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08)
- 2023(8714)
- 2022(7325)
- 2021(6559)
- 2020(5448)
- 2019(12076)
- 2018(11494)
- 2017(22041)
- 2016(12088)
- 2015(12808)
- 2014(12397)
- 2013(12190)
- 2012(11356)
- 2011(10179)
- 2010(9902)
- 2009(8845)
- 2008(8706)
- 2007(7634)
- 2006(6543)
- 2005(5793)
- 学科
- 济(46336)
- 经济(46269)
- 业(33503)
- 管理(33371)
- 企(26245)
- 企业(26245)
- 方法(23228)
- 数学(20920)
- 数学方法(20728)
- 财(13386)
- 农(12784)
- 学(12452)
- 中国(11814)
- 贸(10383)
- 贸易(10381)
- 易(10145)
- 业经(9788)
- 农业(8900)
- 制(8889)
- 务(8520)
- 财务(8514)
- 财务管理(8495)
- 企业财务(8211)
- 技术(8150)
- 银(7711)
- 银行(7662)
- 融(7528)
- 金融(7528)
- 地方(7363)
- 行(7268)
- 机构
- 大学(174016)
- 学院(171095)
- 济(69910)
- 经济(68687)
- 研究(64551)
- 管理(62298)
- 理学(55247)
- 理学院(54560)
- 管理学(53419)
- 管理学院(53139)
- 中国(46214)
- 科学(44116)
- 农(43255)
- 京(36479)
- 农业(34972)
- 所(34936)
- 业大(34340)
- 研究所(32595)
- 财(30850)
- 中心(28538)
- 江(25606)
- 财经(25470)
- 经(23581)
- 院(23369)
- 农业大学(23089)
- 经济学(22325)
- 北京(22294)
- 省(20953)
- 经济学院(20427)
- 科学院(20405)
- 基金
- 项目(127378)
- 科学(99398)
- 基金(95419)
- 家(89276)
- 国家(88597)
- 研究(80350)
- 科学基金(73683)
- 社会(53057)
- 自然(52093)
- 自然科(50985)
- 自然科学(50962)
- 基金项目(50545)
- 社会科(50437)
- 社会科学(50419)
- 自然科学基金(50143)
- 省(48981)
- 划(42956)
- 资助(39046)
- 教育(36147)
- 重点(29591)
- 部(27895)
- 编号(27698)
- 计划(27598)
- 创(26847)
- 发(26734)
- 科研(25957)
- 创新(25289)
- 业(24503)
- 科技(24413)
- 国家社会(23180)
共检索到239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艳芝 张玉星 刘玉祥
以晚熟桃品种晚西妃为试验材料,分析了7种不同果袋套袋对晚西妃果实裂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有效地降低果实裂果率,7种果袋套袋的果实裂果率均显著低于不套袋果实;套袋后果实单果重均显著提高,但不同果袋之间差异不显著;套袋果实花青苷含量高于不套袋的,果皮叶绿素含量除了3号袋(外表面淡土黄色蜡纸,内层白色蜡纸)显著高于对照外,其他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套袋后果实糖酸比较对照均有显著提高。综合来看,在所选用的7种果袋中,以外层表面褐色里黑色,内层白色蜡纸的果袋(5号果袋)在降低果实裂果率和提高果实品质方面较优。
关键词:
桃 果袋 套袋 透光性 裂果率 果实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勤 韩明玉 田玉命
对油桃幼果进行套袋处理,研究套袋对果实裂果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果实的裂果率显著下降,套袋显著提高油桃果实的外观品质,去袋后果面光洁、着色迅速;但套袋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有机酸和维生素C含量下降,而果实硬度明显提高。
关键词:
套袋 油桃 裂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瑞娟 张斌斌 蔡志翔 颜志梅
以‘晚湖景’桃为试材,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了4种不同类型黄色果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套袋果实成熟期不同程度提前,病虫果率降低,单果重、亮度值(L*)、黄色饱和度(b*)、色调角(h)、果皮叶绿素含量(Chl)不同程度增加,同时红色饱和度(a*)、色饱和度(C*)、红色饱和度/黄色饱和度(a/b)、果皮花色素苷含量(Ant)、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叶绿素含量(Ant/Chl)、果皮类黄酮和总酚含量、果肉可溶性固形物(SSC)、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TA)不同程度降低。4种果袋比较,套外黄内白双层袋的果实病虫果率最低,单果重、L*、a*、h、a/b、果皮Ant、果皮Ant/Chl...
