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2)
2023(1185)
2022(1161)
2021(1037)
2020(992)
2019(2307)
2018(2272)
2017(4392)
2016(2555)
2015(2822)
2014(2950)
2013(2961)
2012(2771)
2011(2588)
2010(2607)
2009(2373)
2008(2336)
2007(1964)
2006(1689)
2005(1407)
作者
(9029)
(7783)
(7568)
(7152)
(4814)
(3856)
(3410)
(3209)
(2857)
(2810)
(2618)
(2615)
(2560)
(2545)
(2515)
(2465)
(2258)
(2250)
(2137)
(2135)
(2118)
(1961)
(1954)
(1850)
(1785)
(1752)
(1706)
(1697)
(1644)
(1640)
学科
(10968)
经济(10958)
管理(7151)
(7107)
(6372)
企业(6372)
方法(6350)
数学(5593)
数学方法(5562)
(3633)
(2656)
中国(2321)
地方(2127)
(1925)
(1822)
贸易(1821)
业经(1748)
理论(1744)
(1730)
关系(1699)
(1619)
财务(1618)
财务管理(1614)
企业财务(1571)
(1565)
技术(1511)
(1479)
(1385)
(1383)
地方经济(1345)
机构
大学(38190)
学院(37941)
研究(15022)
(12673)
管理(12604)
经济(12378)
科学(11666)
理学(11353)
理学院(11125)
管理学(10784)
(10752)
管理学院(10735)
中国(9910)
(9041)
农业(8708)
研究所(8542)
业大(8505)
(8030)
(5929)
中心(5918)
(5730)
农业大学(5708)
(5649)
(5490)
(5378)
实验(5186)
科学院(5139)
北京(5029)
(4993)
实验室(4955)
基金
项目(28107)
科学(21129)
基金(20151)
(19739)
国家(19586)
研究(15923)
科学基金(15599)
自然(12020)
自然科(11789)
自然科学(11782)
自然科学基金(11586)
(11186)
基金项目(11035)
(9925)
社会(9566)
社会科(9020)
社会科学(9017)
资助(8547)
教育(7622)
计划(6865)
重点(6679)
科技(6661)
(5834)
科研(5750)
(5670)
(5644)
(5465)
编号(5362)
创新(5306)
专项(5243)
期刊
(13142)
经济(13142)
学报(11097)
(9216)
科学(9180)
研究(8675)
中国(7374)
大学(7307)
学学(7156)
农业(6040)
管理(4720)
(4301)
(3703)
业大(3152)
林业(3025)
教育(2919)
技术(2596)
农业大学(2497)
财经(2417)
(2415)
科技(2352)
经济研究(2154)
(2054)
业经(2037)
(1948)
金融(1948)
商业(1916)
中国农业(1884)
自然(1829)
资源(1729)
共检索到52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阿地力·沙塔尔  张伟  程晓甜  朱银飞  骆有庆  陈梦  
枣实蝇是一种高度危险性外来有害生物。对吐鲁番市、KSS、HSX和HMS4个不同地区采集的枣实蝇mtDNACOI基因片段测序,并进行序列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采自吐鲁番市、HSX、HMS的枣实蝇遗传距离最近,为0.002,其相似性高达99.8%。吐鲁番市枣实蝇和HMS枣实蝇分别与KSS枣实蝇的遗传距离最远,为0.062,其相似性为94.1%。对以上几个地点采集的枣实蝇基因序列与已公开报道的外群蔷薇咔实蝇Carpomya schineriR248FJ571365.1、蔷薇咔实蝇Carpomya schineriR141FJ571364.1、樱桃绕实蝇Rhagoletis cerasiGQ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晓甜  阿地力·沙塔尔  张伟  李新泉  
新入侵重大检疫性害虫枣实蝇(Carpomya vesuviana)于2007年首次在吐鲁番地区发现,对该地区枣(Zizyphus jujuba)产业造成了毁灭性损失,且疫情有向其他地区扩散的趋势。枣实蝇原产印度,现已扩散至阿富汗、塔吉克斯坦、泰国、意大利等国家(张润志等,2007)。枣实蝇以成虫产卵和幼虫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坤梅  杨璧嘉  胡梦露  任书娴  李宗艳  
