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37)
- 2023(3558)
- 2022(3154)
- 2021(2892)
- 2020(2525)
- 2019(5837)
- 2018(5805)
- 2017(11180)
- 2016(6390)
- 2015(7096)
- 2014(7176)
- 2013(7141)
- 2012(6633)
- 2011(6105)
- 2010(6344)
- 2009(5771)
- 2008(5900)
- 2007(5142)
- 2006(4598)
- 2005(3945)
- 学科
- 济(29042)
- 经济(29014)
- 业(16514)
- 管理(16503)
- 方法(16165)
- 数学(14486)
- 数学方法(14301)
- 企(13218)
- 企业(13218)
- 学(7422)
- 农(7375)
- 中国(5895)
- 财(5601)
- 业经(5335)
- 农业(4951)
- 地方(4929)
- 贸(4842)
- 贸易(4842)
- 理论(4657)
- 易(4637)
- 环境(4229)
- 制(3876)
- 划(3795)
- 和(3673)
- 技术(3541)
- 融(3523)
- 金融(3522)
- 务(3435)
- 财务(3429)
- 财务管理(3420)
- 机构
- 大学(100416)
- 学院(97836)
- 济(37660)
- 经济(36931)
- 管理(36596)
- 研究(35057)
- 理学(32623)
- 理学院(32141)
- 管理学(31256)
- 管理学院(31098)
- 中国(24404)
- 科学(24312)
- 农(21811)
- 京(21215)
- 所(19035)
- 业大(18315)
- 研究所(17847)
- 农业(17550)
- 财(16037)
- 中心(14978)
- 江(14662)
- 范(14234)
- 师范(14052)
- 财经(13463)
- 北京(12905)
- 经(12270)
- 院(12148)
- 农业大学(11963)
- 师范大学(11563)
- 经济学(11315)
- 基金
- 项目(68944)
- 科学(54489)
- 基金(51350)
- 家(46652)
- 国家(46270)
- 研究(45544)
- 科学基金(38792)
- 社会(29389)
- 社会科(27856)
- 社会科学(27846)
- 基金项目(27636)
- 自然(26935)
- 省(26711)
- 自然科(26358)
- 自然科学(26347)
- 自然科学基金(25906)
- 划(23356)
- 教育(21904)
- 资助(21233)
- 编号(16799)
- 重点(15932)
- 部(15475)
- 发(14208)
- 计划(14109)
- 创(14075)
- 成果(13903)
- 科研(13654)
- 创新(13142)
- 教育部(12919)
- 大学(12464)
共检索到137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鹿翠华 张立强 陈连侠 张立文 刘军 刘威
利用枣庄市2005-2012年逐日的供电负荷资料与气象要素资料,分析了枣庄的供电负荷特性,并分析了分离出的气象负荷和各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枣庄平均每天的18时是用电负荷的顶峰,深夜23点为用电量的谷底。每年12月份用电量为峰值,7、8两月为次峰值,2月为谷值。气温与气象负荷的相关性最好,相对湿度与气象负荷的相关性要好于降水量;相关性最好的月份均为7、8月份。最后建立了负荷预测模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预测效果。
关键词:
气象负荷 气象因素 相关分析 预测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定芳 任永建 陈正洪
为分析电力负荷变化特征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定量解析气象因子对电力负荷预测的主要贡献,本文以华中电网某地区为研究对象,预报因子选用电力负荷和精细化气象数据,依据逐步回归和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滚动预报模型。通过研究发现:当日负荷除与历史负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外,当日温度与前一日温度对负荷也有较大的影响。气象因子在逐步回归和神经网络预测方法中对负荷预测准确率的提升均有正的贡献,贡献率分别为0.28%~17.87%和0.97%~17.78%。尤其是转折天气条件下,精细化气象因子对短期负荷预测的准确率的提升尤为重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丹笑山 王韬
税务负荷因素分析□丹笑山王韬税务系统应该根据什么来确定人员编制的规模,这是我国税务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税收成本率或者人均征收额来说明税务部门的工作效率,但决不能将税收成本率和人均征收额视作一般经济意义上的投入产出比或者成本利润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峰 刘军 叶泽
输配电价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而输配电价的科学合理核定则是输配电价改革的关键。但是目前我国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尚未充分考虑负荷率、分时等关键用电特性因素,使得输配电成本难以合理体现,不利于减少电价交叉补贴和电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本文提出了两部制输配电价定价总体思路,构建了基于负荷率和分时因素的两部制输配电价定价模型,并以某35kV工商业用户样本数据进行实例测算,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最后,建议执行考虑负荷率、分时(季节)等用电特性的两部制输配电价方案,建立健全的输配电价评估、调整与监审机制以及出台逐步取消电价交叉补贴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
输配电价 两部制 负荷率 分时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黄崑 袁心 李蕾 叶谋达
