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39)
- 2023(13756)
- 2022(11705)
- 2021(10794)
- 2020(9296)
- 2019(21107)
- 2018(20954)
- 2017(40800)
- 2016(22120)
- 2015(24824)
- 2014(24361)
- 2013(24390)
- 2012(22043)
- 2011(19419)
- 2010(19298)
- 2009(18001)
- 2008(18211)
- 2007(15950)
- 2006(13989)
- 2005(12352)
- 学科
- 业(95203)
- 济(92546)
- 经济(92439)
- 企(88230)
- 企业(88230)
- 管理(82081)
- 方法(44038)
- 数学(34629)
- 数学方法(34277)
- 财(32141)
- 业经(30911)
- 农(27847)
- 务(25910)
- 财务(25835)
- 财务管理(25810)
- 企业财务(24612)
- 中国(20201)
- 农业(20026)
- 技术(19496)
- 理论(17983)
- 和(17910)
- 制(17563)
- 学(17416)
- 划(16353)
- 策(15525)
- 地方(15470)
- 贸(14727)
- 贸易(14721)
- 易(14282)
- 体(13690)
- 机构
- 学院(318287)
- 大学(313838)
- 管理(134019)
- 济(125593)
- 经济(123044)
- 理学(115800)
- 理学院(114683)
- 管理学(112989)
- 管理学院(112431)
- 研究(97679)
- 中国(75287)
- 京(66680)
- 科学(61389)
- 财(59293)
- 农(52204)
- 所(48738)
- 业大(48140)
- 财经(47782)
- 江(46721)
- 研究所(44171)
- 中心(43909)
- 经(43407)
- 北京(41801)
- 农业(40936)
- 州(37797)
- 范(37748)
- 师范(37377)
- 商学(36640)
- 商学院(36285)
- 经济学(36107)
- 基金
- 项目(215203)
- 科学(169937)
- 研究(158111)
- 基金(156692)
- 家(135547)
- 国家(134312)
- 科学基金(117338)
- 社会(98839)
- 社会科(93629)
- 社会科学(93604)
- 省(85225)
- 基金项目(84017)
- 自然(77792)
- 自然科(75931)
- 自然科学(75911)
- 自然科学基金(74607)
- 教育(71376)
- 划(70062)
- 编号(64809)
- 资助(64063)
- 成果(50883)
- 重点(47360)
- 创(47124)
- 部(46792)
- 发(45185)
- 课题(43276)
- 创新(43208)
- 业(43144)
- 科研(41283)
- 项目编号(40895)
- 期刊
- 济(139790)
- 经济(139790)
- 研究(90327)
- 中国(54217)
- 管理(52850)
- 财(50271)
- 学报(47756)
- 农(47647)
- 科学(45198)
- 大学(36465)
- 学学(34744)
- 农业(33431)
- 教育(30222)
- 技术(28902)
- 融(25687)
- 金融(25687)
- 业经(25658)
- 财经(23528)
- 经济研究(21196)
- 经(20008)
- 业(19767)
- 问题(17876)
- 技术经济(17789)
- 财会(17070)
- 现代(15949)
- 科技(15807)
- 理论(15160)
- 商业(14937)
- 图书(14566)
- 版(14400)
共检索到457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红花 黄洁茹 徐建淮
随着果树类企业逐步进入资本市场,准确计量并真实披露果树类生物资产的信息显得越发重要。实践中果树类上市企业对果树类生物资产采用成本计量方法,未能充分反映该生物资产的自然增值部分价值及其真实的市场价值,从而导致果树类生物资产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发生背离。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下,通过分析果树生长特性,认为果树类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已成熟。因此,建议果树企业按树龄对果树类生物资产进行管理及核算,并提出公允价值计量下的具体会计操作方法,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中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内容,增强果树企业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生物资产的实践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乐锦
生物资产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它具有生长、蜕变、生产、繁殖等特有的转化功能。正是这种转化功能使其在会计核算方面具有许多特点。为了适应生物资产的特性,以便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IAS41)规定:除非初始确认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企业应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与农业活动有关的生物资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CAS5)也把公允价值作为生物资产可选的计量属性,这意味着企业可以选择公允价值对生物资产进行计量。笔者认为,从价值变动信息披露的有用性看,生长周期短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海川 张心灵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能够较好地反映出生物资产的自然增值给公司收益带来的影响,而表外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能有效确保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下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本文根据国内外会计准则中生物资产信息披露的规定,以及目前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生物资产信息披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下生物资产信息披露模式,并借助案例分析进一步佐证了该种信息披露模式的可操作性。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朱敏
我国宪法规定森林、土壤、渔业、矿山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将自然资源资产和环保责任关联到属地领导干部任职与晋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了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这是平衡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同时也对审计方法与制度创新提出了时代要求。目前业界尚未形成科学合理且切合实际的审计指标体系,客观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化是实施审计判断极其重要并亟待解答的技术问题,相对于其他自然资源资产,林业资产价值量化更容易实现。由祖建新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林业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研究》为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中的资产价值计量及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困境和技术障碍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绍凤 吕景秋 沈吕琼 冯宴玲
本文以2010年至2012年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31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作为样本,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利润的影响,结果显示:公司业绩波动的程度随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运用的时间增长而逐渐减弱,房地产企业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较小,不具有显著性。
