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94)
2023(6532)
2022(5836)
2021(5345)
2020(4834)
2019(11402)
2018(11224)
2017(21641)
2016(12266)
2015(14000)
2014(14316)
2013(14436)
2012(13695)
2011(12492)
2010(12638)
2009(11871)
2008(12017)
2007(10979)
2006(9476)
2005(8385)
作者
(38588)
(32409)
(32289)
(30889)
(20602)
(15885)
(14749)
(12747)
(12194)
(11693)
(11346)
(11021)
(10475)
(10437)
(10317)
(10272)
(10176)
(9728)
(9704)
(9544)
(8291)
(8103)
(8053)
(7552)
(7541)
(7362)
(7250)
(7247)
(6607)
(6540)
学科
(54129)
经济(54089)
管理(29215)
(29208)
方法(26954)
数学(23256)
数学方法(23067)
(22142)
企业(22142)
(15205)
地方(13491)
(12775)
(12295)
中国(12242)
农业(10397)
业经(10023)
(9627)
贸易(9624)
(9254)
(8381)
(7967)
环境(7803)
理论(7797)
(7471)
财务(7455)
财务管理(7433)
企业财务(6999)
(6915)
银行(6883)
(6802)
机构
学院(182538)
大学(181537)
(70426)
经济(68766)
管理(66879)
研究(64550)
理学(57362)
理学院(56578)
管理学(55408)
管理学院(55061)
中国(47558)
科学(43849)
(39372)
(37153)
(34619)
(33883)
(32133)
研究所(31939)
业大(30675)
中心(30221)
农业(29645)
(26273)
师范(25971)
财经(25710)
北京(23909)
(23099)
(23057)
(23038)
(21848)
经济学(21281)
基金
项目(122133)
科学(94481)
基金(87384)
研究(84417)
(77868)
国家(77258)
科学基金(64438)
社会(51731)
(50033)
社会科(48914)
社会科学(48895)
基金项目(47603)
自然(43699)
自然科(42556)
自然科学(42537)
自然科学基金(41776)
(41713)
教育(38504)
资助(36680)
编号(34070)
重点(28473)
(27556)
成果(27140)
(26513)
计划(24357)
科研(24276)
(24162)
课题(24106)
创新(22702)
大学(21904)
期刊
(77937)
经济(77937)
研究(47931)
学报(33116)
(32620)
中国(31884)
科学(29857)
(24739)
大学(23345)
学学(22271)
农业(21899)
管理(20477)
教育(14981)
技术(14375)
(14344)
金融(14344)
业经(13497)
(12255)
财经(12116)
经济研究(11614)
问题(11054)
资源(10947)
(10309)
(9715)
(9531)
技术经济(8872)
商业(8743)
统计(8682)
理论(8302)
科技(8060)
共检索到263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文哲  张培林  袁子文  
为研究枯水期对长江中游通航船舶的影响,基于交通波理论,考虑船舶交通流特征,构建了枯水期间处于长江中游的船舶交通流波动模型,说明了在枯水期内实施分时段放行管制措施后船舶交通流的集聚与消散过程。研究显示,因分时段放行管制措施导致的船舶流最大排队长度及其消散时间,仅与封航时间成正比。因此,相关部门需结合本航段特点制定科学、详细的通航计划,尽可能地减少分时段放行管制措施对通航安全产生的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闫虹  戴志军  李九发  赵军凯  张小玲  陈吉余  
基于2006年10月长江中下游沿程不同断面的河床沙、悬沙以及流速等相关水文泥沙现场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学与泥沙运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极端气候与流域重大工程作用下,长江中下游水沙的沿程变化以及悬沙与河床沙交换等进行分析。流量自宜昌向下游方向总的趋势是沿程增大,观测时段与多年同期平均流量(33 500 m3/s)相比少了近57%,而在沙市河段流速最大值达1.1 m/s;近底层水体含沙量较低,平均值为0.079kg/m3,与多年平均(50年)含沙量相比减少了90%。大通站实测悬沙含量与多年10月平均相比减少了近86%;河床沙组成以细砂和中砂为主,悬沙组成以粘土和粉砂类为主。与多年平均值相比,河床...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窦明  谢平  姚堡垒  李桂秋  
针对现状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同调水方案下的水文条件,从可利用水资源量和水环境容量两个方面来研究中线调水对汉江下游枯水期水量和水质状况的影响。以人均月可利用水资源量和人均月水环境容量作为评价指标,提出相应的水安全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来定量评价调水前后汉江下游枯水期水安全的变化程度。研究结论认为:各调水方案对汉江下游水量安全的影响程度比水质安全大;调水对枯水期水安全影响较大的月份是12月、1月和2月,而11月、3月则要好一些;现状条件下的水安全评价结果都在"较为安全"级别以上,而各调水方案的实施对汉江下游水安全都有一定影响,其中以方案Ⅱ的影响最大,方案Ⅲ则由于引江济汉补偿工程的兴建,其水安全保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军凯  李九发  戴志军  闫虹  
利用宜昌、汉口、大通、城陵矶、湖口等重要水文站的长时间序列水位、流量资料,着重分析了1978年和2006年典型枯水年长江中下游江湖水交换作用。论文建立了能表明江湖水交换作用的经验公式,以此为量化方法来表示江湖水交换作用的强度。结果表明:1978年代表三峡大坝建造之前典型枯水年的性质,2006年则已显示出三峡水库的运行对通江湖泊与干流水交换的积极作用。表现在江湖水交换系数上,1978年洞庭湖和鄱阳湖分别为0.57和0.56,洞庭湖和鄱阳湖与长江水交换处于稳定状态;2006年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交换系数分别为0.89和0.51,显示出2006年比1978年水交换作用强烈。洞庭湖和鄱阳湖与长江交换水量显...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学梅  孟子豪  胡飞飞  刘璐  龚森森  朱永久  杨德国  
