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5)
2023(295)
2022(280)
2021(277)
2020(279)
2019(527)
2018(491)
2017(783)
2016(579)
2015(652)
2014(639)
2013(713)
2012(688)
2011(677)
2010(651)
2009(549)
2008(538)
2007(449)
2006(376)
2005(347)
作者
(2763)
(2371)
(2326)
(2081)
(1316)
(1117)
(977)
(916)
(829)
(826)
(799)
(766)
(717)
(714)
(703)
(662)
(661)
(657)
(643)
(616)
(575)
(573)
(563)
(560)
(552)
(545)
(543)
(532)
(515)
(504)
学科
(1259)
经济(1259)
(793)
贸易(793)
(788)
(750)
(732)
地方(653)
(594)
(584)
出口(558)
出口贸易(558)
(558)
农业(513)
管理(483)
概况(434)
进出(426)
进出口(426)
进出口贸易(426)
(373)
方法(354)
业经(347)
数学(339)
(331)
企业(331)
小麦(328)
数学方法(322)
水产(313)
动物(287)
动物学(280)
机构
学院(7528)
大学(7018)
(5498)
农业(4600)
研究(4261)
科学(4020)
业大(3232)
(3100)
研究所(2944)
(2817)
农业大学(2752)
(2731)
(2305)
实验(2234)
实验室(2184)
中国(2181)
科学院(2160)
重点(2084)
中心(1833)
技术(1796)
农业科学(1577)
(1559)
(1446)
(1405)
经济(1379)
(1348)
生物(1334)
(1302)
管理(1298)
(1297)
基金
项目(6142)
(4378)
国家(4335)
科学(4058)
基金(3929)
(3483)
科学基金(2948)
自然(2737)
自然科(2682)
自然科学(2681)
(2660)
自然科学基金(2633)
研究(2515)
科技(2424)
计划(2246)
基金项目(2144)
(2123)
(1847)
专项(1780)
农业(1759)
资助(1529)
重点(1523)
技术(1502)
(1486)
(1402)
创新(1342)
科研(1318)
教育(1210)
(1001)
(983)
期刊
(5803)
学报(4632)
农业(4247)
科学(2782)
大学(2717)
学学(2696)
(2212)
中国(2160)
(1829)
经济(1829)
业大(1761)
农业大学(1537)
中国农业(1176)
研究(1138)
(966)
农业科学(864)
林业(860)
自然(856)
农学(848)
华北(848)
业经(838)
自然科(813)
自然科学(813)
西南(794)
国际(715)
(708)
农业经济(694)
(635)
贸易(635)
国际贸易(630)
共检索到12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品种来源:宁夏枸杞单株选优。特征特性:生长快,发枝多,枝条节间长,叶片宽大肥厚,起始结果节位低,每节花果数多,果实圆柱形,鲜果纵径1.68cm、横径0.97cm,果肉厚度0.114cm,种子占鲜果重的5%;根茎粗5.40m、树高1.59m、树冠直径1.70m、发枝数210。按商业标准分级,测定结果:特级果占83.8%,甲级果占9.7%,乙级果占4.3%,丙级果仅占2.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南雄雄  王锦秀  常红宇  王昊  李永华  沈效东  
‘宁杞8号’是通过自然选优得到的一个果粒大但花果量较少的枸杞株系。与‘宁杞1号’相比,物候期提前3~5天,老眼枝现蕾开花量少,而大量花集中在七寸枝。自交亲和性差,不适宜纯系栽培。经多年繁殖其性状稳定,适应性强,适宜推广应用于高端优质水果枸杞生产园。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齐涛  何茜  苏艳  
‘普桉1号’是以尾叶桉为母本、细叶桉为父本杂交和无性繁殖测定获得。该品种平均叶长19.2 cm,平均叶宽4.3 cm,在树皮、果实等形态特征方面与尾叶桉和细叶桉有较明显区别;年生长量略高于父母本,适合在华南大部分地区推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江涛  朱延林  赵蓬晖  马永涛  晏增  
豫刺饲1号为刺槐的变异品种。该品种复叶长,平均复叶长度60cm左右,最长可达72cm,复叶平均长度是一般刺槐的2~3倍。叶片平均粗蛋白含量为23.85%,超过一般刺槐39.66%,是良好的饲料型刺槐品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建军  赵自成  苏雪辉  李喜林  卢孟柱  
杨树新品种‘中成1号’,雌株,通过人工控制授粉选育而成,美洲黑杨F2代种内杂种,其母本为丹红杨,父本为南杨。5年生平均胸径19.7 cm,平均树高15.8 m,单株材积0.174 6 m3,比对照I-69杨和中林46杨材积生长量分别提高33%和46%。窄冠,速生,树干通直,抗天牛,耐涝。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淑文  杨立军  王天茂  朴基正  
