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25)
- 2023(9996)
- 2022(8372)
- 2021(7522)
- 2020(6096)
- 2019(12984)
- 2018(12469)
- 2017(22933)
- 2016(12775)
- 2015(13775)
- 2014(13438)
- 2013(13233)
- 2012(12494)
- 2011(11541)
- 2010(11582)
- 2009(10522)
- 2008(10183)
- 2007(9003)
- 2006(8109)
- 2005(7398)
- 学科
- 济(55619)
- 经济(55563)
- 业(33004)
- 管理(31801)
- 企(23400)
- 企业(23400)
- 中国(18932)
- 地方(18600)
- 农(17876)
- 方法(17300)
- 数学(15020)
- 数学方法(14907)
- 业经(13821)
- 农业(12646)
- 学(12604)
- 贸(11621)
- 贸易(11610)
- 易(11204)
- 财(10822)
- 地方经济(10502)
- 发(10283)
- 环境(10119)
- 银(9900)
- 融(9894)
- 金融(9892)
- 银行(9855)
- 行(9575)
- 技术(9453)
- 制(9186)
- 产业(7908)
- 机构
- 学院(183488)
- 大学(180528)
- 济(73967)
- 经济(72544)
- 研究(71995)
- 管理(64046)
- 理学(55042)
- 理学院(54255)
- 管理学(53250)
- 管理学院(52939)
- 中国(52508)
- 科学(48428)
- 农(46214)
- 京(39319)
- 所(39218)
- 农业(36765)
- 研究所(36082)
- 业大(35123)
- 中心(31468)
- 财(31363)
- 江(28733)
- 院(26044)
- 省(25512)
- 北京(24697)
- 财经(24607)
- 范(24540)
- 师范(24084)
- 农业大学(23572)
- 科学院(23149)
- 州(22898)
- 基金
- 项目(127182)
- 科学(98088)
- 基金(90177)
- 研究(85414)
- 家(82797)
- 国家(82041)
- 科学基金(67839)
- 社会(54444)
- 省(52549)
- 社会科(51618)
- 社会科学(51606)
- 基金项目(48162)
- 自然(45401)
- 自然科(44343)
- 自然科学(44319)
- 划(44288)
- 自然科学基金(43529)
- 教育(37680)
- 资助(35595)
- 发(34034)
- 编号(32432)
- 重点(29520)
- 创(27171)
- 计划(26679)
- 部(26064)
- 发展(26054)
- 展(25623)
- 创新(25491)
- 成果(24974)
- 科研(24825)
共检索到2808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俊涛 韩立荣 范瑞娟 陈从珍 张兴
【目的】探讨孜然种子提取物枯茗酸对辣椒疫霉病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悬滴法和室内盆栽法测定枯茗酸对辣椒疫霉病菌的毒力;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枯茗酸对辣椒疫霉病菌超微结构的影响;采用Calcofluor white染色法、苯酚-硫酸法等研究枯茗酸对辣椒疫霉病菌细胞壁主要组分的形成及分布、β-1,3-葡聚糖含量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枯茗酸对辣椒疫霉病菌菌丝生长、游动孢子萌发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辣椒疫霉病有良好的防效;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枯茗酸处理使菌丝分枝增多、不规则膨大、生长点密集,孢子囊表面不规则凹陷,甚至塌陷,出现空腔;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经枯茗酸处理的...