[目的]探究西南牡丹品种群与不同种源牡丹品种的亲缘关系,为其栽培起源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50个中原牡丹品种、20个西南牡丹品种、18个西北牡丹品种、6个国外牡丹品种、1个江南牡丹品种和2个野生种共计9 6份不同地理种源牡丹为材料,利用36个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start codon targeted polymorphism,SCoT)引物进行PCR扩增,筛选多态性比率好的条带,利用NTSYS-pc软件计算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此基础上,采用UPGMA聚类分析个体间的亲缘关系。[结果]多态性好的引物共有18个,用其对96个牡丹样本进行扩增,共获得182条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72个,多态性比率为94.50%;96个样本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5523~0.868 1,品种间遗传差异较大,其中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大的是西北牡丹品种2与品种3,而紫斑牡丹与豆绿和中甸紫2的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小。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93 1时,96个牡丹样本聚为8支,第1支由15个中原牡丹品种、4个西南牡丹品种和1个江南品种组成;第2支由2个西南牡丹品种丽江紫3和昭通粉1组成;第3支由35个中原传统牡丹品种聚成;第4支包括3个日本品种、1个法国品种和14个西南品种;第5支由17个紫斑牡丹杂交品种聚成;第6支仅有紫斑牡丹1个样本;第7支仅有黄牡丹1个样本;第8支由美国品种海黄和法国品种金晃聚成。[结论]西南牡丹品种与日本牡丹关系最近,与中原牡丹也有着近缘关系,而与其他种源的品种群关系较远。产地对西南牡丹品种的亲缘关系影响较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唐裕杰  王刘豪  李凯  李继莲  
【目的】探明熊蜂肠道寄生虫——短膜虫(Crithidia bombi)的流行规律以及不同蜂种、不同地区间寄生的熊蜂短膜虫的亲缘关系。【方法】调查内蒙古、甘肃、青海、四川4个省(自治区)的25种1 007只熊蜂的短膜虫感染情况,对不同蜂种、不同地区间熊蜂短膜虫的感染率进行卡方检验(SPSS 22.0),并对熊蜂短膜虫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利用特异的ITS引物扩增待检测的熊蜂肠道总DNA,之后进行凝胶电泳检测,通过是否扩增出675 bp的熊蜂短膜虫ITS基因片段来判断待检测的蜂群是否感染了熊蜂短膜虫,再进一步测序,分析不同蜂种、不同地区寄生的熊蜂短膜虫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在调查的所有样品中,有20种262只熊蜂被短膜虫感染,感染率为26.0%。感染率最高的两种熊蜂是白背熊蜂(Bombus festivus)和火红熊蜂(B. pyrosoma),而西伯熊蜂(B. sibiricus)的短膜虫感染率最低;青海省熊蜂的短膜虫感染率最高,而内蒙古熊蜂的短膜虫感染率最低;雄蜂的感染率极显著高于工蜂和蜂王。另外,除了甘肃省的黑尾熊蜂(B.melanurus)和猛熊蜂(B. difficillimus),四川省的疏熊蜂(B. remotus)、兴熊蜂(B. impetuosus)和弗里熊蜂(B. friseanus)所感染的短膜虫与其他短膜虫亲缘关系较远之外,其余大部分的熊蜂短膜虫的亲缘关系较近。【结论】熊蜂短膜虫对我国熊蜂的感染广泛,且不同蜂种、不同地理环境和不同级型间熊蜂短膜虫的感染率均有差别。熊蜂经过长期群体进化演变,不同地区形成相对固定的优势种类,因此各地区所捕捉到的熊蜂种类不同。对我国不同地区熊蜂短膜虫感染情况的统计分析侧重于样本量≥30的种类,这些种类是各地区的优势种类,另外一些熊蜂虽未能采集足够的样本,但根据已采集的样本量分析得出的感染率较高。熊蜂短膜虫存在寄主专一性,且对熊蜂宿主的感染具有适应性。我国部分地区熊蜂感染的短膜虫的亲缘关系总体来说较强,但也受到地理位置及其寄主熊蜂蜂种的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芹  牛长缨  王旭  
通过无水无食、无水有食和有水无食3种处理方法,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广西南宁、广东广州、福建福州和湖北武汉等4个地区种群不同日龄成虫的耐饥渴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橘小实蝇5日龄成虫的耐饥渴能力强于1日龄和10日龄的成虫,1日龄的耐饥渴能力最低;1日龄、5日龄、10日龄成虫在无水有食条件下的平均存活时间均长于有水无食和无水无食处理下的平均存活时间;广东广州种群5日龄和10日龄成虫的耐饥渴能力显著高于其他3个种群。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超  陈爱华  曹奕  吴杨平  张雨  姚国兴  蔡永祥  
为探究中国辽东半岛海域(辽宁群体)、长江口及其两翼海域(江苏群体)、台湾海峡西部海域(福建群体)、珠江口及其两翼海域(广东群体)、北部湾海域(广西群体)以及日本伊势湾海域(三重群体)6个不同海域文蛤(Meretrix Meretrix)地理群体的亲缘关系,采用18S rrNA基因、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亚基Ⅰ(cOⅠ)及16S rrNA基因3种分子标记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测序结果显示,3种基因序列长度分别在1 854、658、596 bp左右;18S rrNA基因碱基组成无偏异,序列较为保守;cOⅠ与16S rrNA基因A+t平均含量明显大于G+c含量,符合线粒体基因组成特征。通过MeG Al...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邹曙明  楼允东  孙效文  沈俊宝  
