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51)
2023(4673)
2022(4065)
2021(3924)
2020(3223)
2019(7463)
2018(7588)
2017(13062)
2016(7887)
2015(8878)
2014(9236)
2013(8801)
2012(8569)
2011(7777)
2010(8094)
2009(7232)
2008(7431)
2007(6810)
2006(6216)
2005(5546)
作者
(25177)
(20957)
(20755)
(19666)
(13478)
(10141)
(9317)
(8276)
(8149)
(8086)
(7485)
(7347)
(7130)
(6785)
(6717)
(6590)
(6489)
(6453)
(6120)
(6055)
(5497)
(5462)
(5202)
(5193)
(4936)
(4934)
(4747)
(4673)
(4412)
(4276)
学科
(27443)
经济(27404)
管理(20356)
(18376)
(14731)
企业(14731)
地方(10042)
(9752)
(9405)
方法(9026)
中国(7738)
(7299)
数学(6922)
业经(6778)
数学方法(6773)
农业(6480)
理论(6384)
(5860)
环境(5118)
教育(5033)
(4815)
地方经济(4739)
(4607)
财务(4595)
财务管理(4572)
(4378)
贸易(4373)
技术(4307)
(4300)
金融(4298)
机构
学院(112728)
大学(110440)
研究(41509)
管理(36050)
(35196)
经济(34134)
中国(30865)
理学(30185)
科学(30181)
理学院(29624)
管理学(28689)
管理学院(28501)
(26261)
(25508)
(24517)
(23504)
研究所(21503)
业大(19678)
农业(19460)
中心(18632)
(18499)
(18237)
师范(17983)
(17615)
(16857)
(15190)
北京(14925)
技术(14863)
师范大学(14154)
财经(13793)
基金
项目(72818)
科学(55964)
研究(51772)
基金(49572)
(45021)
国家(44586)
科学基金(36628)
(32348)
社会(29258)
社会科(27303)
社会科学(27292)
基金项目(26871)
(26133)
自然(25735)
自然科(25027)
自然科学(25016)
教育(24611)
自然科学基金(24542)
编号(21860)
资助(20106)
成果(18541)
重点(17893)
课题(17294)
(16496)
(15261)
(14952)
计划(14814)
(14799)
科研(14062)
创新(13785)
期刊
(48136)
经济(48136)
研究(32839)
中国(28063)
学报(23407)
(22286)
科学(19922)
教育(18456)
大学(16628)
学学(15397)
(15333)
农业(14973)
管理(13782)
技术(10158)
(9976)
金融(9976)
业经(8934)
资源(8089)
(7800)
(7300)
图书(6889)
业大(6369)
财经(6362)
经济研究(6241)
问题(5680)
科技(5659)
(5468)
(5404)
职业(5352)
林业(5346)
共检索到179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焦树林  梁虹  刘昆  
发源于云贵高原上的乌江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支流之一。乌江流域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是中国南方典型的喀斯特河流。以枯水季节乌江流域水体中的实测温度、溶解氧、碱度和pH值等理化参数为依据,探讨了乌江流域河道水体的CO_2分压(P_(CO)_2)与河流"呼吸"通量的变化规律。乌江流域枯水季节河道水体P_(CO)_2,介于291.3~1 530μatm之间,平均值为949.3μatm,约为大气的3倍,各支流样点的平均值为992.4μatm,大于干流平均值902.6μatm,由此推断乌江流域干支流河道在枯季是大气CO_2的"源"。受各游段流域特征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干支流河道水体P_(CO)_2表现出明显的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志伟  刘丛强  吴攀  汪福顺  王宝利  李思亮  灌瑾  
以乌江渡水库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了大坝拦截条件下的夏季水化学特征:阴离子以HCO3-,SO42-为主,阳离子以Ca2+,Mg2+为主,其余离子含量低于10%,说明了碳酸盐岩的风化对水体化学组成起到了主要控制作用,蒸发盐岩石的风化对水体化学组成影响较小。水库水体存在温度分层现象,形成了不同层位的水体有着不同的水化学组成,即水化学分层。水化学的分层形成了溶解组分在水库垂直深度上的规律分布,比如受藻类的影响,Si和叶绿素随深度成相反的变化特征;HCO3-受光合作用和有机质降解的影响,30 m以上随着水深的增加而递增,30 m以下呈现相反趋势;水库泄水方式明显改变了水化学各种参数和离子在水体中的分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翅鹏  刘丛强  吴攀  汪福顺  王宝利  
测定了乌江中上游的洪家渡至乌江渡水库段水体中总氮、氨氮和溶解态硅等营养物质含量,并现场测定水深、温度、溶解氧和叶绿素浓度等理化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夏秋水库分层现象不断减弱期间,氮、硅的空间分布受水库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差异的影响,在空间上具有明显不同的分布特征。流域内地表水总氮含量变化不大,水库内垂直分布也较均一;7至9月份河流和水库表层水体总氮含量平均值呈下降趋势,分别为3.47、3.17和3.00 mg/L。7、8月份水库表层水溶解态硅含量明显低于上下游水体,说明水库生物吸收作用强而导致水库滞留溶解态硅;在垂直剖面上,0~30 m水体溶解态硅含量随水深增加而增加,30~60 m溶解态硅含量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艳娜  冯新斌  闫海鱼  钱晓莉  孟博  姚珩  
