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54)
- 2023(9272)
- 2022(8350)
- 2021(7954)
- 2020(6728)
- 2019(15693)
- 2018(15605)
- 2017(30110)
- 2016(16724)
- 2015(18753)
- 2014(18804)
- 2013(18639)
- 2012(16993)
- 2011(15284)
- 2010(14870)
- 2009(13519)
- 2008(12907)
- 2007(11020)
- 2006(9406)
- 2005(7978)
- 学科
- 济(61132)
- 经济(61066)
- 管理(45249)
- 业(42936)
- 企(36360)
- 企业(36360)
- 方法(31121)
- 数学(26858)
- 数学方法(26515)
- 学(17355)
- 农(15795)
- 中国(14641)
- 财(14588)
- 业经(13350)
- 地方(12352)
- 理论(11053)
- 和(10753)
- 农业(10624)
- 贸(10332)
- 贸易(10328)
- 技术(10127)
- 易(10008)
- 环境(9973)
- 务(9743)
- 财务(9684)
- 财务管理(9669)
- 制(9397)
- 企业财务(9161)
- 教育(8851)
- 划(8763)
- 机构
- 大学(234871)
- 学院(232167)
- 管理(92883)
- 济(83200)
- 理学(81539)
- 经济(81187)
- 理学院(80604)
- 研究(79547)
- 管理学(79036)
- 管理学院(78648)
- 科学(55402)
- 中国(55361)
- 京(50553)
- 农(44309)
- 所(41770)
- 业大(41416)
- 研究所(38971)
- 财(36149)
- 农业(35232)
- 中心(34914)
- 江(32793)
- 北京(31765)
- 范(30477)
- 师范(30061)
- 财经(29930)
- 院(29676)
- 经(27226)
- 州(26972)
- 技术(26577)
- 师范大学(24402)
- 基金
- 项目(170721)
- 科学(131151)
- 基金(121866)
- 研究(119049)
- 家(109092)
- 国家(108209)
- 科学基金(90902)
- 社会(70888)
- 省(67930)
- 社会科(66991)
- 社会科学(66973)
- 基金项目(65846)
- 自然(62872)
- 自然科(61352)
- 自然科学(61335)
- 自然科学基金(60214)
- 划(57668)
- 教育(53848)
- 资助(50863)
- 编号(48043)
- 成果(38516)
- 重点(38503)
- 部(36211)
- 发(35800)
- 创(35337)
- 计划(33805)
- 科研(33675)
- 课题(33244)
- 创新(32980)
- 大学(30954)
共检索到320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纪元 饶龙兵 王惠雄 潘德寿
对采自 15个省区的 55个枫杨种源种子在浙江安吉进行苗期试验。参试种源表现出明显的苗期生长差异 ,苗高的极差达 163% ,地径极差达 180 % ,生物量极差达 194 %。种源苗高生长表现出明显的南—北纬向及垂直变异趋势 ,枫杨南部分布区及低海拔种源的高生长一般优于北部分布区和高海拔地区的种源。枫杨在长江中下游亚区、江南丘陵及华南亚区、漓江—湘江—洞庭湖水系、贵川陕西部亚区、北部亚区内表现出各自的亚区变异模式。根据苗高、地径及总生物量等主要性状 ,构建综合选择指数函数I=0 .1167X1(总干质量 /g) +0 .0 750X2 (苗高 /cm) - 0 .12 31X3(地径/cm)...
