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11)
2023(7234)
2022(6163)
2021(5504)
2020(4501)
2019(9547)
2018(9480)
2017(17325)
2016(9691)
2015(10813)
2014(10890)
2013(10825)
2012(10804)
2011(10117)
2010(10559)
2009(9585)
2008(9715)
2007(8854)
2006(8193)
2005(7740)
作者
(31895)
(26635)
(26583)
(24953)
(17215)
(12869)
(11892)
(10350)
(10280)
(9743)
(9315)
(9011)
(8896)
(8660)
(8656)
(8249)
(7883)
(7836)
(7799)
(7784)
(6951)
(6756)
(6562)
(6222)
(6070)
(6034)
(6033)
(6016)
(5573)
(5448)
学科
(48102)
经济(48047)
(23127)
管理(22667)
地方(17506)
中国(16519)
(16349)
企业(16349)
(14197)
方法(13690)
(11693)
业经(11583)
数学(11129)
数学方法(10846)
农业(10042)
地方经济(9974)
(9646)
(9260)
金融(9257)
(8850)
银行(8822)
(8690)
环境(8028)
(7763)
(7685)
贸易(7673)
(7398)
(7304)
(7256)
技术(7151)
机构
学院(148055)
大学(146934)
研究(60813)
(58315)
经济(56962)
管理(49922)
中国(45481)
理学(41366)
理学院(40699)
管理学(39681)
科学(39511)
管理学院(39407)
(34002)
(33253)
(30931)
研究所(30197)
(26713)
中心(26294)
(24996)
农业(24161)
业大(23214)
(23129)
师范(22860)
北京(22243)
(21827)
(20258)
财经(20223)
(20114)
科学院(19177)
师范大学(18374)
基金
项目(93474)
科学(72716)
研究(67215)
基金(65408)
(58477)
国家(57947)
科学基金(47949)
社会(41265)
社会科(39060)
社会科学(39049)
(37920)
基金项目(33460)
(32412)
自然(30647)
自然科(29939)
自然科学(29927)
教育(29910)
自然科学基金(29351)
资助(27151)
编号(27062)
(26848)
成果(23421)
重点(22055)
发展(21137)
(20737)
课题(20578)
(19466)
(19080)
计划(18056)
创新(17961)
期刊
(75618)
经济(75618)
研究(48201)
中国(36991)
(30426)
学报(27236)
科学(24707)
农业(21048)
教育(20108)
管理(20092)
大学(19832)
学学(18573)
(18419)
(16469)
金融(16469)
业经(13415)
技术(13312)
经济研究(11723)
(10546)
财经(9652)
问题(9522)
(8355)
图书(8146)
(8051)
统计(7984)
技术经济(7567)
世界(7558)
资源(7554)
业大(7438)
科技(7394)
共检索到245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钟福生  朱开明  
为掌握果子狸发情规律 ,并用于指导生产 ,于 1997至 1999年 3~ 5月间对果子狸发情进行了试验观察和鉴定 .结果表明 ,果子狸发情时 ,其行为、外生殖器官、阴道分泌物都发生较大变化 ,发情期分为 3个阶段 ,即发情前期、发情旺期和发情后期 ,其中发情旺期是最佳配种时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邹兴淮  
对人工饲养的成年健康果子狸和狸獭屠体含脂率进行了测定 ,同时又对两种动物油脂的酸价、皂化价、碘价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化学及仪器分析。结果表明 ,果子狸油和狸獭油的酸价分别为 5 3 90和 4 8 32 ;皂化价分别为 98 80和 10 0 2 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不饱和度 )分别为 6 0 0 5 %和 5 8 85 %。两种动物油均含有对人体具有重要营养代谢功能的C 2 0∶4 (花生四烯酸 ) ,在医药保健及化妆品行业 ,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尧  王玖瑞  刘孟军  刘平  