关键词:
枯茗酸 辣椒疫霉病菌 生长发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文燕 梁银丽 白彩虹 朱艳丽 林兴军 彭强 陈晨
【目的】研究不同前茬作物对辣椒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辣椒选择适宜前茬以及合理的种植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莴笋、大蒜和小麦为前茬作物,测定了3种前茬作物处理下的土壤养分、辣椒根系形态、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产量及品质。【结果】与莴笋茬和小麦茬相比,大蒜茬极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大蒜茬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较莴笋茬和小麦茬高8.79%和7.64%;辣椒根长、根粗、根干质量、净光合速率和结果数均为大蒜茬>莴笋茬>小麦茬,差异显著;大蒜茬辣椒总产量分别为莴笋茬和小麦茬的1.22和2.55倍,总经济效益分别为莴笋茬和小麦茬的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世发 刘勋甲 李汉霞 胡宇舟
试验采用“华椒17号”在塑料大棚内育苗,分别于破心期、1、2、3、4、5、6片真叶期进行一次性分苗。试验结果表明,在3叶期分苗的株高、开展度、节间长度、茎粗、叶片数、叶面积、干重、壮苗指数、花芽分化指数等指标为最优,在1叶期之前和5叶期之后分苗,秧苗质量显著降低。
关键词:
辣椒 分苗苗龄 生长发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媚 杨迎青 李明海 舒灿伟 周而勋
以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强致病菌株GD-118为供试菌株,在室内观察了井冈霉素(Jinggangmycin)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井冈霉素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3.360 3+1.320 4x,相关系数r=0.962 6,理论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为70.2μg/mL,EC95为6 341.5μg/mL。与不加井冈霉素的空白对照相比,用井冈霉素处理后水稻纹枯病菌的菌落边缘明显凹凸不平,边缘菌丝更密集、颜色加深,并且随着井冈霉素处理浓度的增加,菌丝的干质量逐渐降低,但菌落表面菌丝的密集程度有所增加、颜色更深;空白对照的菌核呈颗粒状、褐色...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雅 李涛 朱建强 范先鹏 张志毅 夏颖 唐芷馨
为明确不同材质生物可降解地膜在湿润气候下的降解特性和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聚乙烯地膜(PE)、淀粉基降解膜(BM_1)、聚合类降解膜(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等)(BM_2、BM_3、BM_4)对土壤温度、田面覆盖降解性能和辣椒农艺性状的影响,通过埋土试验评估各地膜不同埋土深度的降解过程。结果表明:1)辣椒生育前期(覆膜后0~58 d)是地膜发挥保温效果关键期,覆膜种植主要提高该时期0~5和5~10 cm土层14:00和17:00的土壤温度。其中,BM_3和BM_4的增温效果与PE相近,0~5和5~10 cm土层平均温度比CK提高了约4℃。2)地膜降解过程受降解材质影响,淀粉基降解膜地面覆盖79 d达到无膜期,埋土60 d内完全降解。聚合类降解膜诱导期在覆膜后51~93 d,辣椒收获后处于碎裂期或无膜期。通过拟合方程可知,埋土深度影响BM_4的降解,降解率达95%时BM_4翻埋20 cm比翻埋10 cm少77 d。3)BM_4主要提高成熟期茎粗、茎高和干物质量,对辣椒生长的促进效果接近或者优于PE。BM_4和PE辣椒产量分别比CK提高11 305.3和11 096.8 kg/hm~2。因此,适宜辣椒覆膜栽培的降解膜诱导期约79 d并且在辣椒全部收获后达到碎裂期或无膜期,埋土深度为10~20 cm能够满足降解地膜的降解需求。
关键词:
生物降解地膜 降解特性 降解材质 辣椒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谷守芹 张运峰 范永山 路粉
以玉米大斑病菌野生型菌株01-23为供试菌株,观测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菌落生长速度及形态、菌丝发育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30μg/mL水杨酸处理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处理后24h孢子萌发率是对照的1.53倍。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病菌菌落生长速度也有明显促进作用:15μg/mL水杨酸处理,第8天菌落的生长速度提高了86%;30μg/mL水杨酸处理,第8天菌落的生长速度提高了61%;60μg/mL水杨酸处理,第10天菌落生长速度提高了59%。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菌丝发育也有显著影响:水杨酸浓度为15μg/mL时,菌丝发育没有明显变化;水杨酸浓度为30μg/mL和6...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 水杨酸 生长发育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 赵奎华 刘长远 梁春浩 关天舒 王辉 汪琼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糖、酸、单宁对葡萄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和果糖有利于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当葡萄糖浓度达20%时,菌落直径最大,为7.4cm;孢子萌发率最高,为73.69%;果糖浓度达24%时,菌落直径最大,为8.4cm;孢子萌发率最高,为83.33%。苹果酸和酒石酸对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苹果酸和酒石酸浓度分别达4.0%和3.5%时,菌丝不生长,孢子萌发率为0。单宁对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当单宁浓度达1280mg·L-1时,菌落直径仅有1.9cm,孢子萌发率为9%。随着糖含量的减少和有机酸、单宁含量的增加,病菌的生长发...
