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72)
- 2023(2657)
- 2022(2260)
- 2021(2045)
- 2020(1704)
- 2019(3955)
- 2018(3760)
- 2017(6797)
- 2016(3989)
- 2015(4512)
- 2014(4226)
- 2013(4396)
- 2012(4213)
- 2011(3965)
- 2010(3983)
- 2009(3680)
- 2008(3609)
- 2007(3285)
- 2006(2979)
- 2005(2751)
- 学科
- 济(14877)
- 经济(14854)
- 管理(9146)
- 业(7900)
- 方法(7229)
- 学(6655)
- 数学(6406)
- 企(6331)
- 企业(6331)
- 数学方法(6312)
- 中国(3864)
- 财(3517)
- 农(3426)
- 业经(3224)
- 制(2894)
- 贸(2450)
- 贸易(2449)
- 及其(2435)
- 易(2381)
- 农业(2362)
- 融(2301)
- 金融(2300)
- 害(2218)
- 水产(2187)
- 银(2151)
- 理论(2138)
- 银行(2125)
- 地方(2088)
- 行(2053)
- 环境(2039)
- 机构
- 大学(62498)
- 学院(60096)
- 研究(28128)
- 农(21833)
- 科学(21796)
- 济(20575)
- 经济(20065)
- 中国(19190)
- 农业(18016)
- 所(17067)
- 管理(16636)
- 研究所(15924)
- 业大(15277)
- 京(14630)
- 理学(14160)
- 理学院(13839)
- 管理学(13308)
- 管理学院(13226)
- 中心(11945)
- 室(11508)
- 农业大学(11403)
- 省(11058)
- 实验(10648)
- 业(10524)
- 实验室(10278)
- 院(10257)
- 江(10116)
- 重点(9738)
- 科学院(9554)
- 财(9112)
- 基金
- 项目(44690)
- 科学(32877)
- 家(32101)
- 基金(32057)
- 国家(31872)
- 科学基金(24822)
- 研究(24042)
- 自然(19357)
- 自然科(18903)
- 自然科学(18884)
- 自然科学基金(18572)
- 省(17887)
- 划(16259)
- 基金项目(16218)
- 资助(14468)
- 社会(13760)
- 社会科(12962)
- 社会科学(12957)
- 计划(12113)
- 科技(11630)
- 教育(11190)
- 重点(11012)
- 发(9540)
- 科研(9463)
- 部(9223)
- 专项(9194)
- 业(9021)
- 创(9008)
- 农(8937)
- 创新(8598)
共检索到92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宝俊 李志岗 郭明霞 徐玉梅 王建明
采用自行设计的、能对镰刀菌18srDNA进行特异性扩增的1对引物,利用PCR-RFLP对尖孢镰刀菌以不同方式侵染的植株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应用PCR-RFLP检测程序可检测出处于侵染初期和潜育期的枯萎病菌,说明PCR-RFLP能够快速、灵敏、准确地对枯萎病进行早期诊断。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茂华 胡白石 卢玲 刘凤权 许志刚 陈建东
利用通用引物扩增了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及其近似种的转录间隔区并进行了序列测定。通过序列比较,设计了一对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专化性引物,并对所有参试菌株进行扩增。结果显示:该对引物能从参试的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中特异性地扩增出1条299bp的条带,而其他参试菌株没有扩增信号。与扩增细菌ITS区域的通用引物结合使用,建立了检测和鉴定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巢式PCR技术,其检测灵敏度可达到4个细菌细胞,可以准确、灵敏地检测和鉴定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
关键词: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 巢式PCR 检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敏慧 余雄涛 王鸿飞 周佳暖 习平根 姜子德
【目的】从香蕉枯萎病菌1号和4号生理小种特有的基因序列入手,建立一种快速可靠的分子检测技术,为防止香蕉枯萎病的传播蔓延、尽早采取防治对策、指导香蕉生产进行品种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研究室已经筛选到的4号生理小种候选致病相关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分别以来自海南、广东和广西的6个香蕉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菌株、7个4号生理小种菌株、7个尖镰孢其它专化型菌株以及2个外围菌株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筛选香蕉枯萎病菌1号、4号生理小种特异性引物及尖镰孢菌的通用引物。【结果】筛选到的特异性引物不仅可用于香蕉枯萎病菌DNA的检测,还可直接用于对罹病香蕉组织和土壤中的香蕉枯萎病菌的检测;筛选到的尖镰孢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夏拯 陈曦 张明哲 吴志毅 林晓佳 陈吴健