[目的/意义]通过考察协作检索中用户的消极情绪感知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干预和调节用户消极情绪、提升协作检索效果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设计/方法]基于情感负荷理论,借助Coagmento系统,招募52名用户,2人一组,协作完成3项旅游策划任务,从任务难度、时间压力、协作分工、检索结果与协作成果等因素考察其与用户消极情绪感知的关系。[结论/发现]在任务难度感知方面,任务难度与用户的焦虑、沮丧、愤怒情绪呈现显著正相关;在时间压力方面,任务完成时间超出用户预期时,消极情绪会上升;在协作分工方面,承担更多检索任务的组员比承担更多文档编辑的组员感知更多的消极情绪;在检索结果与协作成果方面,用户满意度越高,消极情绪越低。[创新/价值]将情感负荷理论应用于协作检索情境,揭示了用户四种典型消极情绪的特点,并从检索情境的自动感知与预测、界面的人性化交互设计等方面对检索系统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更好地提供情感支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海晨 王薇 杜建华 刘赵东 陈敏斯 王博 刘晓东
【目的】研究北京地区典型针叶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及其影响因素,构建可燃物负荷量模型,为可燃物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结合林分因子(胸径、树高、郁闭度、冠幅、第1活枝高)和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在北京市7个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油松林和侧柏林,每种林型各设置42块样地,调查和测定了2种针叶林的可燃物负荷量(上层枯叶、下层枯叶、灌木、草本、1 h时滞枯枝、10 h时滞枯枝),采用冗余分析(RDA)研究地表可燃物负荷量与林分因子和地形因子的关系,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总可燃物负荷量模型。【结果】(1)油松林总可燃物平均负荷量为14.31 t/hm2,侧柏林总可燃物平均负荷量为9.78 t/hm2,下层枯叶负荷量占2种针叶林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的比重最大。(2)RDA分析表明,油松林上层枯叶、灌木可燃物负荷量与胸径呈正相关,下层枯叶负荷量与郁闭度、坡度呈正相关。侧柏林上层枯叶、下层枯叶负荷量与树高、冠幅呈正相关,与海拔呈负相关。灌木可燃物负荷量与树高、郁闭度呈正相关,与海拔呈负相关。2种针叶林总可燃物、1 h时滞枯枝、10 h时滞枯枝负荷量均与胸径呈正相关,草本可燃物负荷量与海拔呈正相关。(3)模型表明,胸径、树高、冠幅能较好推算出油松林总可燃物负荷量,第1活枝高、冠幅、坡度能较好的推算出侧柏林总可燃物负荷量。【结论】油松林有发展成较大森林火灾的可能性,根据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应当着重对林下枯落物可燃物进行管理,及时清理林下可燃物,降低潜在森林火灾风险。不同林型可燃物负荷量与林分因子以及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不同,在进行可燃物管理时,应因地制宜,选择合理适宜的措施。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陈功贵 李志军 郭艳艳 刘耀
利用数学模型和Simulink建立了两区域互联电网的负荷频率控制仿真模块,并在不同的负荷扰动工况下进行动态性能仿真研究。在一定负荷扰动工况下,改变被控系统的参数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超调量和调节时间随着负荷扰动的增加而增加,但系统仍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立地 李云阳 史俊生 海鹏
针对动态负荷模型的参数辨识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实测电网有功功率和电压信号的实验分析,借助MATLAB系统优化工具箱,给出了动态负荷模型参数辨识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结果表明:利用参数辨识方法得到的负荷模型能够较好地体现电网实测有功功率的变化规律,对于深入研究电网动态负荷模型的特性有重要意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耀明
1878年国际气象组织在维也纳宣告成立。1947年9月,国际气象组织在华盛顿召开45国气象局长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世界气象组织公约》。公约于1950年3月23日正式生效,同时该组织更名为世界气象组织,并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目前世界气象组织有14...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费罗成 吴次芳 罗文斌 张舟
分析资源型城市转型期间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变化规律和制约因素有利于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从经济因子、社会因子和生态因子3个方面构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综合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运用物元模型评价枣庄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并揭示其变化规律与转型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总结相关制约因素。研究表明,转型政策对于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具有明显影响;通过单指标关联度归纳的6个制约因素为转型过程中提升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指明了方向;物元可拓模型可操作性强,可以有效评价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涂洁 刘琪璟 王辉民 廖迎春 李燕燕
采用Granier热扩散式探针对江西千烟洲木荷(Schima superba)树干液流速率进行连续监测,并对气象因子进行同步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天气条件下木荷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规律存在差异,晴天为宽峰型曲线,阴天为单峰型曲线,雨天无明显的变化规律。不同月份木荷树干液流速率大小以及液流启动、达到峰值的时间不同。各月平均液流速率(cm/s)大小关系依次为7月(0.001 663)>8月(0.001 56)>6月(0.001 472)>9月(0.001 314)>5月(0.001 216)>4月(0.001 101)>10月(0.000 847)。6月液流启动时间最早,5、7、8、9月均推迟0.5~...
