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91)
- 2023(12975)
- 2022(10835)
- 2021(9790)
- 2020(8575)
- 2019(19557)
- 2018(19335)
- 2017(37230)
- 2016(20554)
- 2015(23302)
- 2014(23277)
- 2013(22899)
- 2012(20852)
- 2011(18898)
- 2010(19115)
- 2009(17545)
- 2008(17281)
- 2007(15671)
- 2006(13333)
- 2005(11608)
- 学科
- 济(88029)
- 经济(87952)
- 业(58502)
- 管理(58013)
- 企(47632)
- 企业(47632)
- 方法(44104)
- 数学(39589)
- 数学方法(38960)
- 农(23828)
- 中国(20022)
- 业经(19358)
- 财(19316)
- 学(17971)
- 贸(17142)
- 贸易(17139)
- 易(16662)
- 地方(16419)
- 农业(15495)
- 理论(14500)
- 技术(14063)
- 制(13713)
- 产业(13271)
- 务(12327)
- 财务(12280)
- 财务管理(12248)
- 和(12230)
- 环境(12000)
- 银(11568)
- 企业财务(11511)
- 机构
- 学院(301810)
- 大学(298334)
- 济(121200)
- 经济(118822)
- 管理(116286)
- 理学(102021)
- 理学院(100884)
- 管理学(98777)
- 管理学院(98246)
- 研究(98027)
- 中国(70872)
- 科学(64886)
- 京(61954)
- 农(60052)
- 业大(52157)
- 所(51106)
- 财(50726)
- 农业(48207)
- 研究所(47213)
- 中心(45159)
- 江(44222)
- 财经(41673)
- 北京(38097)
- 经(37763)
- 范(37560)
- 师范(37022)
- 经济学(36880)
- 州(35150)
- 院(34655)
- 技术(34653)
- 基金
- 项目(209019)
- 科学(162806)
- 基金(150095)
- 研究(144454)
- 家(133708)
- 国家(132640)
- 科学基金(112906)
- 社会(90357)
- 社会科(85886)
- 社会科学(85858)
- 省(85015)
- 基金项目(79521)
- 自然(76290)
- 自然科(74593)
- 自然科学(74568)
- 自然科学基金(73264)
- 划(71186)
- 教育(68274)
- 资助(62383)
- 编号(57997)
- 重点(47637)
- 发(45335)
- 部(44923)
- 成果(44618)
- 创(44290)
- 创新(41413)
- 计划(41356)
- 科研(40934)
- 课题(40429)
- 大学(38025)
- 期刊
- 济(123197)
- 经济(123197)
- 研究(77168)
- 学报(54662)
- 农(53511)
- 中国(53329)
- 科学(47719)
- 管理(40265)
- 大学(39962)
- 财(39180)
- 学学(38192)
- 农业(36276)
- 教育(30702)
- 技术(28795)
- 业经(22345)
- 融(21480)
- 金融(21480)
- 经济研究(21014)
- 业(20125)
- 财经(20113)
- 经(17343)
- 统计(16824)
- 问题(16756)
- 技术经济(16069)
- 版(15905)
- 策(15757)
- 商业(15400)
- 科技(15070)
- 业大(14656)
- 决策(13991)
共检索到418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芳 梁俊仙 刘洁
基于近年来凸显的蔬菜、瓜果鲜活农产品产销衔接难、流通渠道多引发的"卖难买贵"问题,本文在对部分果蔬产区产销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就影响果蔬产业"农社对接"、"农企对接"、"农市对接"和"农商对接"产销模式的因素应用计量经济方法进行分析,目的是寻找影响果蔬产销模式的主要因素,便于找到鲜活农产品流通环节多、成本高、产销对接难的深层次原因,并从壮大合作社、建立加工企业、拓展市场服务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果蔬产品 专业产区 产业链模式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莹 肖海峰
产业链纵向协作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费用,提高整链效益。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链纵向协作已经形成了市场交易模式、契约协议模式、合作社模式、纵向一体化模式等多种模式。基于纵向协作理论假说,利用内蒙古、山西养羊户调研数据,运用多元选择模型,分析农牧户产业链纵向协作模式,探讨其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牧户纵向协作模式选择意愿最高的是书面合同模式,所占比例为34.65%。与市场交易模式相比,年龄、养殖年限对农牧户选择合作社模式有负向显著影响,家庭成员是否担任村干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兼业化程度、养殖年限、信息可获得性对选择契约协议模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收购者是熟人或亲戚的重要性对选择契约协议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田露 张越杰