关键词:
葡萄炭疽病菌 生长发育 营养物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耀 林智熠 周文娟 潘镇泽 傅佳蕊 陈景新 倪林 邹双全
对圆齿野鸦椿枝条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现代波谱学技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分别鉴定为(+)-(8R, 7′R, 8′R)-isolariciresinol-9-(6-tris-p-coumaroyl)-O-β-D-glucopyranoside(1)、(7R, 8R)-threo-7, 9, 9′-三羟基-3, 3′-二甲氧基-8-O-4′-新木脂素7-O-α-L-鼠李糖苷(2)、4-氧代芝麻素(3)、tetraketide(4)、19α-羟基熊果酸(5)、紫檀芪(6)、evofolin B(7)、豆甾醇(8).其中,除化合物4、5、7外,其他成分均为本课题组首次从野鸦椿属分离所得.抑菌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化合物4、5、7对辣椒疫霉病菌均具有中等抑制活性,其有效中浓度(EC_(50))值分别为1.285、0.300、0.906μmol·L~(-1).辣椒疫霉病菌经19α-羟基熊果酸处理后,菌丝干重减少,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菌体内蛋白质含量增多,其保护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倒"V"型变化趋势.这说明19α-羟基熊果酸对辣椒疫霉病菌具有有效抑制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新春 康振生 韩青梅 景岚 黄丽丽
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和细胞化学技术,研究了羟菌唑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生长发育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药剂处理后病菌菌丝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菌丝粗细不均匀,呈不规则肿大或缢缩,分枝明显增多。超微结构研究表明,药剂处理后,病菌菌丝细胞壁不规则加厚,以菌丝顶端细胞壁加厚尤为明显,并有大量电子致密度高的物质存在;与对照菌丝相比,病菌菌丝隔膜肿大、畸形,发育受阻;有的菌丝体内有新菌丝产生,且染色较深。细胞化学标记分析结果表明,药剂处理后,病菌菌丝细胞壁的β-1,3-葡聚糖和几丁质的标记密度明显高于对照菌丝,说明药剂处理后,这2种成分在细胞壁内显著增加。病菌菌丝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瑞萍 巩振辉 黄炜 李大伟
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可对寄主植物产生致病性的毒素,使辣椒产生类似病原菌侵染引起的症状。将辣椒疫病病原菌粗毒素按10%,20%,30%,40%,50%,60%,70%,80%,90%,100%的体积比浓度,分别作用于未萌发和已萌发的辣椒种子,结果表明,辣椒疫霉菌粗毒素对辣椒种子发芽指数、辣椒幼苗株高、下胚轴长以及辣椒胚根的主根长、侧根长、侧根。数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主、侧根抑制率的比较,在同一浓度下,粗毒素对侧根的抑制作用大于主根。
关键词:
辣椒 疫病 病原菌粗毒素 发芽 生长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梅娟 李坡 吴敏 范永山 谷守芹 董金皋
【目的】观测高渗胁迫对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甘油是否为病菌细胞中的渗透调节物质,分析STK1在高渗胁迫下的表达规律。【方法】采用2种高渗胁迫条件处理玉米大斑病菌,分析高渗胁迫对病菌生长发育的影响;检测高渗胁迫下菌丝细胞中甘油含量的变化,明确甘油是否为病菌中的渗透调节物质;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高渗胁迫条件下STK1表达规律。【结果】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细胞的等渗液浓度为0.78 mol.L-1;在高渗胁迫条件下,菌落颜色均发生显著变化。1 mol.L-1NaCl处理后菌落呈红褐色,菌落的生长速率也受到到明显的抑制;在1 mol.L-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双喜 许丹 韩立荣 冯俊涛 张兴