关键词:
树干液流速率 木荷 气象因子 回归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乾川 许世卫 张永恩 庄家煜 李灯华 刘保花 朱之洵 刘浩
【目的】在世界气候变化加剧和气象灾害频发的背景下,探究气象因素对玉米单产的重要性并准确预测玉米单产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和田间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量化分析玉米各生育阶段气象因素对单产的重要性并建立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玉米气象单产堆栈集成学习估测模型来预测单产。【方法】利用HP滤波法和移动平均法确定各县域趋势单产模型并分离出各县气象单产。采用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ightGBM)、Bagging和Stacking 3种集成学习方法,通过对中国12个省份596个县级行政区域和气象观测站跨度34年的日度气象数据和玉米产量数据进行分析,建立3种基于不同集成学习框架(LightGBM、Bagging和Stacking)的玉米气象单产预测模型。【结果】适用HP滤波法作为趋势单产模型的县域主要集中在陕西、河南、江苏和安徽地区。相较于HP滤波法,更多县域适用于移动平均法,且多数县域R 2分布于0.8以上。基于5年滑动预测和模型精度评价指标,3种模型对玉米单产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指标均低于6%。Stacking模型MAPE值达到4.60%,预测精度高,泛化性强。结果表明玉米气象单产堆栈集成学习预测模型(Stacking)具有更高精度和更强鲁棒性,并能有效利用各基学习器特点与优势,提升预测精度,是根据气象因素预测玉米单产的最优模型。此外,基于12省玉米生育阶段27个气象因素的随机森林特征重要性评分对玉米单产的定量分析,对作物监测和田间管理有借鉴和参考意义。【结论】3种集成学习方法,尤其是堆栈集成学习模型(Stacking)预测效果能够详细反映出玉米单产的时空分布变化情况。基于气象因素的玉米单产堆栈集成学习模型可为田间管理和精准预测玉米单产提供新方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韩凤舞 陈文峰 杜习文 马雨薇
本文对月度电力消费数据进行全假日调整,并对气象数据按电力消费权重加权处理,弥补了国内此类模型中考虑季节和周期性因素为主,气象数据处理简单的不足,并应用了分段线性化与季节ARlMA模型相结合的机制,有效提升了我国全社会电力消费预测的精确性,并经过样本外预测检验证实了该模型结构的稳定性。最后,在设定不同气象务件的情景下,使用该模型预测了相应的电力消费。
关键词:
电力消费月度预测 气象条件 ARIMA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苏振宇 林军
气象因素是电力需求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对月度电力需求的影响,建立了包含气象条件、时间趋势和春节移动假日等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以苏州市月度电力需求预测为例,重点分析了气象因素和春节移动假日对月度电力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使用月平均气温计算出的月制冷度(Cooling Degree of Month,CDM)和月采暖度(Heating Degree of Month,HDM)能较好的刻画气温变化对月度电力需求的影响;考虑了春节假日效应后,能更好的提升回归方程的预测能力;非“疫情”期间和“疫情”期间模拟预测结果均达到较好的精度,显示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稳健性。
关键词:
月度电力需求 预测 温度 气象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崇明 黄真理
在文献[1]基础上,预测三峡水库2010年和2015年的入库污染负荷。采用包络线法预测排污得到有效控制的低负荷水平(最佳状态),排污继续恶化到一定限度的高负荷水平(最坏状态),以及按正常排污介于高、低负荷水平之间的中负荷水平(一般状态)。在预测入库污染负荷时,把长江、嘉陵江、乌江进入的背景水质污染负荷分为天然背景负荷和上游贡献负荷,天然背景负荷保持不变,上游贡献负荷根据上游水污染控制规划按高、中、低负荷水平预测。预测表明,库区内的污染负荷占入库总污染负荷的比例较小。中负荷水平下,库区污染源占入库总负荷的比例为8.50%~22.93%。污染负荷主要来自长江、嘉陵江、乌江上游的贡献和天然背景负荷。...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污染源 污染负荷 预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