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64)
- 2023(10504)
- 2022(9219)
- 2021(8671)
- 2020(7154)
- 2019(16889)
- 2018(16832)
- 2017(32462)
- 2016(17903)
- 2015(20115)
- 2014(20054)
- 2013(19796)
- 2012(18303)
- 2011(16513)
- 2010(16339)
- 2009(14774)
- 2008(14343)
- 2007(12259)
- 2006(10754)
- 2005(9196)
- 学科
- 济(68509)
- 经济(68432)
- 管理(51080)
- 业(46734)
- 企(39319)
- 企业(39319)
- 方法(32905)
- 数学(28207)
- 数学方法(27849)
- 学(18238)
- 农(17947)
- 中国(16888)
- 财(15833)
- 业经(15469)
- 地方(13966)
- 环境(13269)
- 理论(12373)
- 和(12248)
- 农业(12088)
- 贸(11680)
- 贸易(11675)
- 技术(11318)
- 易(11278)
- 制(10792)
- 划(10704)
- 务(10266)
- 财务(10205)
- 财务管理(10188)
- 教育(9848)
- 融(9823)
- 机构
- 大学(256834)
- 学院(253508)
- 管理(101810)
- 济(93211)
- 经济(91069)
- 理学(89184)
- 理学院(88139)
- 管理学(86397)
- 管理学院(85958)
- 研究(84936)
- 中国(60388)
- 科学(56635)
- 京(55028)
- 所(43457)
- 农(42697)
- 财(41267)
- 业大(40877)
- 研究所(40227)
- 中心(37363)
- 江(35560)
- 范(35162)
- 师范(34821)
- 北京(34684)
- 财经(34169)
- 农业(33732)
- 院(31130)
- 经(31098)
- 州(29378)
- 师范大学(28420)
- 经济学(26686)
- 基金
- 项目(181794)
- 科学(142062)
- 基金(131341)
- 研究(130556)
- 家(115518)
- 国家(114571)
- 科学基金(97685)
- 社会(79815)
- 社会科(75494)
- 社会科学(75471)
- 省(71067)
- 基金项目(70875)
- 自然(65799)
- 自然科(64216)
- 自然科学(64198)
- 自然科学基金(63015)
- 划(60633)
- 教育(59194)
- 资助(53880)
- 编号(52965)
- 成果(42996)
- 重点(40686)
- 部(39341)
- 发(38257)
- 创(37624)
- 课题(36330)
- 科研(35223)
- 创新(35087)
- 计划(33829)
- 大学(33268)
共检索到353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振亮 韩会智 刘孟军 邵学红 张秀红
【目的】研究绿盲蝽越冬卵的分布及其孵化规律,为掌握绿盲蝽卵的防治时间、防治地点以及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选取沧县高川乡朴寺村和盐山县城关镇的纯枣园及苹果-梨-枣混合枣园,调查2类枣园绿盲蝽越冬卵的分布情况,并将越冬卵带回室内饲养观察其孵化规律。【结果】在纯枣园,绿盲蝽卵的越冬场所主要为夏剪剪口、多年生枣股和其他伤口;在杂草、农作物残留物、1年生枣股以及土壤中未发现绿盲蝽越冬卵的分布。在枣-梨-苹果混合枣园,越冬卵在枣树上分布最多,占总卵量的50.40%,其次为苹果和梨树,越冬卵分别为总卵量的35.29%和14.31%。4月份采集的绿盲蝽越冬卵的孵化率最高,其孵化率达到87%以上,与...