关键词:
桃 黄色果袋 外观品质 内在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强 王秀琪 曾明
纽荷尔脐橙是重庆,尤其三峡库区栽培较广的优良品种,但在生产上果实易裂果影响果实品质和效益。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不同类型钙化合物对纽荷尔脐橙裂果及果实品质影响。结果表明:①喷施钙素,增加了果实的单果重,提高了纽荷尔脐橙的果形指数,可食率也略有提高,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等含量都有显著性增加。②纽荷尔脐橙果皮钙素与裂果之间呈负相关,对叶片喷施各形态钙素均提高了果皮钙含量,降低裂果率。③对纽荷尔脐橙进行各钙处理后能显著降低水溶性果胶含量,提高盐酸溶性果胶含量,使裂果率降低。④从对各种钙化合物处理效果比较来看,以0.5%硝酸钙效果最好。
关键词:
脐橙 果实品质 钙素 裂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雯彦 庞晓明 续九如 李颖岳
裂果是一类生理性病害,果实开裂后既影响外观,又容易受到病菌的侵染出现浆烂果,果实商品价值严重降低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笔者从果实的表型特征、遗传因素、生理特性、矿质元素、环境、植物生长调节剂、栽培措施等方面对裂果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并就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裂果 角质膜 水分导度 膨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铁铮 赵习平 付雅丽 智福军 陈江玉 高杜杰
从盛花后10 d开始,对大丰杏和硕光杏喷施糖醇螯合钙肥,每隔7 d喷一次,连喷3次。结果表明:幼果期喷钙处理后延缓和减轻了杏果实裂果发生的时期和程度;与对照相比增加了果实内维生素C的含量,大丰杏和硕光杏喷钙后分别提高了1.27 mg/100 g和2.34 mg/100 g;增加了果实内钙含量,大丰杏和硕光杏喷钙后分别上升了12.9%和11.6%,减少了钾含量,降低了钾/钙;提高了果实内SOD的活性,大丰杏和硕光杏分别提高了5.58,2.50 U/(g.h)。
关键词:
杏 裂果 钙肥 超氧化物歧化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兰坤 黄卫东 战吉成
本研究以 7年生露地甜樱桃‘红灯’为试材 ,通过对一定结果量枝条进行遮阳处理 ,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 (1 0 0 % ,70 % ,48% ,30 %和 1 1 % )及不同弱光时期 (果实生长 期、 期、 期 )对樱桃坐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自然光相比 ,1 1 0 0~ 1 50 0μmol.m-2 .s-1 以下弱光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樱桃坐果率、单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皮花青苷含量。在上述 3个生长时期中 , 期遮荫对果实影响最大 , 期次之 , 期影响最小
关键词:
弱光 樱桃 坐果 果实品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柯凡君 张绍铃 陶书田 田伟龙
选取3种果袋对‘黄金’和‘丰水’梨套袋,以不同生理时期梨果实为材料,对果实外观、果皮色素含量、相关酶活性、糖含量和袋内微环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套袋能明显改善梨果皮色泽,降低果锈发生程度,‘黄金’以双黄袋套袋效果最佳,‘丰水’以黄黑双层袋最佳。套袋改变了袋内微环境,袋内温、湿度呈负相关性,果皮叶绿素含量降低,POD、PPO酶活性受到抑制。套袋后‘黄金’和‘丰水’单果重分别比对照减少13.55%和10.82%,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均下降,与对照相比,‘黄金’分别降低8.68%、5.94%和4.83%,‘丰水’分别降低9.97%、1.40%和11.3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木合塔尔·扎热 马合木提·阿不来提 吴正保 哈地尔·依沙克