2006年1~12月,每月采集乌江流域梯级水库入出库河流水样,用两次金汞齐-冷原子荧光光谱法和蒸馏-乙基化结合GC-CVAFS法测定了水中总汞和甲基汞的浓度。结果表明:(1)入出库河流中总汞年均加权浓度分别为3.17和2.34 ng/L,甲基汞为0.14和0.18 ng/L。(2)不同水库入出库河流中总汞和甲基汞的时空分布特征不同,位于上游第一级的普定和洪家渡水库入库河流中总汞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且显著低于出库河流;而甲基汞的季节变化在出库河流中较为明显,而且库龄大的普定、东风、乌江渡水库出库河流中甲基汞浓度显著高于入库河流。(3)相关分析发现水库入库河流中总汞、甲基汞浓度主要受悬浮颗粒物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久星  徐光来  池建宇  杨亦然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水域生态系统评估是区域水环境监测的有效手段。研究于2021年7月对青弋江流域10个河流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生物采样以及水体理化因子监测,采用生物环境分析和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等方法研究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并应用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WQI)对流域内河流健康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青弋江流域内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以水生昆虫和软体动物为主,直接收集者为主要功能摄食类群,主要优势种为中国圆田螺、纹石蛾、日本沼虾以及方形环棱螺。群落多样性良好且具备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生物环境分析表明,解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的主导因子为溶解氧、河宽、水温、化学需氧量、流速、总磷和水深。最佳因子组合为溶解氧、总磷、化学需氧量。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显示多个点位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由WQI指数分析可得流域内水质较好,除了个别点位外,整体处于健康及以上状态。相较于生物评价和理化因子评价,WQI指数评价法能够综合反映流域健康状况,更具适用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健  肖仁荣  
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中国援助吉布提高级农业专家组对该国水资源分布现状和农业水利灌溉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主要探讨了吉布提季节性河流的形成条件、现状、作用、危害及开发治理的措施,以发挥其为当地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服务的作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解哲辉  黄河清  周园园  张敏  
游荡性河道在中国广泛分布,其中以黄河下游上段最为典型,但关于游荡性河型的归属问题尚存在很大争议,国际上多将游荡性河流归属为辫状河型。本文以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为典型案例,系统总结了游荡性河流的演变特征、主要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并从定义、成因、特征及河道形成过程方面,将游荡与辫状河型的异同点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以下启示:游荡性河型是一种重要的河道型态,与辫状河型在许多方面存在较明显差异。特别是游荡河型主要发育于能量小于输沙需求的环境,因而形态呈现不稳定特性,但辫状河型不仅出现在能量较多的环境,而且也常在能量较小的环境中出现,因而一部分具有稳定形态,另一部分则表现出不稳定的特性,因此,有必要对游荡性河道和辫状河道给予区分。最后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应重视河型形成的内在机理,对能量理论进行发展及深化,进一步系统性评价游荡性河道与辫状河道的异同性,以解决游荡性河道的河型归属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江红梅  王正中  王东刚  曹满  任鑫  
【目的】通过对城市河流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的探讨,使社会各界更加重视和重新认识城市河流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的意义和发展方向。【方法】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运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城市河流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进行了探讨。【结果】指出了我国城市河流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有利于改善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促使生态型城市的形成,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我国城市河流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的发展方向,即应以环境生态建设为中心,重视城市河流的多种功能,遵循河流的自然规律,恢复河流的生命力和环境自净能力,使其向自然化、生态化、人文化、景观化发展。【结论】城市建设者应重视城市河流的生态、环境、景观和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车越  吴阿娜  曹敏  杨凯  
随着河流退化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主要水环境问题,旨在从水质、生物、生态等众多角度综合评估河流系统状况、改进河流管理的河流健康概念得以提出并受到关注。时空特征与参照基线的确定是河流健康评价的两个重要环节,前者将不同时空尺度相联系,为评价指标的选取提供参考,后者将河流理想目标与人类管理需求相结合,为评价标准的确定提供依据。结合河流等级理论、河流连续体概念和四维模型,分析河流系统的主要特点及时空特征,并从点(断面、点位)、线(河流、河段)、面(流域、水系)等级剖析河流健康评价的空间尺度,从短、中、长层次识别河流健康评价的时间尺度,从而剖析不同时空尺度河流健康评价的维度特征和评价重点;从河流健康评价的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干蓉  刘丛强  陈椽  汪福顺  王宝利  李军  灌瑾  
