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35)
- 2023(18359)
- 2022(15857)
- 2021(15031)
- 2020(12814)
- 2019(29827)
- 2018(29578)
- 2017(56624)
- 2016(30803)
- 2015(35305)
- 2014(35590)
- 2013(35351)
- 2012(33013)
- 2011(30195)
- 2010(30644)
- 2009(29048)
- 2008(28367)
- 2007(25106)
- 2006(22347)
- 2005(20543)
- 学科
- 济(135736)
- 经济(135582)
- 管理(85661)
- 业(82446)
- 企(67585)
- 企业(67585)
- 方法(57274)
- 数学(49741)
- 数学方法(49247)
- 中国(40049)
- 农(34045)
- 财(33713)
- 学(31067)
- 融(30715)
- 金融(30712)
- 银(29897)
- 银行(29834)
- 地方(29594)
- 行(28725)
- 业经(28250)
- 制(27160)
- 贸(24401)
- 贸易(24380)
- 易(23642)
- 农业(22795)
- 理论(21223)
- 务(20999)
- 财务(20921)
- 财务管理(20871)
- 和(20097)
- 机构
- 大学(452178)
- 学院(447261)
- 济(185936)
- 经济(181817)
- 管理(170971)
- 研究(155485)
- 理学(146393)
- 理学院(144708)
- 管理学(142264)
- 管理学院(141446)
- 中国(121789)
- 京(96677)
- 科学(94874)
- 财(87448)
- 所(79936)
- 农(73480)
- 研究所(72431)
- 中心(71134)
- 财经(69269)
- 江(66411)
- 业大(65026)
- 经(62611)
- 北京(62002)
- 范(60218)
- 师范(59665)
- 农业(57748)
- 经济学(56904)
- 院(55457)
- 州(53912)
- 财经大学(51219)
- 基金
- 项目(290320)
- 科学(226174)
- 研究(213114)
- 基金(208763)
- 家(181279)
- 国家(179715)
- 科学基金(152407)
- 社会(133038)
- 社会科(125937)
- 社会科学(125901)
- 省(112746)
- 基金项目(110525)
- 教育(97938)
- 自然(97898)
- 自然科(95484)
- 自然科学(95457)
- 划(95179)
- 自然科学基金(93745)
- 编号(88357)
- 资助(86843)
- 成果(73624)
- 重点(65156)
- 部(64633)
- 发(62546)
- 课题(60655)
- 创(59396)
- 创新(55500)
- 科研(55421)
- 教育部(55166)
- 大学(54520)
- 期刊
- 济(209809)
- 经济(209809)
- 研究(139373)
- 中国(87360)
- 学报(71659)
- 财(67074)
- 农(66855)
- 科学(64524)
- 管理(62488)
- 大学(53510)
- 融(52098)
- 金融(52098)
- 教育(50243)
- 学学(49947)
- 农业(45497)
- 技术(37787)
- 财经(34843)
- 经济研究(33940)
- 业经(32324)
- 经(29841)
- 问题(27430)
- 图书(24444)
- 业(23765)
- 理论(23009)
- 技术经济(22656)
- 贸(22624)
- 实践(20690)
- 践(20690)
- 商业(20415)
- 版(20371)
共检索到683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霁友 刘秉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小建 时慧娜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区域经济学思想,涉及区域差异与贸易、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竞争与合作等,这些思想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诺奖得主的学术观点反映出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关注区域(空间)问题,区域经济研究越来越转向宏微观兼顾,研究方法更加精细化。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的区域经济学思想对区际贸易及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等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受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区域经济学思想的启发,中国的相关研究应更加关注空间因素,注重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及现象的研究,使区域经济研究向规范和精细化方向发展,同时关注制度创新研究,建立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晶 丁志国 徐德财
托马斯·萨金特和克里斯托弗·西姆斯凭借其在"宏观经济的因果实证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被授予201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萨金特提出了利用历史数据分析经济政策的系统性变化如何影响经济的方法,关注的是宏观经济变量的系统性影响问题;而西姆斯则是区分了经济变量的变动属性,具体刻画了它们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关注的是宏观经济冲击的识别问题。萨金特和西姆斯共同解释了当前经济状况形成的原因,并提供了预测经济变动和政策实施影响路径的科学方法,分析了经济系统的因果关系,回答了实证宏观经济学领域"什么引致了什么"的基本命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国民 王秋石
