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3)
2023(1449)
2022(1283)
2021(1164)
2020(1095)
2019(2664)
2018(2482)
2017(4618)
2016(2256)
2015(2308)
2014(2081)
2013(2233)
2012(2046)
2011(1919)
2010(2080)
2009(1891)
2008(1918)
2007(1721)
2006(1614)
2005(1553)
作者
(7194)
(6061)
(5965)
(5667)
(3968)
(2923)
(2610)
(2336)
(2327)
(2286)
(2113)
(2032)
(1964)
(1927)
(1899)
(1890)
(1815)
(1765)
(1747)
(1692)
(1685)
(1550)
(1516)
(1426)
(1369)
(1359)
(1341)
(1338)
(1327)
(1275)
学科
(9615)
经济(9608)
管理(4344)
(3700)
(3227)
企业(3227)
关系(2918)
方法(2670)
中国(2596)
(2578)
经济关系(2435)
对外(2331)
外经(2209)
对外经济(2199)
数学(2119)
数学方法(2031)
地方(2016)
(1901)
理论(1788)
(1734)
(1729)
贸易(1727)
(1663)
业经(1522)
(1460)
(1309)
金融(1309)
教育(1272)
(1242)
(1160)
机构
大学(30341)
学院(29222)
研究(13997)
(11048)
经济(10819)
中国(9747)
科学(9279)
管理(8889)
(8017)
(7623)
(7616)
理学(7313)
研究所(7304)
理学院(7199)
管理学(6913)
管理学院(6851)
农业(5872)
业大(5857)
(5613)
中心(5567)
(5438)
(5231)
(5226)
北京(5171)
科学院(4335)
研究院(4326)
(4086)
师范(4048)
财经(4032)
(4020)
基金
项目(19865)
科学(14554)
基金(13859)
(13537)
国家(13448)
研究(12843)
科学基金(10305)
(7751)
社会(7514)
自然(7111)
社会科(7077)
社会科学(7072)
自然科(6964)
自然科学(6959)
基金项目(6880)
自然科学基金(6820)
(6579)
资助(5969)
教育(5862)
重点(4794)
编号(4598)
成果(4323)
(4236)
计划(4198)
科技(4157)
(4042)
科研(3956)
(3899)
课题(3856)
创新(3642)
期刊
(13326)
经济(13326)
研究(10370)
学报(8542)
中国(8528)
(7155)
科学(6715)
大学(6283)
学学(5776)
教育(4735)
农业(4625)
(4544)
管理(4367)
林业(3497)
(3109)
技术(2652)
业大(2621)
经济研究(2584)
(2580)
金融(2580)
(2150)
财经(2099)
(2075)
科技(1876)
国际(1863)
(1855)
图书(1788)
农业大学(1782)
业经(1717)
世界(1654)
共检索到52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捷  贺润平  赵飞  孔维娜  牛荣山  
‘金昌一号’是从壶瓶枣变异单株中选育而来,树势较强,针刺退化,叶片较大,浓绿色。果实特大、果个均匀、品质上等,适宜生食、制干和蜜枣加工等用途。该品种适应性较强,适宜华北沿黄河及西北枣树栽植区种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继新  袁振东  
京核一号冬小麦品种是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通过阶梯杂文选育的新品种,具有抗旱、抗寒、抗病、高产、稳产、白粒优质、千粒重高等优点。体现了太谷核不育小麦能集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共同作用的理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建雄  李赛群  刘兵  王双伍  周正强  易春  罗有良  刘宏  
湘科一号无籽西瓜系湖南省园艺研究所以多代自交M-21为母本,以F-46为父本配制的无籽西瓜新品种.该品种中、早熟,果实圆形、黑皮且覆有浓白粉,单瓜重5.5kg,果肉鲜红,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8%,皮坚硬,耐贮运,抗病性强,单产53t/hm2左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关罗浩  叶为民  刘丽  戴秀梅  张建奎  
通过分期移栽法研究了移栽期对烤烟新品种金海一号烟株生长、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四个移栽期中,中间的两个移栽期T2和T3的产量、产值、均价和上中等烟率都是最高的,而最早的移栽期T1和最晚的移栽期T4的产量、产值、均价和上中等烟率都较低。T1、T2移栽期的烟叶烟碱、总氮、还原糖含量适中,钾含量较高,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都在合适范围,化学成分协调性分值都在90分以上,都为协调;T3移栽期的还原糖含量偏高,化学成分协调性分值也在90分以上;T4移栽期的烟碱含量偏低,还原糖含量偏高,化学成分协调性分值只有77.71分,表现为基本协调。为实现既提高烟叶的产量、产值、均价等经济效益,又提高烟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杰  张建奎  戴秀梅  胡小东  