【目的】探明养分在新疆骏枣裂果中的作用,明确影响骏枣裂果的主要因子,为骏枣裂果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新疆主栽易裂品种骏枣为试验材料,在果实膨大期至脆熟期,叶面喷施N、Ca、K、Mg和B肥的配制溶液,以喷水为对照(CK),研究不同喷肥处理对骏枣裂果率、生物量特征参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喷肥处理中,K处理的裂果率最高,为15.67%,极显著高于N、Ca和Mg处理,显著高于B处理,与CK之间差异不显著;N和Ca处理的裂果率极显著低于CK,分别为6.33%和7.67%。不同喷肥处理对骏枣单果干质量的影响均不显著,但N处理的单果鲜质量显著高于CK和K处理。N处理的果实干物质积累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极显著低于CK和其他喷肥处理,K处理的果实干物质积累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极显著高于CK和其他喷肥处理。各处理对骏枣果实表面色差值L*的影响均不显著;K处理的果实表面色差值a*极显著高于CK,N和Ca处理的果实表面色差值a*极显著低于CK;K处理的果实表面色差值b*显著低于CK,B处理的果实表面色差值b*极显著低于CK。与CK相比,N和B处理后骏枣果实Mn含量显著增高,Ca处理的果实Ca含量极显著增高,K处理的果实K和Fe含量极显著增高,Mg处理的果实Mg含量显著增加。【结论】骏枣果实膨大期至脆熟期,喷施N肥和Ca肥能够延长果实生长期,改善果皮韧性,明显减轻骏枣裂果率;过量施用K肥会导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降低骏枣果皮韧性,易造成果实开裂。因此,应尽量避免过量施用K肥。
关键词:
骏枣 喷肥处理 裂果 果实养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川 王亚晨 崔守尧 杨泽恩 吴震 蒋芳玲
[目的]通过研究耐裂果与易裂果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不同部位组织的衰老状况,揭示番茄果实组织衰老与裂果的关系,为裂果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耐裂果番茄材料LA1698与易裂果番茄材料LA2683,测定其果实不同时期(绿熟期、转色期和红熟期)和不同部位(上部、中部和下部)的活性氧含量、膜脂过氧化程度、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物质As A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与果实中部和下部相比,番茄上部具有更高的活性氧含量和膜脂过氧化程度;在果实成熟后期,相同部位相比,易裂果番茄的活性氧含量和膜脂过氧化程度高于耐裂果番茄。易裂果番茄红熟期果实相同部位抗氧化酶sOD、GR和APX活性及抗氧化物质As A含量显...
关键词:
番茄 裂果 活性氧代谢 组织衰老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钱银才 顾志康 姚建祥 蒋小凡 王白坡
探讨了 4种类型果袋对 5个梨品种果实质量、外观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黄花梨果实质量以单层黄袋为最大 ,新世纪则以双层黑袋为最重。果袋类型对不同品种果实外观有明显效应。套用双层果袋果面黄白色 ,色泽一致 ,光洁 ,果点不明显 ,同时果皮厚度和果肉石细胞数量有所减少 ,果肉含水量略有增加 ,糖酸比发生变化。梨果实采用新型果袋套袋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达到高投入高产出的要求。表 3参 2
关键词:
梨 果实 套袋 果实品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宇琴 李洁 付丽娇 李娜 李六林
【目的】枣果实成熟期遇雨易开裂,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明确引起枣果实开裂的水分吸收主要途径,为进一步探明枣裂果机制和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2015年,以易裂果的‘壶瓶枣’果实为试材,通过染液示踪结合体视镜观测枣果实不同部位的吸水分布,确定枣果实可能的吸水途径;通过蜡封果实不同部位结合浸水处理,测定枣果实不同部位单位时间内吸水量的差异;利用体视镜和扫描电镜观测枣果实表面结构特征,分析枣果实表面结构特征变化与吸水和裂果的关系。【结果】1)‘壶瓶枣’果实的果面、果梗和梗洼部位均可吸水,在易裂果的果实着色期3个部位的相对吸水量分别占51%~54%、31%~40%和9%~18%。