本文主要针对玉米细菌性枯萎病和玉米内州萎焉病2种检疫性细菌病害进行红外光谱检测研究,并对其红外谱图进行基线校正和归一化处理,对其谱带归属进行了辨别分析。结果显示,该技术不仅于该2种病害的检测鉴定,还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鉴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莉 吴彩兰 李国英 贾磊 杨之为
利用鉴别寄主法对40个新疆棉花枯萎病菌菌系进行了生理小种测定,同时采用nit硝酸还原酶缺陷型突变体技术对棉花枯萎病菌菌系进行了营养亲和性测定。结果表明,28个供试菌系高度侵染海岛棉、陆地棉及K102,属典型的7号生理小种,其余12个菌系在鉴别寄主上的反应与7号生理小种略有差异;供试菌系属于一个营养亲合群,且与7号生理小种的标准菌系相亲和,与3号、8号小种的标准菌系不相亲和;新疆棉花枯萎病菌依旧以7号生理小种为主。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比,新疆棉花枯萎病菌的群体组成基本没有发生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启新 杜琦 陈长法 李祥
以棉枯萎镰刀菌公安菌株为材料,用物理法和化学法提取抗原并制备抗血清,并选有代表性的抗血清对其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采用4种检测方法进行了检测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 Richard’s培养基振荡培养菌株,化学法提取菌丝孢子抗原,按改进的 J.E.Devay 设计的免疫方案免疫,能产生效价高达1:64的抗血清。(2)琼扩、比较对流免疫电泳、间接 ELISA,SPA-ELISA 等4种方法检测其特异性具有鉴别到尖孢镰刀菌种的水平的特异性,但不能鉴别专化型和生理小种。并用上述方法检测抗血清灵敏度。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庆礼 吴昊宸 黄瑞玲 许文煌 张誓育 王全溪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有多个基因型,其中基因型d的感染率仅次于基因型b,建立PCV-2d基因型的PCR-RFLP诊断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NCBI中PCV2 Cap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并选择PCV-2d特异的酶切位点MSPI进行酶切,对酶切的体系和条件进行优化,同时进行敏感性、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PCR总体积25μL,模板量2μL,退火58℃,35个循环为PCR反应最佳条件,目的片段702 bp;MSPI酶能将PCV2d特异地切出2个条带474、228 bp.酶切体系为12.5μL、MSPI酶1μL、酶切时间1 h;该酶切体系的最低模板量为10 ng·μL-1,重复性好.送检的24份病料的PCV2d阳性率为33.3%.可见,本研究建立的PCV-2d基因型的PCR-RFLP鉴别诊断方法,特异、敏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圣凡 刘峻杰 李小峰 王红清
为快速鉴定Fusarium oxysporumf.sp.fragariae(Fof)引起的草莓枯萎病,主要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建立了Fof的快速检测体系,使用组织分离法和PCR法对LAMP技术辅佐验证。结果表明:25μL体系中添加Buffer 2.50μL、Mg~(2+)(100 mmol/L)0.25μL、dNTPs(10mmol/L)1.00μL、FIP和BIP(20μmol/L)各1.00μL、F3和B3(10μmol/L)各0.50μL、LoopF(10μmol/L)0.75μL、Bst DNA聚合酶(8U/μL)0.50μL、Betaine(5mol/L)1.00μL、DNA模板1.00μL和ddH_2O 15.00μL,反应结束后添加0.40μL的SYBR Green Ⅰ染料为最佳反应体系;该体系最适反应温度为62.9℃,最佳反应时间为60min;特异性试验表明该体系能从16种草莓常见病原菌中特异性检测出Fof,最低检出限为45pg/μL,比常规PCR检测效率高;随机抽取田间病害样品16株,采用LAMP体系检测罹病草莓根茎中的病原菌,其中12株感病草莓的病原菌为Fof,使用组织分离法和PCR法验证了LAMP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传统病原菌鉴定耗时约5~7d,而LAMP检测1d内便可完成。综上,本研究建立的LAMP检测体系为Fof准确快速检测及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士和 王利兵 李启新 李祥
以棉枯萎镰刀菌菌丝体加孢子提取的蛋白质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的2种抗血清As2、As10中成分复杂,用琼脂双扩散法和比较对流免疫电泳法测定特异性,交叉反应明显。As2用木贼镰刀菌的异种抗原、As10用禾谷镰刀菌的异种抗原吸收排除非特异性成分后,抗血清的专化性提高,消除了交叉反应。特异性测定结果表明:利用此种经吸收后的抗血清检测棉枯萎镰刀菌可以准确地鉴定到尖孢镰刀菌种的水平,但不能区分专化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永辉 陈琦光 迟远丽 杨媚 周而勋