用 2 4种随机引物对雅罗鱼亚科 (Leuciscinae)的草鱼、鲤亚科 (Cyprininae)的柏氏鲤和 3个地理种群鲤 (荷包红鲤、黑龙江野鲤和德国镜鲤 )进行RAPD分析 ,构建了这 5种鱼类的基因组指纹图谱。通过对获得的基因组指纹图谱的量化分析 ,利用UPGMA重建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鲤种内 3个地理种群之间的相似性高于鲤和柏氏鲤种间的相似性 ,而草鱼与另 4种鲤亚科鱼类亚科之间的差异明显高于柏氏鲤、黑龙江野鲤、荷包红鲤和德国镜鲤的种间或种内差异。研究结果支持中国东部鱼类具有双重来源性的观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阿不都拉·艾克拜尔  阿不都瓦哈·艾再孜  阿地力·沙塔尔  王岩  
[目的]为枣实蝇引诱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枣实蝇行为学研究入手,以"Y"型嗅觉仪分别测试了枣实蝇对红枣和杏两种寄主植物不同新鲜器官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枣实蝇成虫对寄主植物枣和杏不同器官的选择性表现出一定差异。雌虫对枣果的选择性比叶片和花的要强(P<0.05),对枣果、枣花、叶片三者的选择率分别为35%、25%、22%;从枣果不同发育期(青果期、半红期、全红期)的选择性来看,雌虫对半红期枣果的选择性最强,选择率为38%,青果次之,为35%。而雄虫对枣花的选择性较强,选择率为38%,半红期枣果次之,为32%。枣实蝇对杏树不同器官的选择性来看,对果实的选择性比叶片的选择性要强(P<0.05),从杏果(青果、熟果)不同发育期的选择性来看,雌虫对青果的选择性最强,选择率为30%,熟果次之,为28%。雄虫对熟果的选择性较强,选择率为28%,与青果、叶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同一性别不同生理状态的成虫对寄主植物不同器官的选择性表现出一定差异,性成熟的成虫比未性成熟的成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要强。性成熟的枣实蝇雌成虫对半红期枣果的趋性强于枣花与叶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莉  彭建营  白瑞霞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中国枣属植物的系统发育,探讨枣属属下种间及种下分类单元间的亲缘关系,为自然的中国枣属植物分类系统的建立提供新的分子证据,同时为中国枣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SRAP标记方法对原产中国的枣属全部14个种、11个枣品种和1个外类群的基因组DNA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的19对SRAP引物组合对26份供试材料共扩增出580条DNA带,其中570条为多态带(占98.28%),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多态性带30条。26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22~0.99。UPGMA聚类表明,26份材料在相似系数0.38处被划分为6个类群。【结论】SRAP标记技术能很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子祥  陈晓鸣  冯颖  张燕平  
从40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了13条和9条,分别对11种倍蚜和角倍蚜4个地理种群的DNA进行PCR扩增和分析。结果表明:倍蚜的遗传距离在不同属之间为0.4828±0.1708,不同种之间为0.2520±0.1780,不同亚种之间为0.1472±0.0764,聚类分析反映了倍蚜属间、种间的亲缘关系及其远近程度,与形态分类结果基本一致;圆角倍蚜属与其他3个属的差异明显,可能是倍蚜中较早分化的类群。角倍蚜不同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0759±0.0302,种群间具有丰富的DNA序列多态性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造成这种分化的原因可能是地理上的隔离。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高文强  
植被分布格局是植被对气候长期适应的结果,而现时气候的快速暖化将对植被分布、群落结构以及种群动态等产生显著影响。目前关于植被限界动态的研究多集中于纬度和海拔等单一梯度,但缺乏对三维地理尺度(纬度、经度和海拔)种群动态与成因的相关研究。本文以我国广布种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模拟和预测过去(6000年前)、当前(1950-2000)和未来(2050年)气候情境下栓皮栎潜在分布格局及其主导气候因子,然后经实例调查,比较和分析纬度、经度和海拔梯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永普  林志华  应雪萍  