2)枣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果面气孔木栓化形成皮孔,部分皮孔形成微裂隙,果面吸水量成倍增加;水分可以通过开放的皮孔和微裂隙进入果实,吸水途径包括共质体途径吸水和质外体途径吸水。3)自然降雨形成的裂果和浸水试验中的裂果上均普遍观察到宏观裂纹经过2个以上的果点连接成线、交叉裂口的交叉点为果点所在位置,证明枣果实表面气孔是引起果实宏观开裂的诱因。【结论】枣果面气孔在果实成熟进程中形成的皮孔和微裂隙是果实吸水的主要部位,也是枣果实吸水开裂的诱因;果实表面同时存在水分进入果实内部的共质体途径和质外体途径。
关键词:
枣 吸水途径 皮孔 微裂隙 裂果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赖呈纯 黄贤贵 王琦 陈源 高慧颖 谢鸿根
以7年生‘茂谷柑’果树及其所在的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茂谷柑’果实的裂果率、纵横径、果皮厚度,并对果园土壤的含水量进行了测定,同时采用适时喷灌的措施防止裂果.结果表明:‘茂谷柑’果实紧实,纵横径的快速增长及果皮的迅速变薄,是裂果发生的重要内在因素;而果园土壤水分的亏缺和不规律变化,是诱发裂果的关键外部因素.无喷灌措施的自然条件下,裂果率可达到18%以上,裂果主要集中在8月中旬至11月下旬.采用适时喷灌的措施,使土壤含水量保持较均衡并在临界值之上,可有效防止裂果,裂果率可以控制在5.0%以下,极大地降低裂果的发生.
关键词:
‘茂谷柑’ 柑橘 果实生长 裂果 水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子盾 王辉 冯郁晨 张学良 闫雷玉 刘小杰 赵政阳
【目的】探究不同颜色育果袋对‘瑞雪’苹果(Malus×domestica Ruixue)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生产高品质‘瑞雪’苹果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方法】以5年生‘瑞雪’苹果为试材,于花后70 d分别采用红、橙、黄、绿、蓝、靛、紫单层木浆纸育果袋进行套袋处理,以单层白色育果袋为对照,于花后190 d统一采收。采用光谱仪测定不同颜色果袋内透射光光谱,测定果皮叶绿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类黄酮含量、果实糖组分及香气物质含量等品质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法探索光质与果实品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不同光质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颜色育果袋内光质组成主要与果袋颜色有关,其中,与白色果袋对照相比,紫光、红光分别在对应颜色的果袋中透过率均为最高,分别为对照的1.15、1.13倍。不同颜色果袋处理后,果皮的L~*和b~*值均高于对照白色果袋,而a~*值、果点指数、着色指数均低于对照。与其他彩色果袋相比,紫色果袋处理后的果皮叶绿素(0.0548 mg·g~(-1))、果实总酚(1.325 mg·g~(-1))、总类黄酮(1.361 mg·g~(-1))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颜色果袋(P
关键词:
苹果 ‘瑞雪’ 光质 育果袋 果实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保明 丁改秀 王小原 付春宝 秦国杰 杨俊强 仓国营 温鹏飞
【目的】阐明壶瓶枣发育过程中果皮组织结构和水势变化,完善枣裂果机理研究。【方法】以易裂品种——壶瓶枣(Ziziphus jujube Mill.cv.Huping)为试材,跟踪果实发育进程,分别采用石蜡切片、TUNEL细胞凋亡检测及常规生理生化技术,探讨果皮中细胞壁组成成分和解剖结构变化及细胞凋亡与裂果的关系。【结果】壶瓶枣裂果主要发生在半红期至全红期,而幼果期和膨大期不发生裂果。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中原果胶、纤维素含量降低,水溶性果胶含量增加;SOD、POD、CAT活性逐渐下降,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增大。石蜡切片结果表明,果皮解剖结构随果实发育而发生明显的变化,半红期表皮和皮下层细胞明显皱缩。T...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