以云烟97为对照,研究了烤烟新品种金海一号在重庆烟区两个不同海拔区域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及田间发病情况等指标。结果表明:与云烟97相比,金海一号在重庆烟区长势强、抗病力强、产量和产值高、烟叶外观质量好,内在成分协调,在重庆烟区较低海拔区域(800 m以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永福  付贵生  姜鹏  张金旺  包双喜  阿茹娜  
经过17年选育的‘汇林88号杨’采用常规育苗法,其平均成苗率达87%,地径、苗高分别对照提高28.2%和22.4%,具有明显的苗期生长优势;在风沙地常规造林,7年生林分平均材积比对照提高60.9%。该品种具有速生、耐寒冷、抗干旱、耐瘠薄土壤、抗病虫等适生性强的特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齐涛  何茜  苏艳  
‘普桉1号’是以尾叶桉为母本、细叶桉为父本杂交和无性繁殖测定获得。该品种平均叶长19.2 cm,平均叶宽4.3 cm,在树皮、果实等形态特征方面与尾叶桉和细叶桉有较明显区别;年生长量略高于父母本,适合在华南大部分地区推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建军  赵自成  苏雪辉  李喜林  卢孟柱  
杨树新品种‘中成1号’,雌株,通过人工控制授粉选育而成,美洲黑杨F2代种内杂种,其母本为丹红杨,父本为南杨。5年生平均胸径19.7 cm,平均树高15.8 m,单株材积0.174 6 m3,比对照I-69杨和中林46杨材积生长量分别提高33%和46%。窄冠,速生,树干通直,抗天牛,耐涝。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建军  赵自成  苏雪辉  李喜林  卢孟柱  
中豫1号,雌株,通过人工控制授粉选育而成,美洲黑杨种内杂种,其母本为丹红杨,父本为创新杨。5年生平均胸径18.2 cm,平均树高14.8 m,单株材积0.142 8 m3,分别超出对照108杨16.7%,22.5%和26.6%。速生,抗天牛,树主干通直,冠幅较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俭  S.H Lee  C.W Choi  李海粟  吴明根  
以亚麻荠新品种延世一号为试材,通过调查其不同温度(5、10、15、20、25℃)下的发芽率,不同播种期(春播、秋播)下的生育期,测定不同株行距(30 cm×10 cm、30 cm×20 cm、45 cm×10 cm、45 cm×20 cm、60 cm×10cm、60 cm×20 cm)和不同穴密度(2、4、6株/穴)下的产量,不同施肥水平(不施肥、低肥(50 kg/hm2尿素+30 kg/hm2磷酸二铵)、高肥(80 kg/hm2尿素+50 kg/hm2磷酸二铵))下的产量以及品质(出油率、粗蛋白、粗脂肪、脂肪酸含量)等,对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延世一号种子在5~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正武  刘红梅  王家伦  
利用无性系茶树品种黔湄419号种子,经Co60-γ射线处理并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法培育成高产、高效三倍体茶树新品种——黔辐4号。黔辐4号品种为大叶类,中偏晚生种,生长势极强,抗寒及抗病虫性强,主要生化成分与黔湄419相当,产量均超过对照黔湄419及福鼎大白茶,适制绿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荀守华  姜岳忠  乔玉玲  董玉峰  秦光华  王卫东  王月海  
‘鲁林16号杨’是以L323杨为母本,以I-102杨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育种获得。苗干直,中上部无侧枝;树干直,顶端主干明显,无竞争枝;树冠长椭圆形;一级侧枝层轮明显,分枝角度较小。育苗和造林成活率高,速生性好,材质优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侯渝嘉  钟渭基  彭萍  秦为杰  李廷元  魏芳华  胡启坤  
南江1号以南江大叶茶群体品种为原始材料,采用系统选种法育成,历经10年的品比试验和6年的全国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南江1号为早生种,适制绿茶,品质、产量都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抗性强。2010年8月通过鉴定,成为新的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玲  胡建军  李淑梅  赵自成  韩一凡  
中怀2号杨,雌株,属美洲黑杨种内杂种。以50号杨为母本,帝国杨为父本,通过人工控制授粉获得,经田间试验和区域试验选育而成。具有抗光肩星天牛、速生性和抗寒性等特性,是优良的杨树工业用材新品种,适合在我国华北、西北、东北南部等地种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春华  王云  罗凡  王小萍  唐晓波  张厅  马伟伟  李刚  郑淑琴  
茶树新品种—‘宜早一号’是从四川中小叶群体种中经变异单株系统选育而成,其品种性状突出,性状明显,与对照‘福鼎大白茶’相比,具有发芽特早,生长势强,叶色绿,叶片厚,持嫩性较强,芽肥大,年生长期长,其加工的的名优绿茶,具有条索紧细油润、栗香持久、滋味鲜醇回甘、汤色黄绿明亮等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