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是水域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湖泊合理开展增殖渔业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于2019年8月(丰水期)和12月(枯水期)对安徽武昌湖不同样点进行水样采集,测定叶绿素a浓度(Chl-a)、水质理化参数。通过垂向归纳模型(VGPM)估算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的影响因子。结果显示:武昌湖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出现了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丰水期初级生产力均值为(523.56±388.48)mg C/(m~2·d),显著高于枯水期均值(53.37±28.05)mg C/(m~2·d)。在空间分布上,丰水期大部分湖区生产力水平处于平均值附近,而枯水期生产力分布出现了明显的高值区,为离乡镇较近的湖泊边缘区。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丰水期初级生产力与温度(T)和Chl-a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固体悬浮物(TSS)和化学需氧量(COD_(Mn))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而枯水期则与Chl-a浓度和TSS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构建了丰水期和枯水期武昌湖初级生产力与环境因子的回归方程式,分别为Zscore(PP_(eu))=0.917 Zscore(Chl-a)+0.302 Zscore(SD)-0.175 Zscore(T)和Zscore(PP_(eu))=0.598 Zscore(T)+0.373 Zscore(Chl-a)-0.039 Zscore(DO)。结果表明武昌湖初级生产力变化主要受到水体T、Chl-a、DO浓度等因子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孔兰  陈晓宏  闻平  刘斌  
研究对翔实的实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2009/2010年枯水期珠江口磨刀门水道咸潮具有出现早、来势猛、影响大的显著特征。通过对此次强咸潮上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2009年8月以后,气候变化导致的珠江流域降水异常偏少,径流锐减是2009/2010年枯水期珠江口磨刀门水道强咸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潮汐是驱动磨刀门水道咸潮上溯的主要动力因素,潮汐愈强咸潮愈强;海平面上升是磨刀门水道强咸潮出现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背景下,研究对深入了解河口区淡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尤其是对保障河口区城乡供水安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小鲁  
游船旅游是长江三峡旅游的主要形式和独特标志。本文在讨论三峡游船旅游的变化性、组合性、团体性、周期性、竞合性等主要特征基础上,提出了"明确一个目标定位,把握两点基本认识,坚持三大发展原则,推进四化发展战略,做好五篇发展文章"的战略思路。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叶海新  刘亮  李金杰  薛俊增  
船舶压载水作为不同海域之间浮游植物传播的重要途径,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生态风险。2015年4月到2016年7月选取停靠在上海洋山港且上一压载地为中国近岸海域的6艘船舶,分析船舶压载水浮游植物。共采集到浮游植物3门22种,包括硅藻门17种、甲藻门4种、金藻门1种,优势种为硅藻。其中渤海海域压载水浮游植物2门5种,包括硅藻门4种、甲藻门1种,丰度为9.66×10~2cells/L;黄海海域3门10种,包括硅藻门7种、甲藻门2种、金藻门1种,丰度为8.955×10~2cells/L;东海海域2门4种包括硅藻门3种、金藻门1种,丰度为6.83×10~2cells/L;南海海域2门11种包括硅藻门6种、甲藻门5种,丰度为22.915×10~2cells/L。调查发现到港船舶压载水中浮游植物与其压载地的浮游植物间存在差异,压载水中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可能受压载地当地受气团、季节等因素影响。压载水中少量物种为传入其他海区的外来物种或其它海区的赤潮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建清  严妮飒  
从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基础设施服务以及生态环境服务6个方面选取20个指标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2005年和2013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最后结合长江中游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现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建清  严妮飒  
从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基础设施服务以及生态环境服务6个方面选取20个指标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2005年和2013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最后结合长江中游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现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杰  任永建  高媛  
为厘清长江中游各城市群大气环境容量的演变特征,为科学制定适应减缓的政策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基于1961~2016年气象台站定时观测资料,采用国标法计算了中游城市群近56 a大气稳定度、混合层厚度和大气环境容量系数。结果表明:近56 a来,中游城市群大气稳定度基本以中性类居多,稳定类次之,不稳定类最少。武汉城市圈中性类频率有显著的下降趋势,达到-3.4%/10a,不稳定和稳定类则表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分别为1.9和1.5%/10a;环长株潭和环鄱阳湖城市圈的不稳定类频率变化均不明显;但中性类频率上升趋势显著,分别为0.3和1.2%/10a,稳定类频率呈显著下降趋势,分别为0.3和1.1%/10a。武汉城市圈春、夏季混合层厚度要高于秋、冬季;夏、秋、冬三季均呈现下降趋势,分别为0.1、6.0和43.9 m/10a,春季呈上升趋势,达到9.3 m/10a。环长株潭城市圈和环鄱阳湖城市圈四季混合层厚度均为下降趋势。年内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呈倒"U"型分布,峰值出现在夏季,秋、冬季为低值时段;56 a来各城市圈大气环境容量系数逐渐下降,下降速率分别为1.6×10~4、0.9×10~4和1.8×10~4(km~2/a)/10a。近56 a大气稳定度增加,混合层厚度下降以及风速减小是中游城市群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减小、大气自净能力减弱的主要原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小光   柴朝晖   朱孔贤  
