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38)
- 2023(13423)
- 2022(11223)
- 2021(10435)
- 2020(8692)
- 2019(20081)
- 2018(20031)
- 2017(38400)
- 2016(21259)
- 2015(24028)
- 2014(24268)
- 2013(23728)
- 2012(21569)
- 2011(19400)
- 2010(19152)
- 2009(17633)
- 2008(17007)
- 2007(15042)
- 2006(13276)
- 2005(11877)
- 学科
- 济(82458)
- 经济(82331)
- 管理(59884)
- 业(56396)
- 企(46921)
- 企业(46921)
- 方法(36628)
- 数学(31283)
- 数学方法(30878)
- 中国(23274)
- 农(23209)
- 学(20485)
- 财(20208)
- 业经(19584)
- 地方(16822)
- 制(16700)
- 农业(15327)
- 理论(14369)
- 贸(13678)
- 贸易(13670)
- 和(13450)
- 易(13251)
- 技术(12842)
- 环境(12516)
- 银(12444)
- 银行(12384)
- 务(12344)
- 财务(12272)
- 财务管理(12246)
- 体(12005)
- 机构
- 大学(304254)
- 学院(299917)
- 管理(116829)
- 济(113990)
- 经济(111365)
- 研究(104186)
- 理学(101263)
- 理学院(100098)
- 管理学(98127)
- 管理学院(97611)
- 中国(75563)
- 科学(67876)
- 京(66276)
- 农(54084)
- 所(53430)
- 财(52186)
- 研究所(49015)
- 业大(48899)
- 中心(46097)
- 江(43798)
- 农业(42736)
- 北京(41857)
- 财经(41728)
- 范(40317)
- 师范(39833)
- 院(38121)
- 经(37957)
- 州(35631)
- 经济学(33654)
- 技术(32595)
- 基金
- 项目(209996)
- 科学(163461)
- 基金(151446)
- 研究(150277)
- 家(134116)
- 国家(133005)
- 科学基金(112648)
- 社会(92649)
- 社会科(87476)
- 社会科学(87451)
- 省(81838)
- 基金项目(80440)
- 自然(75092)
- 自然科(73291)
- 自然科学(73269)
- 自然科学基金(71969)
- 划(69903)
- 教育(68402)
- 资助(62200)
- 编号(61121)
- 成果(50000)
- 重点(47356)
- 部(45376)
- 发(44458)
- 创(43207)
- 课题(42458)
- 科研(40469)
- 创新(40342)
- 计划(39070)
- 大学(38500)
- 期刊
- 济(126123)
- 经济(126123)
- 研究(88196)
- 中国(58497)
- 学报(54332)
- 农(49952)
- 科学(48437)
- 管理(43322)
- 大学(40460)
- 财(38257)
- 学学(37988)
- 教育(34874)
- 农业(34580)
- 技术(24916)
- 融(24039)
- 金融(24039)
- 业经(20528)
- 财经(20109)
- 经济研究(19671)
- 业(17663)
- 经(17040)
- 图书(17032)
- 问题(16815)
- 科技(15383)
- 版(14990)
- 理论(14701)
- 业大(14506)
- 技术经济(13750)
- 现代(13644)
- 实践(13559)
共检索到437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刁开盛 尹显洪 王海军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泛函对枞酸氧化成羰基的反应进行计算,按最低能量原理确定氧化产物的最稳定构型,通过计算给出相应稳定构型的热力学参数理论值,如吉布斯自由能、热焓、热容和熵。考察活性氧[O]、臭氧、双氧水、过氧乙酸和分子氧[O2]这5种氧化剂对枞酸双键氧化成羰基的反应难易程度,理论计算发现活性氧[O]最适合用于枞酸双键的氧化反应,臭氧次之,然后是双氧水,而分子氧[O2]最不适合用于该反应。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葛双双
余甘子,在传统加工利用过程中主要以余甘子果肉为原料,余甘子核仁则多被废弃,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更是加重了环境压力。据不完全统计,云南地区余甘子的产量约为10万吨,其中,余甘子核仁占1.8%(1800吨)。为此,本研究以余甘子核仁为原料,提取余甘子核仁油,并在此基础上对余甘子核仁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进行富集,进而分离、纯化其中的α-亚麻酸,对余甘子核仁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余甘子核仁油的氧化稳定性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尿素包合法富集余甘子核仁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通过包合时间、包合温度、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小伟 王加启 卜登攀 崔海 李旦 周凌云 李发弟