为探明土壤理化因素对香蕉枯萎病菌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尖镰孢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Foc 4)菌株为对象,模拟不同的土壤类型、温度、含水量和pH值等条件,观察和分析这些因子对Foc 4生长和侵染的影响。结果表明,Foc 4在土壤中生长的最适条件为:土壤温度25℃,含水量达到30%和偏酸性条件(pH 4~5);在盆栽试验中,Foc 4的最佳侵染条件为:温度30℃,偏酸性(pH 3~5)的土壤环境。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伟成 张绍升
对采自福建省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sp.cubense)3个1号生理小种(Foc1)菌株和17个4号生理小种(Foc4)菌株的ITS区进行PCR扩增,将Foc1代表菌株FOCABB361和Foc4代表菌株FOCAAA315的rDNA-ITS序列提交GenBank,获得的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EU395428和EU332405.序列分析结果表明:Foc4号生理小种的ITS2区长度为151 bp;Foc1号生理小种的ITS2区长度为152 bp;Foc1号和4号生理小种的ITS1区完全一致,长度都为147 bp.Foc1号生理小种与4号生理小种的ITS序列差异不...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菌 rDNA-ITS 序列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楠 王剑 尹丹韩 高观朋 王伟
【目的】探索和优化检测条件,建立同时检测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三重PCR检测体系,为3种病害的早期快速诊断和鉴定提供技术和方法。【方法】选择可以组合的3种病原菌特异引物,研究多重PCR的影响因素,优化PCR退火温度,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3个引物组、TaqDNA聚合酶、dNTP和Mg2+六因素三水平优化多重PCR体系。【结果】建立并验证适合上述草莓主要病原菌的三重PCR最佳检测体系,可分别扩增出729、539和450bp的特异条带,最适退火温度为50℃,2...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漆艳香 肖启明 朱水芳
为给农业和植物检疫部门提供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以快速、直接检测植物病原菌的方法,将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16SrDNA基因克隆测序,根据该细菌与其他细菌菌株16SrDNA序列差异,设计出对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具有稳定点突变的特异性探针,除泛菌属3个种和欧氏菌属3个种外,还对假单胞菌属1个种,黄单胞菌属1个种,棒形杆菌属1个种,短小杆菌属1个种以及5种植原体进行了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表明:只有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产生荧光,其他细菌和植原体都没有荧光产生.检测的灵敏度为104CFU/mL的菌悬浮液,相当于4个细菌细胞的基因,灵敏度高,也就是说,反应体系中只要有2个活细菌,实时荧光PCR就能检测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荣光 刘明霞
采用对峙培养法和抑菌圈法进行黄瓜枯萎病拮抗放线菌筛选,结果表明:菌株PM-1对供试的14种病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番茄早疫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小麦纹枯病菌、黄瓜枯萎病菌以及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抑菌带超过20mm。菌株PM-1无菌发酵液5倍、10倍稀释液对黄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率达88%以上,拮抗菌株PM-1产生的拮抗物质导致靶标菌菌丝细胞畸形,出现囊泡、肿胀,崩溃消融,从而抑制其生长。
关键词:
黄瓜枯萎病 拮抗菌 放线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克荣 孟爱中 步正庚
利用氯酸钾毒性,诱变棉花枯萎病菌产生硝酸盐利用缺陷型突变体(nit)。在485个 nit 突变体中,生理表现型以 nit A 为最多,nit B 和 nit C 次之,nit D 极少。不同生理表现型之间的互补关系复杂。对107个菌株的突变体间进行营养体亲和性测定的结果表明,95个菌株属于同一个营养体亲和群 VCG_1,6个菌株属于VCG_2,另有2个菌株为单菌株亲和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