关键词:
公允价值 房地产企业 利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小舟 吴伟
自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来,公允价值会计引起了世界各国的争议,特别是遭到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界的强烈反对。以美国银行业协会(ABA)、国际金融协会(IIF)为代表的反对者们认为,在不断下跌的市场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某些金融资产,造成投资者更糟糕的未来预期,从而对市场持续失去信心,加剧或放大了美国次贷危机及世界性的金融海啸,应当暂停取消公允价值会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可夫
企业价值是指企业的公允价值,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应用与会计计量技术密不可分。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建立以公允价值计量为前提的会计估价模型成为必然。公允价值具有不可加总性,各项资产价值之和不一定等于企业价值,这一会计计量误差即为自创商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黄宝华
随着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开始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全面应用。本文首先阐述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其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的影响,而后基于2006年年报和2007年第一季度会计报告,分析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文莉 刘慧媛
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与质疑的热点话题。文章选取2010—2013年A股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其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与高管薪酬没有显著相关性,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与高管薪酬显著负相关,就这一角度而言,金融类上市公司不存在高管薪酬粘性,体现出较强的薪酬约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付丽
2006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广泛地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在深刻理解公允价值含义的基础上,从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以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可以了解公允价值应用的财务影响,由于公允价值的应用对财务报表列报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在应用公允价值时要注意很多的问题。
关键词:
公允价值 财务信息 会计准则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黎雪瑜
公允价值计量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顺应金融工具创新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在正常的市场状态和公平交易条件下,它比历史成本等传统计量属性更能反映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实时价值,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而在频繁波动的金融市场状态下,它则可能存在引起或加剧金融风险的严重缺陷,加剧市场波动。在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尚处于起步阶段,广大会计人员需要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用好公允价值计量,以达到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的目标。本文就此谈些个人认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朝琳
2014年1月,财政部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这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份以计量为核心内容的准则。这项准则只规范公允价值的计量与披露问题,极少涉及会计确认问题,在结构上还有许多与其他准则很不相同的章节。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这项准则?要计量一项资产或负债(或其组合)的公允价值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对于某些特定的资产和负债(或其组合)的公允价值计量需要关注哪些问题?笔者认为,从计量角度来看待会计计量,有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陶萍 申长青
以沪深两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29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2007年、2008年的数据,检验了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发现,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不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会计盈余比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于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国有上市公司比民营上市公司更偏好于用公允价值计量来改变业绩。
关键词:
公允价值计量 企业绩效 实证研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烨 胡倩
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广泛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本文以香港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主要研究香港公允价值的实施是否增强了会计数据的解释能力。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价值还是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未实现收益,都对公司价格和市场收益率产生了显著的增量解释能力。实证结果同时显示,投资者对公允价值计量部分资产的关注程度也要普遍高于非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研究结果能有效消除准则制定者的顾虑,推动公允价值更为广泛的运用。
关键词:
公允价值 会计准则 会计信息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宋京津
本文就我国财政部2012年5月发布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征求意见稿)》中所涉及的"公允价值"等术语的涵义及其相关规定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从目标、职能和记账(或计税)基础等方面对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相关规定的差异与协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公允价值 会计计量 所得税会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