关键词:
绿盲蝽 越冬卵 孵化规律 枣园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志建 屠永海 徐思善 刘振勇
对卵圆蝽越冬若虫的空间分布型研究表明:越冬若虫在不同虫口密度下均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聚集原因除与环境因素有关外,亦与若虫的聚集行为有关,平均每株2~3头若虫是卵圆蝽若虫聚集机制发生变化的临界值;将样本资料用Iwao的代换公式进行代换,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此外,根据Iwao的方法,给出了卵圆蝽越冬若虫的序贯抽样表和在不同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秦松云 钟廷瑜 钟国跃 周华蓉
经调查鉴定,羌族民间常用药有225种,来源于103科236属,包括植物药204种,隶属于93科222属;动物药17种,隶属于10科14属;矿物药4种。发现四川省分布新记录种5种,并择其重要种类介绍了羌药的分布规律、新资源及其开发研究前景。
关键词:
羌药资源,分布规律,新资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杖黎 李涛 石章红 陈政 张宏宇
通过实地调查,观察并分析了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Tetradacus)minax(Enderlein)成虫在柑橘园及其附近杂树林的觅食产卵活动规律。结果表明:在柑橘大实蝇羽化开始到羽化盛期,以柑橘园与杂树林交界区域的成虫密度最大,并于6月11日达到高峰,在Z3监测带(杂树林与基准带相距5m)每个诱捕罐的诱捕虫数为(24.0±5.6)头,J1监测带(柑橘园与基准带相距5m)为(74.7±21.9)头,显著高于其他监测带;羽化盛期60%以上的柑橘大实蝇成虫在Z3监测带和J1监测带的交界带内活动;羽化盛期过后的产卵期,诱捕虫数明显下降,且柑橘大实蝇在柑橘园中的分布比较均匀,Z1监测带(杂树...
关键词:
柑橘大实蝇 柑橘 分布 产卵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竹青 黄灵胜 叶宏平
番茄对氮、磷、钾和钙、镁营养元素的吸收贯穿于整个生育时期。其体内的累积量,全生长期以钾为最多,其趋势是K>N>Ca>P、Mg;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容量,在全生育期有两个高峰,即盛花期和盛果—果膨大期;但各元素的吸收强度以盛果—果膨大期较小,此期为营养最大效率期;营养元素在番茄体内的分布比例,在果实膨大期前是叶>茎>根,进入膨大期后,吸收的N、P、K转移果实中,其分布是果>叶>茎>根,而Ca、Mg的分布是叶>果>茎>根。
关键词:
番茄 养分吸收量 吸收强度 营养分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蕤 崔盛 陶宗娅
本实验以四川境内3种石斛属植物为材料,测定其总生物碱、石斛多糖的含量并研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各个部位有效成分的分布与种质、采摘时间、干燥方法、生长年限有直接关系:其中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含量最高,细茎石斛多糖含量最高;石斛也可春季采收;石斛干燥加工以高温杀青后60℃烘干为宜;细茎石斛采收以3~4年为宜。以此为依据可探索石斛野生种质资源筛选,为石斛药材人工规模化种植作理论基础。
关键词:
石斛 总生物碱 多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幼慈 詹诗华 余国培 王秀梅
本文以城市地价产生地区差异的理论分析为依据,提出了城市地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因子,并以城市土地批租资料为基础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城市地价评估模型。根据模型估测了我国517个城市1992年的地价水平,最后分析了我国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的规律及其未来走势展望。
关键词:
城市地价 地区差异 评估模型 分布规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关龙
文章从甲骨文、二十五史、十三经、古医书、笔记和杂录、地方志、类书中,获取了中国历史大疫385条(公元前13世纪至1911年)。进而,对385条疫情的烈度进行定量分级,分析中国历史大疫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并提出了一些规律性见解:在历史上中国是大疫频繁发生的国家;3000多年大疫史上有两个活跃期(公元2~3世纪、16~19世纪),且有愈后愈多之势,从百年一遇,到数十年一遇、数年一遇;东部多,西部少,以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最甚;存在着灾害链,有旱—疫、涝—疫、饥—疫等10多种灾害链。
关键词:
历史大疫 时空分布 灾害链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苏为华
