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46)
- 2023(10120)
- 2022(8965)
- 2021(8485)
- 2020(7139)
- 2019(16374)
- 2018(16639)
- 2017(31237)
- 2016(17265)
- 2015(19576)
- 2014(19463)
- 2013(19339)
- 2012(17640)
- 2011(15740)
- 2010(15459)
- 2009(13814)
- 2008(13173)
- 2007(11373)
- 2006(9742)
- 2005(8311)
- 学科
- 济(64715)
- 经济(64649)
- 管理(49972)
- 业(48590)
- 企(41160)
- 企业(41160)
- 方法(32230)
- 数学(27738)
- 数学方法(27429)
- 学(17448)
- 农(16758)
- 技术(16414)
- 中国(15644)
- 财(14805)
- 业经(14439)
- 地方(12574)
- 理论(11859)
- 农业(11599)
- 贸(11320)
- 贸易(11315)
- 和(11213)
- 易(10991)
- 环境(10663)
- 务(9848)
- 制(9814)
- 财务(9784)
- 财务管理(9770)
- 教育(9467)
- 划(9346)
- 企业财务(9266)
- 机构
- 大学(244662)
- 学院(242293)
- 管理(97726)
- 济(89007)
- 经济(86920)
- 理学(85633)
- 理学院(84653)
- 管理学(83140)
- 管理学院(82726)
- 研究(81224)
- 中国(56676)
- 科学(55828)
- 京(52406)
- 农(44470)
- 所(41931)
- 业大(41839)
- 研究所(38933)
- 财(37577)
- 中心(36131)
- 农业(35354)
- 江(34045)
- 北京(32795)
- 范(31997)
- 师范(31608)
- 财经(31175)
- 院(29749)
- 技术(29517)
- 经(28458)
- 州(27940)
- 师范大学(25580)
- 基金
- 项目(176369)
- 科学(137417)
- 基金(127249)
- 研究(125143)
- 家(112480)
- 国家(111594)
- 科学基金(95023)
- 社会(75394)
- 社会科(71338)
- 社会科学(71317)
- 省(70456)
- 基金项目(68793)
- 自然(64864)
- 自然科(63334)
- 自然科学(63321)
- 自然科学基金(62163)
- 划(59357)
- 教育(57069)
- 资助(51600)
- 编号(50584)
- 成果(40180)
- 重点(39342)
- 部(37712)
- 创(37612)
- 发(37025)
- 创新(35094)
- 课题(34876)
- 科研(34331)
- 计划(34010)
- 大学(32330)
共检索到337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桂信 潘东明 吕柳新 王凤华 赖钟雄
介绍了果树核 DNA的提取及目的基因分离的研究方法 ,并对核 DNA的几种主要提取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列出目前已分离的果树目的基因的名称和性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国岭 杨光圣 傅廷栋
综述了基因克隆常用技术包括图位克隆法、转座子或T DNA标签法、同源序列法、表达序列标签(EST)法和差异表达基因分离方法的原理、应用、应用的潜力和限制因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谓“克隆”及克隆技术“克隆”是英文单词“Clone”的音译,其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这个系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是相同的。该词既可作名词解释为“无性系”,又可作动词解释为“使无性系”。克隆技术在现代生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俞志华
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一定座位的遗传单位,是DNA分子中一定长度的核苷酸序列。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在多种代谢和生理过程基础上所发生的基因在时空上表达的综合现象,开发和分离潜在的各种有价值的基因并深入研究其表达机理,对作物品种的改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植物基因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常万存 窦忠英
动物克隆技术及其意义西北农业大学常万存窦忠英1997年2月27日,英国的《自然》杂志发表了Wilmut等人题为“来自胚胎和成年哺乳动物细胞的存活后代”一文,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该文报道了1996年7月5日诞生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的小绵...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丁晓东
国外RAPD技术在果树上的研究进展福建农业大学园艺系丁晓东RAPD(RandomlyAmplifiedPolymorphicDNA)即随机放大多态性DNA,是1990年由美国杜邦公司的Wiliams等人首推出来的。其原理是根据DNA聚合酶反应技术(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婉 续九如
该文对应用于果树种质资源鉴定的各种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文中介绍了传统的形态学、孢粉学、细胞学以及蛋白质凝胶电泳方法在果树种质资源鉴定方面的应用及能解决的问题 ;论述了目前 5种重要的DNA指纹图谱方法 ,即RFLP、RAPD、小卫星DNA(VNTR)、微卫星DNA(SSR)和AFLP的特点以及在果树种质资源鉴定中的具体应用 ,并对指纹图谱方法在果树遗传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果树 种质资源鉴定 DNA指纹图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昌泉 赵冬生 李钱峰 顾铭洪 刘巧泉