【目的】明确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的药效及其对白粉病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测定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的药效;采用离体叶段法,测定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菌孢子萌发及其菌落扩展的影响;利用生物电镜技术,观察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菌菌丝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当质量浓度为1 000mg/L时,天名精内酯酮灌根和喷雾处理的保护效果与治疗效果分别为80.43%和88.03%与82.69%和88.05%,且2种施药方式处理的防治效果与150mg/L三唑酮处理差异不显著。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菌孢子萌发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菌落扩展存在明显的控制作用,并呈现明显的质量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自杰 张婉婷 廖美德
【目的】本文明确了添食枯草芽孢杆菌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及中肠消化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将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分别配制成单位饲料含菌量分别为6×10~8,6×10~6和6×10~(4 )cfu/g的含菌饲料,以不含菌的人工饲料作为对照(CK)。然后,将待测幼虫在初生阶段从正常饮食中转移到不同含菌量饮食中,连续喂食直至化蛹,并对斜纹夜蛾幼虫消化酶活力等指标进行测定统计。【结果】斜纹夜蛾幼虫在取食不同含菌量人工饲料下均能正常完成世代发育,但对其世代总历期有一定延滞效应;取食单位饲料含菌量为6×10~6cfu/g人工饲料幼虫相对取食率虽显著低于其余各组,但其食物转化率和食物利用率却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取食单位饲料含菌量为6×10~8cfu/g人工饲料幼虫相对生长率和近似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CK)组,但其余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此外,四龄幼虫蔗糖酶活力与其取食单位饲料含菌量成正比;取食单位饲料含菌量为6×10~6cfu/g人工饲料幼虫化蛹率以及蛹羽化率最高,虫/蛹重最重,单雌产卵量也最大。【结论】单位饲料含菌量为6×10~6cfu/g人工饲料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较好的取食适合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宁 王幼珊 杨延杰 林多 仇宏伟 倪小会 张美庆
研究了宿主植物对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Glomus mosseae)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条件下,4种宿主植物都能与丛枝菌根真菌共生,综合比较菌根长度、根外菌丝量及孢子数3项指标,高粱敖杂1号对真菌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宿主植物菌根长度及根中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与根外孢子数呈显著正相关,而宿主植物中磷质量分数与菌根真菌的生长发育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不同宿主植物甚至同种宿主植物不同基因型的品种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共生状况不同,宿主植物的菌根长度及根中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对菌根真菌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宿主植物 侵染率 菌丝含量 孢子含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晓鹿 薛泉宏 郭志英 杨斌 周永强 许英俊
【目的】探索供试生防放线菌Act1、Act8和Act11与生防真菌C、D、M1和M2混合接种对辣椒根系生长、生防菌定殖能力及辣椒叶片和根系诱导抗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皿内拮抗试验确定适宜的生防真菌与生防放线菌组合,以甜椒和线椒幼苗为供试材料,蘸根接种处理后,于30和31 d时测定生防菌在辣椒根部的定殖量及辣椒叶片和根系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研究不同接种处理对生防菌在辣椒根部定殖能力及辣椒叶片和根系PPO活性的影响。【结果】(1)4株生防真菌与3株拮抗性生防放线菌形成的12个组合中有7个组合混接菌种之间无相互拮抗作用。(2)生防菌混合接种时甜椒叶片PPO活性的增率大于生防菌单独接种,混和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