本文利用河南、吉林、甘肃、四川等14个省份341个养牛专业户(场)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选择模型,对肉牛产业链管理中养殖户(场)的组织模式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户(场)对不同肉牛产业链组织模式的选择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饲养规模、从事养牛时间、销售方式、资金可获取性、饲养技术获取途径、所属地区特征等因素对肉牛养殖户(场)参与肉牛产业链管理具有正向影响;决策者年龄及饲养类型对其有负向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吕美晔 王凯
本研究基于蔬菜核心企业视角,对四种不同类型的蔬菜产业链组织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在蔬菜产业链链接过程中主要采取契约式链接模式,产权式链接尚不是主流;销售型核心企业的上游链接对象主要是个体菜农和菜农合作组织,与下游企业的链接相对较为松散;而加工型核心企业则更多地倾向于与具有一定规模的上游蔬菜供应商作为链接对象,与下游企业的链接往往采取契约方式进行。
关键词:
蔬菜 产业链 组织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一帆 杨林生 孟博 战健 邓燕
【目的】对中国甘蔗主产区的产量潜力与产量差现状进行研究,进而分析讨论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消减产量差的潜力,以期为中国甘蔗增产增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统计数据和文献数据收集,从国家统计局获得1999—201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国家的甘蔗产量及种植面积数据147条;从数据库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对1980—2019年发表的关于中国甘蔗主产区的下种量、施肥量、品种及对应产量的国内外期刊与硕、博士论文等进行检索,排除异常数据后,共获文献93篇,其中广西54篇,云南14篇,广东25篇。以不同产区试验产量数据前5%的平均值为产量潜力,以统计数据平均值为农户产量,以此计算各产区的产量差;进一步分析产量与施肥量、下种量及甘蔗品种的关系,得出各产区的推荐施肥量、下种量及高产品种,并讨论了优化施肥量、下种量和品种消减产量差的潜力。【结果】广西、云南、广东是中国三大甘蔗主产区,产量潜力分别为137.1、147.2、145.8 t·hm~(-2),农户平均产量分别为74.2、62.0、78.3 t·hm~(-2),分别实现产量潜力的54.1%、42.1%和53.7%。施肥量、下种量和品种是影响甘蔗产量的主要因素,并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为提高甘蔗产量,广西产区推荐施肥量270 kg N·hm~(-2)、99 kg P_2O_5·hm~(-2)、208 kg K_2O·hm~(-2),云南产区推荐施肥量228 kg N·hm~(-2)、117 kg P_2O_5·hm~(-2)、281 kg K_2O·hm~(-2),广东产区推荐施肥量240 kg N·hm~(-2)、71 kg P_2O_5·hm~(-2)、193 kg K_2O·hm~(-2);广西、云南、广东推荐下种量分别为8×10~4—10×10~4、10×10~4—12×10~4、8×10~4—10×10~4芽/hm~2;三大产区高产品种分别是桂辐系列、桂糖系列和粤糖系列。【结论】广西、云南、广东三大产区甘蔗的增产潜力分别为62.9、85.2、67.5 t·hm~(-2);优化施肥可使广西、云南、广东分别增产16.9、28.4、25.3 t·hm~(-2),优化下种量可分别增产23.6、27.9、22.1 t·hm~(-2),优化品种可分别增产26.8、42.4、15.1 t·hm~(-2)。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舒 穆月英
基于可持续农户生计框架,采用TobiT模型,从生计资本、交通条件以及市场信息三个方面,对农户选择中间商介入的流通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中间商介入的传统流通模式仍然是农民当前选择的主要模式,而且蔬菜生产规模越小、离最近蔬菜交易市场的距离越近、社会关系网络越松散、户主年龄越大以及与市场谈判成本越大,农户越倾向于选择这种模式。同时通过生计资本测算发现,拥有生计资本更多的农户倾向于采用多种流通模式,既保留传统的中间商介入模式,又会积极尝试一些现代的流通模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法涛 苑春荟
电子商务快递产业链是一种新的产业链形态,从参与者角度出发,包括客户、供应商、物流配送和服务平台,目前尚缺乏统一有序的管理与服务体系,导致行业利益分配不均模块化和领导型的产业链模式有利于电子商务快递的发展,其中的关键是电子商务快递的标准化。从长远看,电子商务企业的健康发展依赖于产业链的成熟,因此,企业应着力提高产业链上每一环节的成熟度,增强对产业链的控制力。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快递 产业链 交易成本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永辉
本文首先从引起生态产业链系统失稳的因素出发,结合相关研究文献,分析了生态产业链治理动因,提出生态产业链治理体系构架;其次基于国内外生态产业链的治理实践,提炼出企业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型三种治理模式;最后分析了中国生态产业链治理模式的演变路径,即政府主导模式→企业主导模式→共同治理模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海蓉 蒋伏心
本研究从贸易合作方式、价值链合作形式和价值链合作程度三个方面阐述中国—东盟价值链合作模式及其演变过程,并借鉴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东盟价值链合作模式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以价值链合作、直接和浅度价值链合作为主,以非价值链合作、间接和深度价值链合作为辅;双方价值链合作整体较稳定,直接和浅度价值链合作度呈上升趋势;物质资本禀赋差异等因素对不同价值链合作模式的影响各异且存在行业异质性。鉴于此,文章提出加强中国与东盟价值链合作紧密性,警惕中国与东盟价值链断裂风险等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耿士威 罗剑朝
