 鄢雯
围绕郑渝铁路过境权的争夺是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间协调机制缺失的结果。文章认为,在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各地区存在着特殊的偏好,因此,必须有地方政府参与;由于存在地区间外部性,因此,必须有中央政府的参与。此外中央政府还可以起到协调各地方政府的作用。跨区域公共物品的供给除了政府共同出资,还有赖于政府间有效的协调,其实质是由传统的行政管理关系,转向各方平等参与和协商的区域共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