旅游统计分布规律研究苏为华(杭州商学院副教授310035)在旅游活动中,存在一些明显而且十分重要的数量规律,即统计规律。研究这些统计规律的一般特征及其在具体景点或景区的表现,对于改善服务、加强管理等工作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通过对杭州市几个主要风景...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义平 吴鸿 卜文俊 徐华潮
对世界分布的小花蝽属70种昆虫的地理分布进行了研究。将所有种按照14个地理分布类型进行了整理,它们分别是古北区特有种13种,东洋区特有种18种,新北区特有种7种,新热带区特有种8种,全北区1种,非洲区特有种5种,澳大利亚区特有种3种,澳大利亚区 东洋区2种,古北 东洋区9种,新北 新热带区4种,新北区 东洋区2种,新北区 古北区1种,全北区 东洋区1种,非洲 古北区1种。结果表明东洋区可能为小花蝽属的起源中心。图2表1参27
关键词:
昆虫学 名录 小花蝽属 动物地理 区系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邱均平 刘霞
本文通过对1990~1996年的我国情报学定量化研究论文的统计与分析,揭示了相关论文的年代分布特征和在期刊中分布的集中与离散规律;同时,采用文摘法并综合考虑被摘量指标,测定出了该领域的核心期刊,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情报学定量研究,论文分布规律,核心期刊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懋霖 赵萌 王昊
在数字人文视野下,古诗词资源蕴含巨大价值但难以规模化分析。研究古诗词知识库的自动构建方法,有利于从宏观的角度对古诗词进行分析研究,挖掘其中价值。首先,基于 “物象”的概念,尝试提取古诗词中所有可能包含情感的客观名物,降低分析复杂度以构建自动化流程;其次,基于深度学习方法构建RoBERTa-BiLSTM-CRF模型,对古诗词语料进行物象抽取;之后,使用《全唐诗》和部分宋代诗词资源验证模型的可行性与泛用性;最后,成功构建《全唐诗》物象库,并初步分析其物象分布规律。使用《全唐诗》自动标注语料训练模型后,模型对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地名识别的F1分值分别达到89.6%、93.3%和93.6%。将模型迁移至未用于训练的宋代诗词语料,抽取密度为每首诗4.5个物象,具备未登录词发现能力,说明模型有良好的泛用性和可扩展性。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古诗词 物象 深度学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亚文 李自超 杨忠义 王象坤 申时全 张洪亮 陈于敏
以云南省地州和县为单位对 6 12 1份云南地方稻种及其优异种质 6 0多个性状进行多样性和密度分布规律研究表明 :(1)云南是中国稻种最大的遗传和生态多样性中心及优异资源的富集地区 ,尤其是滇西南的临沧、西双版纳、德宏、思茅和滇东南的文山共 5个地州 13个县构成了云南稻种多样性中心 ,其稻种的多样性与生态多样性和民族的多样性息息相关 ,并与哈尼族善制梯田栽培稻谷有一定联系。 (2 )临沧地区不仅是云南稻种最大的遗传多样性中心 ,也是丁颖五级分类性状和爪哇稻、光壳稻和普通粳的多样性中心 ;墨江县是云南稻种 40多个性状的分布中心。 (3)云南稻种资源的形态、穗部及籽粒性状、米质性状、抗病虫和...
关键词:
云南稻种 优异种质 多样性 分布规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郗金标 张福锁 毛达如 田长彦 董振成 王开芳
采用全面调查和样方调查的方法,研究新疆盐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新疆盐生植物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约305种15变种7亚种。分布的一般规律为北疆多于南疆,集中分布于各种山前冲、洪积扇扇缘的地下水溢出带、河流两岸的绿洲外侧和沙漠边缘;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主要受土壤含盐量的制约,物种丰富度及β多样性和土壤含盐量的关系呈二次抛物线型。土壤含盐量在4%左右时盐生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盐生灌木、半灌木和1年生盐生草本植物种类最多,含盐量超过5%~6%时,随含盐量的增加物种丰富度和β多样性呈直线下降,含盐量超过12%时,物种多样性最低,1年生草本植物基本不存在,仅可见到2~4种盐生灌木或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淑文 蒲鑫 吴益东
害虫解毒代谢增强是对杀虫剂产生抗性的重要机制。为此,本研究建立了Bt棉田重要害虫绿盲蝽和中黑盲蝽成虫多功能氧化酶、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3种解毒酶活性的测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以DCNB(1,2二氯4硝基苯)为底物,不能检测到棉盲蝽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棉盲蝽多功能氧化酶活性也不宜选用动力学法进行测定。同时2种棉盲蝽成虫的日龄对解毒酶活性影响不明显。因此,对由不同日龄成虫组成的棉盲蝽田间种群可以直接进行解毒酶活性的检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