以冬枣和雄性不育3号为母本,大叶无核枣等品种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授粉,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人工授粉后柱头上花粉的黏附、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授粉组合之间有花粉黏附柱头比率、单柱头平均花粉数、有萌发花粉的柱头比率和单柱头平均花粉萌发率差异显著。经不同品种授粉后,冬枣有花粉黏附柱头比率和有萌发花粉的柱头比率之间,及单柱头平均花粉数和单柱头平均花粉萌发率之间无相关性。冬枣×大叶无核枣、冬枣×无核小枣和冬枣×苹果枣三个组合的花粉萌发率高且花粉管更容易深入花柱,是较为理想的杂交组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保民  张天真  潘家驹  苗福红  
对3个三体(Ftr-2,Ftr-4和Ftr-5),两个四体(Fte-4和Fet-5)成熟胚囊结构的胚胎学观察以及秕子率的统计分析表明,所有材料均有不同程度的胚囊败育,但不同的材料胚囊败育时期不同,Ftr-2和Ftr-5胚囊败育主要发生在双核胚囊期以前,Ftr-4,Ftr-5和Fte-4各时期都有一定的败育率。胚囊败育是造成Ftr-2和Ftr-5雌配子传递率低的主要原因,Ftr-4雌配子传递率低是胚囊败育和幼胚败育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红飞  潘阳阳  刘鹏刚  彭秀梅  崔燕  余四九  
为研究牦牛肿瘤抑制蛋白Tp53(TumorproteinTp53)的基因序列特征及其在牦牛卵巢中的表达情况,采集不同发情时期牦牛卵巢。根据黄牛的基因序列设计5′到3′端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基因克隆得到Tp53基因,并对其基因结构等其他生物信息进行分析。采用RealtimePCR方法分析牦牛不同发情时期卵巢中Tp53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牦牛Tp53基因序列的编码区为1161bp,编码386个氨基酸。相似性与进化分析显示,与瘤牛Tp53基因的相似性最高,达到98.4%,与家猫的相似性最低,为80.7%,表明Tp53基因在进化中具有高度保守性;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石仙  熊显荣  兰道亮  陈伟明  胡嘉嘉  蔡雯祎  李键  
【目的】研究牦牛细胞周期蛋白D2(Cyclin D2,CCND2)基因序列特征及其在牦牛不同发情时期卵巢中的表达。【方法】以牦牛为研究对象,提取卵巢的总RNA进行反转录为第一链c DNA,根据Gen Bank中黄牛CCND2的m RNA序列(Gen Bank登录号:NM_001076372.1),使用Primer 5.0软件设计引物。应用PCR方法对CCND2基因扩增克隆,并测序获得CCND2基因完整的CDS区序列及部分5′端和3′端UTR区。使用Protparam、SOPMA、SWISS-MODEL及S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红飞  潘阳阳  刘鹏刚  彭秀梅  崔燕  余四九  
为研究牦牛肿瘤抑制蛋白Tp53(Tumor proTein p53)的基因序列特征及其在牦牛卵巢中的表达情况,采集不同发情时期牦牛卵巢。根据黄牛的基因序列设计5'到3'端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基因克隆得到Tp53基因,并对其基因结构等其他生物信息进行分析。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分析牦牛不同发情时期卵巢中Tp53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牦牛Tp53基因序列的编码区为1 161 bp,编码386个氨基酸。相似性与进化分析显示,与瘤牛Tp53基因的相似性最高,达到98.4%,与家猫的相似性最低,为80.7%,表明Tp53基因在进化中具有高度保守性;real-Time pCr检测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营  魏海军  王承旭  戴晓阳  冯达勇  王建明  汪晓郓  
为了利用CIDR和PMSG对林麝进行同期发情试验,研究其对林麝的应用效果,寻求操作简便、效果良好、稳定的林麝同期发情方法。把CIDR放人林麝阴道内,11 d后取出同时注射PMSG,观察发情情况。结果表明,取栓后7 d内同步发情率达到85.7%。CIDR诱导发情在林麝上的首次应用研究,效果优于已报道的其他林麝同期发情方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杜思璇  
2018年是农业综合开发三十周年。三十年来,广西农发人满怀着对农民群众浓浓的赤子之情,呕心沥血、辛勤耕耘,为夯实农业基础、确保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用无悔的青春传承"财政精神"李丽琪是广西农发业务重要的直接参与者之一。三十年前,农业综合开发对财政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财政支农业务。李丽琪从零做起,埋头查阅了涉农项目管理的所有资料,系统学习和了解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婷  蔡春芳  朱健明  何捷  吴韬  叶元土  