瘤胃微生物对饲料源性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UFA)的生物氢化作用,限制UFA向反刍动物产品中转化的效率,从而使乳脂肪酸组成的调控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UFA作为一类具有独特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在生物系统中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下面就瘤胃中UFA氢化发生的原因、参与氢化的瘤胃微生物及氢化的中间产物作一综述。
关键词:
瘤胃 不饱和脂肪酸 生物氢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姜雅慧 卜登攀 杨红建 王之盛
反刍动物副产品如肉、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与其在瘤胃内的氢化程度有关,瘤胃内微生物主要参与不饱和脂肪酸在瘤胃内的氢化过程。综述了反刍动物日粮中常见的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瘤胃中参与脂肪酸氢化的主要微生物群落、不饱和脂肪酸在瘤胃微生物参与下的氢化代谢途径和日粮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对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为提高不饱和脂肪酸在反刍动物肉、奶中的含量提供调控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
不饱和脂肪酸 瘤胃 瘤胃微生物 生物氢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林强 李建科
采用脲素包合法对华山松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进行了分离,并对其主要成分及降血脂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山松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为亚油酸915.3g/kg,油酸60.7g/kg,亚麻酸4.0g/kg。华山松籽油不饱和脂肪酸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或极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中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P<0.01);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及动脉硬化指数(AI)显著或极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低剂量组P<0.05,中、高剂量组P<0.01);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显著或极...
关键词:
华山松籽油 不饱和脂肪酸 降血脂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渊源 蒋绍霞 陈桥
用正交法对不饱和脂肪酸进行6因素2水平的饲料含量设计,并在对虾营养试验系统中进行饲养实验。结果表明:长毛对虾仔虾的生长率、存活率受不饱和脂肪酸种类与含量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长毛对虾仔虾期对C16:n、C18:n、C18:2u、C18:3n、C20:1-5n和C22-24的最适宜含量分别占饲料的0.24%、1.40%、1.85%.0.43%、0.76%和2.2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旭雄 曾蓓蓓 穆亮亮 蔡敬 危立坤
为获知盐度—光照强度—温度对半咸水硅藻——角毛藻SHOU-B98生长及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实验采用L_9(3~4)正交设计探讨其在不同盐度(6、12和18)、光照强度[10、30和50μmOL/(m~2·S)]及温度(10、20和30℃)组合条件下的生长及藻细胞ARA、EPA和DH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盐度、光照强度、温度三因素对角毛藻SHOUB98的生长及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有显著影响,且存在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角毛藻SHOU-B98在盐度12、光照强度30μmOL/(m~2·S)和温度30℃及盐度18、光照强度50μmOL/(m~2·S)和温度20℃的组合条件下生长最快,第4天后这2...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彩霞 计成 戎易
鱼油中富含长链n-3族脂肪酸EPA(甘碳五烯酸)和DHA(廿二碳六烯酸)。关于EPA和DHA营养功能的研究已广泛展开,本文就n-3族脂肪酸营养功能的研究现状及其分子作用机理作一概要综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夏继蓉 金娜 苏荣镇 杨建华 温燕龙 李凌飞