Based on nin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f populations of Tegillarca granosa from Guangxi, Zhejiang, Shandong,of China and Lishui, Korea, multivariate morphometrics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ir morphological variations among the four different geographical populations. ANOVA indicated that four popu...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永刚  漆永红  李惠霞  郭满库  吕和平  张俊莲  贺春贵  
【目的】探讨甘肃不同地理种群桃蚜Myzus persicae的遗传相似性和遗传差异,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海拔之间的关系,以期得到桃蚜种群遗传分化和迁飞的分子证据。【方法】利用7对SSR引物对13个桃蚜地理种群进行遗传相似性和聚类分析。【结果】7对SSR引物共检测到43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PB为95.56%。13个桃蚜地理种群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3333,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29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311,Shannon信息指数I为0.1898,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33.33%。临洮、临夏、岷县、兰州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天水、酒泉、漳县种群相对较低。种群聚类...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凯  王伟林  王豪邦  裴天悦  董鑫  蔺伟虎  田沛  
本研究以分布于青海、四川的6个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地理种群及其Epichlo?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了带Epichlo?内生真菌(E+)和不带内生真菌的(E-)种群,比较了其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分蘖、茎粗、叶宽、株高、鲜重和干重)和营养成分(粗脂肪、粗蛋白、粗灰分和叶片含水量),旨在探明内生真菌和寄主基因型对中华羊茅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内生真菌对部分地理种群中华羊茅的株高、分蘖、茎粗、鲜重、粗脂肪(ether extract,EE)、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和叶片含水量有显著影响(P<0.05)。2)不同地理种群的E+和E-植株分蘖、茎粗、株高、鲜重和粗脂肪、粗蛋白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且各种群表现不尽相同。6个地理种群E-植株,种群57的分蘖数显著高于种群84和99(P<0.05),种群57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5个地理种群(P<0.05),种群111的株高显著高于种群84和99(P<0.05),种群111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种群41和99(P<0.05);6个地理种群E+植株,种群111的分蘖数和茎粗均显著高于其他5个种群(P<0.05),种群141的鲜重和干重均显著高于种群41和84(P<0.05),种群111和141的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种群41、84和99(P<0.05);综合分析生长和营养指标,6个地理种群E-植株,种群57和111表现最好,6个地理种群E+植株,种群111和141表现最好。综上,内生真菌促进了部分地理种群(84)植株的生长,提高了部分地理种群(41和141)的营养品质,抑制了部分地理种群(99)植株的生长,降低了部分地理种群(57)的营养品质;寄主基因型对中华羊茅共生体的生长和营养品质显著影响(P<0.0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褚栋  刘国霞  范仲学  陶云荔  张友军  
烟粉虱Bemisiatabaci(Gennadius)是由具有遗传分化的不同地理种群组成的复合种。本文介绍了烟粉虱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在世界各国对烟粉虱核糖体ITS1(rDNAITS1)、线粒体COI(mtDNACOI)基因大量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烟粉虱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根据mtDNACOI和rDNAITS1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烟粉虱不同地理种群可分为5组,即亚洲组(Asiagroup)、美洲组(Americagroup)、非洲组(Africagroup)、澳洲组(Australiagroup)、B型/地中海/中东/北非/Ms型组(BiotypeB/Medite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