为了厘清长江中游通江故道水环境特征及其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在汛前及汛后对长江中游通江故道进行了水环境及浮游植物调查,包括TP、TN、NH3-N、CODMn、BOD5等水质指标以及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生物多样性等。通过构建优化的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对各故道水质状况及汛前汛后变化进行了量化评价,并对各故道富营养化状态进行评估,利用RDA分析与灰色关联分析探究了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的主要水质指标。结果表明:(1)各故道水质基本为III~IV,在汛前闸控通江故道水质要好于自然通江故道,在汛后则相反;(2)影响故道浮游植物密度的主要水质指标为TP与CODMn,影响故道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的水质指标主要为TN、NH3-N与CODMn;(3)建议通过营养盐阻控、水位控制与水动力调控等措施修复故道水质、优化浮游植物多样性与丰富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一心   丁嘉苇   颜鲁杨   尹卫   高子韩   宋倩   王乐   梁健  
【目的】研究玛柯河河流沉积物中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以及环境因子对细菌群落分布的影响,了解玛柯河水体环境变化演替的趋势,为保护和治理玛柯河水体环境、保护珍稀鱼类物种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于丰水期和枯水期,分别在玛柯河青海段设置8个采样点,采集河床底部向下1~2 cm处的沉积物,利用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对8个典型区域的河流沉积物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包括宏基因组测序及18S r DNA扩增子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进行分析。【结果】在丰水期,玛柯河青海段河流沉积物中细菌物种数目低于枯水期,但物种多样性显著高于枯水期。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丰水期和枯水期的主要优势门;δ-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和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是丰水期和枯水期主要优势纲。8个采样点间细菌群落组成差异大于组内差异,且不同分组之间差异极显著。枯水期和丰水期的8个采样点中分别有83个类群和73个类群表现出显著差异,组间差异贡献较大的均是α-变形菌纲和γ-变形菌纲。沉积物Ni含量、水体NH4+是影响丰水期和枯水期河流沉积物细菌群落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Cu、TN、TP是影响细菌群落多样性及丰富度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枯水期与丰水期各采样点基于门水平的第一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丰水期细菌物种数目低于枯水期,但物种多样性显著高于枯水期,TN和TP是影响细菌群落多样性及丰富度的重要因素。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任辉   郤雨菲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空间载体,也是旅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指数、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等方法,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呈现出凝聚型空间分布状态;(2)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呈现“局部聚集,整体分散”的分布特征,且分布密度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3)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呈现明显的聚集特征,空间自相关性表现较为显著,且正相关为主要空间关联类型;(4)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受资源禀赋、道路交通、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政策以及人口等因素影响较为明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欣贝  彭涛  由星莹  刘伯娟  董晓华  郭家力  林青霞  刘冀  王高旭  
开展水库径流调节作用下水文干旱演变研究对于干旱监测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56~2020年汉江中游黄家港和皇庄2个水文站逐月实测径流资料,选用标准化径流指数(SRI)对丹江口水库运行前后水文干旱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基于Copula函数评估水文干旱特征变量联合概率和重现期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丹江口水库蓄水前相比,蓄水后2个站冬季旱情明显趋缓,而夏秋季干旱略有加重,其中黄家港站表现尤为明显;(2)蓄水后黄家港站轻旱事件的发生频率明显增加,而皇庄站轻旱略有增加,但2个站的中、重和特旱事件发生频率均显著减少;(3)就干旱历时和烈度平均值而言,蓄水后黄家港站有所增加,皇庄站则略有减少。从烈度峰值平均值来看,蓄水后2个站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4)在给定某一重现期下,蓄水后2个站干旱特征变量的联合重现期总体呈现增加趋势,而同现重现期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5)在来水偏枯年份,丹江口水库加大下泄流量可一定程度上缓解汉江中下游冬春季旱情,但汛末蓄水减少了下游河道径流量,则有可能会加重旱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