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高产与优质一直是品种改良的主要目标。目前,中国稻米品质表现总体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市场竞争力。稻米品质属综合性状,是指稻米或稻米相关产品满足消费者或生产加工需求的各种特性,主要涉及稻米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包括精米率、米粒形状、透明度、蒸煮时间、米饭质地与香味、冷饭质地以及营养成分等指标。通常用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蒸煮与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4个方面来评价稻米品质。近10年来,在上述稻米品质性状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领域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水稻粒形不仅是重要的产量性状也是碾磨和外观品质的重要决定因素,目前已克隆了多个粒形相关的QTL和基因。根据粒形相关基因的表型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玉芹 陆翔 李擎天 陈受宜 张劲松
大豆(Glycine max l.)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为人类生活提供所需的食用油和植物蛋白。大豆油脂、蛋白质和异黄酮含量决定了大豆的经济价值,大豆品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因此,越来越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大豆油脂脂肪酸组成对油的营养价值、耐储性及加工工艺等都有很大影响。油脂的组成和积累受脂肪酸合成途径中多种酶活性的影响,这些基因的表达还受到转录前、转录和转录后水平的调控,有许多相关基因参与此过程。目前大豆油脂的转录调控研究较多。研究表明,GmDOF4和GmDOF11类转录因子可以激活乙酰辅酶a羧化酶和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从而提高了种子油分含量。转录因子GmmyB73可...
关键词:
大豆 油分 种子蛋白 异黄酮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玉琼 赖钟雄 郭志雄 詹梓金
总结了近40a来茶树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器官培养、细胞与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与细胞融合、遗传转化,及其在茶树快速繁殖、遗传改良、种质保存、次生物质生产等方面的应用,并初步分析了茶树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茶树 离体培养 遗传转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勤忠 林菲 冯淑杰 王玲 潘庆华
稻瘟病是全世界范围内影响水稻粮食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培育和合理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随着水稻(Oryza sativa)及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水稻-稻瘟病菌的互作已成为研究植物与真菌相互作用的模式系统。在过去的50多年中,通过广泛的遗传分析,已经鉴定了84个稻瘟病抗性基因及大量的数量抗性遗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其中,8个主效抗性基因及1个隐性部分抗性基因已被克隆。本文综述了迄今已鉴定及定位的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研究情况,根据基因的定位信息将这些基因整合到一张连锁图谱中;对抗性基因簇以及簇内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侯仕农 高雪梅 闫强
精子因在授精中的独特作用而被认为是携带外源DNA的理想载体。以精子作为载体制备转基因动物技术以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大量筛选等优点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文章主要介绍了精子介导基因转移制备转基因动物的基本原理、发展过程、最新研究进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精子介导 转基因 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青 曹文广
动物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体内,外源基因随机整合或定点整合(打靶)在染色体基因组上并得到表达和遗传的生物技术。该技术自发现以来,在畜牧业、医药产业、环境保护以及新型生物材料等领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就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慢病毒载体导入法、精原干细胞法、锌指核酸酶介导的基因打靶、RNA干扰介导的基因沉默等新的高效转基因技术进行了概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国平 洪霓
在总结果树病毒病发生与危害特点的基础上 ,概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在果树病毒检测和脱除技术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并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 ,指出了实际应用中应考虑的因素 ,提出了目前国内果树病毒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果树 病毒 检测方法 脱除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