农业产业链地区农户作为产业链金融的参与主体,其参与意愿对当地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陕西渭南生猪产业链和猕猴桃产业链地区的255份农户调查数据,首先运用二元Logit模型确定农户参与农业产业链融资意愿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ISM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年龄、家庭人均支出、农业产业链融资政策的了解、农业产业链政策的评价、信贷约束、贷款期限满意度及利率水平7个因素对农户参与农业产业链融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家庭人均支出和农业产业链融资政策评价是直接驱动因素,农业产业链融资政策的了解、利率水平和贷款期限满意度是中间层间接因素,农户年龄和信贷约束是深层根源因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丽 王欣
基于网络DEA模型的研究方法,选取2005—2016年中国2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将有色金属产业链分为矿采选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两个阶段,分别对产业链整体以及各个阶段的生产效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有色金属产业链平均产出效率值偏高,主要是受第二阶段影响较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生产无效率主要是由于纯技术无效率所致;有色金属工业规模过大和技术无效率问题总体并未得到改善。在有色金属产业链效率影响因素研究方面,采用Tobit面板模型进一步验证发现,产业经济发展水平、企业规模以及科技支持力度对各地区有色金属产业链生产效率均有正向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丙泉 宋杰鲲 李雷鸣
经济的高速发展引发了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光伏发电由于其可持续性和环保特点正越来越被重视。我国光伏产业自2007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由于并网发电价格一直未能明确,严重影响了光伏产业国内消费市场的发展。本文从产业链的视角着重分析了光伏并网电价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我国光伏并网发电电价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光伏产业 单网电价 定价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姚利 和贵庭
新发展格局下农产品物流产业链韧性提升具有新的理论内涵和时代特征。农产品物流产业链韧性指在传统生产要素与新生产要素结合中,通过物流产业链的横纵向延伸与整合,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表现出的抵御“堵链”和“断链”风险的能力。本文运用虚拟最劣解TOPSIS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农产品物流产业链韧性进行识别,发现样本期内的农产品物流产业链韧性呈稳步上升趋势,冲击韧性表现为“双峰”趋势,断裂韧性表现为“单峰”趋势,恢复韧性与产业链韧性趋势基本保持一致。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农产品物流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因素发现,技术创新正向促进农产品物流产业链韧性,加入控制变量后的正向促进作用有所减弱;技术创新通过促进物流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业链韧性,产业升级的中介效应在间接提升断裂韧性和恢复韧性中明显,在直接提升冲击韧性中明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子川 陈仕楷 卢永辉 董怀光 鲁东晴 金宗武 李斌 倪建龙 邱祖怀 黄建民 陈仕富 陈宇婷 石伟权 何静林 袁超
针对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脱节"和"专业教学与企业岗位要求脱节"等问题,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努力构建"专业对接产业链"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文化育人等方式,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精、品行好、文化优的新时代应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全面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打造了中职品牌专业和中职示范校。
关键词:
专业 对接 产业链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媛
本文基于全产业链视角对农产品流通模式进行重构,并分析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全产业链视角下农产品流通利润增加、流通费用降低、交易费用减少、农产品零售价格更低,说明全产业链农产品流通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流通参与主体的利益,而且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福利,可为推进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