经济学家赫尔维茨、马斯金和迈尔森为机制设计理论做了奠基性工作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赫尔维茨创立了机制设计基本思想和框架,迈尔森的贡献在于对显示原理进行了一般化研究,并将其应用到规制和拍卖等重要领域,而马斯金给出了机制执行理论的基础性单调条件,这已成为现代机制执行研究的基础。机制设计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分析的一种非常重要工具,它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并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北京时间10月12日19时,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威廉姆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1日19时,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了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三位经济学家分享了这一荣耀。获奖者为麻省理工大学的彼得·戴蒙德(Peter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华新
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被授予理查德·塞勒,以表彰其在行为经济学研究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塞勒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经济决策分析,分析经济主体在进行经济决策时的思维活动和行动模式,通过分析有限理性、有限自制力和社会偏好等因素对个体决策行为的影响,塞勒揭示人类特征如何系统性地影响个人决策以及由此导致的市场结果,为建立和完善增进社会福利的制度和措施提供了新的契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建华
1994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把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三位数理经济学家,即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约翰·豪尔绍尼(J.Harsanyi)、普林斯顿大学约翰·纳什(J.Nash)和德国波恩大学的赖因哈德·泽尔滕(Reinhard Selten),以表彰他们因把策略对策论运用于经济分析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赵琪琪 杨善发
阿比吉特·班纳吉、埃丝特·迪弗洛和迈克尔·克雷默以其"利用实验性方法在全球脱贫"方面所做的贡献而获得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健康是贫困群体面临的一个主要风险。卫生经济学是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其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丰富。文章简要介绍了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主要学术成就,阐述其卫生经济学研究成果及其特点,并将其与我国的健康扶贫工作进行比较分析,突显我国贫困治理的成就与理论价值。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跃进 唐彩霞
本文借鉴比尔德研究路径,对67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学术经历做了整理,分析了获奖者的共同特征:初次发表成果相对较晚;在黄金年代完成主要获奖研究;从科学突破到获奖间隔近35年;锲而不舍、执著自己的创新理论。对其社会背景的分析表明,绝大多数获奖者有高等教育多学科背景,有博士学位,在从事获奖工作前经历过工作场所变动,并且分布高度集中在欧美国家和大学中。
关键词:
诺贝尔经济学奖 科学突破 时滞 评价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a.LowallHarriss 刘晋 张姝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胡毅 马键
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分别是Card、Angrist以及Imbens。其中,Card的获奖原因是"对劳动经济学的实证研究贡献"。Angrist和Imbens的获奖原因是"对因果关系分析的方法论贡献"。本文尝试对三位获奖者的研究工作进行梳理与总结,讨论其研究对于我国劳动经济学与因果推断理论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卫东
1992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把120万美元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这是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969年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第24次颁发这一经济学最高奖。贝克尔是获得这一经济学最高荣誉的第32位经济学家(在这24次颁奖中,有一次三人获奖、6次双人获奖、17次单人获奖),成为继罗纳德·科斯之后的第20位美国经济学家而获此殊荣。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路 刘霞辉
201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经济学家萨金特和西姆斯,以表彰他们在动态计量经济学和货币政策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本文偏重于总结获奖者在方法论、计量思想方面的研究,并延伸到应用评述,同时,总结获奖成就对中国经济学研究以及经济决策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少平
世纪之交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赫克曼(Jams J.Heckman)和丹尼尔·麦克法登(Daniel L.McFaddan),以表彰他们对微观计量经济学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本文旨在评介这二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主要工作,从中可以看出微观计量是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计量经济方法论的创新”,因而“从根本上改变了微观经济的应用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