关键词:
枫杨 种源 地理变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阳 毕泉鑫 句娇 于丹 范思琪 陈梦圆 崔艺凡 傅光辉 王利兵
[目的]研究不同种源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um Bunge)的种子形态特征及在山东省安丘地区苗期性状差异,了解文冠果不同种源变异特征,为文冠果在山东安丘地区引种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方法]以来自山东、河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河北、新疆、陕西等地的27个种源的文冠果种子为研究对象,对其种子形态指标进行测定,并在山东省安丘市开展种源试验。[结果]研究发现:不同种源间文冠果表型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且这些差异可以稳定遗传(遗传力均大于0.9);苗期苗高与种源地降水、年均气温及地径与降水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苗高与种源地纬度、年均日照及地径与年均日照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种子长、种子宽、种皮厚均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文冠果表型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且受较强遗传控制;文冠果苗期性状变异主要受降水、年均气温、年均日照3个环境主导因子的影响,种子性状变异主要受海拔的影响。综合种源苗期生长状况,初步筛选出山东东营、山东安丘、内蒙古库伦、辽宁关山和辽宁海城5个适合安丘地区育苗的速生种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任华东 姚小华 孙银祥 张建忠 曹建实
1996年从我国樟树全分布区采集50个樟树种源种子,1997年在浙江省余杭市长乐林场进行苗期试验。对1年生樟树苗生物量及相关性状进行调查观测,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樟树苗期生物量及组成生物量相关性状的种源间差异、苗期生物量与种源产地气候关系以及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苗期生物量种源间差异显著;包括苗高和地径在内的各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表型和遗传相关;与苗期单株生物量相关最为紧密的性状是地径(rP=0.847,rG=0.802)。通过无约束指数选择法,评定了各种源的综合表现,并选出广东连州、江西井冈山、福建建瓯、浙江庆元、福建上杭5个苗期表现优良的种源。
关键词:
樟树 种源 苗期生物量 综合选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贵平 陈益泰 孙银祥 张建忠 孙海菁 卓仁英
对采自8个省(区)的26个南酸枣种源种子在浙江余杭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南酸枣的苗高、地径、发芽率和发芽株数4个苗期性状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均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南酸枣苗木高生长7—8月份为速生期,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79 0%以上,月生长高度在90 0cm以上,7月份前和9月份以后苗高生长量分别只占总生长量的13 9%和7 0%。苗高和地径与种源地理纬度间呈弱度负相关,与经度间则分别表现出0 10和0 01水平的负相关。根据苗高和地径,采用独立选择法选择出南丹、华安、融安和贺州4个苗期较速生的优良种源。采用系统聚类法将种源划分为三大种源区:以南亚热带种源为主的速生种源区,以中亚热...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志光 肖复明 包国华 叶金山 王胜亮 聂煜 王城辉 刘金生
对采自6省(区)37个木荷种源种子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木荷种源间苗高、地径、生物量有着极显著的差异,且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木荷苗高生长以8-9月份为速生期,这时期的生长占年生长的50%~56%,苗高和地径生长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通过木荷种源选择,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初步筛选出广东开平、阳山、韶关,福建华安,江西上犹等苗期生长表现突出的种源。
关键词:
木荷 苗期性状 遗传变异 种源试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国模 吴家胜 应叶青 姚建祥
利用 18个喜树地理种源的 5 40株 1年生苗木作试验材料 ,分析了苗期各器官生物量及其相关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各器官生物量 (烘干 )所占比例为 ,干 2 9.5 4% ,枝 9.2 0 % ,叶 30 .75 % ,根 2 2 .74% ,皮 7.77% ,其中以叶片所占比例最大 ;参试的 18个种源中 ,以 4号福建、8号和 9号江西、11号和 12号湖南种源生物量较大 ,其中以 8号江西南昌种源总生物量和叶片生物量为最大。建立了用苗高 ( H)和地径 ( D)估测叶片生物量 ( m1)和总生物量 ( m2 )的数学模型 ,用 m=a Db Hc,m=a Dbe CH +d/H ,m...
关键词:
喜树 种源 生物量 数学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宗武 郑仁华 侯伯鑫 曾志光 程政红 肖祥希
1996年首次从我国福建柏全分布区采集16个福建柏种源种子,1997年在福建省永泰县东星苗圃和湖南省宁远县林技中心进行苗期试验。研究分析了1年生福建柏苗期生物量及组成生物量相关性状的种源间差异、苗期生物量与种源产地气候关系以及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苗期生物量种源间差异显著,这些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制约,并呈现以纬向渐变为主的地理变异趋势;苗木生物量在各性状、地上和地下的分配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包括苗高和地径在内的各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表型和遗传相关,通过无约束指数选择法,评定了各种源的苗期综合表现,并选出福建永泰点表现优良的福建龙岩和福建仙游种源,湖南宁远点表现优良的福建龙岩和湖南道县种源...
关键词:
福建柏 种源 苗期生物量 综合指数选择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志玲 杨旭 舒枭 严琳香 谭梓峰 王洁 檀国印 刘毅 俞文仙
研究了15个厚朴种源间生物量变异、分配格局及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厚朴种源间总生物量及各指标生物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种源间生物量分配格局有4种类型,其中12个种源生物量分配格局为叶>茎>根;苗高和地径在地点及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基因型对苗高的影响大于环境,环境对地径的影响大于基因型;略阳等7个种源苗高遗传稳定性较好,城固等5个种源的地径遗传稳定性较好.
关键词:
厚朴 种源 生物量 分配格局 遗传稳定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增金 郑风英 任可 吴佳木 荣俊冬 陈礼光 郑郁善
为了解凹叶厚朴不同种源苗期性状变异规律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筛选出适合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育苗的凹叶厚朴优良种源.以21个种源的凹叶厚朴为研究对象,对其苗期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相关性分析,并在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开展种源试验.结果表明:凹叶厚朴不同种源间的苗期性状除平均根径外,其它性状均有显著差异,苗期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2.67%~48.76%,除地径、总根长和平均根径外其余性状遗传力均达到90%以上;苗高与茎生物量、总生物量、平均根茎、叶总酚含量、茎总酚含量、全株总酚含量呈显著相关;地径与茎生物量、总根长、叶生物量、根生物量、总生物量呈显著相关;年降水量与地径、总根长、平均根径呈显著相关,平均根径与纬度、经度呈显著相关,年日照时数与苗期性状无显著相关性.利用多性状综合评定方法,初步筛选出适宜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生长的优良种源,即江西九江庐山、浙江杭州淳安、浙江丽水景宁、湖北黄冈蕲春、湖北恩施5个种源.