为揭示中华绒螯蟹围食膜的分泌、形态和功能,实验采用组织切片技术和电镜技术观察了中华绒螯蟹消化道及围食膜的基本形态,采用几丁质酶溶解法和SDS-PAGE电泳法研究了围食膜的基本组成成分,采用液相色谱电离串联质谱(LC-ESI-MS/MS)分析了围食膜蛋白的种类。显微切片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整个消化道表面都有围食膜存在,除中肠外围食膜区室化作用明显;围食膜与上皮细胞分离时,柱状细胞变成不规则圆形,核消失。电镜结果显示,围食膜形成时上皮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和分泌泡;中肠上皮细胞表面密生微绒毛。围食膜能被几丁质酶溶解,围食膜蛋白质SDS-PAGE图谱显示有7条比较清晰的电泳条带,蛋白质分子量主要分布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锐玲  谢甲涛  付艳萍  姜道宏  
采用柯赫氏法和ITS DNA序列分析对草莓褐斑病的病原进行确认和鉴定。结果表明:草莓褐斑病病原在病叶及PDA培养基上均可产生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器球形、黑色,分生孢子梗瓶梗状,具分枝;分生孢子卵圆形至纺锤形、透明、单细胞,大小为(5.7~7.3)mm×(2.0~3.0)mm;根据病菌形态,确定该病原菌为昏暗拟茎点霉Phomopsis obscurans(Ellis & Everh.)B.Sutton。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表明:该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5~30℃,生长和产孢最适pH值为6,光照对菌丝生长和产孢均有促进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霍宪起  陈京元  雷清虎  江建国  侯明生  
对来自湖北省不同地区的湿地松苗圃猝倒病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病原菌的致病性、培养性状及相关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湿地松猝倒病的病原菌之一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该菌的生长温度范围为5~40℃,最适温度为25~30℃;病菌生长的pH值范围是3~11,以pH6~9最适宜;以蔗糖或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硝酸钙或氯化氨为氮源有利于菌丝生长;光照对菌丝生长发育没有明显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京元  霍宪起  蔡三山  徐红梅  涂俊杰  侯明生  嵇保中  
根据病原菌致病性、生物学特性及形态学研究结果,鉴定湿地松猝倒病的病原菌为丝核菌属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Kühn.)。该菌的生长温度为10~35℃,以25~30℃最适宜;病菌生长的pH值范围是4~11,以pH 7~8最适宜;以蔗糖或麦芽糖为碳源,硝酸钾或硝酸钠为氮源的培养基,有利于菌丝生长;光照对菌丝生长有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广君  王慧  王树迎  侯衍猛  黄丽波  
【目的】探究济宁青山羊发情周期不同阶段黄体生成素受体(LHR)在输卵管不同部位的分布及其mRNA的表达差异。【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LHR mRNA目的片段回收、克隆及序列分析,检测其表达量的差异,同时做LHR免疫组化染色。【结果】LHR阳性物质存在于发情周期各个阶段的输卵管各段,且主要分布在输卵管的黏膜上皮细胞、固有层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中。LHR mRNA在整个发情周期的输卵管中均有表达,但以输卵管漏斗部在发情期的相对表达量最高,且与其它3个阶段差异极显著(P<0.01)。输卵管壶腹部在发情后期的相对表达量最低,与其它3个时期的差异显著(P<0.05)。输卵管峡部在发情...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维民  胡庭溪  李发弟  马友记  樊红樱  潘香羽  
【目的】分离鉴定绵羊视黄酸受体-γ(Retinoic acid receptor gamma,RARG)基因,分析该基因的分子特征,研究其在发情周期不同阶段卵巢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选取年龄和体况相近、健康的甘肃高山细毛羊周岁母羊8只,通过同期发情处理,根据卵巢生理状态,将其分为两组:黄体期组和卵泡期组,各4只,屠宰后,采集卵巢组织,以周岁母羊卵巢组织R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扩增绵羊RARG基因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进行测序验证。利用ORF Finder和DNAStar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绵羊RARG基因的理化性质、同源性和预测结构域和功能。利用Q-PCR技术,检测绵羊RARG...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