2007年7月对乌江上游河流、乌江干流上的3座不同库龄的梯级水库(洪家渡水库、东风水库、乌江渡水库)表层及垂直剖面水体的可溶性硫酸盐的硫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研究。在垂直剖面上,洪家渡水库硫同位素值(δ34S)介于+0.3‰~+3.1‰,下泄水为-0.7‰;东风水库δ34S值介于-7.5‰~-5.5‰,下泄水为-6.8‰;乌江渡水库δ34S值介于-4.3‰~-0.6‰,下泄水为-2.9‰。上述结论表明,硫同位素组成变化反映了水库硫的不同来源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不同水库表层和垂直剖面水体的硫同位素平均值有差别,水库表层的硫同位素比值主要受输入水体的控制,垂直剖面由表层向下硫同位素比值偏负,主要是由于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炫  陈乐  李凯迪  万国帅  段立曾  周起超  
基于2018年旱季(2月)和雨季(7月)对抚仙湖及其主要入湖河流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光谱吸收和三维荧光光谱的测定,研究了该湖CDOM的来源组成与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抚仙湖湖体CDOM丰度处于较低水平,a(254)范围为3.58~4.66 m~(-1)。抚仙湖及其入湖河流的荧光指数FI为1.51~1.89、自生源指数BIX为0.81~1.24、新鲜度指数β/α为0.76~1.14,腐殖化指数HIX除雨季HD7、HD13外均小于4,表明其CDOM以生物源为主、腐殖化程度不高。平行因子分析得到5种荧光组分,包括两个类腐殖质组分(C1、C2)、两个类酪氨酸组分(C3、C4)和一个类色氨酸组分(C5)。旱季入湖河流、近岸与远岸湖水的CDOM均表现出类蛋白质类酪氨酸荧光特性,雨季入湖河流表现出类腐殖质荧光特性,旱季的内源荧光组分C3、C4及其占比显著大于雨季,雨季的外源荧光组分占比及HIX显著升高,表明旱季到雨季CDOM有从内源为主向外源为主转变的趋势;但由于光辐射强、蓄水量大、水力停留时间长及其次生效应(如微生物作用强),使该湖雨季的内源荧光组分占比仍达45%,河流输入对该湖CDOM丰度的直接贡献小。此外,入湖河流、近岸湖水与远岸湖水的BIX、β/α、M的旱雨季差异不同,表明不同研究区域CDOM荧光特性受季节变化影响有异。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赖炽敏  薛娴  赖日文  李成阳  尤全刚  张文娟  刘斐耀  彭飞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而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大面积退化对土壤呼吸及碳循环造成重要影响。为了进一步探明高寒草甸退化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对北麓河区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土壤呼吸及其相关因子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土壤呼吸与生物量、地下净初级生产力以及土壤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土壤呼吸在生长季均表现出相似的动态特征,随退化程度加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中度退化程度达到最大值,且在生长季中期变化显著(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邦锡  王辉  黄久常  
沙拐枣同化枝的Pn随光照强度增加递增并具有高的LSP。夏季的Pn、Pt和LSP高于秋季,而LCP、R和饱和光照下的CO2CP低于秋季。表明沙拐枣是阳地生态型植物,9月的同化枝已开始衰老。在饱和光照下,Pn随处理温度上升明显下降,相反R升高,但Pt在夏季和秋季均只有轻度变化。说明Pn下降是由R升高的致。在干旱影响下,同化枝的水势随干旱时间延长递降,Pn、R、Rp、Pt、LSP、LCP和Chl含量均呈现同样变化,饱和光照下的CO2CP则明显升高,在12天干旱后水势下降至-1.86MPa时,Pt仍能保持58.5%,将干旱和高温结合处理沙拐枣柏株,结果与干旱处理相似,但受等程度加重,Pt仍能保持对照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潇潇  刘燕  高荣孚  
该文对芍药两个耐贮性不同的品种‘莲台’、‘桃花飞雪’在低温干存过程中的抗氰呼吸速率及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贮存过程中抗氰呼吸的增强可能有助于清除超氧阴离子,维持切花贮后的瓶插寿命;同时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上升可能诱导抗氰呼吸增强.不同品种耐贮存性差异与抗氰呼吸的变化趋势相关,贮存过程中抗氰呼吸持续上升的品种耐贮性较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娜  孟平  张劲松  陆森  宋文琛  
[目的]分离并量化土壤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探讨各自贡献率及其随季节变化的动态特征。[方法]采用壕沟法和气体红外分析法,研究黄河小浪底库区山地栓皮栎人工林土壤总呼吸、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速率的季节动态变化、贡献率和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栓皮栎人工林总土壤呼吸、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均呈夏季速率高、冬季速率低。栓皮栎土壤总呼吸、自养呼吸及异养呼吸速率与5 cm土壤温度均呈极显著指数相关,温度敏感性系数Q_(10)值大小为自养呼吸(3.40)>异养呼吸(2.90)>土壤总呼吸(2.45);栓皮栎土壤总呼吸、自养呼吸、异养呼吸速率与0 10 cm土壤体积含水量均显著线性相关;土壤总呼吸、自养呼吸速率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