【目的】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a)是一种具有很强的油脂合成能力且已通过安全性评估的丝状真菌,可同时合成ω-3和ω-6系列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s)。本研究旨在探讨发酵温度对高山被孢霉合成ω3/ω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影响。【方法】将高山被孢霉分别置于6个发酵温度下(10、15、20、25、30、35℃)进行发酵培养,发酵结束后测定其生物量,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菌体所含脂肪酸的组成及其含量,分析发酵温度对高山被孢霉合成ω3/ω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影响。【结果】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高山被孢霉菌体生物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5℃时菌体生物量达到最高(16.07 g/L),30℃及以上菌体几乎不生长。不同温度条件下检测到的脂肪酸组分和含量不同,在所有温度条件下高山被孢霉菌体中共检测到2种ω-3 PUFAs,分别是十八碳三烯酸(α-亚麻酸,AL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检测到4种ω-6 PUFAs,分别是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LA)、十八碳三烯酸(γ-亚麻酸,GLA)、二十碳三烯酸(DGLA)和二十碳四烯酸(花生四烯酸,ARA)。发酵温度对高山被孢霉菌体中PUFAs产量具有显著影响,15℃时菌体中ω-3和ω-6 PUFAs产量均为最高,分别是51.20 mg/L和273.13 mg/L;当温度为30℃及以上时,ω-3和ω-6 PUFAs的产量因菌体几乎不生长而受到抑制。【结论】发酵温度对高山被孢霉的菌体生物量及对菌体中ω-3、ω-6 PUFAs的合成具有显著影响,且存在温度阈值效应。25℃最有利于菌体生长,15℃时最有利于菌体积累ω-3和ω-6 PUFAs。本研究为高山被孢霉工业化生产ω-3/ω-6营养平衡膳食油脂奠定研究基础。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刘书成 章超桦 洪鹏志
鱼油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是以甘油酯形式存在的。本文对鱼油保健品中n-3PUFA存在形式的选择,利用生物酶技术富集n-3PUFA的方法如脂肪酶选择性水解、脂肪酶选择性酯交换和脂肪酶选择性酯化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对n-3PUFA甘油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开发n-3PUFA甘油酯产品提供参考。
关键词:
鱼油 脂肪酶 n-3 PUFA 甘油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利民 常建波 张秀珍 宋丽辉 孙玉增 李烟芬 王际英 于光溥 宫向红 肖险崎
通过甲酯型、乙酯型、脂肪酸型和甘油酯型化学型式n-3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强化饵料对轮虫的营养强化试验,观察了营养强化过程中轮虫生理生态变化,测定了轮虫体内EPA、DHA的含量。结果表明:不论是哪种化学型式的营养强化饵料,营养强化效果均好于微绿球藻强化对照组,轮虫中EPA、DHA含量明显提高,并在强化12h达到最高峰。特别是DHA的转化吸收率,几种化学型式的营养强化饵料存在显著差异。假定甘油酯型营养强化饵料DHA的生物利用度为100,根据测定结果推算,甲酯型为54,乙酯型为78,脂肪酸型为129。由此可见,首次采用的脂肪酸型营养强化饵料效果最好,甘油酯型次之,单酯型较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吉红 田晶晶
鱼粉、鱼油资源的短缺促使全球水产养殖业积极寻找其替代原料,而探究鱼粉、鱼油与其替代物之间的差异尤为重要,其中最主要的差异就是高不饱和脂肪酸(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s,HUFAs)是否存在及其含量多少。HUFAs是一类碳原子数目≥20、双键数≥3的脂肪酸,具有为动物提供能量、构成细胞膜组分、形成高生物活性物质、调控脂质代谢和免疫功能等重要作用,主要存在于鱼油和某些类别的微藻中。淡水鱼类具备自身合成HUFAs的能力,因此,一般认为HUFAs不是淡水鱼类的必需脂肪酸,无需通过饲料提供。但已有研究指出,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HUFAs能够对淡水鱼类产生积极的营养作用,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谢帝芝 王树启 游翠红 陈芳 张庆昊 李远友
由于海水鱼类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合成能力一般缺乏或很弱,所以其配合饲料中需要添加较高比例富含HUFA的鱼油才能满足其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随着鱼油资源的日益紧缺,研究者们试图寻找提高鱼体内源性HUFA合成能力的方法或途径,以提高配合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的比例,而HUFA合成调控机制的阐明将有助于达到此目的。本文着重介绍影响鱼类HUFA生物合成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包括不同脂肪源、日粮中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例、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因子,温度、盐度、光周期等环境因子,以及转录因子、激素与遗传因子等,以期为鱼类HUFA合成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