采用系统分离育种方法,对柞蚕全茧重和生命力两项主要指标进行平衡选择。经10年12代的定向选择培育,育成了柞蚕新品种“龙蚕1号”。其千粒茧重达11.4kg,产量比对照青6号提高12.8%。结果表明,新品种“龙蚕1号”的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对照品种青6号,具有茧型大、生命力强、产量高、增产效果明显等优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许业洲  杜超群  徐向阳  胡兴宜  张亚东  许秀环  黄国伟  方联群  
‘鄂杉1号’是在杉木变异类型罗田垂枝杉中选育出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干形通直圆满、适应性强、耐瘠薄、耐水湿等特点,其区别于其他杉木的主要形态特征是树冠窄小、枝条短细、老枝下垂并自然脱落。可采用根蘖、嫁接、扦插等方式繁殖,能在杉木适生区广泛栽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建军  赵自成  苏雪辉  李喜林  卢孟柱  
中豫1号,雌株,通过人工控制授粉选育而成,美洲黑杨种内杂种,其母本为丹红杨,父本为创新杨。5年生平均胸径18.2 cm,平均树高14.8 m,单株材积0.142 8 m3,分别超出对照108杨16.7%,22.5%和26.6%。速生,抗天牛,树主干通直,冠幅较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国君  孙宇涵  李云  
‘北林槐1号’是刺槐K5的变异品种。该品种速生、侧枝少、托叶刺细短、小叶长、百叶干质量大,叶片单宁含量0.95%;易扦插和嫁接繁殖,造林技术简单,是优良的多用途品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屈李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健  刘萍  何玉英  宋全山  牟乃海  王清印  
中国对虾经过连续6代的群体选育,表现出生长快、抗逆性强等优良的经济性状。选育群体的体长比对照平均增长8.40%,体重增长26.86%。抗逆性强,发病率不足10%,而未经选育的对照池发病率在40%以上。对不同世代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1)同工酶:在13个基因位点中,MDH 2、GPI、MPI、PGM 2和PGM 3五个位点呈多态。PGM 3位点上的变异程度最高,其等位基因频率呈递减趋势,选育群体在MPI位点上发现c基因,其等位基因频率呈递增趋势,其平均观察杂合度呈依次递减趋势。(2)RAPD:对5个世代进行了RAPD分析,各世代间多态性比例呈下降趋势,F6代保持了F5水平。遗传分化指数Gst除F...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勇军  王玲  陈建华  姜德有  徐云  王云富  方顺全  马继琼  尹桂芳  肖支富  
运用形态学鉴定、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等多种试验方法,对花魔芋新品种云芋1号的植物学形态、生育期、抗病性、生产力及品质等特征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云芋1号植物学特征特异性显著,是一个品质、耐病性、产量、适应性等综合性状优良的花魔芋新品种,在云南魔芋产区具有较高的示范推广价值。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23品种来源:84WR(21)-4-2×洛8912产量表现:2004年度全国北部旱地冬麦预试,平均单产5323.5kg/hm2,2004—2006年度全国北部旱地冬麦区试,平均单产4539.75kg/hm2。1999—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单产3470.4kg/hm2。2003—2006年度示范种植,平均单产3618.9kg/hm2。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文静  张燕之  王昌华  赵家铭  李晶  
本文采用《农业科研成果及效益评价方法》,对辽宁省中熟水稻品种辽星1号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辽星1号因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自推广以来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3年内在辽宁及河北地区推广了838万亩,新增稻谷45335.8万公斤,新增纯收益98352.1万元,还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78785.95万元,年经济效益:29523.0万元;科研投资年均收益率:96.6元/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振利  范国强  
‘白四泡桐1号’是以白花泡桐为亲本,通过化学诱变和组织培养方法获得的泡桐新品种。该品种在生长量、木材理化性质、自然接干和抗逆性等方面均优于白花泡桐,可通过组织培养、埋根等方法繁育苗木,适合在白花泡桐的自然分布区和栽培区推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