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21)
2023(12593)
2022(11099)
2021(10393)
2020(8755)
2019(19896)
2018(20077)
2017(38423)
2016(21031)
2015(23753)
2014(23887)
2013(23600)
2012(21544)
2011(19402)
2010(19357)
2009(17667)
2008(17387)
2007(15144)
2006(13352)
2005(11981)
作者
(61140)
(50613)
(50416)
(47931)
(32416)
(24438)
(22851)
(19853)
(19256)
(18198)
(17308)
(17151)
(16143)
(16095)
(15641)
(15550)
(15179)
(15085)
(14495)
(14493)
(12592)
(12570)
(12213)
(11461)
(11348)
(11346)
(11293)
(11176)
(10238)
(9917)
学科
(81029)
经济(80908)
管理(68606)
(63540)
(54666)
企业(54666)
方法(36829)
数学(31500)
数学方法(31148)
(23607)
(21474)
中国(20588)
(19424)
业经(19055)
技术(18171)
(17682)
(15123)
财务(15043)
财务管理(15014)
地方(14963)
企业财务(14256)
(14123)
理论(14121)
贸易(14115)
农业(14028)
(13716)
环境(13403)
(13356)
(13275)
(13251)
机构
大学(301549)
学院(298702)
管理(120725)
(117037)
经济(114380)
理学(104463)
理学院(103310)
管理学(101655)
管理学院(101089)
研究(99062)
中国(72892)
(64712)
科学(61250)
(55818)
(49657)
(47035)
业大(45190)
研究所(44997)
中心(44632)
财经(44114)
(43730)
北京(40938)
(40016)
(38644)
师范(38281)
农业(36779)
(36017)
(35261)
经济学(34462)
财经大学(32817)
基金
项目(205581)
科学(161537)
研究(151659)
基金(148980)
(129365)
国家(128332)
科学基金(110420)
社会(94474)
社会科(89527)
社会科学(89502)
(80147)
基金项目(79618)
自然(71967)
自然科(70228)
自然科学(70215)
教育(69417)
自然科学基金(68967)
(67439)
编号(61923)
资助(60791)
成果(50634)
重点(45746)
(45620)
(43474)
(42867)
课题(42655)
(40723)
创新(40617)
教育部(39199)
科研(39079)
期刊
(129138)
经济(129138)
研究(88995)
中国(58391)
学报(47454)
管理(45337)
科学(43706)
(43581)
(42813)
大学(36132)
教育(34480)
学学(33905)
农业(29834)
技术(28133)
(24845)
金融(24845)
财经(21645)
业经(20289)
经济研究(19508)
(18318)
问题(16538)
科技(16043)
图书(15803)
理论(15669)
技术经济(15402)
(15211)
实践(14432)
(14432)
现代(13775)
(13734)
共检索到437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鹏  王静  朱虹  郑永华  
许多热带和亚热带果蔬采后在低温贮藏时易发生冷害,表现为表面组织凹陷、变色、水渍状、褐变和失去后熟能力,从而降低食用品质,缩短贮藏寿命。本文重点介绍了减轻果蔬采后冷害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处理和生物技术。此外,对调控冷害发生的主要机制进行了总结与讨论,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书珍  柳丽梅  彭丽桃  周厚成  潘思轶  张丽华  
草莓采后极易受病原真菌的侵染,使果实腐烂变质、品质下降,给生产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随着我国草莓种植面积的扩大,草莓采后的防腐保鲜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物理途径、化学途径、生物途径等方面对草莓采后真菌病害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有效控制草莓采后真菌病害和延长货架期提供思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英彬  陈佑启  唐华俊  
及时准确地监测水稻冷害及预报冷害造成水稻减产数量,对于粮食安全预警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回顾了水稻冷害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在冷害如何影响水稻生理特性,水稻耐冷性,水稻冷害监测,冷害造成水稻产量损失评估等四个方面总结了水稻冷害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书强  杨丽敏  赵海新  杜晓东  薛菁芳  周通  王翠  潘国君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主要的粳稻生产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黑龙江省地处寒地稻作区,每年受低温冷害影响,水稻减产幅度较大。针对现阶段寒地稻作区水稻低温冷害研究现状,从冷害诊断、监测预警、抗冷品种选育、培肥地力、栽培措施、冷水增温技术、化控技术等方面综述了水稻低温冷害防御技术研究进展,提出水稻低温冷害防御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为寒地水稻防御低温冷害发生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韦莹莹  毛淑波  屠康  
采用生防菌进行果蔬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过去20年内,国内外研究者在生防菌的筛选、作用机制、提高生防效果的途径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而且目前国际市场上已有几种商业化生防产品。尽管如此,未来仍需要筛选效力高的生防菌,深入研究其生防机制以及生防菌、病原菌、寄主之间的互作模式,使生物防治成为能真正替代化学杀菌剂的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未来提高生防效果的研究方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好程  潘永贵  仇厚援  