关键词:
凹叶厚朴 苗期性状 种源 地理变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玲 罗建
林芝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linzhiensis Cheng et L.K.Fu)是松科(Pinaceae)云杉属(Picea Dietr.)常绿高大乔木,为西藏高原亚高山暗针叶林主要、特有的建群树种之一[1-2]。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的林芝、米林、波密等地,并向西分布至朗县、错那、洛扎、隆子、工布江达。林芝云杉是云杉属中木材品质系数最高的树种[3],生长迅速,寿命持久,在水热条件优越的地区能长成罕见的巨树,胸径可达2.5 m,最大树高可达73 m,单株立木材积达到50
关键词:
林芝云杉 种源 苗期性状 早期选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志龙 虞木奎 唐罗忠 方升佐 王新洋 张春祥 曹一达
利用13个省(区)的36个种源麻栎种子在安徽省滁州市红琊山林场进行苗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麻栎苗高、根长、地径、高径比、生物量、热值和能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麻栎苗高和地径生长均表现"S"型曲线,7—9月为生长速生期;麻栎不同器官热值大小排序为叶>茎>根,生物量为根>茎>叶,能量为茎>根>叶。主成分分析表明:种源的差异主要是由各器官生物量决定。初步选出安徽太湖、安徽太平、浙江开化、江苏句容、浙江建德、浙江龙泉和贵州榕江种源为优良种源。
关键词:
麻栎 地理种源 苗期性状 生物量 热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贺超英 陈益泰
1996年秋采集桤木自然分布区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的19个产地的种子用于种源试验研究。苗期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种源之间,种子性状(千粒质量、发芽率)、苗木生长性状(高径生长、分枝数、根茎比)、固N性状(根瘤量、固N酶活力、叶N量)和抗冻性等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不同性状变异量的相对大小和种源遗传力估计值高低顺序是:抗冻性>生长性状>固N性状。苗木生长性状与固N性状之间存在着较高的正向遗传相关,与抗冻性之间也有一定正相关。应用综合指数法筛选出南江、都江堰和金堂3个最优种源,可供生产单位参考应用。桤木苗木大多数性状与种子产地海拔高度呈负相关,与经度呈正相关,而与纬度关系轻微,呈现出以垂直变异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曾进 吴吕奇 黄梓明 陈晓慧 倪铭 潘洋刘 刘苑秋 胡冬南
为了解不同育苗方式条件下晚松不同种源苗期生长及生物量差异,选择江西省3个不同种源的晚松,采取露地直播和容器育苗两种方式播种,对一年生晚松苗期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等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露地直播的晚松地径和冠幅显著大于容器苗,但其苗高相对更小,苗高和地径表现为峡江>安福>泰和,冠幅表现为峡江>泰和>安福;露地苗的苗高种源间无显著差异,而容器苗有极显著差异,地径和冠幅差异规律一致,均达显著水平;露地苗的一级侧根数显著多于容器苗,主根长和一级侧根均长无显著差异,且长度均表现为峡江>安福>泰和,一级侧根数表现为峡江>泰和>安福;露地苗的一级侧根数种源间差异极显著,容器苗差异不显著,露地苗的一级侧根均长无显著差异,而容器苗有显著性差异;同种育苗方式,种源间的主根长均无显著差异;露地直播的晚松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和总的生物量均显著大于容器育苗,各生物量均表现为峡江>安福>泰和;露地苗的各部分生物量种源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而容器苗差异均不显著;一年生的晚松,除了苗高容器育苗较露地直播高,其他生长指标和生物量均以露地直播方式较好,露地直播对晚松能源利用率的提高效果更显著。峡江种源晚松的各生长指标以及各生物量均大于安福和泰和种源,可选为优良种源做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晚松 种源 生物量 育苗方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柳新红 何小勇 袁德义 王军峰 葛永金
对采自翅荚木主要分布区的9个种源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翅荚木苗期叶片小叶宽度、长度和面积存在极显著差异,并与种子的大小和千粒质量相关;不同种源间的苗高、地径及苗木生物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翅荚木苗木喜阳耐高温,7—8月地径生长量占全年的47.38%~51.90%,高生长量占全年的62.82%~69.06%。因此,抗寒性等特异性状的选择应该成为翅荚木种源选择的重点,单株选择是培育速生良种的关键。
关键词:
翅荚木 苗期性状 遗传变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