从生理、品质和病理 3个方面概述了 1 甲基环丙烯 (1 MCP)对采后果蔬的影响 ,并对 1 MCP抑制乙烯作用、抑制植物呼吸作用、延缓果蔬成熟衰老、保持果实硬度、减缓色泽转变、减轻部分生理病变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友升  王贵禧  
概述了在贮藏期间,桃果实受到冷害后其色泽、质地和风味等品质劣变机理及控制冷害的措施。桃果实的低温褐变主要是酶促褐变,但对不同的品种来说,决定褐变的主导因子则不尽相同。在产生絮败的果实中,果胶物质发生了代谢异常,不溶性果胶明显增加,果胶质代谢异常与PE和PG的活性变化密切相关。桃果实的糖分主要是蔗糖,当冷害出现时桃果实中蔗糖含量迅速下降,可滴定酸含量在贮藏期间也显著下降。目前已从桃果实中分离到近百种芳香成分,冷害桃果实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原有桃香气变淡或丧失,甚至产生异味。品种与采收成熟度、采前或采后的化学处理、低温锻炼、热调处理和气调均能够不同程度地减轻桃果实的冷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林  朱梦蝶  
在生鲜类农产品安全问题频发和大众消费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果蔬农产品所固有的复杂性使得果蔬冷链存在巨大的潜在风险。基于果蔬农产品的特殊性,建立果蔬冷链的风险指标体系,采用Borda-风险矩阵分析法对风险控制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筛选出果蔬冷链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指标。引入条件风险值理论(CVa r)构建果蔬冷链风险控制模型,并结合实例,通过LINGo求解得到最小风险损失时的最优风险控制组合。为主动预防果蔬冷链风险,减少供应链损失提供针对性的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施火结  张绍英  郑文鑫  
虫害导致的农产品储藏损失率很高。化学熏蒸杀虫易产生环境污染和毒素残留,安全性较差,而射线辐照杀虫引起品质劣变。射频技术作为一项新的技术,因独特的选择性加热和高穿透力等优势,将广泛应用于传热困难、热敏性农产品的产后虫害控制领域。综述目前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国内开展该技术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百灵  赵子琪  姚冠新  
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测算我国果蔬冷链物流2007~2016年的碳排放量,并采用边际分析的经济学方法比较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两种控排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果蔬冷链物流碳排放量逐年增加,最高可达410.10万吨,这不利于实现我国2020年的碳减排目标。耦合政策控制碳排放量效果最佳,即:短期内边际收益变化率比较稳定,果蔬冷链物流领域适合采用价格引导的碳税控排政策;长期来看,边际成本曲线整体呈现稳定的趋势,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更符合未来的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品  魏星  张朝  陈一  宋骁  史培军  陶福禄  
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是影响我国水稻安全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水稻遭受的极端温度事件趋多趋强,应对冷热害的任务更加紧迫。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概述了水稻冷热害研究中所涉及的主要内容: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的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影响水稻生长发育过程和最终产量的作用机理;对比分析了冷热害地面监测技术和遥感监测技术的优缺点;总结了水稻冷热害预警技术的研究现状;归纳了防御水稻冷热害的主要对策;阐明了我国水稻冷热害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时间变化趋势;对比分析了评估冷热害对水稻产量影响的四种典型方法,包括实验法、历史统计法、作物机理模型模拟法和遥感估算法;探讨了未来气候条件下水稻冷热害的影响状况;最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侯晓东  施瑞城  
综述了近年来在芒果采后生物学特性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成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和今后在芒果采后生物学特性方面的应用研究前景和方向,为芒果采后的贮藏保鲜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国鹏  何红艳  尼章光  张林辉  解德宏  俞艳春  
果实采收后仍是活的有机体,因此都会有一些生理生化的变化。就芒果果实采收后的呼吸强度、乙烯代谢、香气变化、相关酶类、软化研究及果实内含物变化进行了概述,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毛建辉  罗林明  何忠全  罗怀海  彭化贤  陈晓娟  徐辉  范昭能  谷平5  
通过2001~2006年的系统研究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研究提出了生物多样性控害、色板、频振灯、昆虫性诱剂诱杀等多套非化学控制蔬菜病虫害和增产增收实用技术;筛选出5%云菊天然除虫菊乳油、2.5%苦参碱乳油、0.3%绿晶乳油、10%安绿宝乳油、50%特菌多WP等一批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在各单项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不同蔬菜种植模式的病虫害控制配套技术。经2002~2006年,在四川彭州、邛崃、双流、自贡、乐山等蔬菜生产基地示范验证,控害保产效果显著。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俊波  孙名山  万荣  
海洋生物附着一直是世界渔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渔业装备长期整体或局部与海水接触,生物附着会降低其使用寿命,影响正常使用。因此,深入研究生物附着现象,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抑制或降低海洋生物附着,对实现渔业装备的长效使用以及提升海洋渔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海洋生物附着的危害和附着机理以及中国沿海渔业装备生物附着情况,并对现今世界生物附着控制技术进行了总结,着重分析了自抛光共聚物及防生物附着涂料在海洋渔业船舶和海洋网箱系统中的应用,为今后生物附着控制技术在海洋渔业装备的应用提供科学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